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收缩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2194发布日期:2019-05-24 21:4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备的
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收缩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混凝土,尤其大体积混凝土及高强混凝土等普遍存在收缩现象,导致混凝土开裂、强度、防渗、抗腐蚀等性能降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收缩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通过调整混凝土的各原料之间的配比,以及加入功能性外加剂,降低混凝土收缩率,有效的减免混凝土结构物因早期收缩、干缩和冷缩产生有害裂缝,达到良好的抗裂防渗效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收缩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水泥200-260份、矿粉30-45份、粉煤灰70-110份、黄砂740-840份、碎石1000-1020份、减水剂3-7份、膨胀剂1-5份、消泡剂1-5份,以及水170-20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粉煤灰、矿粉等在混凝土中起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抗裂性,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混凝土拌合时掺入天然的或人工的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粉状矿物质,而且耐腐蚀,早期强度高。黄砂的作用是填充石子的空隙,使混凝土更加密实。另外和水泥浆组成水泥砂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碎石起到减少收缩的作用,水泥浆收缩很大,碎石起到抑制收缩,稳定体积很作用,同时,降低混凝土成本。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拌合时的所需水量,且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膨胀剂具有补偿混凝土干缩和密实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抗渗性作用。在土木工程中主要用于防水和抗裂两个方面,可取消外防水作业,延长后浇缝间距,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温差裂缝的出现。消泡剂用以消除在拌和混凝土是产生的气泡,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通过调整混凝土的各原料之间的配比,以及加入功能性外加剂,降低混凝土收缩率,有效的减免混凝土结构物因早期收缩、干缩和冷缩产生有害裂缝,达到良好的抗裂防渗效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中还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氮川三乙酸0.1-0.5份、葡萄糖酸0.2-0.6份、多聚磷酸钠0.4-0.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氮川三乙酸、葡萄糖酸和多聚磷酸钠做为螯合剂,用以吸附混凝土中的钙、镁、氯离子,防止钙、镁离子过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由于氯离子会水解,从而腐蚀混凝土内的钢筋,从而影响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从而降低钢筋混凝土的强度。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水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计原料:β-环糊精6-10%、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10-14%、甲基丙烯磺酸钠6-10%、天门冬氨酸16-20%、巯基丙酸0.3-0.7%、叔丁基过氧化氢0.1-0.5%、焦亚硫酸钠0.1-0.5%、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2-0.6%、分散剂0.1-0.5%、丁二醇1-5%、第一助剂1-5%、三乙醇胺6-10%,余量为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β-环糊精可以在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巯基丙酸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催化下与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发生交联共聚,从而使得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的分子链中具有β-环糊精基团。β-环糊精基团由于本身特性,其外侧表现为亲水性内侧表现为疏水性,从而可以增强减水剂的保坍能力,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和粘聚性。天门冬氨酸可以在巯基丙酸、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催化下与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发生反应,使得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引入羧基。甲基丙烯磺酸钠可以在巯基丙酸、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催化下与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发生反应,使得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引入磺酸基团。由于羧基和磺酸基团是一种亲水性基团,其伸展于水溶液中,可在所吸附的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有一定厚度的亲水性立体吸附层。当水泥颗粒相互靠近时,吸附层开始重叠,即在水泥颗粒间产生空间位阻作用,重叠越多,空间位阻斥力越大,对水泥颗粒间凝聚作用的阻碍也越大,使得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良好。减水剂在制备的过程中,会在减水剂分子上接枝一些支链,这些支链不仅可以提供空间位阻效应,而且在水泥水化的高碱度环境中,这些支链还可以逐渐被切断,从而释放出具有分散作用的多羧酸,这样就可以提高水泥颗粒的分散效果,并控制坍落度损失。通过在大分子上引入β-环糊精基团、羧基和磺酸基团,提高大分子分子链上的支链数量,从而提高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和保坍性。同时,由于三种基团之间的空间位阻不同,通过三种基团空间位阻之间的效应,提高减水剂的抗泥性和保坍性。且由于三种基团之间的所含电位和空间位阻之间的协同作用,可提高三种基团的接枝反应,提高大分子上有效基团的引入量。叔丁基过氧化氢和焦亚硫酸钠可以形成氧化还原体系,用以引发烯类、双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和共聚合反应,也可用于不饱和聚酯的交联固化和高分子交联反应。巯基丙酸作为链转移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分散剂用以提高各原料之间的分散性。丁二醇作为溶剂、助乳剂和分散剂,提高各原料的溶解度和分散性。三乙醇胺用以调节减水剂的ph值,保持减水剂的ph值,防止减水剂由于ph值的变化而分解,影响减水剂的效用。第一助剂作为填料,用以填充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助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计原料:海泡石纤维16-20%、3,9-二氯-2,4,8,10-四氯代-3,9-二磷螺环-3,9-二氯-[5,5]-十一烷-己二胺共聚物10-14%、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二磷酰氯2-6%、二甲亚砜20-24%、低密度聚乙烯10-14%、马来酸酐1-5%、钛酸酯偶联剂0.2-0.6%,余量为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泡石是一种纤维状的含水镁硅酸盐,由于海泡石凝聚体粒子内能吸附大量的混凝土,同时其表面si-o-si链断裂处产生的si-oh基团具有较大的化学活性,能与混凝土产生化学键合,因而在体系中存在着较强的混凝土-粒子界面粘结作用,从而起到补强作用。当混凝土收缩时,混凝土-粒子界面的粘结作用被减落,但吸附在海泡石凝聚体内的混凝土仍能赋予混凝土较好的力学性能,达到补强混凝土的目的。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二磷酰氯简写为spdpc,可以与海泡石纤维发生接枝共聚,生成双螺杆接枝海泡石纤维。3,9-二氯-2,4,8,10-四氯代-3,9-二磷螺环-3,9-二氯-[5,5]-十一烷-己二胺共聚物简写为psphd,可以与双螺杆接枝海泡石纤维发生进行接枝共聚,对海泡石纤维进行有机改性,从而提高海泡石纤维的阻燃性能,已达到增强和协效阻燃的效果。马来酸酐用以酸化海泡石纤维,提供海泡石纤维与spdpc的接枝共聚反应条件。同时,马来酸酐还可以与β-环糊精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马来酸-β-环糊精,然后可以在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巯基丙酸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催化下与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磺酸钠发生共聚,生成一种含有β-环糊精基团的减水剂,提高β-环糊精在大分子上的接枝率,从而可以提高减水剂的保坍能力,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和粘聚性。二甲亚砜和低密度聚乙烯作为溶剂,分别用以溶解spdpc和psphd。钛酸酯偶联剂用以改善海泡石纤维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面,提高海泡石纤维与有机物之间的接触,从而提高海泡石纤维的改性,提高混凝土的阻燃性和强度。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膨胀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计的原料:钢渣15-25%、磷石膏15-25%、高钙硫铝熟料15-25%、石灰石10-20%、聚丙烯纤维1-10%、钢纤维1-5%、第二助剂15-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它由生铁中的硅、锰、磷、硫等杂质在熔炼过程中氧化而成的各种氧化物以及这些氧化物与溶剂反应生成的盐类所组成。钢渣含有多种有用成分:金属铁2%-8%,氧化钙40%-60%,氧化镁3%-10%,氧化锰1%-8%,故可作为钢铁冶金原料使用,也可作为制造筑路材料、建筑材料或农业肥料的原材料。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钢渣的比表面剂为500-800m2/kg,且在萃取液中浸泡5.5h,萃取液与钢渣的重量比为1:8。萃取液包括丙酮15%、甘油25%、硝酸钡5%、醋酸丁酯5%,以及50%的水。用以将钢渣氧化钙和氧化镁消除,防止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存在导致后期混凝土的膨胀不可控制,从而导致混凝土的结构遭到破坏。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磷石膏在45℃下恒温干燥至自由水含量小于1%,研磨后过80目方孔筛。通过加入钢渣和磷石膏,为工业废渣和磷矿业开辟了一条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的新途径,降低了工业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和企业的生产成本。高钙硫铝熟料、石灰石、钢渣和磷石膏按比例混合后,可制得膨胀剂。膨胀剂在掺入混凝土中的早期会出现无水硫酸铝反应,在中期会产生明矾石,在膨胀剂逐渐升入到混凝土中并且拌水之后会产生较多的膨胀节结晶化合物,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一定的膨胀,并与混凝土中的自由收缩率相互抵消。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用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性和抗折性。且当聚丙烯纤维进入到混凝土内时,其内的聚丙烯会形成一种复杂的三维乱象体系,从而阻碍了水分的流失,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收缩率。通过将膨胀剂和聚丙纤维复配使用,提高对混凝土的膨胀效果,且方便工人控制混凝土后期的膨胀程度,从而降低混凝土收缩率,有效的减免混凝土结构物因早期收缩、干缩和冷缩产生有害裂缝,达到良好的抗裂防渗效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助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计的原料:改性沸石36-40%、刺云实胶6-10%、硅烷偶联剂1-5%,二丙基乙醇1-5%、氢氧化钙2-6%、壳聚糖1-5%,余量为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沸石的制备工艺采用将沸石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并通入高温水蒸气对沸石进行加热,得到改性沸石;沸石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重量比为1:1.5。刺云实胶可以与水混合后,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粘度的胶体,从而可以很好包覆各原料,提高原料之间的结合度。壳聚糖可在硅烷偶联剂作用下与改性沸石发生偶联反应,从而使得膨胀剂具有抗菌的效果。硅烷偶联剂还可以作为分散剂,提高各原料之间的分散效果。二丙基乙醇作为溶剂,提高各原料之间的溶解度。且石灰石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抗渗性,而且能够与磷石膏中硫在混凝土中形成硫酸钙,其体积膨胀能够有效填补混凝土硬化过程中自身体积的收缩,以及水化热引起的冷缩毛细空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致密度。二丙基乙醇可以对石灰石起到辅助作用,可以降低孔隙水的表面张力,减少毛细孔失水时产生的收缩应力,增大混凝土孔隙水的粘度,改善混凝土的收缩值。氢氧化钙用以调节膨胀剂的ph。一种防收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按比例制备减水剂:a.按比例制备第一助剂;b.按比例将β-环糊精、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甲基丙烯磺酸钠、丁二醇和水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物甲;c.按比例在混合物甲中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和分散剂,制得混合物乙;d.按比例将天门冬氨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焦亚硫酸钠和巯基丙酸混合加入到混合物乙中,制得混合物丙;e.将第一助剂加入到混合物丙中,制得混合物丁;f.按比例将三乙醇胺加入到混合物丁中,制得减水剂;2)按比例制备膨胀剂:a.按比例制备第二助剂;b.按比例将钢渣、磷石膏、高钙硫铝熟料和石灰石混合后制得第一混合物;c.将第一混合物粉磨成粉,且在第一混合物粉磨成粉的过程中,将第二助剂雾化后喷在第一混合物的外表面上,充分搅拌混合后,制得第二混合物;d.按比例将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加入到第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混合,制得膨胀剂;3)按比例将碎石、黄砂、水泥、矿粉、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消泡剂、氮川三乙酸、葡萄糖酸、多聚磷酸钠混合均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制得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先将β-环糊精、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甲基丙烯磺酸钠、丁二醇和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和分散剂,然后加入天门冬氨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焦亚硫酸钠和巯基丙酸,使得β-环糊精可以充分接枝共聚在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上,防止磺酸基团和羧基的存在影响β-环糊精的接枝共聚,从而降低β-环糊精基团的含量。步骤二中先将钢渣、磷石膏、高钙硫铝熟料和石灰石混合后,制得第一混合物,再将第二助剂雾化后喷在第一混合物的外表面上,从而提高第二助剂与第一混合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反应程度。最后加入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加入到第二混合物,由于第二助剂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使得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吸附在第一混合物上,提高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与膨胀剂的结合度。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助剂包括以下制备工艺:a.按比例将马来酸酐和水混合后,制得a混合物;b.按比例将海泡石纤维和a混合物混合后,制得b混合物;c.按比例将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二磷酰氯和二甲亚砜混合后,加入到b混合物中,制得c混合物;d.按比例将3,9-二氯-2,4,8,10-四氯代-3,9-二磷螺环-3,9-二氯-[5,5]-十一烷-己二胺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和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c混合物中,制得第一助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加入马来酸酐,再加入海泡石纤维,用以制备酸性海泡石纤维,活化海泡石纤维,为接下来的反应提供反应环境,提高反应效率。然后加入spdpc,制备中间产物--双螺杆接枝海泡石纤维。最后加入psphd,可以与双螺杆接枝海泡石纤维发生进行接枝共聚,对海泡石纤维进行有机改性,从而提高海泡石纤维的阻燃性能,已达到增强和协效阻燃的效果。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助剂包括以下制备工艺:a.按比例将刺云实胶和二丙基乙醇混合后,再按比例加入水,混合搅拌后,制得第一混合液;b.按比例将氢氧化钙加入到第一混合液中,制得第二混合液;c.按比例将壳聚糖、硅烷偶联剂和改性沸石加入到第二混合液中,混合搅拌后,制得第二助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刺云实胶和二丙基乙醇混合,提高刺云实胶在水中的分散性和溶解度,加快刺云实胶的溶解速度。再加入氢氧化钙,使得刺云实胶溶液可以形成具有一定粘度的凝胶,用以稳定刺云实胶溶液,调节刺云实胶溶液的ph值。最后加入壳聚糖、硅烷偶联剂和改性沸石,使得壳聚糖、硅烷偶联剂和改性沸石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各原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壳聚糖与改性沸石的偶联反应,从而使得膨胀剂具有抗菌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调整混凝土的各原料之间的配比,以及加入功能性外加剂,降低混凝土收缩率,有效的减免混凝土结构物因早期收缩、干缩和冷缩产生有害裂缝,达到良好的抗裂防渗效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2.通过在大分子上引入β-环糊精基团、羧基和磺酸基团,提高大分子分子链上的支链数量,从而提高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和保坍性,同时,由于三种基团之间的空间位阻不同,通过三种基团空间位阻之间的效应,提高减水剂的抗泥性和保坍性,且由于三种基团之间的所含电位和空间位阻之间的协同作用,可提高三种基团的接枝反应,提高大分子上有效基团的引入量;3.通过将钢渣、磷石膏、高钙硫铝熟料和石灰石混合物与聚丙纤维复配使用,提高对混凝土的膨胀效果,且方便工人控制混凝土后期的膨胀程度,从而降低混凝土收缩率,有效的减免混凝土结构物因早期收缩、干缩和冷缩产生有害裂缝,达到良好的抗裂防渗效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收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按比例制备减水剂:a.按比例制备第一助剂;a.将3%的马来酸酐和28.6%的水混合后,制得a混合物;b.将18%的海泡石纤维和a混合物混合后,制得b混合物;c.将4%的spdpc和22%的二甲亚砜混合后,加入到b混合物中,制得c混合物;d.将12%的psphd、12%的低密度聚乙烯和0.4%的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c混合物中,制得第一助剂;钛酸酯偶联剂采用南京能德化工有限公司所销售的型号为tca-aa75的钛酸酯偶联剂;b.将8%的β-环糊精、12%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8%的甲基丙烯磺酸钠、3%的丁二醇和38.2%的水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物甲;c.在混合物甲中加入0.3%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和0.3%的分散剂,制得混合物乙;分散剂采用中万表面活性剂所销售的混凝土分散剂;d.将18%的天门冬氨酸、0.4%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3%的焦亚硫酸钠和0.5%的巯基丙酸混合加入到混合物乙中,制得混合物丙;e.将第一助剂加入到混合物丙中,制得混合物丁;f.将8%的三乙醇胺加入到混合物丁中,制得减水剂;2)按比例制备膨胀剂:a.按比例制备第二助剂:a.将8%的刺云实胶和3%的二丙基乙醇混合后,再加入41%的水,混合搅拌后,制得第一混合液;b.将4%的氢氧化钙加入到第一混合液中,制得第二混合液;c.将3%的壳聚糖、3%的硅烷偶联剂和38%的改性沸石加入到第二混合液中,混合搅拌后,制得第二助剂;b.将20%的钢渣、20%的磷石膏、20%的高钙硫铝熟料和15%的石灰石混合后制得第一混合物;c.将第一混合物粉磨成粉,且在第一混合物粉磨成粉的过程中,将第二助剂雾化后喷在第一混合物的外表面上,充分搅拌混合后,制得第二混合物;d.将5%的聚丙烯纤维和3%的钢纤维加入到第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混合,制得膨胀剂;3)将1010份的碎石、790份的黄砂、230份的水泥、38份的矿粉、90份的粉煤灰、5份的减水剂、3份的膨胀剂、3份的消泡剂、0.3份的氮川三乙酸、0.4份的葡萄糖酸、0.6份的多聚磷酸钠混合均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制得混凝土;消泡剂采用粤万所销售的混凝土消泡剂。实施例2-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收缩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实施例6-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减水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实施例10-1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助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实施例14-1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膨胀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实施例18-2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助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对比例对比例1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防收缩混凝土原料中不包括减水剂;对比例2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防收缩混凝土原料中不包括膨胀剂;对比例3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减水剂中不包括β-环糊精;对比例4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减水剂中不包括甲基丙烯磺酸钠;对比例5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减水剂中不包括天门冬氨酸;对比例6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减水剂中不包括第一助剂;对比例7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膨胀剂中不包括聚丙烯纤维;对比例8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膨胀剂中不包括钢渣、磷石膏、高钙硫铝熟料和石灰石的混合物;对比例9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膨胀剂中不包括第二助剂。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9进行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试验:由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工艺所制备的混凝土,其强度和坍塌度皆优于对比例1-9,说明加入有减水剂和膨胀剂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且其抗压性和抗劈拉性皆优于对比例1-9,说明加入有减水剂和膨胀剂可提高其抗压性和抗劈拉性。同时,其与型钢粘结强度也优于对比例1-9,说明加入有减水剂和膨胀剂可加强混凝土与型钢粘结强度,从而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3-6进行坍落度测试:1)先用湿布抹湿坍落筒,铁锹,拌和板等用具。坍落筒为上口直径100mm,下口直径200mm,高300mm,呈喇叭状。2)按配合比制备混凝土。3)将坍落筒放于不吸水的刚性平板上,漏斗放在坍落筒上,脚踩踏板,混凝土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填的高度约占筒高的三分之一。每层用捣棒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25次,不得冲击。各次插捣应在界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其他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mm-30mm。4)装填结束后,用镘刀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抹平筒口,清除筒底周围的混凝土。随即立即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料到提出坍落度筒整个过程应在150s内完成。5)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一个朝向混凝土的直尺,用钢尺量出直尺底面到试样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精确值1mm,结果修约至最接近的5mm。当混凝土试件的一侧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另测。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6)1h后,再次用钢尺量出直尺底面到试样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1h坍落度。测试样品掺量/%初始坍落度(mm)1h坍落度(mm)实施例11.65250185实施例21.72255180实施例31.68250180对比例31.95255175对比例41.97260180对比例51.96255175对比例61.86250165由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减水剂,其1小时坍落度和扩展度的皆小于对比例3-6,说明其保坍性能优异。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减水剂,在较低掺量时即可达到相同的初始性状,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实施例1与对比例3-5比较,说明通过在大分子上引入β-环糊精基团、羧基和磺酸基团,提高大分子分子链上的支链数量,从而提高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和保坍性。同时,由于三种基团之间的空间位阻不同,通过三种基团空间位阻之间的效应,提高减水剂的抗泥性和保坍性。且由于三种基团之间的所含电位和空间位阻之间的协同作用,可提高三种基团的接枝反应,提高大分子上有效基团的引入量实施例1与对比例6比较可知,说明通过加入有第一助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保坍性。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7-9按照建材行业标准jc476-2001的要求,测试了本发明的限制膨胀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膨胀剂,在较低掺量时即可达到相同的初始性状,说明其具有较高的膨胀率。且其90d和180d的限制膨胀率差别不大,说明具有长期的体积稳定性能。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