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2050发布日期:2019-09-21 00:4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



背景技术:

土壤不但为植物与动物以及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没有健康的土壤,地球上的生命则不可持续。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追求粮食高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现状,导致我国污染退化的土壤范围不断扩大,土壤恶化加剧,全国目前大约有两亿亩耕地在利用上存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其中有5000多万亩受到重金属的中重度污染,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壤环境形式,国家大力支持和提倡发展有机肥和生物肥,目前,我国土壤肥料利用率仍处低位,80年代,我们的肥料利用率在30%到35%,到2000年左右,这个数字只有28%左右。目前我国不合理施肥情况严重,急需推行绿色有机施肥方式。

目前我国对于化肥的使用,一般是农民买回不同的化肥,自行调配使用,较为麻烦,且单一的使用某些化肥,施肥不够合理,不能最大程度利用肥料,会造成一些浪费,提高了化肥的用量,且对土壤环境也有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解决了农民买回不同的化肥,自行调配使用,较为麻烦,且单一的使用某些化肥,施肥不够合理,不能最大程度利用肥料,会造成一些浪费,提高了化肥的用量,且对土壤环境也有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其原料按比重分包括:

优选的,所述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其原料按比重分包括: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其原料按比重分包括: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其原料按比重分包括: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其原料按比重分包括: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有机肥预处理:按1:2:1的比例选取植物秸秆、禽畜粪便和塘泥,先用粉碎机将植物秸秆粉碎成颗粒,然后将秸秆颗粒、禽畜粪便和塘泥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料加热至100摄氏度,充分杀灭内部有害菌,等待混合料自然冷却至60-70摄氏度时,然后将前一批预留的发酵液混入略微干燥的混合料中,充分搅拌使混合料保持潮湿;

步骤二、有机肥发酵处理:在发酵池池底放置带漏水孔的隔板,将预处理后的混合料堆积在隔板上,先铺一层混合料,再将发酵菌粉剂均匀撒在底层混合料上,然后再铺一层混合料,以此类推,铺满3-4层混合料和发酵菌粉剂后,在上层用薄膜覆盖,然后盖上一层稻草保温,发酵过程中,每隔6-8小时将混合料翻层搅拌一次,发酵10-15天后结束;

步骤三、造粒成型:发酵结束后的有机肥主要呈干燥状,充分冷却后,将发酵池池底漏下的发酵液抽取出,其中上层发酵液保留,底层发酵液喷洒到有机肥上,调节其水分,并充分混合,然后用造粒机对有机肥进行造粒,然后自然风干或用机器干燥成型;

步骤四、挂菌:将调配好的有机菌液喷洒到有机肥表面,并充分搅拌防止凝固,喷洒结束后将有机肥颗粒自然风干或机器烘干;

步骤五、掺混化肥:有机肥颗粒加工结束后,选取氮磷钾化肥,按有机肥:化肥=2:1.2的比例充分混合,混合肥加工完成,最后包装入库即可。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添加的发酵液为步骤三中保留的上层发酵液,添加发酵液后的潮湿混合料中的含水量保持15%-20%。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使用的发酵菌粉剂为耐高温发酵菌粉剂,且发酵过程为高温发酵,温度保持80-85摄氏度,一层混合料的厚度保持在20-30cm,一层发酵菌粉剂的厚度保持在3-5cm,混合料与发酵菌粉剂的厚度成比例增加。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在挂菌结束后,抽样检测有机肥颗粒,保证有机肥颗粒内的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40%,有效活菌数大于等于每克0.5亿,氮、磷和钾大于25%。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通过在步骤一、有机肥预处理:按1:2:1的比例选取植物秸秆、禽畜粪便和塘泥,先用粉碎机将植物秸秆粉碎成颗粒,然后将秸秆颗粒、禽畜粪便和塘泥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料加热至100摄氏度,充分杀灭内部有害菌,等待混合料自然冷却至60-70摄氏度时,然后将前一批预留的发酵液混入略微干燥的混合料中,充分搅拌使混合料保持潮湿;步骤二、有机肥发酵处理:在发酵池池底放置带漏水孔的隔板,将预处理后的混合料堆积在隔板上,先铺一层混合料,再将发酵菌粉剂均匀撒在底层混合料上,然后再铺一层混合料,以此类推,铺满3-4层混合料和发酵菌粉剂后,在上层用薄膜覆盖,然后盖上一层稻草保温,发酵过程中,每隔6-8小时将混合料翻层搅拌一次,发酵10-15天后结束;步骤三、造粒成型:发酵结束后的有机肥主要呈干燥状,充分冷却后,将发酵池池底漏下的发酵液抽取出,其中上层发酵液保留,底层发酵液喷洒到有机肥上,调节其水分,并充分混合,然后用造粒机对有机肥进行造粒,然后自然风干或用机器干燥成型;步骤四、挂菌:将调配好的有机菌液喷洒到有机肥表面,并充分搅拌防止凝固,喷洒结束后将有机肥颗粒自然风干或机器烘干;步骤五、掺混化肥:有机肥颗粒加工结束后,选取氮磷钾化肥,按有机肥:化肥=2:1.2的比例充分混合,混合肥加工完成,最后包装入库即可,通过有机肥预处理、有机肥发酵处理、造粒成型和挂菌四个步骤后,可加工出优质的有机肥,而经过掺混化肥步骤,在有机肥的基础上再掺混氮磷钾化肥,微生物、有机肥,化肥掺混在一起用,可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互利用,不用农民自行进行搅拌混合,省去了很多麻烦,且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0%以上,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

(2)、该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通过在步骤二、有机肥发酵处理:在发酵池池底放置带漏水孔的隔板,将预处理后的混合料堆积在隔板上,先铺一层混合料,再将发酵菌粉剂均匀撒在底层混合料上,然后再铺一层混合料,以此类推,铺满3-4层混合料和发酵菌粉剂后,在上层用薄膜覆盖,然后盖上一层稻草保温,发酵过程中,每隔6-8小时将混合料翻层搅拌一次,发酵10-15天后结束;步骤三、造粒成型:发酵结束后的有机肥主要呈干燥状,充分冷却后,将发酵池池底漏下的发酵液抽取出,其中上层发酵液保留,底层发酵液喷洒到有机肥上,调节其水分,并充分混合,然后用造粒机对有机肥进行造粒,然后自然风干或用机器干燥成型,步骤一中,添加的发酵液为步骤三中保留的上层发酵液,添加发酵液后的潮湿混合料中的含水量保持15%-20%,步骤三、造粒成型:发酵结束后的有机肥主要呈干燥状,充分冷却后,将发酵池池底漏下的发酵液抽取出,其中上层发酵液保留,底层发酵液喷洒到有机肥上,通过设置干燥发酵方式发酵有机肥,降低了有机肥内的水分,有助于缩短发酵时间,且便于后期造粒,同时合理利用发酵时漏下的发酵液,减少了浪费,且可节省部分发酵菌剂,再次省了成本。

(3)、该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通过在步骤五、掺混化肥:有机肥颗粒加工结束后,选取氮磷钾化肥,按有机肥:化肥=2:1.2的比例充分混合,混合肥加工完成,最后包装入库即可,氮磷钾三种化肥添加的比例可随不同作物和土壤随时调配,做到了即用地、又养地,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不但增产,而且品质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对比实验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四种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其原料按比重分包括:

实施例二

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其原料按比重分包括:

实施例三

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其原料按比重分包括:

实施例四

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其原料按比重分包括: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有机肥预处理:按1:2:1的比例选取植物秸秆、禽畜粪便和塘泥,先用粉碎机将植物秸秆粉碎成颗粒,然后将秸秆颗粒、禽畜粪便和塘泥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料加热至100摄氏度,充分杀灭内部有害菌,等待混合料自然冷却至60-70摄氏度时,然后将前一批预留的发酵液混入略微干燥的混合料中,充分搅拌使混合料保持潮湿;

步骤二、有机肥发酵处理:在发酵池池底放置带漏水孔的隔板,将预处理后的混合料堆积在隔板上,先铺一层混合料,再将发酵菌粉剂均匀撒在底层混合料上,然后再铺一层混合料,以此类推,铺满3-4层混合料和发酵菌粉剂后,在上层用薄膜覆盖,然后盖上一层稻草保温,发酵过程中,每隔6-8小时将混合料翻层搅拌一次,发酵10-15天后结束;

步骤三、造粒成型:发酵结束后的有机肥主要呈干燥状,充分冷却后,将发酵池池底漏下的发酵液抽取出,其中上层发酵液保留,底层发酵液喷洒到有机肥上,调节其水分,并充分混合,然后用造粒机对有机肥进行造粒,然后自然风干或用机器干燥成型;

步骤四、挂菌:将调配好的有机菌液喷洒到有机肥表面,并充分搅拌防止凝固,喷洒结束后将有机肥颗粒自然风干或机器烘干;

步骤五、掺混化肥:有机肥颗粒加工结束后,选取氮磷钾化肥,按有机肥:化肥=2:1.2的比例充分混合,混合肥加工完成,最后包装入库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一中,添加的发酵液为步骤三中保留的上层发酵液,添加发酵液后的潮湿混合料中的含水量保持15%-20%。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二中,使用的发酵菌粉剂为耐高温发酵菌粉剂,且发酵过程为高温发酵,温度保持80-85摄氏度,一层混合料的厚度保持在20-30cm,一层发酵菌粉剂的厚度保持在3-5cm,混合料与发酵菌粉剂的厚度成比例增加。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四中,在挂菌结束后,抽样检测有机肥颗粒,保证有机肥颗粒内的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40%,有效活菌数大于等于每克0.5亿,氮、磷和钾大于25%。

综上所述,通过有机肥预处理、有机肥发酵处理、造粒成型和挂菌四个步骤后,可加工出优质的有机肥,而经过掺混化肥步骤,在有机肥的基础上再掺混氮磷钾化肥,微生物、有机肥,化肥掺混在一起用,可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互利用,不用农民自行进行搅拌混合,省去了很多麻烦,且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0%以上,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通过设置干燥发酵方式发酵有机肥,降低了有机肥内的水分,有助于缩短发酵时间,且便于后期造粒,同时合理利用发酵时漏下的发酵液,减少了浪费,且可节省部分发酵菌剂,再次省了成本;氮磷钾三种化肥添加的比例可随不同作物和土壤随时调配,做到了即用地、又养地,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不但增产,而且品质提高。

参考图1可得,实施例一配比出的混合肥料氮含量偏高,适用于氮含量少的土壤或需要氮较高含量的植株;同理,实施例二配比出的混合肥料适用于磷含量少的土壤或需要磷较高含量的植株;实施例三配比出的混合肥料适用于钾含量少的土壤或需要钾较高含量的植株;而实施例四配比出的混合肥料中氮磷钾含量均衡,可适用于大多数植株和正常土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