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速烧石灰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5175发布日期:2019-12-17 22:02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速烧石灰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体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活性速烧石灰窑。



背景技术:

在大型水泥生产线中,石灰窑设备是水泥生产线的核心设备,也是所占投资最大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寿命直接决定了企业投资的效益。

现有石灰窑结构从下至上一般分为:底部传动卸料区、强制急冷区、煅烧带区和预热带区;窑体顶部设置有与窑体内部相通的废气出口,窑体内部煅烧带区设置有燃烧装置。石灰从窑体顶部送入,先行经过预热带区得到预热处理,然后进入煅烧带区进行高温煅烧;经过高温煅烧后的石灰进入强制急冷区得到迅速冷却,最后经底部传动卸料区送出。

石灰窑中石灰是否得以高温速烧、高温煅烧后的石灰是否得到急冷均会对石灰活性造成影响。

而现有石灰窑中是以低热值的工业煤作为燃料,煤燃烧散发的热量直接影响石灰的煅烧温度。而且现有的石灰窑中,以空气作为助燃气体和冷却风,助燃气体以及冷却风均是通过石灰窑底部基础位置的进风口送入,贯穿石灰窑内部后,最终从石灰窑顶部的废弃管排出。

现有石灰窑中,由于只有一个从底部传动卸料区送入空气的进风口和在窑体顶部设置的废弃出口,所以如果要满足助燃风的来量,则进入到石灰窑内的空气总量中的冷却风就会减少,则无法满足急冷的要求,从而影响石灰的活性。同样如果保证冷却风的来量,则不能保证助燃风的充分供给,也会影响石灰的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石灰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石灰活性不易控制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速烧石灰窑,其能够将冷却用风与煅烧用风分开使用,从而能够大力解决石灰的高活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速烧石灰窑,所述活性速烧石灰窑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窑体基础、传动卸料区、强制急冷区、煅烧带区、预热带区、设置在窑体顶部的石灰送料装置,以及设置在窑体顶部与窑体内部相通的废气出口;其还包括:

设置在强制急冷区和煅烧带区之间的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上设置有多个出风管,每个出风管的一端与窑体内部相通,另一端与窑体外侧布置的环形风管相通;

空气从所述窑体基础侧壁上设置的进风口通入,并通过窑体基础上部的出口进入窑体内部;

进入窑体内部的空气一部分作为助燃风经过传动卸料区、强制急冷区、环形风道、煅烧带区、预热带区后从设置在窑体顶部与窑体内部相通的废气出口排出;空气另一部分作为冷却风与煅烧后的石灰进行热交换后,从多个所述出风管排至环形风管。

更优选地,所述环形风道为自下向上以石灰窑窑体竖向中心线为基准呈先扩而缩的结构,所述先扩后缩的结构形成无料区。

更优选地,所述环形风道为具有内腔的直筒结构,其内腔直径与强制急冷区的最大内径相同;

或者,

所述环形风道为具有内腔的椎体结构,其内腔最小直径与强制急冷区的最大内径相同,其内腔最大直径与煅烧带区的内径相同。

更优选地,所述出风管倾斜向上布置,所述出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先扩后缩的结构形成的无料区相通,另一端与外侧布置的环形风管相通。

更优选地,所述出风管包括通过耐热软管连接的两段耐热钢管、安装在耐热钢管上的阀门。

更优选地,所述出风管包括还包括安装在耐热钢管上的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环形风道以及在环形风道位置区增加冷却风出口,使得冷却用风与煅烧用助燃气体能够分开控制,从而既能够保证煅烧带区内煤的充分燃烧,使得窑体内部温度能够随时控制,煅烧带区内的石灰得以均匀煅烧;而且又能够加大强制急冷区中冷却风的供给量,缩短了冷却时间,缩短了cao晶体的长大时间,从而能够保证烧成后石灰的急冷效果,提高石灰的活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环形风道以及在环形风道位置区增加冷却风出口,使得多余的冷却风从冷却风口即可排出,不再向上经过煅烧带区,这样窑体顶部的废弃出口仅仅排出的废气中的co2浓度大大提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环形风道以及在环形风道位置区增加冷却风出口,能够控制出冷却风的流量及温度,可保证出灰温度低,对卸料设备的长期运转起保障作用。而且,从冷却风出口出去的冷却风携带的热量可用来取暖、洗澡用,对需要热源的厂家可进一步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c-c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窑体基础1、传动卸料区2、强制急冷区3、环形风道4、煅烧带区5、预热带区6、石灰送料装置7;检修口11、进风口12;出灰口21;出风管41;耐热钢管411、热电偶412、阀门4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速烧石灰窑,其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该活性速烧石灰窑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窑体基础1、传动卸料区2、强制急冷区3、环形风道4、煅烧带区5、预热带区6和设置在窑体顶部的石灰送料装置7;以及设置在窑体顶部与窑体内部相通的废气出口。窑体内部煅烧带区设置有燃烧装置。

窑体基础1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口11和进风口12,该进风口12通入空气,并通过窑体基础1上部的出口进入窑体内部。

石灰通过卷扬机送至窑体顶部,并从窑体顶部的石灰送料装置7送入至窑体内部;被送入窑体内部的石灰先经过预热带区6得到预热处理,然后进入煅烧带区5进行高温煅烧;经过高温煅烧后的石灰进入环形风道4和强制急冷区4得到迅速冷却,最后经底部的传动卸料区2送出至出灰口21。

上述环形风道4布置在窑体的强制急冷区3和煅烧带区5之间,其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环形风道4为自下向上以石灰窑窑体竖向中心线为基准呈先扩而缩的结构。这样的自下向上的先扩而缩结构,能够形成空腔,石灰落入时此空腔内不会存留物料,因此该空腔也被称为窑体内部无料区。环形风道4上设置有多个出风管41,每个出风管41的一端与窑体内部无料区相通,另一端与窑体外侧布置的环形风管相通。

进入窑体内部的空气一部分作为助燃风经过传动卸料区2、强制急冷区3、环形风道4、煅烧带区5、预热带区6后从设置在窑体顶部与窑体内部相通的废气出口排出;空气另一部分作为冷却风从下向上依次经过传动卸料区2、强制急冷区3和环形风道4与煅烧后的石灰进行热交换后,从多个出风管41排至环形风管。该环形风管直接或间接连接用热设备。

为了更有利于排风,上述出风管41倾斜向上布置,这样能够避免出风管41内存有灰尘、物料。

上述出风管41包括通过耐热软管连接的两段耐热钢管411、安装在耐热钢管411上的热电偶412和阀门413。通过该热电偶412能够随时监测到管内的温度。通过阀门413能够控制出风管41的开度。

上述的环形风道4为自下向上以石灰窑窑体竖向中心线为基准呈先扩而缩的结构。然而本实用新型并布局向于此,该环形风道4也可以为具有内腔的直筒结构,其内腔直径与强制急冷区3的最大内径相同;该环形风道4也可以为具有内腔的椎体结构,其内腔最小直径与强制急冷区3的最大内径相同,其内腔最大直径与煅烧带区5的内径相同。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