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MOR分子筛的上钛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4257发布日期:2019-08-17 01:28阅读:1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H-MOR分子筛的上钛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型丝光沸石(h-mor)上钛制备ti-mor分子筛的领域,属于无机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丝光沸石(mor)分子筛是重要的工业催化剂,因其具有良好的酸、热稳定性,催化和吸附性能而在石油精炼和烃类的裂解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经钛改性得到的ti-mor分子筛在芳烃羟基化、烯烃环氧化和酮类的氨肟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目前ti-mor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步气固相后处理法和液固相置换法。

吴鹏等人(the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1996,100(24):10316-10322)采用两步气固相后处理法成功制备出ti-mor分子筛。该方法首先对水热法合成的mor分子筛进行酸洗深度脱铝,随后将其置于he气氛围的石英管中高温干燥,将载有ticl4蒸汽的he气对脱铝mor分子筛进行处理,从而将钛物种植入分子筛的骨架中,成功合成出ti-mor分子筛。但在其制备过程中,使用大量的酸液,产生大量的废酸废水,其原料成本昂贵,工艺复杂,合成周期长,对于工业化生产带来诸多问题。

肖丽萍等人(催化学报,2012,33(1):199-204)采用多步“脱铝-钛化”的方式,对天然mor分子筛进行酸洗深度脱铝,得到脱铝mor分子筛,再以液固相置换的方式,将钛源、有机溶剂、脱铝mor分子筛载体充分混合,经多次“脱铝-钛化”制备出ti-mor分子筛。该方法简化了上钛工艺,但多次进行酸洗和液固相置换上钛,大量废液的产生,合成周期长,收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为解决酸液使用多,合成周期长和上钛工艺复杂的问题,仍需寻求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有效、成本低廉同时能够减少酸液用量,避免环境污染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合成周期短,能够将钛物种成功植入mor分子筛骨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超声酸处理的方式制备脱铝mor分子筛,最后将钛源、有机溶剂与脱铝mor分子筛混合,以程序升温动态晶化的方式制备出ti-mor分子筛。该方法极大减少了废酸的产生,原料价格低廉,上钛工艺简单,成功地将钛物种植入分子筛的骨架中,为钛硅分子筛的合成提供新的思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h-mor分子筛的上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脱铝mor的制备:将h-mor母体置于含有一定浓度酸液的容器中进行超声处理,将超声处理后得到的固体进行水洗、干燥、焙烧,得到脱铝mor;

(2)ti-mor的制备:将步骤(1)中得到的脱铝mor与含有钛源的有机溶剂充分混合,并置于压力容器中程序升温动态晶化,晶化后得到的固体经过洗涤、干燥、焙烧,得到ti-mor分子筛;其中脱铝mor中的si、钛源中的ti、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si:ti:有机溶剂=1:(0.02~0.1):(10~40)。

步骤(1)中,酸液为草酸、盐酸、硝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1~10mol·l-1,固液比为1g:10~40ml,酸洗时间为0.5~3h,酸洗温度10~50℃;焙烧温度为500~600℃,焙烧时间为5~10h。

步骤(2)中钛源为钛酸四丁酯、氟钛酸、四氯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无水甲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中程序升温过程首先以2~5℃·min-1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50~70℃,恒温动态晶化2~5h;再以2~5℃·min-1升温速率升至90~120℃进行恒温动态晶化12~72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超声酸处理制备脱铝mor分子筛,相比传统回流酸洗方式合成周期大大缩短,脱铝效果更好;

2.本发明采用的动态晶化无模板剂液相上钛方式,为ti-mor的合成寻找到新的合成思路,上钛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1得到的产品ti-mor分子筛的xrd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有实施例均按上述技术方案的操作步骤进行。每个实例仅罗列每个步骤中的技术数据。

实施例1:

h-mor母体的制备:hu等人(materialsresearchbulletin,2008,43(12):3553-3561)采用干胶法制备出纯相mor分子筛,本文h-mor母体即按照其合成步骤制备。

第一步:脱铝mor的制备

将h-mor母体置于含有一定浓度酸液的容器中进行超声处理,将超声处理后得到的固体经过水洗、干燥、焙烧,得到脱铝mor;酸液为硝酸溶液,浓度为6mol·l-1,固液比为1g:20ml,酸洗时间为1.5h,酸洗温度为20℃;焙烧温度为550℃,焙烧时间为5h;

第二步:ti-mor的制备:

将第一步中得到的脱铝mor与含有钛源的有机溶剂充分混合,并置于压力容器中恒温动态晶化,晶化后得到的固体经过洗涤、干燥、焙烧,得到ti-mor分子筛;其中脱铝mor中的si、钛源中的ti、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si:ti:有机溶剂=1:0.03:25;钛源为钛酸四丁酯;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程序升温过程中,首先以3℃·min-1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70℃,保温3h;再以2℃·min-1升温速率由70℃升至110℃进行动态晶化,晶化时间为24h。

实施例2~6

实施过程除有以下不同外,其余步骤均同实施例1:

实施例2:第一步中酸液为草酸溶液,浓度为5mol·l-1,固液比为1g:25ml,酸洗时间为2h,酸洗温度为30℃;焙烧温度为520℃,焙烧时间为10h;第二步中,脱铝mor中的si、钛源中的ti、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si:ti:有机溶剂=1:0.02:30;钛源为氟钛酸;有机溶剂为无水甲醇;程序升温过程中,首先以2℃·min-1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60℃,保温4h;再以2℃·min-1升温速率由60℃升至120℃进行动态晶化,晶化时间为48h。

实施例3:第一步中酸液为醋酸溶液,浓度为4mol·l-1,固液比为1g:15ml,酸洗时间为2.5h,酸洗温度为40℃;焙烧温度为540℃,焙烧时间为8h;第二步中脱铝mor中的si、钛源中的ti、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si:ti:有机溶剂=1:0.05:35;钛源为四氯化钛;有机溶剂为异丙醇;程序升温过程中,首先以3℃·min-1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55℃,保温5h;再以4℃·min-1升温速率由55℃升至105℃进行动态晶化,晶化时间为36h。

实施例4:第一步中酸液为硝酸溶液,浓度为4mol·l-1,固液比为1g:25ml,酸洗时间为2.5h,酸洗温度为40℃;焙烧温度为570℃,焙烧时间为7h;第二步中脱铝mor中的si、钛源中的ti、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si:ti:有机溶剂=1:0.06:20;钛源为四氯化钛;有机溶剂为异丙醇;程序升温过程中,首先以5℃·min-1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50℃,保温5h;再以5℃·min-1升温速率由50℃升至90℃进行动态晶化,晶化时间为72h。

实施例5:第一步中酸液为盐酸溶液,浓度为3mol·l-1,固液比为1g:20ml,酸洗时间为1h,酸洗温度为20℃;焙烧温度为590℃,焙烧时间为6h;第二步中脱铝mor中的si、钛源中的ti、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si:ti:有机溶剂=1:0.08:40;钛源为钛酸四丁酯;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程序升温过程中,首先以3℃·min-1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65℃,保温4h;再以5℃·min-1升温速率由65℃升至110℃进行动态晶化,晶化时间为48h。

实施例6:第一步中酸液为草酸溶液,浓度为5mol·l-1,固液比为1g:15ml,酸洗时间为2h,酸洗温度为50℃;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5h;第二步中脱铝mor中的si、钛源中的ti、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si:ti:有机溶剂=1:0.03:30;钛源为氟钛酸;有机溶剂为无水甲醇;程序升温过程中,首先以2℃·min-1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70℃,保温2h;再以5℃·min-1升温速率由70℃升至120℃进行动态晶化,晶化时间为24h。

对比例:本对比例说明按照wu等人(the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1996,100(24):10316-10322.)提出的经典气固相后处理法合成的ti-mor分子筛。该方法为两步气固相后处理法,具体步骤为对合成的h-mor分子筛在常温下以固液比1g:50ml与6mol·l-1硝酸溶液混合后进行回流酸洗处理,时长10~20h,洗涤干燥后得到脱铝mor分子筛,随后将脱铝mor分子筛置于石英管中,在500℃下氦气氛围下干燥4h,之后将石英管转移至温度(200~600℃)下,利用氦气将四氯化钛蒸汽通过脱铝mor分子筛以对其进行上钛处理,处理后继续用氦气吹扫1h以除去残留的四氯化钛,随后将装置在氦气通入条件下冷却至室温,以去离子水洗涤,在110℃下干燥24h得到ti-mor分子筛。

以环己酮肟化反应为探针反应:0.1g催化剂,10mmol环己酮,12mmol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30%),15mmol氨水溶液(质量分数25~28%),0.5g内标,10ml溶剂,反应温度60℃,时间2h。

色谱分析方法:色谱型号:岛津gc-2010-plus;毛细管柱型号:db-1毛细管柱30m×0.32mm×0.32μm。气体条件:氢气流量:40ml·min-1;空气流量:450ml·min-1;分流比为30。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停留时间2min,升温速率10℃·min-1,终止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

实施例1~6及对比例的ti-mor分子筛在环己酮肟化反应中的催化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6的xrd图均与图1一致。

图中,该分子筛有特征峰2θ=9.70°、13.50°、22.30°、25.70°、27.60°。该分子筛属于典型的mor结构。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panalyticalaxiospetrodiffractometer)使用cu-kα为射线源仪,测试条件为电压45kv,电流40ma,扫描范围为5°~45°,扫描速率为0.164129°/s。

以上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表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