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奇逊型石墨化炉专用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4772发布日期:2019-12-27 14:49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奇逊型石墨化炉专用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奇逊型石墨化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艾奇逊型石墨化炉专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艾奇逊型石墨化炉是使炭化后炭质材料(炭化物)石墨结晶发达的一种热处理炉,在炭化物的周围填充填料焦炭,间接通电利用焦炭的电阻发热,最终使被加热物本身也产生电阻发热的石墨化炉,在石墨化炉使用后,将内部的加工材料取出,但由于高温加热后,炉体会有大量的余热,影响到材料加工的效率,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艾奇逊型石墨化炉降温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将水体进行雾化并对炉体进行喷淋,这时就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其使用后水体对炉体表面冲洗,就难以保证水体的清洁性和难以对其进行收集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艾奇逊型石墨化炉专用降温装置,具备降温效果好和能够对降温水体回收利用的优点,解决了艾奇逊型石墨化炉降温装置降温效果不好和水体降温后难以对水体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奇逊型石墨化炉专用降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石墨化炉本体,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右侧面开设有空槽。

所述空槽的内部和石墨化炉本体的外部包括抽水泵、蓄水筒、筒盖、导水管、导出管、水腔、导热板和冷却筒,所述蓄水筒固定安装在空槽的内部,所述筒盖安装在筒盖的内部,且导水管的底端位于蓄水筒内部的下方,所述抽水泵固定安装在蓄水筒的右侧面,且导水管的末端与抽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所述冷却筒套设在石墨化炉本体的外表面,所述水腔开设在冷却筒的内部,且水腔的底端通过导管与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

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包括顶板、伺服电机、轴承一、螺纹杆、轴承二、滑动块和螺纹管,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右侧面的上方,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顶板的上表面,所述螺纹杆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所述滑动块通过连接板与冷却筒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所述螺纹管固定镶嵌在滑动块内部的右侧,所述轴承一固定镶嵌有顶板的上表面,且螺纹杆的底端贯穿轴承一和螺纹管并延伸至滑动块的下方,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与轴承一的内圈固定连接,且螺纹杆与螺纹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出管固定连通在水腔的顶端,更好的将导热后的水体导出,并能够外接管道将水体进行集中收集,提高了水体回收利用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固定镶嵌在冷却筒的内圈,且导热板的外侧面与水腔连通,能够通过导热板对石墨化炉本体的热量进行吸收,并通过水体进行降温处理,从而对石墨化炉本体进行降温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内部的左侧固定镶嵌有滑环,且滑环套设在滑杆的外表面,更好的对滑动块的高度进行调节,避免在调节的过程中造成摆动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二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表面的右侧,且螺纹杆底端的外表面与轴承二的内圈固定连接,更好的让螺纹杆进行旋转,避免在转动的过程中造成卡顿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管的底端与蓄水筒的内底壁之间留有间隙,避免在抽水的过程中,抽水口处堵塞的问题。

1、该艾奇逊型石墨化炉专用降温装置,通过设置有支撑架,配合使用顶板、伺服电机、轴承一、螺纹杆、轴承二、滑动块和螺纹管,能够通过伺服电机的正反方向转动带动螺纹杆在螺纹管内进行旋转,从而通过螺纹管带动冷却筒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将冷却筒向下方移动并套在冷却筒的外表面进行降温,并且在无需降温时,向上方将冷却筒拉出石墨化炉本体的表面,从而更好对石墨化炉本体进行下次使用。

2、该艾奇逊型石墨化炉专用降温装置,通过设置有空槽,配合使用抽水泵、蓄水筒、筒盖、导水管、导出管、水腔、导热板和冷却筒,能够在需要降温处理时,通过伺服电机的调节功能将冷却筒调节至石墨化炉本体的外表面,并通过抽水泵的运转将蓄水筒内的水体抽出,并导入到水腔的内部,并且石墨化炉本体的热量通过导热板进行持续传导,从而通过水体的流通对导热板进行冷却降温,并且将吸热后的水体通过导出管导出,从而在导出管处安装外接管能够将水体进行传导并收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降温的效果和提高了水体的再利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蓄水筒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底板、2垫板、3空槽、301导管、302抽水泵、303蓄水筒、304筒盖、305导水管、306导出管、307水腔、308导热板、309冷却筒、4支撑架、501顶板、502伺服电机、503轴承一、504螺纹杆、505滑杆、506轴承二、507连接板、508滑动块、509滑环、510螺纹管、6石墨化炉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艾奇逊型石墨化炉专用降温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垫板2,垫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石墨化炉本体6,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右侧面开设有空槽3。

空槽3的内部和石墨化炉本体6的外部包括抽水泵302、蓄水筒303、筒盖304、导水管305、导出管306、水腔307、导热板308和冷却筒309,蓄水筒303固定安装在空槽3的内部,筒盖304安装在筒盖304的内部,且导水管305的底端位于蓄水筒303内部的下方,导水管305的底端与蓄水筒303的内底壁之间留有间隙,避免在抽水的过程中,抽水口处堵塞的问题,抽水泵302固定安装在蓄水筒303的右侧面,且导水管305的末端与抽水泵30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冷却筒309套设在石墨化炉本体6的外表面,水腔307开设在冷却筒309的内部,且水腔307的底端通过导管301与抽水泵30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导出管306固定连通在水腔307的顶端,更好的将导热后的水体导出,并能够外接管道将水体进行集中收集,提高了水体回收利用的效果,导热板308固定镶嵌在冷却筒309的内圈,且导热板308的外侧面与水腔307连通,能够通过导热板308对石墨化炉本体6的热量进行吸收,并通过水体进行降温处理,从而对石墨化炉本体6进行降温处理。

支撑架4的右侧包括顶板501、伺服电机502、轴承一503、螺纹杆504、轴承二506、滑动块508和螺纹管510,顶板50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4右侧面的上方,顶板501和底板1之间通过滑杆505固定连接,滑动块508内部的左侧固定镶嵌有滑环509,且滑环509套设在滑杆505的外表面,更好的对滑动块308的高度进行调节,避免在调节的过程中造成摆动的问题,伺服电机502固定安装在顶板501的上表面,螺纹杆504与伺服电机50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滑动块508通过连接板507与冷却筒309的左侧面固定安装,螺纹管510固定镶嵌在滑动块508内部的右侧,轴承一503固定镶嵌有顶板501的上表面,且螺纹杆504的底端贯穿轴承一503和螺纹管510并延伸至滑动块508的下方,螺纹杆504的外表面与轴承一503的内圈固定连接,且螺纹杆504与螺纹管510螺纹连接,轴承二506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且螺纹杆504底端的外表面与轴承二506的内圈固定连接,更好的让螺纹杆504进行旋转,避免在转动的过程中造成卡顿的问题。

使用时,将筒盖304打开,并将水体注入到蓄水筒303的内部,并盖紧筒盖304,将伺服电机502与市政电源相连接,通过伺服电机502的正方向旋转,通过螺纹杆504带动螺纹管510的高度进行上升,从而将冷却筒309的高度提升,并脱离石墨化炉本体6的外部,对石墨化炉本体6进行生产使用,在石墨化炉本体6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降温处理时,通过伺服电机502的反方向旋转,通过螺纹杆504带动螺纹管510的高度进行降低,从而带动冷却筒309向下方移动并套在石墨化炉本体6的外部,将抽水泵302与市政电源相连接,通过抽水泵302将水体抽入到水腔307的内部,从而持续通入的水体对导热板308进行降温处理,从而对石墨化炉本体6进行高效的降温,且将吸热后的水体通过导出管306导出,在导出管306处安装外接管能够将水体进行传导并收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降温的效果和提高了水体的再利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