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52383发布日期:2021-03-19 12:3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中国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不大,虽然中国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多、难度大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肥料在提高土地单位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市场上销售的肥料主要有:一是高无机养分,但只单纯提供养分,对土壤改良和对作物促生及改善品质不起作用。二是有机肥,虽然对土壤改良有一定作用,但另需施用单质肥或复合肥料提供养分。肥料功能单一,且肥料利用率低,无法刺激作物根系活力、提高作物生长,长期使用对土壤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导致土壤无法长期使用,影响了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肥料成分单一、营养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肥料,所述复合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以及,一种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所述的复合肥料分别称取各组分;

将所述无机肥原料加入一级溶解槽中,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所述牡蛎壳粉、所述鱼蛋白液、所述中微量元素、所述有机质和所述填料加入二级溶解槽中,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第二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第二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混合、造粒、冷却、筛分得到所述复合肥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复合肥料包括5~10份牡蛎壳粉,添加牡蛎壳粉微溶于水而呈碱性,可有效改善土壤酸化的现象,并改良缺乏石灰质的土壤,及钝化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作用;包括2~5份鱼蛋白液,鱼蛋白液是通过将低值鱼虾纹碎或磨碎后,利用自身酶化或微生物的分解消作用得到的含有低分子肽或氨基酸的营养液,添加鱼蛋白液能够补充大量容易被植物根茎吸收的氨基酸小分子,改善长期使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板结问题,添加了牡蛎壳粉,在土壤内部形成了一定的孔隙,促进鱼蛋白液在土壤中更好地渗透,更能活化土壤的养分,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营养的吸收;包括2~7份中微量元素,中微量元素能够调整植物根茎的渗透压,进一步与鱼蛋白液协同作用,促进植物的根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并使保持其营养的均衡;包括60~90份无机肥原料及5~10份有机质;添加无机肥原料和有机质,主要是为了改良土壤,提到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使肥效更持久;还包括1~5份填料,添加填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证肥料不容易流失,促进植物的生长。该复合肥料组分较多,其中,利用牡蛎壳分对土壤进行疏松以形成更多的孔隙,同时,中微量元素调整植物根茎的渗透压,进一步与鱼蛋白液协同作用,提高了鱼蛋白液的渗透作用,促进植物对营养的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

本发明所述的上述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只需要将组分按照配比进行混料处理即可,该制备方法能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无污染,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复合肥料,所述复合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具体的,所述复合肥料包括5~10份牡蛎壳粉,添加牡蛎壳粉微溶于水而呈碱性,可有效改善土壤酸化的现象,并改良缺乏石灰质的土壤,及钝化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所选用的牡蛎壳粉原料为牡蛎壳,90%的牡蛎壳往往被当做垃圾丢弃,大量堆积在滩涂等地方,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和滩涂资源,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因其腐烂以致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牡蛎养殖业的发展。牡蛎壳中有大量的养分,其中,含有80%~95%的碳酸钙、硫酸钙及磷酸钙,并含镁、铝、硅、铁等其他元素,大量元素加入肥料中,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养份,增加幼苗营养的供给,同时也有利于与有机碳协同作用,加强作物吸收营养提高其光合作用,保证作物的生长。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牡蛎壳粉的添加量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

优选的,所述牡蛎壳粉的粒径为200~300目;保证粒径大小为200~300目,有利于疏松土壤、利于土壤形成孔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证肥料不易流失,增强肥料的作用效果;若添加的牡蛎壳粉粒径过小,则肥料容易流失,无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造成肥料使用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牡蛎壳粉为将牡蛎壳经低温煅烧、粉碎后得到的牡蛎壳粉,且所述低温煅烧处理的温度为200℃~800℃。经过低温煅烧处理得到的所述牡蛎壳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能微溶于水而呈碱性,可有效改善土壤酸化的现象,并改良缺乏石灰质的土壤,及钝化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作用。若进行高温煅烧处理,煅烧得到的牡蛎壳粉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与低温煅烧处理得到的牡蛎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氧化钙和部分氢氧化钙;直接破碎的牡蛎壳粉主要是碳酸钙;氧化钙,尤其是氢氧化钙可直接被利用,含有丰富钙,可有效改善土壤酸化的现象,钝化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复合肥料包括2~5份鱼蛋白液;鱼蛋白液是通过将低值鱼虾纹碎或磨碎后,利用自身酶化或微生物的分解消作用得到的含有低分子肽或氨基酸的营养液,添加鱼蛋白液能够补充大量容易被植物根茎吸收的氨基酸小分子,改善长期使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板结问题、促进土壤微生物迅速繁殖,活化了土壤养分,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农产品品质;提高作物抗冻、抗旱、等抗逆能力。具体的,所述鱼蛋白液的添加量为2~5份,若添加量过少,植物则无法很好地补充足量的氨基酸小分子;若添加量过多,则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添加量,进而对所述复合肥料的营养成分造成影响,不利于去发挥较好的肥料效果。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鱼蛋白液的添加量为2份、3份、4份、5份。

具体的,所述复合肥料包括2~7份中微量元素;在复合肥料中添加中微量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根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并使保持其营养的均衡。优选的,所述中微量元素为硼元素、镁元素、锌元素的复配体系。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0.5~1份硼砂、1~5份氧化镁、0.5~1份硫酸锌。添加硼元素,能够保证植物根系的发长,促进植物的生长;添加镁元素,保证植物中叶绿素的形成,同时能够促进植物体内各种酶的活化,提高植物的生长;添加锌元素,能够有利于吲哚乙酸等植物生长素的形成,保证植物生长,同时促进氮素代谢的作用,促进蛋白质形成。具体的,所述份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量为2~7份,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量为2份、3份、4份、5份、6份、7份。

具体的,所述复合肥料包括60~90份无机肥原料,添加无机肥原料,其有效成分高,易溶于水,有利于被植物根系快速吸收,为植物提供养分。优选的,所述无机肥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5~35份尿素;15-20份磷酸一铵;1-5份氯化钾;20~30份硫酸钾。添加上述无机肥原料,能够为植物提供相应的氮。磷、钾肥料,保证所述复合肥料的营养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长。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机肥原料的添加量为60份、70份、80份、90份。

具体的,所述复合肥料包括5~10份有机质;添加有机质,此类物质具有矿化作用、腐殖化作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能够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改变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优选的,所述有机质选自黄腐酸、腐殖酸、木质素、碱木素或氨基酸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质的添加量为5份、7份、9份、10份。

具体的,所述复合肥料包括1~5份填料,添加填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证肥料不容易流失,促进植物的生长。优选的,所述填料选自凹凸棒土、滑石粉、白土或粘土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填料的添加量为1份、2份、3份、4份、5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肥料的粒径为2.6~3.0mm。若粒径过小,添加至土壤中容易流失,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若粒径过大,无法与土壤中的物质进行充分接触,反应不完全,同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复合肥料包括5~10份牡蛎壳粉,添加牡蛎壳粉微溶于水而呈碱性,可有效改善土壤酸化的现象,并改良缺乏石灰质的土壤,及钝化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作用;包括2~5份鱼蛋白液,鱼蛋白液是通过将低值鱼虾纹碎或磨碎后,利用自身酶化或微生物的分解消作用得到的含有低分子肽或氨基酸的营养液,添加鱼蛋白液能够补充大量容易被植物根茎吸收的氨基酸小分子,改善长期使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板结问题,添加了牡蛎壳粉,在土壤内部形成了一定的孔隙,促进鱼蛋白液在土壤中更好地渗透,更能活化土壤的养分,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营养的吸收;包括2~7份中微量元素,中微量元素能够调整植物根茎的渗透压,进一步与鱼蛋白液协同作用,促进植物的根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并使保持其营养的均衡;包括60~90份无机肥原料及5~10份有机质;添加无机肥原料和有机质,主要是为了改良土壤,提到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使肥效更持久;还包括1~5份填料,添加填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证肥料不容易流失,促进植物的生长。该复合肥料组分较多,其中,利用牡蛎壳分对土壤进行疏松以形成更多的孔隙,同时,中微量元素调整植物根茎的渗透压,进一步与鱼蛋白液协同作用,提高了鱼蛋白液的渗透作用,促进植物对营养的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

上述复合肥料是由下述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按照所述的复合肥料分别称取各组分;

s02.将所述无机肥原料加入一级溶解槽中,进行第一加热熔融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牡蛎壳粉、所述鱼蛋白液、所述中微量元素、所述有机质和所述填料加入二级溶解槽中,进行第二加热熔融得到第二混合物;

s03.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第二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混合、造粒、冷却、筛分得到所述复合肥料。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s01中,所述复合肥料以及其各组分优选含量和种类如上文所述,为了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s02中,将所述无机肥原料加入一级溶解槽中,进行第一加热熔融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牡蛎壳粉、所述鱼蛋白液、所述中微量元素、所述有机质和所述填料加入二级溶解槽中,进行第二加热熔融得到第二混合物。由于无机肥原料在过高的温度下加热熔融会变性,而其他组分在较低温度条件下会出现熔解不完全,若将所有组分同时进行加热处理的话,熔融效果不好,各组分熔融不完全;因此在先将无机肥原料加入一级溶解槽进行溶解,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熔融的步骤中,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15~120℃。若加热温度过高,无机肥原料会变性,影响该复合肥料的作用效果。再将其他组分加热第二溶解槽进行熔解,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熔融的步骤中,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20~125℃,若温度太低,则各组分熔融不完全,混合得到的复合肥料效果差。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s03中,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第二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混合、造粒、冷却、筛分得到所述复合肥料。优选的,所述复合肥料的粒径为2.6~3.0mm。若粒径过小,添加至土壤中容易流失,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若粒径过大,无法与土壤中的物质进行充分接触,反应不完全,同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上述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只需要将组分按照配比进行混料处理即可,该制备方法能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无污染,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现以复合肥料各组分含量和制备方法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所述复合肥料的组分为:5份牡蛎壳粉,2份鱼蛋白液,2份中微量元素,60份无机肥原料,5份有机质,1份填料;其中,所述中微量元素为0.5份硼砂、1份氧化镁、0.5份硫酸锌;所述无机肥原料为25份尿素;14份磷酸一铵;1份氯化钾;20份硫酸钾;所述有机质选自黄腐酸钾,所述填料选自石粉。

制备方法为:按照所述的复合肥料分别称取各组分;将所述无机肥原料加入一级溶解槽中,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牡蛎壳粉、所述鱼蛋白液、所述中微量元素、所述有机质和所述填料加入二级溶解槽中,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第二混合物,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20℃;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第二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混合、造粒、冷却、筛分得到所述复合肥料,得到的复合肥料粒径为2.6mm。

实施例2

所述复合肥料的组分为:6份牡蛎壳粉,4份鱼蛋白液,4份中微量元素,70份无机肥原料,7份有机质,2份填料;其中,所述中微量元素为1份硼砂、2份氧化镁、1份硫酸锌;所述无机肥原料为22份尿素;18份磷酸一铵;3份氯化钾;27份硫酸钾;所述有机质选自腐殖酸,所述填料选自石粉。

制备方法为:按照所述的复合肥料分别称取各组分;将所述无机肥原料加入一级溶解槽中,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牡蛎壳粉、所述鱼蛋白液、所述中微量元素、所述有机质和所述填料加入二级溶解槽中,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18℃;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第二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混合、造粒、冷却、筛分得到所述复合肥料,得到的所述复合肥料的粒径为2.7mm。

实施例3

所述复合肥料的组分为:8份牡蛎壳粉,5份鱼蛋白液,7份中微量元素,80份无机肥原料,9份有机质,3份填料;其中,所述中微量元素为1份硼砂、5份氧化镁、1份硫酸锌;所述无机肥原料为30份尿素;20份磷酸一铵;5份氯化钾;25份硫酸钾;所述有机质选自木质素,所述填料选自粘土。

制备方法为:按照所述的复合肥料分别称取各组分;将所述无机肥原料加入一级溶解槽中,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牡蛎壳粉、所述鱼蛋白液、所述中微量元素、所述有机质和所述填料加入二级溶解槽中,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16℃;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第二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混合、造粒、冷却、筛分得到所述复合肥料,得到的所述复合肥料的粒径为2.8mm。

实施例4

所述复合肥料的组分为:10份牡蛎壳粉,5份鱼蛋白液,7份中微量元素,90份无机肥原料,50份有机质,5份填料;其中,所述中微量元素为1份硼砂、5份氧化镁、1份硫酸锌;所述无机肥原料为30份尿素;20份磷酸一铵;5份氯化钾;30份硫酸钾;所述有机质选自碱木素,所述填料选自粘土。

制备方法为:按照所述的复合肥料分别称取各组分;将所述无机肥原料加入一级溶解槽中,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牡蛎壳粉、所述鱼蛋白液、所述中微量元素、所述有机质和所述填料加入二级溶解槽中,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第二混合物,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19℃;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第二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混合、造粒、冷却、筛分得到所述复合肥料,得到的所述复合肥料的粒径为3.0mm。

将上述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复合肥料进行施肥,分别用于生菜田和水稻田进行施肥试验,试验如下:

(1)生菜田施肥试验:

试验组: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肥料先施肥于生菜田中,每亩生菜田的施肥量为40公斤;再追加施肥2次,每次施肥的间隔时间为10~15天,每次每亩生菜田的施肥用量为15公斤。

对照组:普通的市面上购买的肥料(没有添加牡蛎壳粉、鱼蛋白液)以相同的施肥量对生菜田进行施肥。

试验结果如下:第一,试验组的生菜田的土壤保水率比对照组的生菜田的保水率提高了12.6%;第二,试验组的生菜田的产量比对照组的生菜田的产量提高了12.3%;第三,试验组的生菜田的生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的生菜田的生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了16.4%。

(2)水稻田施肥试验:

试验组: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肥料先施肥于水稻田中,每亩水稻田的施肥量为50公斤。

对照组:普通的市面上购买的肥料(没有添加牡蛎壳粉、鱼蛋白液)以相同的施肥量对生菜田进行施肥。

试验结果如下:第一,试验组的水稻田的产量比对照组的水稻田的产量提高了13.1%;第二,试验组的水稻田的成熟时间比对照组的水稻田的成熟时间提前了3~5天;第三,试验组的水稻田的水稻无出现倒伏现象,对照组的水稻田有出现倒伏现象;第四,试验组的水稻田的米粒比对照组的水稻田的米粒含钙量提高了10.3%;第五,在试验组的水稻田的土壤与对照组的水稻田的土壤中,试验组的水稻田的土壤中活性镉的含量降低了23.4%、活性铅的含量降低了1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