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1957发布日期:2020-01-15 00:23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镀膜玻璃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



背景技术:

low-e中空玻璃,在保证有良好的采光性的同时,还拥有良好的low-e中空玻璃特性,例如隔热保温,隔音,防紫外线等突出特性,同时,low-e中空玻璃还不会产生“光污染”,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节能、环保的玻璃建材。

但是,现有low-e中空玻璃使用维护难度较大,需要定期对玻璃进行清洗,特别是高层玻璃幕墙的清洗问题,更是一项高危险的工作,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能自洁净的low-e中空玻璃。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所要解决是针对的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片和设于所述第一玻璃基片后侧的第二玻璃基片,所述第一玻璃基片与所述第二玻璃基片间设有中空密封腔,所述第一玻璃基片包括衬底玻璃基片和依次设置于所述衬底玻璃基片后侧上的tiox膜层、第一azo膜层、cu膜层、第一nicr膜层、znsno4膜层、第二azo膜层、ag膜层、第二nicr膜层、si3n4膜层,以及设于所述衬底玻璃基片前侧上的磷二氧化钛复合膜层。

如上所述的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所述磷二氧化钛复合膜层厚度为80~120nm。

如上所述的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所述tiox膜层厚度为20~45nm。

如上所述的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所述cu膜层厚度为8~10nm。

如上所述的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所述znsno4膜层厚度为50~85nm。

如上所述的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所述第一azo膜层和所述第二azo膜层的厚度均为300~500nm。

如上所述的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所述ag膜层厚度为8~10nm。

如上所述的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所述第一nicr膜层和所述第二nicr膜层厚度均为3~5nm。

如上所述的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所述si3n4膜层厚度为50~85nm。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通过所述tiox膜层和所述第一azo膜层、所述cu膜层、所述第一nicr膜层、所述znsno4膜层、所述第二azo膜层、所述ag膜层、所述第二nicr膜层及所述si3n4膜层相结合以形成非对称类双银low-e膜层结构,且由所述cu膜层代替第一层ag层,继而使得本申请不仅具有低辐射率、高透光率,且还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所述磷二氧化钛复合膜层使得本申请具有可见光响应的自洁净效果,从而可大大减少玻璃幕墙的清洗次数,另外,通过所述中空密封腔还可使本申请具有隔热保温、隔音等突出特性,极大限度上丰富了本申请的功能特性,进而可满足于越来越多的使用需求。

2、本申请不仅具有优异的节能效果,且还具有可见光透过率40~70%,红外线透过率小于10%,传热系数小于1.7,遮阳系数小于0.4,辐射率小于0.05等的突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上所示,磷掺杂自洁净非对称类双银low-e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片1和设于所述第一玻璃基片1后侧的第二玻璃基片2,所述第一玻璃基片1与所述第二玻璃基片2间设有中空密封腔3,所述第一玻璃基片1包括衬底玻璃基片10和依次设置于所述衬底玻璃基片10后侧上的tiox膜层12、第一azo膜层13、cu膜层14、第一nicr膜层15、znsno4膜层16、第二azo膜层17、ag膜层18、第二nicr膜层19、si3n4膜层20,以及设于所述衬底玻璃基片10前侧上的磷二氧化钛复合膜层11。

本申请通过所述tiox膜层12和所述第一azo膜层13、所述cu膜层14、所述第一nicr膜层15、所述znsno4膜层16、所述第二azo膜层17、所述ag膜层18、所述第二nicr膜层19及所述si3n4膜层20相结合以形成非对称类双银low-e膜层结构,且由所述cu膜层14代替第一层ag层,继而使得本申请不仅具有低辐射率、高透光率,且还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所述磷二氧化钛复合膜层11使得本申请具有可见光响应的自洁净效果,从而可大大减少玻璃幕墙的清洗次数,另外,通过所述中空密封腔3还可使本申请具有隔热保温、隔音等突出特性,极大限度上丰富了本申请的功能特性,进而可满足于越来越多的使用需求。

所述磷二氧化钛复合膜层11厚度为80~120nm,优选为100nm。其优点在于所述磷二氧化钛复合膜层11可由磷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制成的,且磷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可出现呈圆柱状定向分布的锐钛矿晶形,从而有利于可见光线在380~780nm波段内响应,以使本申请具有良好的自洁净效果,进而不仅能有效减少对玻璃的清洗次数,且还可扩大镀膜自洁净玻璃的应用空间。

所述tiox膜层12厚度为20~45nm。其有点在于可提高粘附性,且还可有效抵挡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所述cu膜层14厚度为8~10nm。其目的在于形成功能层,用于反射红外线,同时还代替了第一个银层,从而可下降本申请30%的生产成本,另外,还可使本申请颜色呈中性,使之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

所述znsno4膜层16厚度为50~85nm。其目的在于形成中间介质,提高可见光透过率,且还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

所述第一azo膜层13和所述第二azo膜层17的厚度均为300~500nm。其目的均在于降低红外线的透过率。

所述ag膜层18厚度为8~10nm。其目的均在于形成功能层,用于加强反射红外线作用。

所述第一nicr膜层15和所述第二nicr膜层19厚度均为3~5nm。其目的均在于形成功能层,用于反射红外线。

所述si3n4膜层20厚度为50~85nm。其目的在于形成高折射率膜层,以使本申请不仅具有可见光的高透过率,且还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

所述第二玻璃基片2和所述衬底玻璃基片10均为浮法玻璃,且其厚度均为4~10mm,其优点在于浮法玻璃具有表面比较整齐、平面度比较好、光学性能比较强的性能特点,以及更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明亮性、纯净性、室内光线明亮等突出特点。

本申请通过所述tiox膜层12和所述第一azo膜层13、所述cu膜层14、所述第一nicr膜层15、所述znsno4膜层16、所述第二azo膜层17、所述ag膜层18、所述第二nicr膜层19及所述si3n4膜层20相结合以形成非对称类双银low-e膜层结构,且由所述cu膜层14代替第一层ag层,继而使得本申请不仅具有低辐射率、高透光率,且还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所述磷二氧化钛复合膜层11使得本申请具有可见光响应的自洁净效果,从而可大大减少玻璃幕墙的清洗次数,另外,通过所述中空密封腔3还可使本申请具有隔热保温、隔音等突出特性,极大限度上丰富了本申请的功能特性,进而可满足于越来越多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其对本申请作出各种变化,则仍落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