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高塔造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96506发布日期:2019-07-17 05:53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化肥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高塔造粒方法。
背景技术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之一,适用于各种食用植物以及经济植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目前我国肥料生产的工艺主要有料浆法生产工艺、高塔造粒工艺、熔体造粒法技术、干粉物理团粒法工艺、掺混法造粒工艺。其中高塔造粒是新出现的一种工艺,受到了各国的重视。专利cn99115475提出了一种配方,包括尿素17wt%~21wt%、氯化铵57wt%~65wt%和14wt%~26wt%的钙粉,包含有铵态氮和酰胺态氮两种形态的氮素,加快了氮素的吸収速度,虽然提供了两种氮素形态,其不足之处是氮素吸收速度过快,导致作物体内铵态氮含量增加,供大于求,会对作物产生氨中毒,而且氮素释放过快会导致氨挥发造成损失。专利cn201210084477提出了一种配方,由尿素、氯化铵或硫酸铵组成,包括酰胺态氮4%~14%、铵态氮9%~23%,这种配方提供了铵态氮和酰胺态氮两种氮素,加快了氮的吸収速度。上面两种方法改善了尿素成分形态单一的缺陷,加快了吸收速度,但只是简单的将尿素和氯化铵或者硫酸铵混合颗粒化。我们课题组在制备一种肥料时,首次合成了尿素氯化铵包合物,简称尿铵包合物,将尿素和氯化铵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既减缓了铵态氮释放到土壤里的速度,使植物体内的铵态氮不过量,改善了作物铵态氮中毒的现象,同时对土壤脲酶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减少了氮素挥发损失。但还缺乏适合生产此氮肥的高塔造粒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了解决缺乏适合生产尿素氯化铵包合物肥料的高塔造粒方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高塔造粒方法。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高塔造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包括质量份数分别为38~42份的尿素、35~45份的氯化铵和17~23份的棒土,按照配方将全部尿素计量传至熔融槽,加热至117℃熔融,然后加入全部氯化铵中的13~17份进行搅拌,搅拌机频率为45hz,反应完成后进入一级混合槽;(2)将剩余氯化铵中的15~19份氯化铵加入一级混合槽,加热至120℃,然后加入全部棒土搅拌,搅拌机频率45hz,混合均匀后进入二级混合槽;(3)将剩余的全部氯化铵加入二级混合槽,加热至120℃并进行搅拌,搅拌机频率为25hz,反应完成后进入均混器,由均混器搅拌均匀后进入造粒机造粒,成型颗粒通过喷头落入冷却滚筒冷却;(4)上述步骤得到的颗粒冷却至自然温度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合适的产品;(5)上述产品进入包膜机包膜,完成后再包装得到成品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上述工艺步骤中,熔融槽、一级混合槽、二级混合槽、均混器、造粒机、冷却滚筒、包膜机等设备均为高塔造粒工艺的常用设备,输送转运过程均通过输送机及斗提机完成,喷头以及冷却滚筒均为高塔中冷却常用设备。在熔融槽中尿素是过量的,加入部分氯化铵生成少量的尿素氯化铵包合物;在一级混合中加入部分氯化铵,此时形成较多的尿素氯化铵包合物,尿素的量减少,控制反应时间使部分氯化铵不参与反应,而起成核作用,此时加入棒土对尿素氯化铵包合物进行包裹,使颗粒容易成型;在二级混合加入剩余的氯化铵,继续反应使颗粒长大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对原料的比例及工艺条件的控制,使得尿素氯化铵包合物在成品肥料中的比例增加,其结果是大大改善了原单一氮形态在土壤中转化快、损失大的缺点,尿素氯化铵包合物对脲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减少了铵态氮在土壤中氨挥发造成的损失;成液相多,流动性好,还可添加其他成分;以尿素和氯化铵共同提供氮素,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工艺步骤较为简单。具体实施方式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高塔造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包括质量份数分别为38~42份的尿素、35~45份的氯化铵和17~23份的棒土,按照配方将全部尿素计量传至熔融槽,加热至117℃熔融,然后加入全部氯化铵中的13~17份进行搅拌,搅拌机频率为45hz,反应完成后进入一级混合槽;(2)将剩余氯化铵中的15~19份氯化铵加入一级混合槽,加热至120℃,然后加入全部棒土搅拌,搅拌机频率45hz,混合均匀后进入二级混合槽;(3)将剩余的全部氯化铵加入二级混合槽,加热至120℃并进行搅拌,搅拌机频率为25hz,反应完成后进入均混器,由均混器搅拌均匀后进入造粒机造粒,成型颗粒通过喷头落入冷却滚筒冷却;(4)上述步骤得到的颗粒冷却至自然温度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合适的产品;(5)上述产品进入包膜机包膜,完成后再包装得到成品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施例1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高塔造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包括质量份数分别为38份的尿素、39份的氯化铵和23份的棒土,按照配方将全部尿素计量传至熔融槽,加热至117℃熔融,然后加入全部氯化铵中的17份进行搅拌,搅拌机频率为45hz,反应完成后进入一级混合槽;(2)将剩余氯化铵中的15份氯化铵加入一级混合槽,加热至120℃,然后加入全部棒土搅拌,搅拌机频率45hz,混合均匀后进入二级混合槽;(3)将剩余的全部氯化铵加入二级混合槽,加热至120℃并进行搅拌,搅拌机频率为25hz,反应完成后进入均混器,由均混器搅拌均匀后进入造粒机造粒,成型颗粒通过喷头落入冷却滚筒冷却;(4)上述步骤得到的颗粒冷却至自然温度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合适的产品;(5)上述产品进入包膜机包膜,完成后再包装得到成品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实施例2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高塔造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包括质量份数分别为40份的尿素、45份的氯化铵和17份的棒土,按照配方将全部尿素计量传至熔融槽,加热至117℃熔融,然后加入全部氯化铵中的15份进行搅拌,搅拌机频率为45hz,反应完成后进入一级混合槽;(2)将剩余氯化铵中的17份氯化铵加入一级混合槽,加热至120℃,然后加入全部棒土搅拌,搅拌机频率45hz,混合均匀后进入二级混合槽;(3)将剩余的全部氯化铵加入二级混合槽,加热至120℃并进行搅拌,搅拌机频率为25hz,反应完成后进入均混器,由均混器搅拌均匀后进入造粒机造粒,成型颗粒通过喷头落入冷却滚筒冷却;(4)上述步骤得到的颗粒冷却至自然温度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合适的产品;(5)上述产品进入包膜机包膜,完成后再包装得到成品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实施例3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高塔造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包括质量份数分别为42份的尿素、35份的氯化铵和20份的棒土,按照配方将全部尿素计量传至熔融槽,加热至117℃熔融,然后加入全部氯化铵中的13份进行搅拌,搅拌机频率为45hz,反应完成后进入一级混合槽;(2)将剩余氯化铵中的19份氯化铵加入一级混合槽,加热至120℃,然后加入全部棒土搅拌,搅拌机频率45hz,混合均匀后进入二级混合槽;(3)将剩余的全部氯化铵加入二级混合槽,加热至120℃并进行搅拌,搅拌机频率为25hz,反应完成后进入均混器,由均混器搅拌均匀后进入造粒机造粒,成型颗粒通过喷头落入冷却滚筒冷却;(4)上述步骤得到的颗粒冷却至自然温度时,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合适的产品;(5)上述产品进入包膜机包膜,完成后再包装得到成品新型尿铵包合物肥料。尿素氯化铵包合物对土壤脲酶的抑制效果如下表:菌落(个)菌落(个)平均(个)细菌个数(万/g)施用前812101000施用后433.5350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