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0450发布日期:2018-12-25 20:4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作为一种多孔性含碳物质,具有高度发达的孔系结构和特殊的表现特性,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在环境保护、食品加工、化学防护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活性炭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活性炭的生产包括活性炭碳化与活化,现有制备活性炭的工艺中,炭化、活化过程中都是在类似炉体的加热装置中进行的,在制备活性炭的过程中,炉内的蒸汽与物料的接触效果较差,导致活化效率低,使得活性炭的良品率低下,此外在制备过程产生的大量热能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形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炉内的蒸汽与物料的接触效果较差,导致活化效率低,使得活性炭的良品率低下,在制备过程产生的大量热能资源不能有效利用,极大浪费资源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包括:外炉体、内炉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燃气灶体、提升机、引料斗、蒸汽发生器、蒸汽导管、管板、吸热管、空气管、蒸汽管、齿圈、驱动座、驱动装置、出料口、密封轴承、废气管;所述外炉体的水平轴线上设置有内炉体,且内炉体与外炉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内炉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且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与内炉体通过密封轴承相连接;所述外炉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燃气灶体,且内炉体位于燃气灶体的正上方;所述内炉体的一端设置有提升机,且提升机通过引料斗与内炉体的内部相连接;所述外炉体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孔,且出气孔的上部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与蒸汽导管相连接;所述吸热管设置在内炉体的内部,且吸热管的一端贯穿第一端盖及管板与蒸汽导管相连接;所述吸热管的另一端与蒸汽管相连接;所述空气管设置在内炉体的内部,且空气管的一端贯穿第一端盖及管板伸出内炉体;所述内炉体一端的外侧设置有齿圈,且齿圈与内炉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驱动座上设置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通过齿圈与内炉体相连接;所述第一端盖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与内炉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顶端设置有废气管。

优选的,所述空气管及蒸汽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呈轴向等距间隔排列的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吸热管为螺旋状结构设置,且吸热管在轴向上呈紧密排列。

优选的,所述外炉体排出的尾气流经蒸汽发生器后从废气管排出到外界。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减速电机、与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的传动杆、与传动杆通过键连接的齿轮,且所述齿轮与齿圈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盖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的进料口,且引料斗的末端通过进料口伸入内炉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蒸汽管共设置有六根,且蒸汽管在内炉体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空气管伸出内炉体的一端与外部空气源相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空气管及蒸汽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呈轴向等距间隔排列的出气孔的设置,使空气管或蒸汽管排出的空气或蒸汽与活性炭物料充分接触混合,可提升活性炭成品的合格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热管为螺旋状结构设置,且吸热管在轴向上呈紧密排列的设置,活性炭出料时可吸收活性炭的余热,对吸热管内蒸汽进一步加热,提升活化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炉体排出的尾气流经蒸汽发生器后从废气管排出到外界的设置,可对尾气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实现节能环保。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设置合理,产品良品率高,活化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炉体1、内炉体2、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4、燃气灶体5、提升机6、引料斗7、蒸汽发生器8、蒸汽导管9、管板10、吸热管11、空气管12、蒸汽管13、齿圈14、驱动座15、驱动装置16、出料口17、密封轴承18、废气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包括:外炉体1、内炉体2、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4、燃气灶体5、提升机6、引料斗7、蒸汽发生器8、蒸汽导管9、管板10、吸热管11、空气管12、蒸汽管13、齿圈14、驱动座15、驱动装置16、出料口17、密封轴承18、废气管19;外炉体1的水平轴线上设置有内炉体2,且内炉体2与外炉体1通过轴承相连接;内炉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3及第二端盖4,且第一端盖3及第二端盖4与内炉体2通过密封轴承18相连接;外炉体1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燃气灶体5,且内炉体2位于燃气灶体5的正上方;内炉体2的一端设置有提升机6,且提升机6通过引料斗7与内炉体2的内部相连接;外炉体1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孔,且出气孔的上部设置有蒸汽发生器8;蒸汽发生器8的出汽口与蒸汽导管9相连接;吸热管11设置在内炉体2的内部,且吸热管11的一端贯穿第一端盖3及管板10与蒸汽导管9相连接;吸热管11的另一端与蒸汽管13相连接;空气管12设置在内炉体2的内部,且空气管12的一端贯穿第一端盖3及管板10伸出内炉体2;内炉体2一端的外侧设置有齿圈14,且齿圈14与内炉体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驱动座15上设置有驱动装置16,且驱动装置16通过齿圈14与内炉体2相连接;第一端盖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7,且出料口17与内炉体2的内部相连通;蒸汽发生器8的顶端设置有废气管19。

具体的,空气管12及蒸汽管13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呈轴向等距间隔排列的出气孔,使空气管12或蒸汽管13均匀密集排出的空气或蒸汽,保证与活性炭物料充分接触混合,可提升活性炭成品的合格率。

具体的,吸热管11为螺旋状结构设置,且吸热管11在轴向上呈紧密排列,使吸热管11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大量吸收活性炭的余热,对吸热管11内蒸汽进一步加热,提升活化效率。

具体的,外炉体1排出的尾气流经蒸汽发生器8后从废气管19排出到外界,650℃-750℃的高温尾气流经蒸汽发生器8时,蒸汽发生器8吸收尾气的热量,使尾气温度降到150℃-200℃,蒸汽发生器8吸热后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导管9导入内炉体2,从而实现对尾气热能的回收利用,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具体的,驱动装置16包括有减速电机、与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的传动杆、与传动杆通过键连接的齿轮,且齿轮与齿圈14相啮合,减速电机通过齿轮带动内炉体2转动。

具体的,第二端盖4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的进料口,且引料斗7的末端通过进料口伸入内炉体2的内部,提升机6将物料提升至引料斗7,物料通过引料斗7进入内炉体2的内部。

具体的,蒸汽管13共设置有六根,且蒸汽管13在内炉体2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驱动装置16带动内炉体2转动,物料随之翻滚并不断浸没蒸汽输入管12,蒸汽输入管12释放的蒸汽与物料充分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

具体的,空气管12伸出内炉体2的一端与外部空气源相连接,外部气源通过空气管12进入内炉体2内,空气中的氧气与内炉体2内的高温水煤气混合燃烧,产生了大量热能,为活性炭的活化提供热能。

具体实施步骤:

驱动装置16的减速电机通电后,减速电机通过齿轮及齿圈14带动内炉体2在外炉体1上转动,之后使用提升机6将物料提升至引料斗7,物料沿引料斗7从第二端盖4的进料口进入内炉体2的内部,进行活化时,外炉体1内侧底部的燃气灶体5点火,对上方的内炉体2进行加热,同时蒸汽发生器8产生的蒸汽沿蒸汽导管9进入内炉体2的内部,外界空气沿空气管12进入内炉体2的内部,内炉体2转动的过程中,物料随之翻滚并不断浸没蒸汽输入管12,蒸汽输入管12释放的蒸汽与物料充分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另外空气管12及蒸汽管13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呈轴向等距间隔排列的出气孔,使空气管12或蒸汽管13均匀密集排出的空气或蒸汽,保证与活性炭物料充分接触混合,可有效提升活性炭成品的合格率,此外空气中的氧气与内炉体2内的高温水煤气混合燃烧,产生了大量热能,可以为活性炭的活化提供热能,从而为活性炭的炭化、活化提供较好的反应环境,出料时活性炭从第一端盖3底部的出料口17流出,其中活性炭出料时会流经吸热管11,螺旋状的吸热管11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大量吸收活性炭的余热,对吸热管11内蒸汽进一步加热,提升活化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从外炉体1顶端出气孔排出的650℃-750℃高温尾气流经蒸汽发生器8时,蒸汽发生器8吸收尾气的热量,使尾气温度降到150℃-200℃,蒸汽发生器8吸热后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导管9导入内炉体2,从而实现对尾气热能的回收利用,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一种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通过空气管及蒸汽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呈轴向等距间隔排列的出气孔的设置,使空气管或蒸汽管排出的空气或蒸汽与活性炭物料充分接触混合,可提升活性炭成品的合格率;通过吸热管为螺旋状结构设置,且吸热管在轴向上呈紧密排列的设置,活性炭出料时可吸收活性炭的余热,对吸热管内蒸汽进一步加热,提升活化效率;通过外炉体排出的尾气流经蒸汽发生器后从废气管排出到外界的设置,可对尾气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实现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双功能内外热活性炭生产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设置合理,产品良品率高,活化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