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岩棉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型岩棉打褶机。
背景技术:
岩棉产品均采用优质玄武岩、白云石等为主要原材料,经1450℃以上高温熔化后采用国际先进的四轴离心机高速离心成纤维,同时喷入一定量粘结剂、防尘油、憎水剂后经集棉机收集、通过摆锤法工艺,加上三维法铺棉后进行固化、切割,形成不同规格和用途的岩棉产品。国内现有的岩棉制品生产工艺,由于在岩棉摊铺时没有打褶技术,使制品中的岩棉限位仅在横向呈二维层状排布,而岩棉限位制品没有厚度方向的排布,即没有形成岩棉纤维三维互相搭接和咬合,因而岩棉制品的强度特别是垂直抗拉强度很低,不能满足用于建筑和其他工业保温隔热岩棉制品的性能要求。因此,岩棉制品的打褶工序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1520572637.8公开了一种生产岩棉用的打褶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多个压辊系统组成,多个压辊系统依次设置且前后连接;每个压辊系统均设有上压辊组、下压辊组、上驱动装置、下驱动装置和上下间距调节装置;第一压辊系统的上压辊组还连接张紧装置,用于将上压辊组进行张紧;每个下压辊组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能够使岩棉制品的各方向的纤维间的互相搭接和咬合,使岩棉制品具有高强度及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能实时根据每个压辊组的压力对打褶强度进行调整,使各方向的纤维的咬合更加均匀,提高了生产出的岩棉产品的强度。
但是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对岩棉施加摩擦力驱动岩棉进入固化炉,由于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之间存在速度差,且由于下压辊与岩棉板间的摩擦力过大,则会导致下压辊组后续之间的传动链条断裂,一旦出现断裂,就必须停机进行检修,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影响企业的岩棉生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打褶机的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由于受到岩棉的反作用力,造成下压辊组后续之间的传动链条断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岩棉打褶机及打褶方法,避免传动链条受力断裂,保证打褶机的正常生产,同时可使岩棉制品中的纤维呈三维分布,构成各方向纤维间的互相搭接和咬合,使岩棉制品具有高强度及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岩棉打褶机,包括:第一机架,包括第一上层和第一下层,第一上层与第一下层均呈水平状态设置;
第二机架,包括第二上层和第二下层,第二上层与第二下层均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与所述第一机架衔接;
第一上压辊组,包括若干压辊依次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上层;
第一下压辊组,包括若干压辊依次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下层;
第二上压辊组,包括若干压辊依次倾斜安装在所述第二上层;
第二下压辊组,包括若干压辊依次倾斜安装在所述第二下层;
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传动链条、第二传动链条和第三传动链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的进料端,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皮带I、皮带轮I带动第一上压辊组的首个压辊I转动,首个压辊I通过第一传动链条带动所述第一上压辊组的余下压辊转动,第一上压辊组的末个压辊通过第二传动链条带动所述第二上压辊组的所有压辊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的进料端,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皮带II、皮带轮II带动第一下压辊组的首个压辊II转动,首个压辊II通过第三传动链条带动所述第一下压辊组的余下压辊转动。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在垂直方向并列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上层与第二下层的倾斜角度为20-30°。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压辊组、第一下压辊组和第二上压辊组的压辊结构形状相同且尺寸大小一致;第二下压辊组的压辊与第一下压辊组的压辊结构形状相同,第二下压辊组的压辊辊径与第二上压辊组的压辊辊径之比为(0.95-0.98):1。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均为伺服电机,通过同一PLC进行控制转速。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压辊组、第一下压辊组、第二上压辊组和第二下压辊组的压辊表面喷射有耐磨涂层。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上层与第二下层的倾斜角度为25°。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下压辊组的压辊与第一下压辊组的压辊结构形状相同,第二下压辊组的压辊辊径与第二上压辊组的压辊辊径之比为0.96:1。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岩棉打褶机的打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并调整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传动速度的差值,向打褶机中输送纤维棉,第一上压辊组和第一下压辊组驱动纤维棉前进,然后进入第二上压辊组和第二下压辊组之间,第二上压辊组施力于纤维棉的上表面,第二下压辊组自由转动,直至将纤维棉输完成打褶,打褶后的岩棉送入固化炉进行高温固化并压制成岩棉制品。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岩棉打褶机,该打褶机一方面将第二机架的第二上层和第二下层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另一方面第二下压辊组为自由状态,充分利用纤维棉的重力及惯性,使得纤维棉在打褶的同时,可以顺利的经过打褶机,然后进入固化炉,纤维棉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第二上压辊组和第二下压辊组之间的速度趋于设定值,打褶效果好,使用性能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岩棉打褶机,当第二下压辊组的压辊辊径与第二上压辊组的压辊辊径相同时,则不利于纤维棉的打褶,设置第二下压辊组的压辊辊径小于第二上压辊组的压辊辊径,纤维棉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第二上压辊组和第二下压辊组之间的速度趋于设定值,打褶效果好,使用性能稳定;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岩棉打褶机,由于纤维棉表面会生成一层碱性物质,这些碱性物质会对压辊辊面造成腐蚀,辊表面喷射有耐磨涂层,减少压辊的辊面磨损,可以很好的保护压辊的辊面,耐磨性能高;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岩棉打褶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岩棉打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岩棉打褶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岩棉打褶机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第一机架;101、第一上层;102、第一下层;
2、第二机架;201、第二上层;202、第二下层;
3、第一上压辊组;
4、第一下压辊组;
5、第二上压辊组;
6、第二下压辊组;
7、驱动机构;701、第一驱动电机;702、第二驱动电机;703、第一传动链条;704、第二传动链条;705、第三传动链条;706、皮带I;707、皮带轮I;708、首个压辊I;709、皮带II;710、皮带轮II;711、首个压辊II;712、末个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该附图形成描述的一部分,在该附图中作为示例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示例性实施例。尽管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被充分详细地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可实现其他实施例且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变。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所要求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仅仅为了进行举例说明且不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特征的描述,以提出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足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和示例实施例可结合附图来更好地理解,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和特征由附图标记标识。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的改进型岩棉打褶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岩棉打褶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岩棉打褶机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岩棉打褶机的俯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的改进型岩棉打褶机,包括:第一机架1,包括第一上层101和第一下层102,第一上层101与第一下层102均呈水平状态设置;第二机架2,包括第二上层201和第二下层202,第二上层201与第二下层202均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与第一机架1衔接;第一上压辊组3,包括若干压辊依次水平安装在第一上层101;第一下压辊组4,包括若干压辊依次水平安装在第一下层102;第二上压辊组5,包括若干压辊依次倾斜安装在第二上层201;第二下压辊组6,包括若干压辊依次倾斜安装在第二下层202;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驱动电机701、第二驱动电机702、第一传动链条703、第二传动链条704和第三传动链条705,第一驱动电机701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1的进料端,第一驱动电机701通过皮带I706、皮带轮I707带动第一上压辊组3的首个压辊I708转动,首个压辊I708通过第一传动链条703带动第一上压辊组3的余下压辊转动,第一上压辊组3的末个压辊712通过第二传动链条704带动第二上压辊组5的所有压辊转动;第二驱动电机702固定在第一机架1的进料端,第二驱动电机702通过皮带II709、皮带轮II710带动第一下压辊组4的首个压辊II711转动,首个压辊II通过第三传动链条705带动第一下压辊组4的余下压辊转动。
值得说明的是,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实现纤维棉的打褶,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之间存在速度差,且由于下压辊与岩棉板间的摩擦力过大,纤维棉下表面移动速度快,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力学分析和试验,一方面将第二机架2的第二上层201和第二下层202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另一方面第二下压辊组6为自由状态,充分利用纤维棉的重力及惯性,使得纤维棉在打褶的同时,可以顺利的经过打褶机,然后进入固化炉,纤维棉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第二上压辊组5和第二下压辊组6之间的速度趋于设定值,打褶效果好,使用性能稳定。
相比中国专利CN201010512495.8公开的一种岩棉打褶机,该打褶机由三组上下压辊及其驱动装置、上下压辊间间距调节装置和第一组上压辊张紧装置组成,第一、二、三组压辊前后相连,独立驱动;打褶方法:将表面喷有胶粘剂的岩棉纤维通过摆捶机铺成密度均匀分布的多层岩棉送入打褶机,调整打褶机第一组上压辊倾角的角度、打褶机第一组与第二组上下压辊组传动速度的差值,形成一道成型摺;经第一道打摺后的岩棉随后进入第三组,通过调整第三组与第二组上下压辊组的传动速度差,使岩棉产生第二道差速折叠结构;打褶后的岩棉送入固化炉进行高温固化并压制成岩棉制品。可以看出,该专利与本申请的结构完全不同。
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电机701和第二驱动电机702在垂直方向并列设置,便于该打褶机的制造;此外,第一驱动电机701、第二驱动电机702均为伺服电机,通过同一PLC进行控制转速。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上层201与第二下层202的倾斜角度为20-30°,优选的第二上层201与第二下层202的倾斜角度为25°。当第二上层201与第二下层202的倾斜角度小于20°时,纤维棉的下表面与上表面的速度趋于一致,不利于打褶生产;当第二上层201与第二下层202的倾斜角度大于30°时,纤维棉的下表面与上表面的速度差值过大,纤维棉对压辊的磨损较大。
另外,第一上压辊组3、第一下压辊组4和第二上压辊组5的压辊结构形状相同且尺寸大小一致;第二下压辊组6的压辊与第一下压辊组4的压辊结构形状相同,第二下压辊组6的压辊辊径与第二上压辊组5的压辊辊径之比为(0.95-0.98):1,优选的第二下压辊组6的压辊辊径与第二上压辊组5的压辊辊径之比为0.96:1。当第二下压辊组6的压辊辊径与第二上压辊组5的压辊辊径相同时,则不利于纤维棉的打褶,设置第二下压辊组6的压辊辊径小于第二上压辊组5的压辊辊径,纤维棉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第二上压辊组5和第二下压辊组6之间的速度趋于设定值,打褶效果好,使用性能稳定。
进一步的,第一上压辊组3、第一下压辊组4、第二上压辊组5和第二下压辊组6的压辊表面喷射有耐磨涂层,其耐磨涂层的组分按质量份数包括:镍铝粉末18份、钴碳化钨合金粉末55份、铬钼锰复合粉末12份、硼钨复合粉末8份及Cr3C2-25%NiCr粉末5份,其中上述粉末的粒度为20μm,其Cr3C2-25%NiCr粉末成分如下(质量百分比):Ni:20%、C:12%、O:max.0.6%、Cr:其余;由于纤维棉表面会生成一层碱性物质,这些碱性物质会对压辊辊面造成腐蚀,上述耐磨涂层可以很好的保护压辊的辊面,同时耐磨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岩棉打褶机的打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第一驱动电机701和第二驱动电机702,并调整第一驱动电机701和第二驱动电机702传动速度的差值,向打褶机中输送纤维棉,第一上压辊组3和第一下压辊组4驱动纤维棉前进,然后进入第二上压辊组5和第二下压辊组6之间,第二上压辊组5施力于纤维棉的上表面,第二下压辊组6自由转动,直至将纤维棉输完成打褶,打褶后的岩棉送入固化炉进行高温固化并压制成岩棉制品。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