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39374发布日期:2019-06-18 22:5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cn106744805b)以壳聚糖为碳氮源,f127和正硅酸乙酯为共模板,通过溶胶凝胶法可制备得到原位氮掺杂的超大孔径(17-26nm)介孔碳材料,该专利方法满足了介孔碳材料制备过程环境友好、生物医用材料无有害残余的要求,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其不足之处表现在,所得材料粒径为微米级,不能有效穿透细胞膜。另一方面,由于抗癌活性药物的分子动力学通常在1-2nm,过大的孔径对抗癌药物分子的吸附效率极低。再者,其亲水性较差。这极大制约其在抗癌药物负载和缓释方面的应用。因此,如何降低壳聚糖基介孔碳孔径及粒径尺寸,增加其亲水性,使其能高效负载和缓释抗癌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能够制备出孔径和粒径较小的介孔碳的特点;得到的介孔碳能够有效穿透细胞膜,且具有高效负载和缓释抗癌药物的功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壳聚糖溶于醋酸水溶液,得溶液a;(2)将三嵌段共聚物f127溶于乙醇溶液,随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和hcl溶液水解,得溶液b;(3)将溶液b与溶液a混合,搅拌,静置,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得到粉末料;(4)将步骤(3)制得的粉末料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380-440℃保温,再升温至880-920℃焙烧,得碳硅复合材料;(5)碳步骤(4)制得的硅复合材料用naoh水溶液除硅,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介孔碳材料。前述的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醋酸水溶液的体积分数为3-7%;所述壳聚糖是在35-45℃条件下溶于醋酸水溶液;所述溶液a中壳聚糖的浓度为2.1%。前述的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每50ml所乙醇溶液中溶解2-2.5g三嵌段共聚物f127;三嵌段共聚物f127与正硅酸乙酯中的sio2的质量比为1:1.5-2.5;所述hcl溶液的浓度为0.2m,乙醇溶液与hcl溶液的体积比为3-5:1。前述的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三嵌段共聚物f127是在35-45℃条件下溶于乙醇溶液;所述水解的时间为5-15min。前述的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溶液b与溶液a混合时,以溶液b中溶解的三嵌段共聚物f127与溶液a中溶解的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3:10进行混合;所述搅拌时间为40-80min,搅拌后静置40-80min。前述的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时,进行温度为160-180℃,进料流量为3-4ml/min。前述的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氮气保护时,氮气流量为180-220cm3/h。前述的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粉末料放入管式炉后,是以2-3℃/min的速度升温至380-440℃保温1-3h,然后再以4-6℃/min的速度升温至880-920℃焙烧1-3h。前述的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步骤(5)中,所述naoh水溶液的浓度为1m;脱硅时,naoh水溶液的温度为80-90℃。前述的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步骤(5)中,所述干燥温度为90-110℃,干燥时间4-8h。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壳聚糖为碳氮源,采用喷雾干燥和碳化技术,一步法制得原位氮掺杂的介孔碳球。其优点为介孔碳球粒径在250-800nm,粒径小,能够有效穿过细胞膜;且介孔孔径分布较窄(在3nm左右),具有较好的亲水性,且其亲水性随表面n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作为载体负载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羟基喜树碱(hcpt),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药物的饱和吸附量高,在药物释放过程中,可显著提高溶出度,具有高效负载和缓释抗癌药物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4制得的介孔碳的氮气等温吸附线;附图2为实施例1-4制得的介孔碳的孔径分布图;附图3为实施例1制得的介孔碳的透射电镜图;附图4为实施例1制得的介孔碳的元素分析图;其中a为sem图,b、c和d依次是对c、o和n作出元素映射;附图5为实施例1-4制得的介孔碳的亲水性测试;其中a-e对应实施例2,f-j对应实施例3,k-o对应实施例1,p-t对应实施例4;附图6为实施例1-4制得的介孔碳在ph=7.4pbs溶液条件下hcp从nmcs中的溶出率。由图1可见,在相对压力p/p0≥0.4后,四个样品的n2吸附等温线都有滞后回环,说明这些材料均含有中孔,为典型的介孔碳材料,其中nmcs-7/3的滞后回环最大。由图2孔径分布图可见,四个样品的孔径分布较窄,主要集中在2.01-3.65nm左右,为抗癌药物羟基喜树碱(hcpt)动力学直径的1.75-3.2倍。近藤静一指出,孔径过小,吸附质向孔内扩散的速度就越慢;孔径过大,吸附质和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势变小,吸附质不能被很好地吸附在固体表面,孔径为吸附质分子动力学直径的1.5-3倍,吸附性能是最好的。因此,本发明制备的介孔碳孔径有利于对hcpt的吸附。由图3a,b可见,所制备介孔碳的孔道清晰,为典型的蠕虫状结构。图3c,d指出所制备的碳材料为球形结构,其直径约250-800nm,正好处于药物输送最适宜的尺寸范围100-1000nm。由于其尺寸较小,因此当其负载抗肿瘤药物后可通过一般的内吞途径进入大多数细胞,进而发挥一些独特的治疗学功能。图4为介孔碳材料nmcs-7/3的sem图(a)及其表面c(b)、o(c)、n(d)元素扫描图。可见,c、o、n在介孔碳的纳米球形结构上均有分布。说明n元素被成功地掺杂到以壳聚糖为碳源和氮源制备的介孔碳材料中。由图5可见,接触时间为0s时,水液滴在这四种介孔碳材料上的接触角均较大,随接触时间的增加,接触角逐渐降低,当接触时间最长为2.8s时,水液滴全部铺展开来。可见,这四种介孔碳材料都展现出非常好的亲水性,远远低于未掺氮介孔碳材料129°的接触角。由图6可见,原料药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1h的释放量仅为9.96%,12h后仅释放出22.7%。与之相比,将hcpt药物分子吸附到四种掺氮介孔碳材料nmcs-x/3后再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释放,其释放速率明显提高。表现在1h时有35.42%、~50.80%的药物从载药材料nmcs-x/3中缓释出来,之后12h,药物释放量达到86.67%~93.75%。可见,hcpt药物负载于介孔碳后,其释放速率与原料药相比得到显著的提高,这是由于介孔碳具有独特的纳米孔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药物的结晶,使药物以微晶或非晶的状态吸附于其中,从而增大了药物溶解度及释放速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9.8g壳聚糖于40℃下溶于5%醋酸水溶液制备2.1%的壳聚糖溶液a;(2)2.1g三嵌段共聚物f127于于40℃条件下溶于50ml乙醇溶液,随后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15.6ml(以sio2计为4.2g)和0.2mhcl(15ml)水解,10分钟后得到溶液b;(3)将溶液b与壳聚糖溶液a混合搅拌60min,于室温下再放置60min,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于进风温度为170℃,进料流量为3.5ml/min条件下制备得到粉末样品;(4)将喷雾干燥法得到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流量为200cm3/h保护下,室温下以升温速率为2℃/min到410℃保温2h,再以升温速率为5℃/min升至900℃焙烧2h得到碳硅复合材料;(5)碳硅复合材料用1mnaoh水溶液85℃热碱除硅两次,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100℃干燥6h后得到介孔碳材料,记为nmcs-7/3。实施例2:一种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7.0g壳聚糖于40℃下溶于5%醋酸水溶液制备2.1%的壳聚糖溶液a;(2)2.1g三嵌段共聚物f127于于40℃条件下溶于50ml乙醇溶液,随后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15.6ml(以sio2计为4.2g)和0.2mhcl(15ml)水解,10分钟后得到溶液b;(3)将溶液b与壳聚糖溶液a混合搅拌60min,于室温下再放置60min,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于进风温度为170℃,进料流量为3.5ml/min条件下制备得到粉末样品;(4)将喷雾干燥法得到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流量为200cm3/h保护下,室温下以升温速率为2℃/min到410℃保温2h,再以升温速率为5℃/min升至900℃焙烧2h得到碳硅复合材料;(5)碳硅复合材料用1mnaoh水溶液85℃热碱除硅两次,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100℃干燥6h后得到介孔碳材料,记为nmcs-5/3。实施例3:一种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8.4g壳聚糖于40℃下溶于5%醋酸水溶液制备2.1%的壳聚糖溶液a;(2)2.1g三嵌段共聚物f127于于40℃条件下溶于50ml乙醇溶液,随后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15.6ml(以sio2计为4.2g)和0.2mhcl(15ml)水解,10分钟后得到溶液b;(3)将溶液b与壳聚糖溶液a混合搅拌60min,于室温下再放置60min,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于进风温度为170℃,进料流量为3.5ml/min条件下制备得到粉末样品;(4)将喷雾干燥法得到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流量为200cm3/h保护下,室温下以升温速率为2℃/min到410℃保温2h,再以升温速率为5℃/min升至900℃焙烧2h得到碳硅复合材料;(5)碳硅复合材料用1mnaoh水溶液85℃热碱除硅两次,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100℃干燥6h后得到介孔碳材料,记为nmcs-6/3。实施例4:一种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11.2g壳聚糖于40℃下溶于5%醋酸水溶液制备2.1%的壳聚糖溶液a;(2)2.1g三嵌段共聚物f127于于40℃条件下溶于50ml乙醇溶液,随后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15.6ml(以sio2计为4.2g)和0.2mhcl(15ml)水解,10分钟后得到溶液b;(3)将溶液b与壳聚糖溶液a混合搅拌60min,于室温下再放置60min,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于进风温度为170℃,进料流量为3.5ml/min条件下制备得到粉末样品;(4)将喷雾干燥法得到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流量为200cm3/h保护下,室温下以升温速率为2℃/min到410℃保温2h,再以升温速率为5℃/min升至900℃焙烧2h得到碳硅复合材料;(5)碳硅复合材料用1mnaoh水溶液85℃热碱除硅两次,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100℃干燥6h后得到介孔碳材料,记为nmcs-8/3。实施例1-4制得的介孔碳材料的孔结构参数如表1:表-1原位氮掺杂碳球的孔结构参数samplenamesbet(m2/g)vmeso(cm3/g)dme(nm)nmcs-5/31455.90.573.65nmcs-6/31594.90.593.32nmcs-7/32061.60.772.33nmcs-8/31342.90.262.01实施例1-4制得的介孔碳材料的元素组成含量分析如表2:表-2氮掺杂介孔碳的元素组成含量分析实施例1-4制得的介孔碳材料负载hcpt后nmcs的朗格缪尔常数数据如表3:表-3负载hcpt后nmcs的朗格缪尔常数数据samplenameqm/mg·g-1kl/mg·g·min-1r2nmcs-5/31013.512.4940.9929nmcs-6/3995.192.3090.9967nmcs-7/3989.571.9590.9956nmcs-8/3885.631.9080.9937实施例5:一种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9.8g壳聚糖于35℃下溶于3%醋酸水溶液制备2.1%的壳聚糖溶液a;(2)2g三嵌段共聚物f127于于35℃条件下溶于50ml乙醇溶液,随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和hcl水解,三嵌段共聚物f127与正硅酸乙酯中的sio2的质量比为1:1.5;所述hcl溶液的浓度为0.2m,乙醇溶液与hcl溶液的体积比为3:1,5分钟后得到溶液b;(3)以溶液b中溶解的三嵌段共聚物f127与溶液a中溶解的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0将溶液a和溶液b进行混合,混合搅拌40min,于室温下再放置40min,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于进风温度为160℃,进料流量为3ml/min条件下制备得到粉末样品;(4)将喷雾干燥法得到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流量为180cm3/h保护下,室温下以升温速率为2℃/min到380℃保温1h,再以4℃/min的速度升温至880℃焙烧1h得到碳硅复合材料;(5)碳硅复合材料用1mnaoh水溶液80℃热碱除硅两次,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90℃干燥4h后得到介孔碳材料。实施例6:一种原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9.8g壳聚糖于45℃下溶于7%醋酸水溶液制备2.1%的壳聚糖溶液a;(2)2.5g三嵌段共聚物f127于于45℃条件下溶于50ml乙醇溶液,随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和hcl水解,三嵌段共聚物f127与正硅酸乙酯中的sio2的质量比为1:2.5;所述hcl溶液的浓度为0.2m,乙醇溶液与hcl溶液的体积比为5:1,15分钟后得到溶液b;(3)以溶液b中溶解的三嵌段共聚物f127与溶液a中溶解的壳聚糖的质量比为3:10将溶液a和溶液b进行混合,混合搅拌80min,于室温下再放置80min,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于进风温度为180℃,进料流量为4ml/min条件下制备得到粉末样品;(4)将喷雾干燥法得到的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流量为220cm3/h保护下,室温下以升温速率为3℃/min到440℃保温3h,再以6℃/min的速度升温至920℃焙烧3h得到碳硅复合材料;(5)碳硅复合材料用1mnaoh水溶液90℃热碱除硅两次,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110℃干燥8h后得到介孔碳材料。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