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4086发布日期:2019-08-17 01:27阅读:2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波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剥离法制备石墨烯。



背景技术:

石墨烯的π-π共轭结构对微波会产生强烈的吸收,是一种良好的吸波材料。微波加热时,热从材料内部产生而不是从外部吸收热源,自身整体同时升温,热能利用率高,材料整体温度梯度很小,区别于其他常规加热方式。微波法制备石墨烯具有反应周期短、高效率、绿色无污染等优点,所制备的石墨烯形貌较完整、缺陷少。

微波法制备石墨烯时,前驱体吸收微波,微波能量通过石墨化结构中π电子的移动转化为热能,将前驱体中的含氧官能团以及掺杂的物质快速分解成co2和h2o气体。当这些气体产生的压力超过片层间的范德华力时,石墨层之间剥离开,从而得到石墨烯。但是,氧化石墨含氧量较多,其π-π共轭结构的尺寸减小,显著降低了其微波的吸收能力。有研究选择中度氧化的氧化石墨,有利于微波过程中吸收微波对其进行剥离和还原。也有研究在氧化石墨剥离过程中添加了少量的石墨烯,通过石墨烯吸收微波产生局部高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氧化石墨,能引发微波辐射下的雪崩般的脱氧反应。因此,寻找通过掺杂物质快速分解生成气体剥离前驱体石墨的方法可避免氧化石墨自带的微波吸收问题,其中,在石墨片层间逐层插入足量可分解产生气体的物质成为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提出了一种微波剥离法制备石墨烯。首先,通过熔融盐法制备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经过高温处理后得到处于非典型状态下的交联在一起的蠕虫状石墨烯,其作用是逐层在石墨片层间产生空隙,但是其气体量不足以完全剥离开片层;然后,将爆炸物硝基甲烷引入蠕虫状石墨烯片层间的空隙中,片层中仍存在铁,除了可以阻止石墨片层叠加,还能够辅助硝基甲烷的引入;其次,抽滤去除液体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对其进行微波处理,硝基甲烷剧烈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剥离材料;最后,加入稀盐酸溶液搅拌,抽滤去除铁离子并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片层间含有hcl以及h2o,进行微波加热,得到充分剥离的石墨烯材料。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波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包括如下步骤:

(1)将无水fecl3与石墨混合均匀,密闭于真空安瓶中,360-420℃温度下维持8-24h,将黑色产物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溶液中,抽滤烘干,在保护气氛下高温处理,得到交联在一起的蠕虫状石墨烯;

(2)将蠕虫状石墨烯浸入硝基甲烷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抽滤,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

(3)对湿润的固相材料进行微波加热,产生大量气体剥离材料;

(4)加入稀盐酸溶液并搅拌0.5-4h,抽滤,去除铁离子并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微波加热,得到充分剥离的石墨烯材料。

步骤(1)中的无水fecl3与石墨质量比为50∶1-4∶1。

步骤(1)中的高温温度800-1200℃,处理时间为3-15min。

步骤(2)中的搅拌时间为0.5-12h。

步骤(3)中的微波功率为500-900w,微波频率为915mhz-2450mhz,微波时间为5-300s。

步骤(4)中的稀盐酸质量分数为10-20%。

步骤(4)中的微波功率为500-900w,微波频率为915mhz-2450mhz,微波时间为5-300s。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1)fecl3可以逐层插入石墨片层,形成稳定的一阶石墨插层化合物,有利于形成少层及单层石墨烯。

(2)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高温处理后,片层间仍然存在铁,除了可以在溶液中阻止石墨片层叠加,还能够辅助硝基甲烷的引入。

(3)硝基甲烷作为爆炸物插层石墨,其易燃易爆的特性促使其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可以有效剥离石墨片层,产生大量空隙。

(4)由于硝基甲烷的作用,空隙已经足够容纳大量的盐酸和水分,通过微波处理形成大量气体,可以充分剥离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制备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的xrd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中气体剥离石墨片层制备石墨烯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制备石墨烯的透射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制备石墨烯的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1)将0.3g无水fecl3与0.05g石墨混合均匀,真空密闭于20ml规格真空安瓶中,1h升温至380℃,维持12h。将黑色产物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溶液中,抽滤烘干,待用。

(2)将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置于氩气气氛下,800℃高温处理5min,得到交联在一起的蠕虫状石墨烯。

(3)将蠕虫状石墨烯浸入50ml硝基甲烷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h。

(4)抽滤,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微波加热,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时间为60s。

(5)将材料分散于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溶液,搅拌1h,抽滤,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

(6)对湿润的固相材料进行微波加热,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时间为120s,得到充分剥离的石墨烯材料。

实施例2

(1)将0.3g无水fecl3与0.05g石墨混合均匀,真空密闭于20ml规格真空安瓶中,1h升温至380℃,维持12h。将黑色产物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溶液中,抽滤烘干,待用。

(2)将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置于氩气气氛下,1000℃高温处理3min,得到交联在一起的蠕虫状石墨烯。

(3)将蠕虫状石墨烯浸入50ml硝基甲烷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h。

(4)抽滤,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微波加热,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时间为60s。

(5)将材料分散于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溶液,搅拌1h,抽滤,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

(6)对湿润的固相材料进行微波加热,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时间为120s,得到充分剥离的石墨烯材料。

实施例3

(1)将0.3g无水fecl3与0.05g石墨混合均匀,真空密闭于20ml规格真空安瓶中,1h升温至380℃,维持12h。将黑色产物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溶液中,抽滤烘干,待用。

(2)将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置于氩气气氛下,800℃高温处理5min,得到交联在一起的蠕虫状石墨烯。

(3)将蠕虫状石墨烯浸入50ml硝基甲烷溶液中,室温下搅拌2h。

(4)抽滤,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微波加热,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时间为60s。

(5)将材料分散于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溶液,搅拌1h,抽滤,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

(6)对湿润的固相材料进行微波加热,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时间为120s,得到充分剥离的石墨烯材料。

实施例4

(1)将0.3g无水fecl3与0.05g石墨混合均匀,真空密闭于20ml规格真空安瓶中,1h升温至380℃,维持12h。将黑色产物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溶液中,抽滤烘干,待用。

(2)将一阶三氯化铁石墨插层化合物置于氩气气氛下,800℃高温处理5min,得到交联在一起的蠕虫状石墨烯。

(3)将蠕虫状石墨烯浸入50ml硝基甲烷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h。

(4)抽滤,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微波加热,微波功率为9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时间为30s。

(5)将材料分散于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溶液,搅拌1h,抽滤,得到湿润的固相材料。

(6)对湿润的固相材料进行微波加热,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时间为120s,得到充分剥离的石墨烯材料。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