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与磷肥生物好氧共堆肥得到的活磷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57859发布日期:2019-07-24 10: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活磷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腐秆菌剂、磷肥、尿素和水混合均匀形成共堆肥原料,堆肥发酵,定期翻堆,补水,直至腐熟完成得到生物有机肥半成品,阴干后得到活磷生物有机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秆菌剂、磷肥、农作物秸秆的用量质量比为0.25~1:2~5:100,所述的尿素的用量比为农作物秸秆质量的1.5%~2%,所述的共堆肥原料的含水量为5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秆菌剂为由细菌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真菌的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或子囊菌门(Ascomycota)组成,含有效活菌数≥0.8×108CFU·g-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秆菌剂是将EM菌液、白腐菌液、固氮菌液与解磷菌液按体积比30:25:20:25的配比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到对数生长期,对菌液进行冷冻干燥即为腐秆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共堆肥原料堆成梯形条垛,盖上塑料薄膜后压实,定期翻堆,适当补水,直至腐熟完成,得到生物有机肥半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农作物秸秆、腐秆菌剂、过磷酸钙、尿素和水按照质量比150:0.675:5.4:2.7:315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堆成梯形条垛,盖上塑料薄膜后将四周压实,每7天翻堆一次,补充水分至含水量为60%,堆肥发酵4周后得到生物有机肥半成品,将生物有机肥半成品粉碎、阴干后得到活磷生物有机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作物秸秆为水稻秆、玉米杆、花生秆或丝瓜藤,长度为1~1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肥为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或磷矿粉。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条垛为顶部长宽均为0.3m、下底长宽均为1.5m、高为1.0m、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梯形条垛。

10.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活磷生物有机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