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1291发布日期:2019-07-27 10:30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进程,现代城市的地标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混凝土铺设的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与自然土壤相比,封闭的城市地表给城市带来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城市混凝土路面因为砂浆凝结,阻断了水汽交换,绝大部分形成地表径流通过排水道流进江河,不但增加了市政设施的费用,而且非常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城市地下水无法得到很好的补充,地面下降,城市温度升高。

随着中国海面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透水混凝土路面被广泛应用。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其特点是采用单粒极粗骨料作为骨架,水泥砂浆薄层包裹在粗骨料颗粒的表面,作为骨料颗粒之间的胶结层,形成骨架——孔隙结构的多孔混凝土材料。这种透水混凝土路面材料不仅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消除地而油类化合物。这种路面都不容易形成积水。避免了封闭性混凝土施工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热岛效应等“城市病”,透水混凝土通过地表与空气形成热量与水分交换,可降低地表温度,增加湿度,调节气候,孔隙还能吸收汽车噪声,对城市具有生态保育功能。近年来,随着生态意识的增强,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在此大背景下,透水混凝土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的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和居住区等场所。

透水混凝土的关键原料是胶结材料,它使得混凝土颗粒饱和粘结,留有蜂窝样的孔隙,形成三维的网络型带空隙的截面,水气才可以通过孔隙渗透。传统透水混凝土的胶结剂以高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作为粘接材料,水泥是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小得多,容易塑性开裂、韧性差。现在有一些替代产品,但是普遍存在粘结效果差,甚至影响透水性等问题。整体来说,现有的透水混凝土材料无法满足路面强度的现实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以解决粘结效果差、无法满足路面强度要求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磷酸镁水泥100份,聚有机硅氧烷15~20份,环氧树脂25~35份,酚醛树脂12~15份,丙烯酸羟丙酯13~18份,丙烯酰胺3~6份,纤维素醚8~10份,活性二氧化硅粉末6~8份,明胶3~4份,聚乙烯醇8~10份,季戊四醇6~9份,水化硫铝酸钙4~7份,碳酸钙晶须10~1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4份,2,4-戊二烯酸锌盐1~2份,偶联剂3~4份,消泡剂4~5份,水45~55份。

优选的,所述碳酸钙晶须进行有机改性,具体方法是:将碳酸钙晶须浸入聚乙二醇400中,静置3~4小时,过滤,然后浸入聚甘油蓖麻醇酯中,超声波振荡20~30分钟,过滤,烘干,即得。

进一步优选的,碳酸钙晶须、聚乙二醇400、聚甘油蓖麻酸酯的质量比为1:8~10:8~10。

优选的,所述2,4-戊二烯酸锌盐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2,4-戊二烯酸与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使得ph=8~10,加入质量浓度10%的硝酸锌溶液,搅拌反应30~40分钟,过滤,洗涤,烘干,即得;2,4-戊二烯酸与硝酸锌溶液中所含硝酸锌的摩尔比为1:1~1.2。

进一步优选的,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

进一步优选的,烘干的条件为:125~140℃烘干30~60分钟。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kh550、kh792或dl171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选自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乳化硅油中的任一种。

上述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配方量的磷酸镁水泥、活性二氧化硅粉末、水化硫铝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备用;

(2)然后将配方量的明胶、聚乙烯醇、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液,备用;

(3)再将配方量的聚有机硅氧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混炼,得到混炼树脂,备用;

(4)最后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和步骤(3)所得混炼树脂加入混凝土搅拌器中,搅拌2~3分钟,接着依次加入配方量的碳酸钙晶须、2,4-戊二烯酸锌盐、偶联剂、消泡剂以及步骤(2)所得混合液,搅拌5~6分钟,即得所述胶结剂。

优选的,步骤(1)中,利用高速混合机实现混合,混合温度为17~19℃,混合时间为3~4分钟。

优选的,步骤(2)的具体方法是:先将明胶和聚乙烯醇溶于沸水中,自然冷却至室温(25℃),然后加入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

优选的,步骤(3)中,利用密炼机实现混炼,工艺条件为:混炼温度35~40℃,密炼机转速为70~80转/分钟,混炼时间为5~8分钟。

上述胶粘剂在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胶粘剂在混凝土中的添加重量占比为0.2~0.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主要原料包括磷酸镁水泥、聚有机硅氧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活性二氧化硅粉末、明胶、聚乙烯醇、季戊四醇、水化硫铝酸钙、碳酸钙晶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4-戊二烯酸锌盐、偶联剂、消泡剂和水等,具有优异的粘结效果,满足路面强度要求,并且能够满足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的透水要求。

本发明将水泥与聚有机硅氧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复合,水泥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或铝酸盐等,聚有机硅氧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具有羟基或酚羟基,可与水发生强烈的水合作用,并通过分子链之间的缠绕,增加水泥浆体的粘度,赋予产品良好的胶粘性。另外,水合作用也有助于降低水泥浆体的流变性能,增加透水性。丙烯酸羟丙酯具有碳碳双键、羟基等活性官能团,丙烯酰胺具有碳碳双键、酰胺等活性官能团,在水泥水化的碱性环境中,两者的碳碳双键打开,发生聚合,酰胺在碱性条件下会水解产生羧酸和胺,并接着与羟基发生反应,实现共聚、接枝,进一步增强了上述作用。

活性二氧化硅粉末可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增加致密度,有利于透水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及后期耐久性能的提高。

明胶是一种大分子的亲水胶体,属于蛋白质,能与低碱水化硅酸钙中的钙离子、铝离子等产生交联反应,具体来说,蛋白质与钙离子、铝离子等反应,从而取代蛋白质中羧基与氨基的相互作用,形成特殊的桥键作用,增加产品强度。

纤维素醚、聚乙烯醇、季戊四醇等有很多羟基,与聚有机硅氧烷协同增加水泥浆体的粘度,降低水泥浆体的流变性能,增加透水性,这是因为随着羟基与水发生的强烈水合作用,提供羟基来源的纤维素醚、聚乙烯醇、季戊四醇、聚有机硅氧烷等,剩余结构基团与硅酸盐或铝酸盐等(水泥的主要成分)紧密缠绕,增加体系粘度。2,4-戊二烯酸锌盐链状结构的交联作用,其具有碳碳双键和羰基,碳碳双键具有供电子作用,羰基具有吸电子作用,纤维素醚、聚乙烯醇、季戊四醇的羟基具有吸电子作用,纤维素醚中的醚键、聚有机硅氧烷中的烷氧基具有供电子作用,羰基与醚键、烷氧基等相互吸引,碳碳双键与羟基相互吸引,促进了聚合物的交联、缠绕,能够进一步强化上述作用。另一方面,季戊四醇可以增强环氧树脂等的流动性,有利于所得胶结剂渗入结构表面微小裂纹及空隙,增强胶结界面强度。

水化硫铝酸钙可在水泥凝结硬化时发生体积膨胀,从而补偿收缩产生预应力。偶联剂的使用有利于改变界面性质,增大粘结力,提高粘结强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磷酸镁水泥100份,聚有机硅氧烷15份,环氧树脂25份,酚醛树脂12份,丙烯酸羟丙酯13份,丙烯酰胺3份,纤维素醚8份,活性二氧化硅粉末6份,明胶3份,聚乙烯醇8份,季戊四醇6份,水化硫铝酸钙4份,碳酸钙晶须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份,2,4-戊二烯酸锌盐1份,偶联剂3份,消泡剂4份,水45份。

其中,2,4-戊二烯酸锌盐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2,4-戊二烯酸与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使得ph=8,加入质量浓度10%的硝酸锌溶液,搅拌反应30分钟,过滤,洗涤,烘干,即得;2,4-戊二烯酸与硝酸锌溶液中所含硝酸锌的摩尔比为1:1。其中,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烘干的条件为:125℃烘干30分钟。

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

上述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配方量的磷酸镁水泥、活性二氧化硅粉末、水化硫铝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备用;

(2)然后将配方量的明胶、聚乙烯醇、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液,备用;

(3)再将配方量的聚有机硅氧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混炼,得到混炼树脂,备用;

(4)最后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和步骤(3)所得混炼树脂加入混凝土搅拌器中,搅拌2分钟,接着依次加入配方量的碳酸钙晶须、2,4-戊二烯酸锌盐、偶联剂、消泡剂以及步骤(2)所得混合液,搅拌5~6分钟,即得所述胶结剂。

步骤(1)中,利用高速混合机实现混合,混合温度为17℃,混合时间为3分钟。

步骤(2)的具体方法是:先将明胶和聚乙烯醇溶于沸水中,自然冷却至室温(25℃),然后加入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

步骤(3)中,利用密炼机实现混炼,工艺条件为:混炼温度35℃,密炼机转速为70转/分钟,混炼时间为5分钟。

实施例2:

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磷酸镁水泥100份,聚有机硅氧烷20份,环氧树脂35份,酚醛树脂15份,丙烯酸羟丙酯18份,丙烯酰胺6份,纤维素醚10份,活性二氧化硅粉末8份,明胶4份,聚乙烯醇10份,季戊四醇9份,水化硫铝酸钙7份,碳酸钙晶须1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份,2,4-戊二烯酸锌盐2份,偶联剂4份,消泡剂5份,水55份。

其中,2,4-戊二烯酸锌盐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2,4-戊二烯酸与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使得ph=10,加入质量浓度10%的硝酸锌溶液,搅拌反应40分钟,过滤,洗涤,烘干,即得;2,4-戊二烯酸与硝酸锌溶液中所含硝酸锌的摩尔比为1:1.2。其中,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烘干的条件为:140℃烘干60分钟。

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792。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上述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配方量的磷酸镁水泥、活性二氧化硅粉末、水化硫铝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备用;

(2)然后将配方量的明胶、聚乙烯醇、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液,备用;

(3)再将配方量的聚有机硅氧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混炼,得到混炼树脂,备用;

(4)最后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和步骤(3)所得混炼树脂加入混凝土搅拌器中,搅拌3分钟,接着依次加入配方量的碳酸钙晶须、2,4-戊二烯酸锌盐、偶联剂、消泡剂以及步骤(2)所得混合液,搅拌6分钟,即得所述胶结剂。

步骤(1)中,利用高速混合机实现混合,混合温度为19℃,混合时间为4分钟。

步骤(2)的具体方法是:先将明胶和聚乙烯醇溶于沸水中,自然冷却至室温(25℃),然后加入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

步骤(3)中,利用密炼机实现混炼,工艺条件为:混炼温度40℃,密炼机转速为80转/分钟,混炼时间为8分钟。

实施例3:

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磷酸镁水泥100份,聚有机硅氧烷15份,环氧树脂35份,酚醛树脂12份,丙烯酸羟丙酯18份,丙烯酰胺3份,纤维素醚10份,活性二氧化硅粉末6份,明胶3份,聚乙烯醇10份,季戊四醇6份,水化硫铝酸钙7份,碳酸钙晶须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份,2,4-戊二烯酸锌盐1份,偶联剂4份,消泡剂4份,水55份。

其中,所述碳酸钙晶须进行有机改性,具体方法是:将碳酸钙晶须浸入聚乙二醇400中,静置3小时,过滤,然后浸入聚甘油蓖麻醇酯中,超声波振荡30分钟,过滤,烘干,即得。碳酸钙晶须、聚乙二醇400、聚甘油蓖麻酸酯的质量比为1:8:10。

2,4-戊二烯酸锌盐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2,4-戊二烯酸与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使得ph=8,加入质量浓度10%的硝酸锌溶液,搅拌反应40分钟,过滤,洗涤,烘干,即得;2,4-戊二烯酸与硝酸锌溶液中所含硝酸锌的摩尔比为1:1。其中,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烘干的条件为:125℃烘干60分钟。

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dl171。消泡剂为乳化硅油。

上述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配方量的磷酸镁水泥、活性二氧化硅粉末、水化硫铝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备用;

(2)然后将配方量的明胶、聚乙烯醇、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液,备用;

(3)再将配方量的聚有机硅氧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混炼,得到混炼树脂,备用;

(4)最后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和步骤(3)所得混炼树脂加入混凝土搅拌器中,搅拌2分钟,接着依次加入配方量的碳酸钙晶须、2,4-戊二烯酸锌盐、偶联剂、消泡剂以及步骤(2)所得混合液,搅拌6分钟,即得所述胶结剂。

步骤(1)中,利用高速混合机实现混合,混合温度为17℃,混合时间为4分钟。

步骤(2)的具体方法是:先将明胶和聚乙烯醇溶于沸水中,自然冷却至室温(25℃),然后加入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

步骤(3)中,利用密炼机实现混炼,工艺条件为:混炼温度35℃,密炼机转速为80转/分钟,混炼时间为5分钟。

实施例4:

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磷酸镁水泥100份,聚有机硅氧烷20份,环氧树脂25份,酚醛树脂15份,丙烯酸羟丙酯13份,丙烯酰胺6份,纤维素醚8份,活性二氧化硅粉末8份,明胶4份,聚乙烯醇8份,季戊四醇9份,水化硫铝酸钙4份,碳酸钙晶须1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份,2,4-戊二烯酸锌盐2份,偶联剂3份,消泡剂5份,水45份。

其中,所述碳酸钙晶须进行有机改性,具体方法是:将碳酸钙晶须浸入聚乙二醇400中,静置4小时,过滤,然后浸入聚甘油蓖麻醇酯中,超声波振荡20分钟,过滤,烘干,即得。碳酸钙晶须、聚乙二醇400、聚甘油蓖麻酸酯的质量比为1:10:8。

2,4-戊二烯酸锌盐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2,4-戊二烯酸与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使得ph=10,加入质量浓度10%的硝酸锌溶液,搅拌反应30分钟,过滤,洗涤,烘干,即得;2,4-戊二烯酸与硝酸锌溶液中所含硝酸锌的摩尔比为1:1.2。其中,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烘干的条件为:140℃烘干30分钟。

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

上述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配方量的磷酸镁水泥、活性二氧化硅粉末、水化硫铝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备用;

(2)然后将配方量的明胶、聚乙烯醇、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液,备用;

(3)再将配方量的聚有机硅氧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混炼,得到混炼树脂,备用;

(4)最后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和步骤(3)所得混炼树脂加入混凝土搅拌器中,搅拌3分钟,接着依次加入配方量的碳酸钙晶须、2,4-戊二烯酸锌盐、偶联剂、消泡剂以及步骤(2)所得混合液,搅拌5分钟,即得所述胶结剂。

步骤(1)中,利用高速混合机实现混合,混合温度为19℃,混合时间为3分钟。

步骤(2)的具体方法是:先将明胶和聚乙烯醇溶于沸水中,自然冷却至室温(25℃),然后加入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

步骤(3)中,利用密炼机实现混炼,工艺条件为:混炼温度40℃,密炼机转速为70转/分钟,混炼时间为8分钟。

实施例5:

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磷酸镁水泥100份,聚有机硅氧烷18份,环氧树脂30份,酚醛树脂14份,丙烯酸羟丙酯15份,丙烯酰胺4份,纤维素醚9份,活性二氧化硅粉末7份,明胶3份,聚乙烯醇9份,季戊四醇7份,水化硫铝酸钙6份,碳酸钙晶须11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份,2,4-戊二烯酸锌盐2份,偶联剂3份,消泡剂5份,水50份。

其中,所述碳酸钙晶须进行有机改性,具体方法是:将碳酸钙晶须浸入聚乙二醇400中,静置3小时,过滤,然后浸入聚甘油蓖麻醇酯中,超声波振荡25分钟,过滤,烘干,即得。碳酸钙晶须、聚乙二醇400、聚甘油蓖麻酸酯的质量比为1:9:9。

2,4-戊二烯酸锌盐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2,4-戊二烯酸与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使得ph=9,加入质量浓度10%的硝酸锌溶液,搅拌反应35分钟,过滤,洗涤,烘干,即得;2,4-戊二烯酸与硝酸锌溶液中所含硝酸锌的摩尔比为1:1.1。其中,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烘干的条件为:130℃烘干45分钟。

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792。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上述一种高渗透性透水混凝土胶结剂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配方量的磷酸镁水泥、活性二氧化硅粉末、水化硫铝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备用;

(2)然后将配方量的明胶、聚乙烯醇、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液,备用;

(3)再将配方量的聚有机硅氧烷、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混炼,得到混炼树脂,备用;

(4)最后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和步骤(3)所得混炼树脂加入混凝土搅拌器中,搅拌3分钟,接着依次加入配方量的碳酸钙晶须、2,4-戊二烯酸锌盐、偶联剂、消泡剂以及步骤(2)所得混合液,搅拌5分钟,即得所述胶结剂。

步骤(1)中,利用高速混合机实现混合,混合温度为18℃,混合时间为3分钟。

步骤(2)的具体方法是:先将明胶和聚乙烯醇溶于沸水中,自然冷却至室温(25℃),然后加入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纤维素醚、季戊四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

步骤(3)中,利用密炼机实现混炼,工艺条件为:混炼温度38℃,密炼机转速为80转/分钟,混炼时间为7分钟。

对比例1

略去聚有机硅氧烷,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略去环氧树脂,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略去酚醛树脂,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略去丙烯酸羟丙酯和丙烯酰胺,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5

略去纤维素醚,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6

略去活性二氧化硅粉末,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7

略去明胶,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8

略去聚乙烯醇,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9

略去季戊四醇,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0

略去水化硫铝酸钙,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1

略去碳酸钙晶须,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2

略去2,4-戊二烯酸锌盐,其余同实施例1。

试验例

分别将实施例1~5或对比例1~12的胶结剂以0.3%的重量占比添加至混凝土中,然后加入0.07倍混凝土重量的水,混合均匀,固化,检测所得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结果见表1。

表1.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1可知,实施例1~5的胶结剂掺入后所得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和极佳的透水性,其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未对碳酸钙晶须进行有机改性,抗压强度和透水性略差。对比例1略去聚有机硅氧烷,对比例2略去环氧树脂,对比例3略去酚醛树脂,对比例4略去丙烯酸羟丙酯和丙烯酰胺,对比例5略去纤维素醚,对比例6略去活性二氧化硅粉末,对比例7略去明胶,对比例8略去聚乙烯醇,对比例9略去季戊四醇,对比例10略去水化硫铝酸钙,对比例11略去碳酸钙晶须,对比例12略去2,4-戊二烯酸锌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明显较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