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腐酸钾磷酸二铵液体复合肥料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0074发布日期:2019-01-02 21:41阅读:10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腐酸钾磷酸二铵液体复合肥料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体复合肥料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蔬菜的大力发展及水肥一体化的发展迅速加快,相应的国家提出节水节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化学化肥料用量,并且使用化肥减量不减产的要求,及蔬菜的各种病害的产生、生产一种既有营养又能抗病肥料就非常有必要。国内生产的水溶肥料主要是用固体的磷酸二氢钾主要是用于页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是氢氧化钾和磷酸反应后结晶烘干,这种产品经水溶后变成液体肥料再使用,增加了烘干成本,单一使用营养不全面无法保证农业尤其蔬菜的生产需求,而且有没有抗菌和杀菌功能、不能满足蔬菜生产需要。另外单纯使用磷酸二氢钾没有杀菌抗病的作用成本又高(磷酸二氢钾主要叶面喷施),其只含磷和钾而且不含其有机物质。黄腐酸钾是一种纯天然矿物质活性钾元素肥,黄腐酸钾内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养分更充足、补给更合理,从而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抗倒伏能力更强。黄腐酸钾能及时的补充土壤中所流失的养分,使土壤活化,具有生命力,减少了土壤内养分被过度吸收引起的重茬病害,产品完全可以代替含量相同的硫酸钾或氯化钾及硫酸钾镁,而且天然、环保。单纯的黄腐酸钾肥料缺少磷和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黄腐酸钾磷酸二铵液体复合肥料制备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腐酸钾磷酸二铵液体复合肥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系统、第一过滤系统、中和系统、第二过滤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出料系统。

反应系统、第一过滤系统、中和系统、第二过滤系统、出料系统通过封闭式运输单元依次连接。

所述反应系统包括管式反应器、正磷酸罐、碳酸氢铵溶解槽、氨水供应罐;管式反应器包括混合段、反应管,混合段包括外管、内管及变径管,外管侧壁上有进液口,变径管分别与外管和内管连接且外直径变小与反应管相同;反应管连接在混合段的下端,反应管与混合段同轴线垂直设置;正磷酸罐、氨水供应罐各通过管路与管式反应器的内管相连;碳酸氢铵溶解槽通过管路与管式反应器的外管侧壁上的进液口相连,碳酸氢铵溶解槽与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真空泵。

中和系统包括中和罐、黄腐酸钾供应槽、中和用氨水槽、中和用正磷酸槽,反应管的底部、黄腐酸钾供应槽各通过管路与中和罐相连;中和用氨水槽、中和用正磷酸槽分别通过管路与中和罐相连;中和用氨水槽、中和用正磷酸槽与中和罐之间的管路上各设有阀门;黄腐酸钾供应槽通过管路与中和罐相连。

所述尾气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酸洗系统、水洗系统,水洗系统上设有排空口;中和罐顶部通过管路与酸洗系统相连。

进一步,酸洗系统包括酸洗塔、酸液箱、酸液循环泵,所述酸洗塔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塔体、中间塔体和下塔体,所述上塔体顶部设置有出气管,上塔体的上侧端设置有进酸管,进酸管与上塔体内部的酸喷头连接,位于酸喷头下方的上塔体内设置有带孔的漏酸板,所述中间塔体内部设置有旋流塔板结构,旋流塔板结构包括左旋流结构和右旋流结构,所述左旋流结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左旋流塔板,所述右旋流结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右旋流塔板,所述下塔体侧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下塔体底部设置有出酸管;进酸管、酸液循环泵、酸液箱、出酸管通过管路相连并形成闭合回路;中和罐的顶部通过管路与下塔体侧端的进气管相连。

进一步,水洗系统包括水塔、水箱、水循环泵,所述水塔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水塔体、中间水塔体和下水塔体,所述上水塔体顶部设置有排空口,上水塔体的上侧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上水塔体内部的水喷头连接,位于水喷头下方的上水塔体内设置有带孔的漏水板,所述中间水塔体内部设置有水旋流塔板结构,水旋流塔板结构包括左水旋流结构和右水旋流结构,所述左水旋流结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左水旋流塔板,所述右水旋流结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右水旋流塔板,所述下水塔体侧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下水塔体底部设置有出水管;进水管、水循环泵、水箱、出水管通过管路相连并形成闭合回路;酸洗塔顶部的出气管通过管路与下水塔体侧端的进气管相连。

进一步,第一过滤系统包括第一密封壳及设置在第一密封壳底部的第一滤网,反应管的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一密封壳的顶部相连;第二过滤系统包括第二密封壳及设置在第二密封壳底部的第二滤网,中和罐通过管路与第二密封壳的顶部相连。

进一步,出料系统包括成品槽及与其相连的灌装机,第二密封壳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成品槽相连。

进一步,第二密封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渣门;第一密封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渣门。

进一步,碳酸氢铵溶解槽上设有第一搅拌装置。

进一步,中和罐上设有第二搅拌装置。

进一步,中和罐与酸洗系统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真空泵。

进一步,中和罐与第二过滤系统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真空泵;反应管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反应管温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正磷酸与碳酸氢铵可以生成磷酸二铵,磷酸二铵与黄腐酸钾溶液混合,制得液体肥料。可解决解决了现有方法生产液体肥料设备复杂、能耗高的特点,解决了肥料生产过程中铵氮流失造成的污染环境,为全水溶液体肥料,且这种肥料的利用率高、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农用黄腐酸钾磷酸二铵液体复合肥料制备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反应系统-1;管式反应器-10;正磷酸罐-11;碳酸氢铵溶解槽-12;第二真空泵-13;反应管温度控制装置-14;第三真空泵-15;第一真空泵-16;反应管-17;外管-18;内管-19;变径管-110;进液口-111;第一搅拌装置-112;第二搅拌装置-113;氨水供应罐-114;

第一过滤系统-2;第一密封壳-21;第一滤网-22;第一出渣门-23;

中和系统-3;中和罐-31;黄腐酸钾供应槽-32;中和用氨水槽-33;中和用正磷酸槽-34;阀门-35;

第二过滤系统-4;第二密封壳-41;第二滤网-42;第二出渣门-43;

酸洗系统-5;酸液箱-51;酸液循环泵-52;上塔体-53;中间塔体-54;下塔体-55;出气管-56;进酸管-57;酸喷头-58;漏酸板-59;左旋流塔板-510;右旋流塔板-511;进气管-512;出酸管-513;

水洗系统-6;排空口-61;水箱-62;水循环泵-63;上水塔体-64;中间水塔体-65;进水管-67;下水塔体-66;水喷头-68;漏水板-69;左水旋流塔板-610;右水旋流塔板-611;进气口-612;出水管-613;

出料系统-7;成品槽-71;灌装机-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黄腐酸钾磷酸二铵液体复合肥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系统1、第一过滤系统2、中和系统3、第二过滤系统4、尾气处理系统、出料系统7。

反应系统1、第一过滤系统2、中和系统3、第二过滤系统4、出料系统7通过封闭式运输单元依次连接。

所述反应系统1包括管式反应器10、正磷酸罐11、碳酸氢铵溶解槽12、氨水供应罐114;管式反应器10包括混合段、反应管17,混合段包括外管18、内管19及变径管110,外管18侧壁上有进液口111,变径管110分别与外管18和内管19连接且外直径变小与反应管17相同;反应管17连接在混合段的下端,反应管17与混合段同轴线垂直设置;正磷酸罐11、氨水供应罐114各通过管路与管式反应器10的内管19相连;碳酸氢铵溶解槽12通过管路与管式反应器10的外管18侧壁上的进液口111相连,碳酸氢铵溶解槽12与进液口11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真空泵16。

中和系统3包括中和罐31、黄腐酸钾供应槽32、中和用氨水槽33、中和用正磷酸槽34,反应管17的底部、黄腐酸钾供应槽32各通过管路与中和罐31相连;中和用氨水槽33、中和用正磷酸槽34分别通过管路与中和罐31相连;中和用氨水槽33、中和用正磷酸槽34与中和罐31之间的管路上各设有阀门35;黄腐酸钾供应槽32通过管路与中和罐31相连。

所述尾气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酸洗系统5、水洗系统6,水洗系统6上设有排空口61;中和罐31顶部通过管路与酸洗系统5相连。

酸洗系统5包括酸洗塔、酸液箱51、酸液循环泵52,所述酸洗塔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塔体53、中间塔体54和下塔体55,所述上塔体53顶部设置有出气管56,上塔体53的上侧端设置有进酸管57,进酸管57与上塔体53内部的酸喷头58连接,位于酸喷头58下方的上塔体53内设置有带孔的漏酸板59,所述中间塔体54内部设置有旋流塔板结构,旋流塔板结构包括左旋流结构和右旋流结构,所述左旋流结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左旋流塔板510,所述右旋流结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右旋流塔板511,所述下塔体55侧端设置有进气管512,所述下塔体55底部设置有出酸管513;进酸管57、酸液循环泵52、酸液箱51、出酸管513通过管路相连并形成闭合回路;中和罐31的顶部通过管路与下塔体55侧端的进气管512相连。

水洗系统6包括水塔、水箱62、水循环泵63,所述水塔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水塔体64、中间水塔体65和下水塔体66,所述上水塔体64顶部设置有排空口61,上水塔体64的上侧端设置有进水管67,进水管67与上水塔体64内部的水喷头68连接,位于水喷头68下方的上水塔体64内设置有带孔的漏水板69,所述中间水塔体65内部设置有水旋流塔板结构,水旋流塔板结构包括左水旋流结构和右水旋流结构,所述左水旋流结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左水旋流塔板610,所述右水旋流结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右水旋流塔板611,所述下水塔体66侧端设置有进气口612,所述下水塔体66底部设置有出水管613;进水管67、水循环泵63、水箱62、出水管613通过管路相连并形成闭合回路;酸洗塔顶部的出气管56通过管路与下水塔体66侧端的进气管512相连。

第一过滤系统2包括第一密封壳21及设置在第一密封壳21底部的第一滤网22,反应管17的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一密封壳21的顶部相连;第二过滤系统4包括第二密封壳41及设置在第二密封壳41底部的第二滤网42,中和罐31通过管路与第二密封壳41的顶部相连。

出料系统7包括成品槽71及与其相连的灌装机72,第二密封壳41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成品槽相连。

第二密封壳4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渣门43;第一密封壳2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渣门23。

碳酸氢铵溶解槽12上设有第一搅拌装置112。

中和罐31上设有第二搅拌装置113。

中和罐31与酸洗系统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真空泵13。

中和罐31与第二过滤系统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真空泵15;反应管17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反应管温度控制装置14。反应管温度控制装置14位电加热器。

具体生产包括以下步骤:

(1)在管式反应器中的反应温度为80℃-120℃,优选11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0.3-1秒,反应物中氮与磷质量分数比为1.5-2.5:1-1.5,优选1.5:1。具体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可根据实际肥效需要调节。

(2)在所述第一步反应物中加入黄腐酸钾形成共混物,进行搅拌。本实施例采用黄腐酸钾。反应后流至中和罐,在中和罐中加入酸液或碱液进行中和,所述碱液为氨水,酸液为磷酸,中和温度为常温,中和槽充分反应0.1-0.2h,中和后的pH值根据土地施肥需要而定,一般为6-9,中和反应充分后打入半成品槽。

(3)过滤。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