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圆柄棒的电阻炉送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3306发布日期:2019-04-13 00:0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圆柄棒的电阻炉送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纤光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挂圆柄棒的电阻炉送棒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拉丝设备包括送棒装置、测径系统、冷却系统、涂覆系统、固化系统、张力收线系统等,送棒装置作为拉丝工艺的最顶端,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电阻炉的送棒装置主要有以下问题:护套筒长度尺寸大,当需要挂棒时需要将护套筒升高,再挂棒,挂棒繁琐,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圆柄棒的电阻炉送棒装置,其优点在于,不用将护套筒升上去再挂棒,提高挂棒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挂圆柄棒的电阻炉送棒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送棒梁,所述送棒梁下端设有电阻炉,所述送棒梁朝向电阻炉的一侧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送料杆,所述送料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夹持器连接有光棒,所述光棒远离夹持器的一端正对电阻炉的进口;

所述送棒梁在固定板的下方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在光棒两侧均滑移连接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护套筒,所述护套筒沿光棒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移动板上设有驱动护套筒向靠近或者远离送料杆方向移动的气缸;

所述送棒梁上设有驱动固定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固定板移动时,使得送料杆和光棒一起向电阻炉方向移动,当需要将光棒固定在送料杆上时,气缸驱动两个护套筒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位于护套筒内的送料杆通过夹持器将光棒固定,随后气缸驱动两个护套筒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护套筒抵触,此时送料杆和光棒位于护套筒内,减小空气中的杂质与送料杆和光棒的接触,此时不用将护套筒升上去再挂棒,提高挂棒效率,当两个护套筒分开时也便于使用者清洗护套筒。

优选的,所述气缸活塞杆上铰接有与护套筒外壁抵触的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与护套筒外壁配合的第一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的设置增大了气缸活塞杆与护套筒外壁抵触的面积,第一弧面使得护套筒的受力面积增大,使得护套筒移动稳定,且减小护套筒外壁的变形。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沿垂直于护套筒长度方向分布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移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远离滑轨的一端与护套筒外壁连接,且在连接的位置设有与护套筒外壁配合的第二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在护套筒移动时对护套筒的移动产生导向作用,使得护套筒外壁两处受力,保证护套筒在移动时的垂直度。

优选的,两个所述护套筒在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沿护套筒长度方向分布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设有密封条,其中一个所述护套筒在朝向另一个护套筒的一侧设有定位块,另一个所述护套筒上开设有供定位块嵌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的设置减小了两个护套筒在抵触时,抵触面之间的间隙,且定位块进入定位槽内,增大了两个护套筒抵触后,形成整个圆柱体的同心度。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送棒梁上的竖直的丝杆,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块,所述送棒梁下端设置有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转动时,带动丝杆转动,此时丝杆上的移动块沿着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便于调节固定板在丝杆上的位置,使得送料杆将光棒逐渐的送入电阻炉内。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转动轴水平设置且转动轴上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涡轮减速箱,所述涡轮减速箱输出轴沿竖直方向分布且驱动丝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机和涡轮减速箱减缓了电机的转动速度,进而调节了丝杆的转动,控制固定板缓慢的在丝杆上移动,此外涡轮减速箱起到转向的作用,使得电机转动轴水平设置,进而减小了电机、减速机和涡轮减速箱的安装空间。

优选的,所述夹持器包括一端进入送料杆一端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送料杆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柱在进入送料杆的一端插接有水平的插销,所述插销的两端均延伸至送料杆的外壁;

所述连接柱在远离送料杆的一端开设有供光棒进入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中心线与连接柱的中心线共线,所述光棒在进入滑槽内的一端设有尺寸大于光棒直径的挡块,所述挡块和光棒外壁通过圆锥面过渡,所述连接柱在光棒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放置槽,所述连接柱在放置槽内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供放置槽下端槽壁进入的凹槽,所述卡板在进入滑槽内的一端向下延伸且设有与光棒外壁配合的第三弧面,所述放置槽在与凹槽槽底抵触的一侧槽壁上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较低的一端远离光棒设置,所述凹槽的槽底与放置槽的槽壁抵触,所述卡板上端设有与圆锥面配合的第四弧面,所述卡板下端设有进入放置槽槽壁内的导向块,所述放置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供导向块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导向槽,所述连接柱上设有限制卡板在放置槽内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料杆通过插销将连接柱固定在送料杆上,此时光棒的一端进入送料杆的滑槽内,再将卡板放入放置槽内,此时卡板上的第四弧面与光棒外壁的圆锥面配合,限制光棒从滑槽内移出,此时第一倾斜面的设置使得卡板卡在放置槽内,在通过导向块在导向槽内移动,将卡板向光棒方向移动,使得卡板与光棒抵触,限位件的设置限制了卡板在放置槽内的竖直方向的位移,进而使得卡板将光棒的位置固定,此时光棒与送料杆同轴设置,保证了光棒在进入电阻炉内时的垂直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套设在连接柱外的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一端与卡板上端抵触,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柱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卡板方向旋动限位套筒,使得限位套筒的一端挤压卡板,进而将卡板挤压在放置槽的槽壁上,进而限制限位套筒在放置槽内竖直方向的位移。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筒在与卡板抵触的一端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较低的一端远离连接柱外壁设置,所述卡板上端设有与第二倾斜面配合的第三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套筒向卡板方向移动时,使得第二倾斜面与第三倾斜面配合,进而便于卡板向光棒方向移动,将光棒固定在两个卡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送料杆在靠近连接柱的一端外壁套设有滑套筒,所述送料杆下端外壁与滑套筒内壁下端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套筒的设置将插销固定在送料杆内,防止插销从送料杆内脱落,利于送料杆和连接柱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驱动件驱动固定板移动时,使得送料杆和光棒一起向电阻炉方向移动,当需要将光棒固定在送料杆上时,气缸驱动两个护套筒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位于护套筒内的送料杆通过夹持器将光棒固定,随后气缸驱动两个护套筒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护套筒抵触,此时送料杆和光棒位于护套筒内,减小空气中的杂质与送料杆和光棒的接触,此时不用将护套筒升上去再挂棒,提高挂棒效率,当两个护套筒分开时也便于使用者清洗护套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护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限位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光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送棒梁;11、水平杆;12、竖直杆;13、电阻炉;14、固定板;141、送料杆;15、移动板;151、护套筒;152、气缸;153、推板;154、第一弧面;155、滑轨;156、导向板;157、第二弧面;158、条形槽;1581、密封条;159、定位块;1591、定位槽;2、夹持器;21、连接柱;22、插销;23、滑槽;24、放置槽;25、卡板;251、凹槽;252、第三弧面;253、第一倾斜面;26、第四弧面;27、导向块;271、导向槽;28、限位套筒;281、第二倾斜面;282、第三倾斜面;29、滑套筒;3、光棒;31、挡块;32、圆锥面;4、驱动件;41、丝杆;42、移动块;43、电机;431、减速机;432、联轴器;433、涡轮减速箱;5、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挂圆柄棒的电阻炉送棒装置,如图1,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送棒梁1,送棒梁1为若干水平杆11和竖直杆12连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送棒梁1下端设有电阻炉13,电阻炉13距地面有一定的距离,便于光棒3从电阻炉13内伸出,送棒梁1朝向电阻炉13的一侧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固定板14,此时固定板14滑移连接在送棒梁1上的竖直杆12上,且固定板14上设有竖直的送料杆141,送料杆141远离固定板14的一端通过夹持器2连接有光棒3,光棒3远离夹持器2的一端正对电阻炉13的进口;此时通过夹持器2将光棒3和送料杆141固定在一起,且同轴设置。

如图1和图4,在送棒梁1上设有驱动固定板14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4,驱动件4驱动固定板14移动时,使得送料杆141和光棒3一起向电阻炉13方向移动,便于将光棒3送入电阻炉13内。

如图1和图4,驱动件4包括转动设置在送棒梁1上的竖直的丝杆41,此时丝杆4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由水平杆11上延伸出的连板上,固定板14上设有与丝杆41螺纹连接的移动块42,送棒梁1下端设置有驱动丝杆41转动的电机43。电机43转动时,带动丝杆41转动,此时丝杆41上的移动块42沿着丝杆41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便于调节固定板14在丝杆41上的位置,使得送料杆141将光棒3逐渐的送入电阻炉13内。

如图1和图4,当需要减小电机43的转速时,将电机43的转动轴水平设置且转动轴上连接有减速机431,减速机431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432连接有涡轮减速箱433,涡轮减速箱433输出轴沿竖直方向分布且驱动丝杆41转动。减速机431和涡轮减速箱433减缓了电机43的转动速度,进而调节了丝杆41的转动,控制固定板14缓慢的在丝杆41上移动,此外涡轮减速箱433起到转向的作用,使得电机43转动轴水平设置,进而减小了电机43、减速机431和涡轮减速箱433的安装空间。

如图1和图2,在现有光棒3传输的过程中,送棒梁1会在光棒3外套设护筒,减小杂质粘结在光棒3外壁上,当时护筒的加设会使得光棒3与送料杆141连接不便,必须将护筒移动至送棒梁1上端才行,因此造成挂棒的繁琐,此时送棒梁1在固定板14的下方设有移动板15,移动板15固定在送棒梁1上的竖直杆12上,移动板15在光棒3两侧均滑移连接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护套筒151,护套筒151沿光棒3的高度方向分布,且靠近电阻炉13设置便于遮挡光棒3,移动板15上设有驱动护套筒151向靠近或者远离送料杆141方向移动的气缸152,气缸152的数量设为四个,且两两分布在护套筒151远离光棒3的一侧。

如图1和图2,当气缸152驱动两个护套筒151抵触合并时,减小周围空气中的杂质粘结在光棒3上,当需要将光棒3固定在送料杆141上时,气缸152驱动两个护套筒151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位于护套筒151内的送料杆141通过夹持器2将光棒3固定,随后气缸152驱动两个护套筒151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护套筒151抵触,此时送料杆141和光棒3位于护套筒151内,减小空气中的杂质与送料杆141和光棒3的接触,不用将护套筒151升上去再挂棒,提高挂棒效率,当两个护套筒151分开时也便于使用者清洗护套筒151。

如图1,气缸152活塞杆上铰接有与护套筒151外壁抵触的推板153,推板153上设有与护套筒151外壁配合的第一弧面154。推板153增大了气缸152活塞杆与护套筒151外壁抵触的面积,第一弧面154使得护套筒151的受力面积增大,使得护套筒151移动稳定,且减小护套筒151外壁的变形。

如图1,移动板15上设有沿垂直于护套筒151长度方向分布的滑轨155,滑轨155上滑移连接有导向板156,导向板156远离滑轨155的一端与护套筒151外壁连接,且在连接的位置设有与护套筒151外壁配合的第二弧面157。导向板156在护套筒151移动时对护套筒151的移动产生导向作用,使得护套筒151外壁两处受力,保证护套筒151在移动时的垂直度。此时也可以将第一弧面154和第二弧面157均通过压板5连接,压板5为与护套筒151外壁配合的弧形板,压板5的设置进一步保护了护套筒151外壁。

如图1和图3,当气缸152驱动两个护套筒151相向移动时,两个护套筒151在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沿护套筒151长度方向分布的条形槽158,条形槽158内设有密封条1581,如图1和图2,其中一个护套筒151在朝向另一个护套筒151的一侧设有定位块159,另一个护套筒151上开设有供定位块159嵌入的定位槽1591。在两个护套筒151闭合时定位块159先进入定位槽1591内,保证护套筒151同心度,随后两个护套筒151抵触,密封条1581减小了相邻两个护套筒151抵触面之间的间隙,保证护套筒151闭合后的密封性。

如图5和图6,夹持器2包括一端进入送料杆141一端的连接柱21,连接柱21与送料杆141同轴设置,连接柱21在进入送料杆141的一端插接有水平的插销22,插销22的两端均延伸至送料杆141的外壁;送料杆141通过插销22将连接柱21固定在送料杆141上。送料杆141在靠近连接柱21的一端外壁套设有滑套筒29,送料杆141下端外壁与滑套筒29内壁下端螺纹连接,套筒的设置将插销22固定在送料杆141内,防止插销22从送料杆141内脱落,利于送料杆141和连接柱21的连接。

如图6,连接柱21在远离送料杆141的一端开设有供光棒3进入的滑槽23,滑槽23的中心线与连接柱21的中心线共线,如图9,光棒3在进入滑槽23内的一端设有尺寸大于光棒3直径的挡块31,挡块31和光棒3外壁通过圆锥面32过渡,如图6,连接柱21在光棒3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滑槽23连通的放置槽24,连接柱21在放置槽24内设有卡板25,卡板25上设有供放置槽24下端槽壁进入的凹槽251,卡板25通过凹槽251卡接在放置槽24的槽壁上,此时卡板25未占据整个放置槽24的槽口,卡板25在进入滑槽23内的一端向下延伸且设有与光棒3外壁配合的第三弧面252,第三弧面252的尺寸小于放置槽24槽口的尺寸,便于将第三弧面252通过放置槽24进入滑槽23内,如图7,卡板25下端设有进入放置槽24槽壁内的导向块27,放置槽24的槽壁上开设有供导向块27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导向槽271,此时将两块卡板25均向光棒3方向水平推动,使得卡板25上的第三弧面252与光棒3外壁抵触,导向块27的设置限制了卡板25在放置槽24内沿凹槽251槽底方向的滑动,卡板25上端设有与圆锥面32配合的第四弧面26(如图8),第四弧面26将与圆锥面32配合使得挡块31与卡板25上端抵触,进而限制光棒3从滑槽23内滑出。

如图6,连接柱21上设有限制卡板25在放置槽24内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限位件。此外,放置槽24在与凹槽251槽底抵触的一侧槽壁上设有第一倾斜面253,第一倾斜面253较低的一端远离光棒3设置,凹槽251的槽底与放置槽24的槽壁抵触,此时限位件的设置限制了卡板25在放置槽24内的竖直方向的位移,进而使得卡板25将光棒3的位置固定,此时光棒3与送料杆141同轴设置,保证了光棒3在进入电阻炉13内时的垂直度。

如图6,限位件包括套设在连接柱21外的限位套筒28,限位套筒28的一端与卡板25上端抵触,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柱21外壁。限位套筒28在与卡板25抵触的一端设有第二倾斜面281,第二倾斜面281较低的一端远离连接柱21外壁设置,卡板25上端设有与第二倾斜面281配合的第三倾斜面282。当限位套筒28向卡板25方向移动时,使得第二倾斜面281与第三倾斜面282配合,使得第二倾斜面281和第三倾斜面282之间产生相对移动,进而便于挤压卡板25向光棒3方向移动,将光棒3固定在两个卡板25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