一种玉金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0831发布日期:2019-03-09 00:14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金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钧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金釉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钧釉是钧瓷制品坯胎表面的一层釉,一般以铜、铁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焰下烧制而成,并因窑内温度、气氛的变化而形成色彩多变、纹路奇特、意境无穷的窑变效果。其特点主要是釉厚、乳浊、呈色复杂多变。

钧釉大体上可以分为窑变单色釉、窑变彩斑釉、和窑变花釉,窑变单色釉如宋元时期的月白、天蓝、天青、豆绿釉,窑变彩斑釉如宋元时期的天蓝红斑釉,窑变花釉如唐钧花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艺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传统的釉色,因此需要急需进行新釉色的开发。

结晶釉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效果的釉,在光滑釉面上析出不同形状、釉色的晶花,具有极高的技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本发明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配方和烧制方法成功烧制出一种蓝色上带有大片金斑和流纹类似结晶釉的钧釉,以丰富釉色品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玉金釉。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玉金釉,它是由底釉和面釉两种釉料制备而成,所述底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钛铁矿15-25、玻璃30-40、斑化石5-10、草木灰10-15、瓷石15-25、方解石15-20、红长石10-15;所述面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长石35-45、氧化锌5-8、石英10-15、玛瑙10-15、凤穴寺土5-10。

所述面釉中长石包括25-30重量份的三门峡长石和10-15重量份的南召长石。

优选的,它是由底釉和面釉两种釉料制备而成,所述底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钛铁矿20、玻璃35、斑化石7.5、草木灰12.5、瓷石20、方解石17.5、红长石12.5;所述面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门峡长石27.5、南召长石12.5、氧化锌6.5、石英12.5、玛瑙12.5、凤穴寺土7.5。

如上所述的玉金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底釉和面釉原料混合,球磨,得到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

(2)先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底釉;待底釉稍干燥后,然后再施面釉;

(3)烧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4-6h内由室温升至1020-1080℃;

②还原阶段:在3.5-5h内升温至1290-1310℃;

③降温阶段:在9-11h内缓慢降至室温。

所述步骤(2)采用浸釉方法施釉,所述底釉釉浆浓度为30-40波美度;所述面釉釉浆浓度为55-65波美度。

本发明采用底釉和面釉两种釉料复合使用,并通过优化烧制方法,达到烧成温度后缓慢降温,可成功烧制出一种在深蓝色底色上带有大片金斑和金色流纹的新型釉色,色彩斑斓,纹理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玉金釉釉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玉金釉,它是由底釉和面釉两种釉料制备而成,所述底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钛铁矿15-25、玻璃30-40、斑化石5-10、草木灰10-15、瓷石15-25、方解石15-20、红长石10-15;所述面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长石35-45、氧化锌5-8、石英10-15、玛瑙10-15、凤穴寺土5-10。

本发明采用底釉和面釉复合釉料,既有利于于坯体的结合,也有利于复杂釉色的生成。其中底釉中钛铁矿、斑化石、瓷石、方解石和红长石均采用禹州本地的产品,其中红长石、方解石、瓷石和草木灰均为钧瓷制作中常用原料,具有溶剂和强助溶剂作用;钛铁矿中含有百分之四十多的氧化钛,百分之三十多的氧化铁,钛和铁可在烧成过程析出金色结晶斑,斑化石是禹州本地的一种含有氧化铁的贫铁矿,同样用于提供铁元素,用于呈色。底釉中还采用了较大量的玻璃,可以明显改善釉料流动性,利于形成金色流纹;同时可降低膨胀系数,增大与坯体的结合强度,有利于面釉的附着。面釉中长石和石英用作溶剂和助溶剂,长石采用三门峡长石和南召长石混合使用,其中三门峡长石25-30重量份、南召长石10-15重量份,南召长石相对于三门峡长石和禹州本地红长石来说,其铝含量更高,将不同产地的长石混合使用,可结合不同产地长石成分,使产品取得更好的稳定性。风穴寺土为取自汝州风穴寺的黏土类物质,可加强面釉附着性,本发明面釉中还使用了一定量的玛瑙和氧化锌,可明显改善釉的质感,减少釉面玻璃感,而加强乳浊效果,使釉面莹润如玉,氧化锌还有助于釉色生成。

如上所述的玉金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底釉和面釉原料混合,球磨,得到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

(2)先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底釉;待底釉稍干燥后(约20s),然后再施面釉;优选采用浸釉方法施釉,底釉釉浆浓度为30-40波美度;所述面釉釉浆浓度为55-65波美度;采用合适的釉浆浓度可以减少缩釉、流釉等缺陷;

(3)烧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4-6h内由室温升至1020-1080℃;

②还原阶段:在3.5-5h内升温至1290-1310℃;

③降温阶段:在9-11h内缓慢降至室温,采用缓慢降温的方法,有利于金斑的析出。

在高温合适的气氛下,采用柴烧、煤烧或气烧方法可成功烧制出玉金釉,其中柴烧、煤烧方法烧制成品率在30%左右,气烧方法在50%左右。

实施例2

一种玉金釉,它是由底釉和面釉两种釉料制备而成,所述底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钛铁矿20、玻璃35、斑化石7.5、草木灰12.5、瓷石20、方解石17.5、红长石12.5;所述面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门峡长石27.5、南召长石12.5、氧化锌6.5、石英12.5、玛瑙12.5、凤穴寺土7.5。

如上所述的玉金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底釉和面釉原料混合,球磨,得到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

(2)先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底釉;待底釉稍干燥后(约20s),然后再施面釉;优选采用浸釉方法施釉,底釉釉浆浓度为35波美度;所述面釉釉浆浓度为60波美度;

(3)烧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5h内由室温升至1050℃;

②还原阶段:在4h内升温至1300℃;

③降温阶段:在10h内缓慢降至室温。

其烧成后的釉面图如图1所示,采用气烧其成品率可达到52%。

实施例3

一种玉金釉,它是由底釉和面釉两种釉料制备而成,所述底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钛铁矿22、玻璃34、斑化石8、草木灰12.5、瓷石18、方解石20、红长石11;所述面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门峡长石29、南召长石10、氧化锌6.5、石英15、玛瑙13、凤穴寺土6。

如上所述的玉金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底釉和面釉原料混合,球磨,得到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

(2)先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底釉;待底釉稍干燥后(约20s),然后再施面釉;优选采用浸釉方法施釉,底釉釉浆浓度为38波美度;所述面釉釉浆浓度为62波美度;

(3)烧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5h内由室温升至1070℃;

②还原阶段:在4.5h内升温至1300℃;

③降温阶段:在9-11h内缓慢降至室温。

实施例4

一种玉金釉,它是由底釉和面釉两种釉料制备而成,所述底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钛铁矿19、玻璃39、斑化石5、草木灰11、瓷石22、方解石17.5、红长石12.5;所述面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门峡长石26、南召长石14、氧化锌6、石英11、玛瑙15、凤穴寺土9。

如上所述的玉金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底釉和面釉原料混合,球磨,得到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

(2)先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底釉;待底釉稍干燥后(约20s),然后再施面釉;优选采用浸釉方法施釉,底釉釉浆浓度为34波美度;所述面釉釉浆浓度为60波美度;

(3)烧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6h内由室温升至1040℃;

②还原阶段:在4.5h内升温至1310℃;

③降温阶段:在9h内缓慢降至室温。

实施例5

一种玉金釉,它是由底釉和面釉两种釉料制备而成,所述底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钛铁矿21、玻璃37、斑化石7.5、草木灰10、瓷石19、方解石17、红长石13;所述面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门峡长石28、南召长石13、氧化锌5、石英10、玛瑙14、凤穴寺土8。

如上所述的玉金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底釉和面釉原料混合,球磨,得到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

(2)先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底釉;待底釉稍干燥后(约20s),然后再施面釉;优选采用浸釉方法施釉,底釉釉浆浓度为35波美度;所述面釉釉浆浓度为58波美度;

(3)烧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5h内由室温升至1050℃;

②还原阶段:在5h内升温至1290℃;

③降温阶段:在11h内缓慢降至室温。

本发明实施例6-13的配方见表1所示,其余同实施例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