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制吹瓶快速自动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9009发布日期:2018-09-25 21:0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制吹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制吹瓶快速自动成型设备,尤其适用于高硼硅管制玻璃吹瓶(吹制产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制作高硼硅管制玻璃吹制成型设备在生产时预热、加温、成型、降温等几个环节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单个产品生产周期过长(以管径53mm、管厚3mm,制作80ml玻璃瓶为例,单个产品生产周期约90秒以上),产品成形后等待冷却的时间也相应过长,不能消除生产中产品自身产生的应力,存放期间会自然破裂。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及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管制吹瓶快速自动成型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管制吹瓶快速自动成型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安装有传送装置、旋转装置、预热装置、加热装置、升温装置、模具装置、应力消除装置以及降温装置;

所述传送装置沿其传送行程附近依次设置有预热工位、加热工位、升温工位、模具工位、应力消除工位以及降温工位,分别对应安装所述预热装置、加热装置、升温装置、模具装置、应力消除装置以及降温装置;

所述传送装置上安装有介子驱动装置;所述介子驱动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介子、旋转轮和传动轮,且轴心具有通孔;所述传动轮与传送装置固定连接,旋转轮与传动轮转动式连接,旋转轮与介子固定连接,介子上端面具有管胚安装槽;

所述传送装置基于与传动轮的固定连接,可带动介子驱动装置依次从预热工位运动至降温工位,所述旋转装置安装在加热工位至模具工位之间,其可在所述介子驱动装置处于预热工位运动和降温工位之间时与旋转轮驱动连接,以依次驱动旋转轮、介子及安装在介子上的管胚360°自转;所述预热装置、加热装置、升温装置、模具装置、应力消除装置以及降温装置分别用于对运动至相应工位的管胚或成品进行预热、加热、升温、成型、应力消除以及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动盘和第二传动盘,以及安装在第一传动盘和第二传动盘上的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介子驱动装置的传动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盘以及与旋转盘驱动连接的旋转链条,所述旋转链条在所述介子驱动装置处于预热工位运动和降温工位之间时与旋转轮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中,所述介子驱动装置的传动轮侧面具有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中,所述预热装置、加热装置、升温装置、应力消除装置分别包括预热火枪头、加热火枪头、升温火枪头、应力消除火枪头,预热火枪头、加热火枪头、升温火枪头三者的设定温度依次递增,应力消除火枪头的设定温度相对于升温火枪头递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中,所述应力消除火枪头具有三个,设定温度依次递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中,预热火枪头、加热火枪头、升温火枪头、应力消除火枪头中至少一者的结构包括进气连接管和火焰输出管;所述进气连接管一端与火焰输出管的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储气罐连接;火焰输出管具有上火焰出口和下火焰出口,以从不同位置输出火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中,预热火枪头、加热火枪头、升温火枪头、应力消除火枪头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中,管胚安装槽具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流水线式工位设计,依次设计有预热工位、加热工位、升温工位、模具工位、应力消除工位以及降温工位,并相应安装预热装置、加热装置、升温装置、模具装置、应力消除装置以及降温装置;基于传送装置、介子驱动装置以及旋转装置的设置,各工位上的装置可以同时工作,介子驱动装置每移动一个工位相当于生产一个产品,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2)整个生产过程可通过程序控制,程序参数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设置,生产时仅需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即可完成生产,降低了人工成本。

(3)设置了应力消除装置,可以消除生产中产品自身产生的应力,提高了产品质量,避免存放期间自然破裂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制吹瓶快速自动成型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制吹瓶快速自动成型设备平面主视结构示意。

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制吹瓶快速自动成型设备中介子驱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组装并放置有管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制吹瓶快速自动成型设备中火枪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制吹瓶快速自动成型设备,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安装有传送装置20、旋转装置30、预热装置40、加热装置50、升温装置60、模具装置70、应力消除装置80以及降温装置90;

传送装置20沿其传送行程附近依次设置有预热工位、加热工位、升温工位、模具工位、应力消除工位以及降温工位,分别对应安装预热装置40、加热装置50、升温装置60、模具装置70、应力消除装置80以及降温装置90(可采用但不限于风扇);

传送装置20上安装有介子驱动装置;如图7-图8所示,介子驱动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介子24、旋转轮25和传动轮26,且轴心具有通孔;传动轮26与传送装置20固定连接,旋转轮25与传动轮26转动式连接,旋转轮25与介子24固定连接,介子24上端面具有管胚安装槽,管胚安装槽具有内螺纹(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设计,能稳固放置管胚即可),如图8所示,可以放置管胚27。

作为其中一种可选方案,介子驱动装置的传动轮26侧面具有定位孔28,当介子24上放置的是不规则管胚时,定位孔28可用于准确定位管胚的放置方向。

继续参考图2并结合图7至图8,传送装置20基于与传动轮26的固定连接,可带动介子驱动装置依次从预热工位运动至降温工位,旋转装置30安装在加热工位至模具工位之间,其可在介子驱动装置处于预热工位运动和降温工位之间时与旋转轮25驱动连接,以依次驱动旋转轮25、介子及24安装在介子上的管胚360°自转;预热装置40、加热装置50、升温装置60、模具装置70、应力消除装置80以及降温装置90分别用于对运动至相应工位的管胚或成品进行预热、加热、升温、成型、应力消除以及降温。

传送装置20包括第一传动盘21和第二传动盘22,以及安装在第一传动盘21和第二传动盘22上的传动链条23,传动链条23与所述介子驱动装置的传动轮固定连接。

旋转装置30包括旋转盘31以及与旋转盘31驱动连接的旋转链条32,旋转链条32在介子驱动装置处于预热工位运动和降温工位之间时与旋转轮25驱动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可选方案,预热装置40、加热装置50、升温装置60、应力消除装置80分别包括预热火枪头、加热火枪头、升温火枪头、应力消除火枪头,预热火枪头、加热火枪头、升温火枪头三者的设定温度依次递增,应力消除火枪头的设定温度相对于升温火枪头递减。各火枪头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参阅图9,预热火枪头、加热火枪头、升温火枪头、应力消除火枪头中至少一者(当然也可以是全部)的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进气连接管1和火焰输出管2;进气连接管1一端与火焰输出管2的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储气罐连接;火焰输出管2具有上火焰出口3和下火焰出口4,以从不同位置输出火焰。火焰输出管2大致呈倒置的L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火枪头的结构不限于此,此处的介绍仅为参考。

本实施例中,应力消除火枪头设置有三个,(按照从应力消除工位至降温工位的行程顺序)设定温度依次递减,以同时兼顾应力消除效率和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若不考虑效率和效果兼顾)应力消除火枪头也可以是一个或二个或多个,应力消除火枪头设置为三个的情况为优选方案。

本实施例可用于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高硼硅玻璃瓶、杯、灯具罩、各种耐高温吹制玻璃器皿。

本实施例的参考工艺流程如下:

将管胚安装在介子的管胚安装槽上;

传送装置将管胚传送至预热工位由预热装置预热至约350℃;

传送装置将预热后的管胚继续传送至加热工位,旋转装置带动管胚360°自转,并由加热装置加热至约500℃;

传送装置将加热后的管胚继续传送至升温工位,旋转装置继续带动管胚360°自转,由升温装置升温至850℃以上;

传送装置将升温后的管胚继续传送至模具工位,由模具装置对管胚进行拉伸,拉伸距离底模约3mm—5mm开始通过轴心处的通孔对管胚进行吹气成型,吹气过程中旋转装置继续带动管胚360°自转;

传送装置将成型后的产品继续传送至应力消除工位,由应力消除装置进行应力消除;

传送装置将应力消除后的产品继续传送至降温工位进行降温;

取出降温后的产品。

以上包括温度在内的各数据参数为生产某一特定产品(例如以管径53mm、管厚3mm,制作80ml玻璃瓶,或类似产品)时所适用,在生产其他产品时可相应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流水线式工位设计,依次设计有预热工位、加热工位、升温工位、模具工位、应力消除工位以及降温工位,并相应安装预热装置、加热装置、升温装置、模具装置、应力消除装置以及降温装置;基于传送装置、介子驱动装置以及旋转装置的设置,各工位上的装置可以同时工作,介子驱动装置每移动一个工位相当于生产一个产品,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经过测验,以管径53mm、管厚3mm,制作80ml玻璃瓶(成型后产品高度75mm)为例,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平均每个产品的生产周期可以从现有技术的90秒缩短至12秒,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整个生产过程可通过程序控制,程序参数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设置,生产时仅需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即可完成生产,降低了人工成本。

(3)设置了应力消除装置,可以消除生产中产品自身产生的应力,提高了产品质量,避免存放期间自然破裂的现象。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