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28181发布日期:2019-05-22 02:3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电材料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且转化过程无需机械运动部件、无噪音、无磨损,其机构简单,对环境无污染,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途径之一。热电材料按其工作的温度区间可分为低温区热电材料、中温区热电材料和高温区热电材料。由于材料在高温时容易发生氧化和熔化等问题,因此高温区热电材料相对紧缺。热电材料性能用“热电优值”zt表示:zt=(α2σ/κ)×t。这里α是材料的塞贝克系数,σ是电导率,κ是热导率。zt越高,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越高。

化合物半导体为包含至少两种类型的元素而不是一种类型的元素(例如硅或锗)并且用作半导体的化合物。已经开发出了各种类型的化合物半导体并且这些化合物半导体目前正用于各种工业领域。通常,化合物半导体可以用于利用佩尔捷效应(peltiereffect)的热电转换元件、利用光电转换效应的发光装置(例如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和燃料电池等。特别地,热电转换元件用于热电转换发电或热电转换冷却应用,并且通常包括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并且以并联的方式热连接的n型热电半导体和p型热电半导体。热电转换发电是通过利用借助于在热电转换元件中产生温差而产生的热电动势使热能转换成电能而发电的方法。此外,热电转换冷却是通过利用当直流电流流过热电转换元件的两端时在热电转换元件两端之间产生温差的效应使电能转换成热能而产生冷却的方法。热电转换元件的能量转换效率一般取决于热电转换材料的性能指标值或zt。在此,zt可以根据塞贝克系数(seebeckcoefficient)、电导率和热导率来确定,并且随着zt值增大,热电转换材料的性能更好。

现在已经提出并开发了许多可用于热电转换元件的热电材料,并且其中,提出了将cuxse(x≤2)作为cu-se基热电材料并且正在开发。这是因为cuxse(x≤2)已为人所知。但是目前cuse基的材料存在强度更低,低于或等于600℃的温度下zt值非常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热电材料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较高的zt值并且强度得到了提高。

一种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中在组成方面满足下式cu2-xsesxlaynz,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采用感应熔炼设备将cu、se、la块体原料熔炼成铸锭,(2)然后按化学式配比称取的s粉末与破碎的铸锭一并装入球磨罐中,采用机械球磨设备在氮气气氛下进行一次球磨,(3)然后将装载一次球磨粉的石墨模具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腔体中,在真空气氛下烧结成块体,(4)再将烧结成的块体破碎后,在氮气气氛下进行二次球磨,(5)然后在真空气氛下烧结,其中0.06≤x≤0.12,0.04≤y≤0.1,z≤0.01。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2和4中的球磨过程的氮气气氛可以为纯氮气或氮气与氩气的混合气。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1中的感应熔炼设备的熔炼炉功率在16-22kw,熔炼时间为100-120s。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2和4中的球磨的条件为球料质量比为15:1,转速为800r/min,球磨时间为0.5-2h。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3中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条件为在总气压低于5pa的真空条件,升温速率为60-100℃/min,施加的轴向压力为30-100mpa,烧结温度为600-700℃,保温5-15min。

进一步地,其中,骤5中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条件为在总气压低于5pa的真空条件,以10-3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900℃,保温5-15min,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固溶体。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5中放电等离子烧结炉腔体的烧结条件为:施加30-2gpa的轴向压力,在总气压低于5pa的真空条件下烧结,以100-15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700℃,保温5-15min,随后以10-3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900℃,保温5-15min,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固溶体。

进一步地,其中,x为0.09。

进一步地,其中,y为0.06。

进一步地,其中,z≥0.001。

本发明制备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的方法,cu和se并且在预定温度下具有多种晶体结构的热电材料。cu2se基化合物存在α相和β相,其电子传输性能随着相变出现异常峰值。通常其中cu原子数分为过量或缺失两种情况,以及通过s原子替换se原子,来增强热点优值,但是其含量有严格限制。s元素含量越大,会进一步降低电导率,从而影响产品性能,因此通过在掺杂s原子的情况下,cu原子数会过量,从而实现产品的性能最优化。

本发明中在cu缺失、s掺杂的同时,掺入一定比例量的la原子,利用较大的la原子替换部分cu原子,从而令人惊讶的实现了更好的热电性能。同时由于la元素的掺入,也一定程度的提高的产品的延展性和耐断裂性能。

本发明中还通过在氮气氛围下进行高能研磨,从而使微量n原子掺入到复合材料中,实现n原子微量掺杂,改善了合金粉末的表面能,从而使烧结得到的产品更加致密。

本发明主要采用二次机械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热电材料,通过二次机械球磨不仅实现了s粉末颗粒在基体中的均匀地弥散分布,而且能够进一步降低晶粒的尺寸,达到细化晶粒的效果。同时以缓慢速度升温,并且以高于一次烧结温度的温度进行二次烧结后,能够有效地抑制晶粒的长大,增强声子散射降低晶格热导率,从而有益于热电性能的提高,并且有效提高致密密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对比实施例1-3与对比例1,发现控制cu、la、n、s元素在合适的含量范围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各项性能,过量或不足都将导致产品的强度或z值降低。综上,在本发明的配方下,各种组分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从而大幅提高了本发明的产品的技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高强度高性能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中在组成方面满足下式cu1.91ses0.09la0.06n0.05,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采用感应熔炼设备将cu、se、la块体原料熔炼成铸锭,熔炼炉功率在16-22kw,熔炼时间为120s,(2)然后按化学式配比称取的s粉末与破碎的铸锭一并装入球磨罐中,采用机械球磨设备在氮气与氩气1:2的气氛下进行一次球磨,球料质量比为15:1,转速为800r/min,球磨时间为1h(3)然后将装载一次球磨粉的石墨模具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腔体中,在真空气氛下烧结成块体,在总气压低于5pa的真空条件,升温速率为100℃/min,施加的轴向压力为30mpa,烧结温度为700℃,保温5min(4)再将烧结成的块体破碎后,在氮气与氩气1:2的气氛下进行二次球磨,球料质量比为15:1,转速为800r/min,球磨时间为2h(5)然后在真空气氛下烧结,施加30-2gpa的轴向压力,在总气压低于5pa的真空条件下烧结,以10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保温5min,随后以3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保温15min,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固溶体。

实施例2

高强度高性能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中在组成方面满足下式cu1.93ses0.07la0.04n0.01,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采用感应熔炼设备将cu、se、la块体原料熔炼成铸锭,熔炼炉功率在16-22kw,熔炼时间为100s,(2)然后按化学式配比称取的s粉末与破碎的铸锭一并装入球磨罐中,采用机械球磨设备在氮气与氩气1:2的气氛下进行一次球磨,球料质量比为15:1,转速为800r/min,球磨时间为0.5h(3)然后将装载一次球磨粉的石墨模具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腔体中,在真空气氛下烧结成块体,在总气压低于5pa的真空条件,升温速率为60℃/min,施加的轴向压力为100mpa,烧结温度为600℃,保温15min(4)再将烧结成的块体破碎后,在氮气与氩气1:2的气氛下进行二次球磨,球料质量比为15:1,转速为800r/min,球磨时间为0.5h(5)然后在真空气氛下烧结,施加30-2gpa的轴向压力,在总气压低于5pa的真空条件下烧结,以100-15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保温5-15min,随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900℃,保温5min,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固溶体。

实施例3

高强度高性能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中在组成方面满足下式cu1.88ses0.12la0.1n0.001,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采用感应熔炼设备将cu、se、la块体原料熔炼成铸锭,熔炼炉功率在16-22kw,熔炼时间为120s,(2)然后按化学式配比称取的s粉末与破碎的铸锭一并装入球磨罐中,采用机械球磨设备在氮气气氛下进行一次球磨,球料质量比为15:1,转速为800r/min,球磨时间为0.5h(3)然后将装载一次球磨粉的石墨模具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腔体中,在真空气氛下烧结成块体,在总气压低于5pa的真空条件,升温速率为100℃/min,施加的轴向压力为30mpa,烧结温度为600℃,保温15min(4)再将烧结成的块体破碎后,在氮气气氛下进行二次球磨,球料质量比为15:1,转速为800r/min,球磨时间为0.5h(5)然后在真空气氛下烧结,施加30-2gpa的轴向压力,在总气压低于5pa的真空条件下烧结,以3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保温15min,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固溶体。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除了x为0.2,y为0.02。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除了x为0.02,y为0.2。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除了y为0。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除了z为0(即研磨在氩气氛围下进行)。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除了步骤5中烧结条件与步骤3相同。

元素含量表征通过xps进行测量。

性能检测:材料的热导率根据采用tc-1200rh型激光脉冲热分析仪测量的热扩散系数、比热及材料的密度计算得到。材料的塞贝克系数和电导率采用zem-2电性能测试仪2测得。材料的热电优值根据上述测量结果按公式z=α2σ/κ得到。

使用实施例与对比例样品压制得到的0.1mm厚的板,切出3mm×4mm×40mm的试验片,通过四点弯曲试验按照jisr1601测定各10点的断裂强度。(试验方法按照jisr1601进行)。

对比实施例与对比例,发现控制cu、la、n、s元素在合适的含量范围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各项性能,过量或不足都将导致产品的强度或z值降低。综上,在本发明的配方下,各种组分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从而大幅提高了本发明的产品的技术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