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29074发布日期:2019-04-29 13:2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氟氧化合物材料体系因既具有氟化物的高上转化发光效率的特点,又有氧化物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的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氟氧玻璃具有低声子能量特性,且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性能良好,在发光和光子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是发光粒子的良好基质材料。

目前,对于氟氧玻璃掺杂各种发光粒子有不少报道,包括掺杂稀土离子、重金属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但在红外窗口材料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现有氟氧玻璃整体发光性能、机械强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且重金属离子由于其污染危害性已被逐渐放弃制备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氟氧玻璃作为发光粒子掺杂的基质材料发光效率低、发光强度低以及机械强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发光强度高、机械强度好的红外窗口材料。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包括原料:geo210-20mol%、sio220-40mol%、al2o310-20mol%、b2o31-10mol%、li2o1-10mol%、baf225-40mol%、yb2o30.6-3mol%和tmf30.2-0.5mol%。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氟氧陶瓷玻璃材料由以下方法获得: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经过加热熔融、退火、第一次热处理和第二热处理后得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300-1500℃,加热时间为45-60min;退火温度为350-480℃,退火时间为2-3h;第一次热处理的温度为550-700℃,保温时间为2-4h;第二次热处理的温度为900-1000℃,保温时间为1-2h,并且在进行第二热处理时还施加电场强度为8500-9500v/cm、频率为20-40hz的变频高压电场。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包括原料:geo212-16mol%、sio225-35mol%、al2o312-16mol%、b2o32-6mol%、li2o2-6mol%、baf225-35mol%、yb2o31-2.4mol%和tmf30.3-0.4mol%。

上述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上述原料混合后于1300-1500℃下加热熔融45-60min,在1320-1360℃下出料,然后倾倒于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预制样品;

(2)将预制样品于350-480℃下退火处理2-3h,得到前驱玻璃;

(3)将前驱玻璃先后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和第二次热处理;

其中,第一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前驱玻璃以10-15℃/min的速率升温至550-700℃保温2-4h;

第二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经过第一次热处理后的前驱玻璃以5-10℃/min的速率升温至900-1000℃并在变频高压电场下保温1-2h,冷却至室温,制得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中,变频高压电场的电场强度为8500-9500v/cm,频率为20-40hz。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1)中,原料组分的熔融温度为1350-145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2)中,退火温度为400-450℃,退火时间为2-2.5h。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3)中,第一次热处理的温度为600-660℃,保温时间为3.5-4h。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3)中,第二次热处理的温度为950-980℃,保温时间为1-1.5h。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3)中,变频高压电场的电场强度为8800-9300v/cm,频率为25-35hz。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改善基质玻璃组分及含量以及添加合适的稀土离子,并结合特定的工艺参数条件获得发光性能优越、发光效率高、机械强度好的氟氧玻璃陶瓷材料,丰富了氟氧玻璃材料体系在红外窗口材料上的应用。

本发明在玻璃基质中添加锗离子获得玻璃基质属锗酸盐玻璃,锗酸盐玻璃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良好的玻璃形成能力,同时由于基质组分中引入氟化物,既可以弥补锗酸盐玻璃中含水量大、熔化温度高、粘度大的缺陷,又可以实现玻璃的微晶化(陶瓷化),进而改善整个玻璃体系的光学性能,且掺杂的稀土离子:yb3+和tm3+溶解度相较于普通的硅酸盐玻璃有大幅度提高。在选取稀土离子方面,本发明以yb3+和tm3+进行双掺杂,以yb3+作为敏化离子,tm3+作为发光中心,yb3+将能量传递给激活离子tm3+,使之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离子再发生激发态吸收继续向上发生跃迁,从而在较高能级上形成一定粒子数布居,从而提高发光效率和发光强度。此外,碱金属li+的引入有利于降低了荧光淬灭浓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发光性能。

在制备工艺方面,本发明调节控制出适用于本发明陶瓷玻璃基材组分的加热熔融、退火和热处理工艺参数,而且在进行第二次热处理时,通过增加高压变频电场,使得原料组分中的离子能够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促进(电场方向与离子电荷相同)或抑制(电场方向与离子电荷相反)离子的扩散和迁移,对微晶生长实现控制,避免晶核团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原料包括:geo215mol%、sio230mol%、al2o315mol%、b2o36mol%、li2o2mol%、baf230mol%、yb2o31.6mol%和tmf30.4mol%。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上述原料混合后于1400℃下加热熔融45min,在1350℃下出料,然后倾倒于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预制样品;

(2)将预制样品于450℃下退火处理3h,得到前驱玻璃;

(3)将前驱玻璃先后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和第二次热处理;

其中,第一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前驱玻璃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600℃保温3h;

第二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经过第一次热处理后的前驱玻璃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在变频高压电场下保温1.5h,冷却至室温,制得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中,变频高压电场的电场强度为9000v/cm,频率为30hz。

将上述得到的氟氧陶瓷玻璃样品经过表面抛光处理,在可见范围内最高透过率可达89%,激光上能级的荧光寿命为314μs、荧光量子效率达57.5%,抗弯折强度为191mpa。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原料包括:geo210mol%、sio240mol%、al2o310mol%、b2o310mol%、li2o2mol%、baf225mol%、yb2o32.8mol%和tmf30.2mol%。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上述原料混合后于1300℃下加热熔融60min,在1320℃下出料,然后倾倒于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预制样品;

(2)将预制样品于350℃下退火处理3h,得到前驱玻璃;

(3)将前驱玻璃先后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和第二次热处理;

其中,第一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前驱玻璃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550℃保温4h;

第二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经过第一次热处理后的前驱玻璃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在变频高压电场下保温2h,冷却至室温,制得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中,变频高压电场的电场强度为8500v/cm,频率为20hz。

将上述得到的氟氧陶瓷玻璃样品经过表面抛光处理,在可见范围内最高透过率可达85%,激光上能级的荧光寿命为302μs、荧光量子效率达56%,抗弯折强度为185mpa。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原料包括:geo220mol%、sio220mol%、al2o310mol%、b2o31mol%、li2o6mol%、baf240mol%、yb2o32.7mol%和tmf30.3mol%。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上述原料混合后于1500℃下加热熔融45min,在1360℃下出料,然后倾倒于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预制样品;

(2)将预制样品于480℃下退火处理2h,得到前驱玻璃;

(3)将前驱玻璃先后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和第二次热处理;

其中,第一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前驱玻璃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690℃保温2.5h;

第二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经过第一次热处理后的前驱玻璃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并在变频高压电场下保温1h,冷却至室温,制得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中,变频高压电场的电场强度为9500v/cm,频率为40hz。

将上述得到的氟氧陶瓷玻璃样品经过表面抛光处理,在可见范围内最高透过率可达86.3%,激光上能级的荧光寿命为308μs、荧光量子效率达57.8%,抗弯折强度为188mpa。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原料包括:geo212mol%、sio235mol%、al2o316mol%、b2o33mol%、li2o6mol%、baf225mol%、yb2o32.5mol%和tmf30.5mol%。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上述原料混合后于1350℃下加热熔融50min,在1350℃下出料,然后倾倒于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预制样品;

(2)将预制样品于400℃下退火处理2.5h,得到前驱玻璃;

(3)将前驱玻璃先后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和第二次热处理;

其中,第一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前驱玻璃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700℃保温2h;

第二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经过第一次热处理后的前驱玻璃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在变频高压电场下保温2h,冷却至室温,制得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中,变频高压电场的电场强度为9000v/cm,频率为30hz。

将上述得到的氟氧陶瓷玻璃样品经过表面抛光处理,在可见范围内最高透过率可达85.5%,激光上能级的荧光寿命为305μs、荧光量子效率达57.1%,抗弯折强度为187mpa。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原料包括:geo212mol%、sio235mol%、al2o312mol%、b2o32mol%、li2o2mol%、baf235mol%、yb2o31.5mol%和tmf30.5mol%。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上述原料混合后于1450℃下加热熔融45min,在1320℃下出料,然后倾倒于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预制样品;

(2)将预制样品于450℃下退火处理2.3h,得到前驱玻璃;

(3)将前驱玻璃先后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和第二次热处理;

其中,第一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前驱玻璃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650℃保温3h;

第二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经过第一次热处理后的前驱玻璃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980℃并在变频高压电场下保温1.5h,冷却至室温,制得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中,变频高压电场的电场强度为8800v/cm,频率为25hz。

将上述得到的氟氧陶瓷玻璃样品经过表面抛光处理,在可见范围内最高透过率可达84.6%,激光上能级的荧光寿命为311μs、荧光量子效率达57.3%,抗弯折强度为186mpa。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原料包括:geo215mol%、sio225mol%、al2o316mol%、b2o36mol%、li2o3mol%、baf232.25mol%、yb2o32.4mol%和tmf30.35mol%。

本实施例的氟氧陶瓷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上述原料混合后于1400℃下加热熔融50min,在1320-1360℃下出料,然后倾倒于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预制样品;

(2)将预制样品于350-480℃下退火处理2-3h,得到前驱玻璃;

(3)将前驱玻璃先后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和第二次热处理;

其中,第一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前驱玻璃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660℃保温4h;

第二次热处理的过程为:将经过第一次热处理后的前驱玻璃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960℃并在变频高压电场下保温2h,冷却至室温,制得氟氧陶瓷玻璃材料;其中,变频高压电场的电场强度为9300v/cm,频率为30hz。

将上述得到的氟氧陶瓷玻璃样品经过表面抛光处理,在可见范围内最高透过率可达84.2%,激光上能级的荧光寿命为308μs、荧光量子效率达55.7%,抗弯折强度为181mpa。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