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7877发布日期:2019-06-22 00: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翻抛机,包括车架(1)、连接于车架(1)内的驱动组件(11)、连接于车架(1)底部的翻抛辊(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两侧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翅片(8);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朝向驱动组件(11)工作的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包括设于驱动组件(11)一侧的进风机(6)、设于驱动组件(11)另一侧的出风机(7),所述进风机(6)、所述出风机(7)通过散热电路(1000)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顶部设有水箱(2),所述水箱(2)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车架(1)内部设有环绕于驱动组件(11)的冷却水管(4),所述冷却水管(4)一端连通于进水口,另一端连通于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与所述冷却水管(4)之间设有水泵(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路(1000)包括:

检测电路(100),包括设于驱动组件(11)外壁的温度传感器(5),用以检测车架(1)内温度并发出检测信号;

比较电路(200),耦接于检测电路(100)的输出端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比较信号;

控制电路(300),耦接于比较电路(200)并根据比较信号控制水泵(3)、进风机(6)、出风机(7)是否得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200),包括,

第一比较部(201),耦接于检测电路(100)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比较部(202),耦接于检测电路(100)与第一比较部(201)的连接点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300)包括,

第一散热部(301),耦接于第一比较部(201)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当温度传感器(5)的感应信号高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一散热部(301)使进风机(6)、出风机(7)得电并保持得电状态;

第二散热部(302),耦接于第二比较部(202)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当温度传感器(5)的感应信号高于第二预设值后,第二散热部(302)使水泵(3)得电并保持得电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301)包括:

第五电阻(R5),一端耦接于第一比较部(201);

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基极耦接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

第六电阻(R6),一端耦接于第五电阻(R5)与第一三极管(Q1)基极的连接点,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与地的连接点;

第九电阻(R9),一端耦接于直流电,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

第二继电器(KM2),包括线圈、第二常开触点开关(S2),线圈一端耦接于第九电阻(R9)与直流电的连接点,线圈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九电阻(R9)与第一三极管(Q1)的连接点,第二常开触点开关(S2)与进风机(6)、出风机(7)耦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部(302)包括,

第七电阻(R7),耦接于第二比较部(202);

第二三极管(Q2),基极耦接于第七电阻(R7),发射极接地;

第八电阻(R8),一端耦接于第七电阻(R7)与第二三极管(Q2)基极的连接点,另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与地的连接点;

第一继电器(KM1),包括第一常开触点开关(S1)、线圈,线圈的一端耦接于直流电,线圈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常开触点开关(S1)与水泵(3)耦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