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膜器悬吊小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9965发布日期:2020-03-20 06:4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镀膜器悬吊小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法玻璃镀膜用的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膜器悬吊小车结构。



背景技术:

前述的镀膜器是一种利用气相沉积法在浮法玻璃生产线锡槽内给玻璃表面镀膜的设备,其主要靠悬吊小车悬吊并在悬吊小车的升降以及左右移动下依需行出锡槽。

关于上述镀膜器悬挂小车的结构,可具体参见cn202609504u推荐的“镀膜机运输机”和cn202626023u提供的“悬挂式浮法玻璃在线镀膜器”,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两项专利虽然各自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通弊:由于在实际的生产现场不免存在由各种电气故障引起的不可预见的停电情形,因而一旦遇到这种不可预见的停电情形,则无法通过悬吊小车将悬吊其上的镀膜器转移至锡槽外,造成镀膜器的损坏。从理论上讲,似乎可以通过人为拽引方式使悬吊小车水平移动并且由悬吊小车连同镀膜器移离锡槽,但是由于设置在悬吊小车下部的习惯称为平置钢梁架(如cn202626033u)上的镀膜器的水平高底低于锡槽开口即低于镀膜器进出口的高度,于是在平移悬吊小车时,镀膜器的端面势必会遭到锡槽内壁的阻挡,除非使前述的平置钢梁架(即“吊梁”,以下同)连同镀膜器向上升高一定的距离,即升高到与前述锡槽开口相适应的程度,然而在前述停电状态下,这一动作往往是无法实现的,并且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给出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遇到不可预见的突发性停电状态下能使供设置镀膜器的吊梁连同镀膜器向上提升到对应于镀膜器进出口而得以将镀膜器移出锡槽并起到有效地保护镀膜器的作用的镀膜器悬吊小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镀膜器悬吊小车结构,包括在使用状态下与建筑物的室内梁架固定的一前导轨和一后导轨,该前导轨与后导轨彼此在长度方向前后平行并且前导轨朝向后导轨的一侧构成有前导轨滚轮槽,而后导轨朝向前导轨的一侧构成有后导轨滚轮槽;一上悬挂车架,在该上悬挂车架的左端上部设置有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而在上悬挂车架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上悬挂车架从动移动导向装置,该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以及上悬挂车架从动移动导向装置均与所述的前导轨滚轮槽以及后导轨滚轮槽构成滚动副;一移动导向装置驱动机构,该移动导向装置驱动机构在对应于所述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上悬挂车架上并且与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传动连接;一吊架,该吊架对应于所述上悬挂车架的下方;一用于驱动所述吊架升降的吊架升降执行机构,该吊架升降执行机构连接在所述上悬挂车架与所述吊架之间;一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该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与所述上悬挂车架的中部连接并且与所述吊架升降执行机构传动连接;一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一镀膜器前吊梁和一镀膜器后吊梁,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吊架朝向下的一侧,镀膜器前吊梁和镀膜器后吊梁彼此前后平行并且与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连接,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该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吊架上并且还与所述的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悬挂车架由上悬挂车架前梁、上悬挂车架后梁、上悬挂车架左梁和上悬挂车架右梁组成,上悬挂车架前梁与上悬挂车架后梁前后平行,上悬挂车架左梁固定在上悬挂车架前梁与上悬挂车架后梁的左端相向一侧之间,而上悬挂车架右梁固定在上悬挂车架前梁与上悬挂车架后梁的右端相向一侧之间;所述的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悬挂车架前梁与上悬挂车架后梁的左端之间的上部,所述的上悬挂车架从动移动导向装置设置在上悬挂车架前梁与上悬挂车架后梁的右端之间的上部,所述移动导向装置驱动机构设置在上悬挂车架前梁与上悬挂车架后梁之间;所述吊架升降执行机构连接在所述上悬挂车架前梁以及上悬挂车架后梁朝向下的一侧与所述吊架朝向上的一侧之间;所述的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前梁以及上悬挂车架后梁的中部连接;所述镀膜器前吊梁在对应于所述吊架的前下方的位置与所述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的下部连接,而所述镀膜器后吊梁在对应于吊架的后下方的位置与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的下部连接;所述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吊架的右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上悬挂车架前梁的左端和右端前侧各固定有一前梁限位滚轮座,在该前梁限位滚轮座上转动地设置有一前梁限位滚轮,在上悬挂车架后梁的左端和右端后侧各固定有一后梁限位滚轮座,在该后梁限位滚轮座上转动地设置有一后梁限位滚轮;在所述前导轨的长度方向的底部构成有前导轨滚轮限位条,而在所述后导轨的长度方向的底部构成有一后导轨滚轮限位条,所述前梁限位滚轮与前导轨滚轮限位条构成滚动副,所述后梁限位滚轮与后导轨滚轮限位条构成滚动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包括一左滚轮轴和一传动滚轮轴,左滚轮轴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左滚轮轴前轴承座上,而左滚轮轴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左滚轮轴后轴承座上,其中,左滚轮轴的前端伸展到左滚轮轴前轴承座的前侧并且固定有一左滚轮轴前滚轮,而左滚轮轴的后端伸展到左滚轮轴后轴承座的后侧并且固定有一左滚轮轴后滚轮,所述左滚轮轴前轴承座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前梁的左端上部固定,所述左滚轮轴后轴承座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后梁的左端上部固定,所述左滚轮轴前滚轮与所述前导轨滚轮槽构成滚动副,所述左滚轮轴后滚轮与所述后导轨滚轮槽构成滚动副,所述传动滚轮轴对应于所述左滚轮轴的右侧,该传动滚轮轴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传动滚轮轴前轴承座上,而传动滚轮轴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传动滚轮轴后轴承座上,其中,传动滚轮轴的前端伸展到传动滚轮轴前轴承座的前侧并且固定有一传动滚轮轴前滚轮,而传动滚轮轴的后端伸展到传动滚轮轴后轴承座的后侧并且固定有一传动滚轮轴后滚轮,所述传动滚轮轴前轴承座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前梁的上部固定,所述传动滚轮轴后轴承座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后梁的上部固定,所述传动滚轮轴前滚轮与所述前导轨滚轮槽构成滚动副,所述传动滚轮轴后滚轮与所述后导轨滚轮槽构成滚动副;所述上悬挂车架从动移动导向装置包括一右滚轮轴、一右滚轮轴前轴承座、一右滚轮轴后轴承座、一右滚轮轴前滚轮和一右滚轮轴后滚轮,右滚轮轴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右滚轮轴前轴承座上并且伸展到右滚轮轴前轴承座的前方,右滚轮轴的后端传动地支承在右滚轮轴后轴承座上并且伸展到右滚轮轴后轴承座的后方,右滚轮轴前轴承座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前梁的右端上部固定,右滚轮轴后轴承座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后梁的右端上部固定,右滚轮轴前滚轮固定在右滚轮轴的前端并且与所述的前导轨滚轮槽构成滚动副,右滚轮轴后滚轮固定在右滚轮轴的后端并且与所述的后导轨滚轮槽构成滚动副;所述移动导向装置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滚轮轴以及所述左滚轮轴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导向装置驱动机构包括移动导向装置驱动电机、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传动滚轮轴驱动轮、过渡传动轮、左滚轮轴驱动链轮、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传动带和过渡传动带,移动导向装置驱动电机与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连同移动导向装置驱动电机固定在减速箱固定横梁上,该减速箱固定横梁在对应于传动滚轮轴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悬挂车架前梁与上悬挂车架后梁的相向一侧之间,其中,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的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输出轴朝向前方,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固定在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输出轴上,传动滚轮轴驱动轮在对应于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的左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传动滚轮轴上,过渡传动轮在对应于传动滚轮轴驱动轮的前方的位置固定在传动滚轮轴上,左滚轮轴驱动链轮在对应于过渡传动轮的左侧的状态下固定在所述左滚轮轴上,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另一端套置在传动滚轮轴驱动轮上,过渡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过渡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左滚轮轴驱动链轮上;其中,所述的移动导向装置驱动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所述的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传动滚轮轴驱动轮和过渡传动轮为链轮,所述的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传动带以及过渡传动带为链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吊架由吊架前梁、吊架后梁、吊架左梁和吊架右梁组成,吊架前梁与吊架后梁彼此前后平行,吊架左梁固定在吊架前梁与吊架后梁的左端相向一侧之间,吊架右梁固定在吊架前梁与吊架后梁的右端相向一侧之间;所述吊架升降执行机构与所述吊架左梁以及吊架右梁朝向上的一侧连接;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前梁以及所述上悬挂车架后梁的中部连接的所述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对应于所述吊架前梁与吊架后梁之间的上方;所述的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连同所述镀膜器前吊梁以及镀膜器后吊梁与所述吊架前梁以及吊架后梁朝向下的一侧连接;所述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吊架右梁的右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吊架升降执行机构包括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和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与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底部固定,而该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顶部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前梁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的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的下端通过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座与所述吊架左梁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而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的上端伸展到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腔内,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与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底部固定,而该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顶部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前梁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的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的下端通过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座与所述吊架右梁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而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的上端伸展到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腔内,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与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底部固定,而该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顶部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后梁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的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的下端通过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座与所述吊架左梁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而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的上端伸展到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腔内,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与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底部固定,而该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顶部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后梁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的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的下端通过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座与所述吊架右梁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而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的上端伸展到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的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腔内,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左端与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传动连接,而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右端与所述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左端与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而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右端与所述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传动连接,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左端与所述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传动连接,而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右端同样与所述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左端与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而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右端与所述的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传动连接;所述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吊架右梁的右侧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固定座、升降电机、升降电机驱动轮、中心主齿轮箱、中心主齿轮箱传动轮、中心主齿轮箱传动带、前驱动轴驱动齿轮箱和后驱动轴驱动齿轮箱,升降电机固定座的前端和后端各具有一升降电机固定座臂,前端的升降电机固定座臂的上端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前梁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而后端的升降电机固定座臂的上端与所述上悬挂车架后梁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升降电机固定座的中部对应于上悬挂车架前梁与上悬挂车架后梁之间的下方并且还对应于所述吊架前梁与吊架后梁之间的上方,升降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该升降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座的中部,并且该升降电机的升降电机轴朝向左,升降电机驱动轮固定在升降电机轴上,中心主齿轮箱与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座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中心主齿轮箱的中心主齿轮箱轴左轴头通过第一联轴器ⅰ与前驱动轴驱动齿轮箱传动连接,而中心主齿轮箱的中心主齿轮轴右轴头通过第二联轴器ⅱ与后驱动轴驱动齿轮箱传动连接,中心主齿轮箱传动轮固定在中心主齿轮箱的中心主齿轮箱输出轴上,中心主齿轮箱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升降电机驱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中心主齿轮箱传动轮上,所述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右端与前驱动轴驱动齿轮箱的齿轮箱轴的左端传动连接,而所述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左端与前驱动轴驱动齿轮箱的齿轮箱轴的右端传动连接,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右端与后驱动轴驱动齿轮箱的齿轮箱轴的左端传动连接,而所述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的左端与后驱动轴驱动齿轮箱的齿轮箱轴的右端传动连接;设置在所述吊架右梁的右侧中部的所述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与所述升降电机驱动轮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包括前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前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后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和后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其中,前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对应于所述吊架前梁的左端,前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对应于吊架前梁的右端并且该前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的结构与前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的结构相同,后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与所述吊架后梁的左端连接,后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与吊架后梁的右端连接并且该后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的结构与后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的前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包括前吊梁调整座、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前吊梁升降微调主动链轮、前吊梁升降微调从动链轮、传动链条、前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和前吊梁升降微调螺杆,前吊梁调整座与所述吊架前梁的左端底部固定,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转动地设置在前吊梁调整座的下端并且该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的前端探出前吊梁调整座的前侧,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固定在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的前端,前吊梁升降微调主动链轮固定在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的中部,传动链条的上端套置在前吊梁升降微调从动链轮上,而下端套置在前吊梁升降微调主动链轮上,前吊梁升降微调从动链轮固定在前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的蜗轮箱蜗杆轴上,而该前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与所述吊架前梁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并且该前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的蜗轮箱蜗轮与前吊梁升降微调螺杆的上端传动配合,而该前吊梁升降微调螺杆的下端通过螺杆铰接座铰接在镀膜器前吊梁朝向上的一侧;所述后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包括后吊梁调整座、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万向节传动杆、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和后吊梁升降微调螺杆,后吊梁调整座在对应于所述前吊梁调整座的右侧的位置与所述吊架前梁的底部固定,在该后吊梁调整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万向节传动杆的前端传动连接的万向节传动杆驱动手轮,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万向节传动杆的后端与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传动连接,而该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与所述吊架后梁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并且该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的蜗轮箱蜗轮与后吊梁升降微调螺杆的上端传动配合,而该后吊梁升降微调螺杆的下端通过后吊梁升降微调螺杆连接座铰接在所述镀膜器后吊梁朝向上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包括应急操作手轮、应急操作传动轴、连接座、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离合器、应急操作传动带轮和应急操作传动带,应急操作手轮在对应于所述吊架右梁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应急操作手轮轴的右端,应急操作手轮轴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应急操作手轮轴轴承座上,而该应急操作手轮轴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吊架右梁的中部,应急操作手轮轴的左端伸展到应急操作手轮轴轴承座的左侧,应急操作传动轴的右端与应急操作手轮轴的左端传动连接,而该应急操作传动轴的左端构成有一花键轴头,在该花键轴头上设置有一万向节,该万向节与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的右端连接,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的中部通过轴座转动地支承在连接座的下部,连接座固定在所述中心主齿轮箱的下部,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并且设置在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的左端,应急操作传动带轮在对应于离合器的左侧的位置同样设置在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的左端并且与所述离合器相配合,应急操作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所述升降电机驱动轮上,而另一端套置在应急操作传动带轮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吊架上设置了与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因而当遇到不可预见的突然停电情形时,可通过对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的手动操作带动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向上提升到对应于锡槽的镀膜器进出口的高度,得以使设置在镀膜器前、后吊梁之间的镀膜器移出锡槽,起到对镀膜器的良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右侧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在使用状态下与建筑物的室内梁架固定的一前导轨1和一后导轨2,该前导轨1与后导轨2彼此在长度方向前后平行并且前导轨1朝向后导轨2的一侧构成有前导轨滚轮槽11,而后导轨2朝向前导轨1的一侧构成有后导轨滚轮槽21;示出了一上悬挂车架3,在该上悬挂车架3的左端上部设置有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31,而在上悬挂车架3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上悬挂车架从动移动导向装置32,该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31以及上悬挂车架从动移动导向装置32均与前述的前导轨滚轮槽11以及后导轨滚轮槽21构成滚动副;示出了一移动导向装置驱动机构4,该移动导向装置驱动机构4在对应于前述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31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上悬挂车架3上并且与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31传动连接;示出了一吊架5,该吊架5对应于前述上悬挂车架3的下方;示出了一用于驱动前述吊架5升降的吊架升降执行机构6,该吊架升降执行机构6连接在前述上悬挂车架3与前述吊架5之间;示出了一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7,该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7与前述上悬挂车架3的中部连接并且与前述吊架升降执行机构6传动连接;示出了一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8、一镀膜器前吊梁10和一镀膜器后吊梁20,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8设置在前述吊架5朝向下的一侧,镀膜器前吊梁10和镀膜器后吊梁20彼此前后平行并且与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8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镀膜器悬挂小车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9,该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9设置在前述吊架5上并且还与前述的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7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择用槽钢制作前述的前导轨1以及后导轨2。

继续见图1,前述上悬挂车架3由上悬挂车架前梁33、上悬挂车架后梁34、上悬挂车架左梁35和上悬挂车架右梁36组成,并且呈中国汉字的口字形的构造,上悬挂车架前梁33与上悬挂车架后梁34前后平行,上悬挂车架左梁35固定在上悬挂车架前梁33与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左端相向一侧之间,而上悬挂车架右梁36固定在上悬挂车架前梁33与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右端相向一侧之间;前述的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31设置在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与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左端之间的上部,前述的上悬挂车架从动移动导向装置32设置在上悬挂车架前梁33与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右端之间的上部,前述移动导向装置驱动机构4设置在上悬挂车架前梁33与上悬挂车架后梁34之间;前述吊架升降执行机构6连接在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以及上悬挂车架后梁34朝向下的一侧与前述吊架5朝向上的一侧之间;前述的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7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以及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中部连接;前述镀膜器前吊梁10在对应于前述吊架5的前下方的位置与前述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8的下部连接,而前述镀膜器后吊梁20在对应于吊架5的后下方的位置与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8的下部连接;前述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9设置在前述吊架5的右端。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的左端端面的位置设置有一前缓冲杆座332,在该前缓冲杆座332上设置有一前缓冲杆3321,同样的道理,在前述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左端端面的位置设置有一后缓冲杆座342,在该后缓冲杆座342上配设有一后缓冲杆3421。在前述上悬挂车架右梁36的右侧固定有一电气控制器座361,在该电气控制器座361上可依需设置图中未示出的电气控制器。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在上悬挂车架前梁33的左端和右端前侧各固定有一前梁限位滚轮座331,在该前梁限位滚轮座331上转动地设置有一前梁限位滚轮3311,在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左端和右端后侧各固定有一后梁限位滚轮座341,在该后梁限位滚轮座341上转动地设置有一后梁限位滚轮3411;在前述前导轨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构成有前导轨滚轮限位条12,而在前述后导轨2的长度方向的底部构成有一后导轨滚轮限位条22,前述前梁限位滚轮3311与前导轨滚轮限位条12构成滚动副,前述后梁限位滚轮3411与后导轨滚轮限位条22构成滚动副。如此结构能确保上悬挂车架3在左右移动时的平稳效果。

请重点参见图1,前述的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31包括一左滚轮轴311和一传动滚轮轴312,左滚轮轴311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左滚轮轴前轴承座3111上,而左滚轮轴311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左滚轮轴后轴承座3112上,其中,左滚轮轴311的前端伸展到左滚轮轴前轴承座3111的前侧并且固定有一左滚轮轴前滚轮3113,而左滚轮轴311的后端伸展到左滚轮轴后轴承座3112的后侧并且固定有一左滚轮轴后滚轮3114,前述左滚轮轴前轴承座3111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的左端上部固定,前述左滚轮轴后轴承座3112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左端上部固定,前述左滚轮轴前滚轮3113与前述前导轨滚轮槽11构成滚动副,前述左滚轮轴后滚轮3114与前述后导轨滚轮槽21构成滚动副,前述传动滚轮轴312对应于前述左滚轮轴311的右侧,该传动滚轮轴312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传动滚轮轴前轴承座3121上,而传动滚轮轴312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传动滚轮轴后轴承座3122上,其中,传动滚轮轴312的前端伸展到传动滚轮轴前轴承座3121的前侧并且固定有一传动滚轮轴前滚轮3123,而传动滚轮轴312的后端伸展到传动滚轮轴后轴承座3122的后侧并且固定有一传动滚轮轴后滚轮3124,前述传动滚轮轴前轴承座3121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的上部固定,前述传动滚轮轴后轴承座3122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上部固定,前述传动滚轮轴前滚轮3123与前述前导轨滚轮槽11构成滚动副,前述传动滚轮轴后滚轮3124与前述后导轨滚轮槽21构成滚动副。

前述上悬挂车架从动移动导向装置32包括一右滚轮轴321、一右滚轮轴前轴承座322、一右滚轮轴后轴承座323、一右滚轮轴前滚轮324和一右滚轮轴后滚轮325,右滚轮轴321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右滚轮轴前轴承座322上并且伸展到右滚轮轴前轴承座322的前方,右滚轮轴321的后端传动地支承在右滚轮轴后轴承座323上并且伸展到右滚轮轴后轴承座323的后方,右滚轮轴前轴承座322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的右端上部固定,右滚轮轴后轴承座323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右端上部固定,右滚轮轴前滚轮324固定在右滚轮轴321的前端并且与前述的前导轨滚轮槽11构成滚动副,右滚轮轴后滚轮325固定在右滚轮轴321的后端并且与前述的后导轨滚轮槽21构成滚动副;前述移动导向装置驱动机构4与前述传动滚轮轴312以及前述左滚轮轴311传动连接。

继续见图1,前述的移动导向装置驱动机构4包括移动导向装置驱动电机41、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42、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43、传动滚轮轴驱动轮44、过渡传动轮45、左滚轮轴驱动链轮46、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传动带47和过渡传动带48,移动导向装置驱动电机41与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42传动配合并且由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42连同移动导向装置驱动电机41固定在减速箱固定横梁49上,该减速箱固定横梁49在对应于传动滚轮轴312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与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相向一侧之间,其中,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42的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输出轴421朝向前方,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43固定在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输出轴421上,传动滚轮轴驱动轮44在对应于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43的左侧的位置固定在前述传动滚轮轴312上,过渡传动轮45在对应于传动滚轮轴驱动轮44的前方的位置固定在传动滚轮轴312上,左滚轮轴驱动链轮46在对应于过渡传动轮45的左侧的状态下固定在前述左滚轮轴311上,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传动带47的一端套置在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43,另一端套置在传动滚轮轴驱动轮44上,过渡传动带48的一端套置在过渡传动轮45上,另一端套置在左滚轮轴驱动链轮46上。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移动导向装置驱动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前述的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43、传动滚轮轴驱动轮44和过渡传动轮45为链轮,前述的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传动带47以及过渡传动带48为链条。

当移动导向装置驱动电机41工作时,由其带动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42,由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42减速并且由其移动导向装置驱动减速箱轴421带动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43,由该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主动轮43经移动导向装置驱动传动带47带动传动滚轮轴驱动轮44,由该传动滚轮轴驱动轮44带动上悬挂车架主动移动导向装置31的结构体系的后传动滚轮轴312,由传动滚轮轴312带动固定其上的过渡传动轮45(链轮),由该过渡传动轮45通过过渡传动带48(链条)带动左滚轮轴驱动链轮46,由该左滚轮轴驱动链轮46带动左滚轮轴311,使传动滚轮轴前滚轮3123、传动滚轮轴后滚轮3124、左滚轮轴前滚轮3113以及左滚轮轴后滚轮3114分别循着前导轨滚轮槽11以及后导轨滚轮槽21滚动,从而带动上悬挂车架3移动,与此同时,作为随动的右滚轮轴321上的右滚轮轴前、后滚轮324、325也分别循着前、后导轨滚轮槽11、12滚动。前述上悬挂车架3向左或向右移动取决于前述移动导向装置驱动电机41的正转即顺时针工作或反转即逆时针工作的状态。

继续见图1并且结合图3,前述的吊架由吊架前梁51、吊架后梁52、吊架左梁53和吊架右梁54组成,吊架前梁51与吊架后梁52彼此前后平行,吊架左梁53固定在吊架前梁51与吊架后梁52的左端相向一侧之间,吊架右梁54固定在吊架前梁51与吊架后梁52的右端相向一侧之间;前述吊架升降执行机构6与前述吊架左梁53以及吊架右梁54朝向上的一侧连接。

由图1所示: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以及前述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中部连接的前述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7对应于前述吊架前梁51与吊架后梁52之间的上方;前述的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8连同前述镀膜器前吊梁10以及镀膜器后吊梁20与前述吊架前梁51以及吊架后梁52朝向下的一侧连接;前述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9设置在前述吊架右梁54的右侧。

请参见图1至图3,前述的吊架升降执行机构6包括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1、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2、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3、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4、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5、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6、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7和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8,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1与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11的底部固定,而该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11的顶部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1的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12的下端通过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座6121并且借助于螺栓第一螺钉ⅰ61211与前述吊架左梁53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而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12的上端伸展到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11的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腔6111内,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2与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21的底部固定,而该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21的顶部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2的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22的下端通过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座6221并且借助于螺栓第二螺钉ⅱ62211与前述吊架右梁54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而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22的上端伸展到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21的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腔6211内,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3与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31的底部固定,而该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31的顶部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3的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32的下端通过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座6321并且借助于螺栓第三螺钉ⅲ63211与前述吊架左梁53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而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32的上端伸展到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31的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座腔6311内,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4与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41的底部固定,而该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41的顶部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4的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42的下端通过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座6421并且借助于螺栓第四螺钉ⅳ64211与前述吊架右梁54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而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42的上端伸展到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641的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座腔(图中未示出)内,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5的左端通过驱动轴第一联轴器ⅰ651与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1传动连接,而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5的右端通过驱动轴第二联轴器ⅱ652与前述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7传动连接,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6的左端通过驱动轴第三联轴器ⅲ661与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7传动连接,而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6的右端通过驱动轴第四联轴器ⅳ662与前述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2传动连接,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7的左端通过驱动轴第五联轴器ⅴ671与前述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3传动连接,而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7的右端通过驱动轴第六联轴器ⅵ672同样与前述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7传动连接,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8的左端通过驱动轴第七联轴器ⅶ681与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7传动连接,而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8的右端通过图中未标注的驱动轴第八联轴器ⅷ与前述的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4传动连接;前述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9设置在前述吊架右梁54的右侧中部。

请参见图1至图4,前述的吊架升降动力传动机构7包括升降电机固定座71、升降电机72、升降电机驱动轮73、中心主齿轮箱74、中心主齿轮箱传动轮75、中心主齿轮箱传动带76、前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7和后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8,升降电机固定座71的前端和后端各具有一升降电机固定座臂711,前端的升降电机固定座臂711的上端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前梁3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而后端的升降电机固定座臂711的上端与前述上悬挂车架后梁3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升降电机固定座71的中部对应于上悬挂车架前梁33与上悬挂车架后梁34之间的下方并且还对应于前述吊架前梁51与吊架后梁52之间的上方,升降电机72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该升降电机72固定在前述升降电机固定座71的中部,并且该升降电机72的升降电机轴朝向左,升降电机驱动轮73固定在升降电机轴上,中心主齿轮箱74与前述升降电机固定座7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中心主齿轮箱74的中心主齿轮箱轴左轴头741通过第一联轴器ⅰ7411与前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7传动连接,而中心主齿轮箱74的中心主齿轮轴右轴头742通过第二联轴器ⅱ7421与后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8传动连接,中心主齿轮箱传动轮75固定在中心主齿轮箱74的中心主齿轮箱输出轴743上,中心主齿轮箱传动带76的一端套置在升降电机驱动轮73上,另一端套置在中心主齿轮箱传动轮75上,前述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5的右端的前述驱动轴第二联轴器ⅱ652与前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7的齿轮箱轴的左端传动连接,而前述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6的左端的驱动轴第三联轴器ⅲ661与前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7的齿轮箱轴的右端传动连接,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7的右端的驱动轴第六联轴器ⅵ672与后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8的齿轮箱轴的左端传动连接,而前述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8的左端通过驱动轴第七联轴器ⅶ681与后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8的齿轮箱轴的右端传动连接;设置在前述吊架右梁54的右侧中部的前述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9与前述升降电机驱动轮73传动连接。

当具有正反转功能的升降电机72(也可称升降驱动电机)工作时,由其升降电机轴带动升降电机驱动轮73,由该升降电机驱动轮73带动中心齿轮箱传动带76,由中心齿轮箱传动带76带动中心主齿轮箱传动轮75,由中心主齿轮箱传动轮75带动中心主齿轮箱74,由中心主齿轮箱74同步带动前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7以及后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8,由前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7同时带动前述的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5以及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6,并且由后驱动轴驱动齿轮箱78同时带动前述的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7以及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8,由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5带动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1,由该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1带动前述的前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12上行或下行,同时由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6带动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2,由该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2带动前述的前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22上行或下行,还同时由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7带动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3,由该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63带动前述的后左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32上行或下行,仍与此同时,由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驱动轴68带动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4,由该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64带动后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42上行或下行,从而在前述前左、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12、622、后左、右升降蜗轮蜗杆箱螺杆632、642的共同作用下使整个吊架5以及以吊架5为载体设置的镀膜器前吊梁10、镀膜器后吊梁20相应地上行或下行,上行或下行取决于升降电机72的顺时针或逆时针工作状态。

请继续见图1至图3,前述的镀膜器吊梁升降调整机构8包括前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1、前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2、后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3和后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4,其中,前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1对应于前述吊架前梁51的左端,前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2对应于吊架前梁51的右端并且该前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2的结构与前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1的结构相同,后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3与前述吊架后梁52的左端连接,后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4与吊架后梁52的右端连接并且该后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4的结构与后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3的结构相同。

前述的前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1包括前吊梁调整座811、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812、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813、前吊梁升降微调主动链轮814、前吊梁升降微调从动链轮815、传动链条816、前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817和前吊梁升降微调螺杆818,前吊梁调整座811的上端与前述吊架前梁51的左端底部固定,而前吊梁调整座811下端构成为纵向悬臂端,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813转动地设置在前吊梁调整座811的下端并且该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813的前端探出前吊梁调整座811的前侧,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812固定在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813的前端,前吊梁升降微调主动链轮814固定在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813的中部,传动链条816的上端套置在前吊梁升降微调从动链轮815上,而下端套置在前吊梁升降微调主动链轮814上,前吊梁升降微调从动链轮815固定在前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817的蜗轮箱蜗杆轴8171上,而该前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817与前述吊架前梁51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并且该前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817的蜗轮箱蜗轮与前吊梁升降微调螺杆818的上端传动配合,而该前吊梁升降微调螺杆818的下端通过螺杆铰接座8181铰接在镀膜器前吊梁10朝向上的一侧;前述后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3包括后吊梁调整座831、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万向节传动杆832、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833和后吊梁升降微调螺杆834,后吊梁调整座831在对应于前述前吊梁调整座811的右侧的位置与前述吊架前梁51的底部固定,在该后吊梁调整座831上设置有用于与前述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万向节传动杆832的前端传动连接的万向节传动杆驱动手轮8311,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万向节传动杆832的后端与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833传动连接,而该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833与前述吊架后梁52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并且该后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833的蜗轮箱蜗轮与后吊梁升降微调螺杆834的上端传动配合,而该后吊梁升降微调螺杆834的下端通过后吊梁升降微调螺杆连接座铰接在前述镀膜器后吊梁20朝向上的一侧。

如前述,由于前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2的结构是与前述前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1相同的,因而申请人不再对前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2进行说明。同样的道理,由于前述后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4的结构与后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3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不再对后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4进行说明。

当操作者对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812操作时,由其带动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813,由该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轴813带动前吊梁升降微调主动链轮814,由前吊梁升降微调主动链轮814通过传动链条816带动前吊梁升降微调从动链轮815,由该前吊梁升降微调从动链轮815带动蜗轮箱蜗杆轴8171,由该蜗轮箱蜗杆轴8171带动前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817,从而由前吊梁升降微调蜗轮箱817带动前吊梁升降微调螺杆818,由前吊梁升降微调螺杆818通过螺杆铰接座8181与镀膜器前吊梁10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铰接,因而随着操作者对前吊梁升降微调手轮812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操作而使前吊梁升降微调螺杆818向上或向下位移,最终使镀膜器前吊梁10相应向上或向下位移。由于前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2的操作方式与前述对前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1的操作方式相同,因而不再赘述。此外,由于通过对后吊梁左升降微调装置83以及后吊梁右升降微调装置84的操作使镀膜器后吊梁20向上或向下位移的过程也基本上与前述雷同,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会对操作产生技术上的困惑,因而申请人不再复述。

在本实施例中,上面反复提及的镀膜器前吊梁10以及镀膜器后吊梁20是中空的,具体地讲,在镀膜器前吊梁10的右端配接有一进水接口座101,在该进水接口座101的右侧配设有一进水接口1011;在镀膜器后吊梁20的右端配接有一回水接口座201,在该回水接口座201的右侧配设有一回水接口2011,进水接口1011以及回水接口2011通过管路与循环水回路装置如配有水箱的循环泵连接,而镀膜器前吊梁10以及镀膜器后吊梁20的左端通过连通管连通。

继续见图1至图3并且结合图4,前述的镀膜器吊梁应急升降手动调整机构9包括应急操作手轮91、应急操作传动轴92、连接座93、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94、离合器95、应急操作传动带轮96和应急操作传动带97,应急操作手轮91在对应于前述吊架右梁54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应急操作手轮轴911的右端,应急操作手轮轴911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应急操作手轮轴轴承座9111上,而该应急操作手轮轴轴承座9111固定在前述吊架右梁5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应急操作手轮轴911的左端伸展到应急操作手轮轴轴承座9111的左侧,应急操作传动轴92的右端通过传动轴连接器922与应急操作手轮轴911的左端传动连接,而该应急操作传动轴92的左端构成有一花键轴头921,在该花键轴头921上设置有一万向节98,该万向节98与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94的右端连接,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94的中部通过轴座941转动地支承在连接座93的下部,连接座93固定在前述中心主齿轮箱74的下部,离合器95为电磁离合器并且设置在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94的左端,应急操作传动带轮96在对应于离合器95的左侧的位置同样设置在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94的左端并且与前述离合器95相配合,应急操作传动带97的一端套置在前述升降电机驱动轮73上,而另一端套置在应急操作传动带轮96上。

由于上面提及的离合器95为电磁离合器,因而该离合器95在通电时即在正常工作时,处于电磁吸合状态,使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94与应急操作传动带96之间的连动关系断开,反之亦然。

当遇到不可预见性的突然停电情形时,可由在线作业人员以手动方式对应急操作手轮91操作,由该应急操作手轮91通过应急操作手轮轴911以及传动轴连接器922带动应急操作传动轴92,经万向节98(也可称“传动轴万向联轴节”)带动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94,由于在断电状态下,离合器95即电磁离合器的离合片处于合的状态,因而在应急操作传动带轮轴94的转动下并且由离合器95的作用而使应急操作传动带轮96带动应急操作传动带97,由应急操作传动带97带动前述的升降电机驱动轮73,由升降电机驱动轮73使升降电机72动作,按前述相同过程而实现吊架5的上行,以便设置于镀膜器前、后吊梁10、20的左端之间的并且由图5示意的镀膜器30向上位移而行出锡槽40。

请参见图5,在图5中示出了上面提及的锡槽40,该锡槽40具有镀膜器进出口401(也可称“镀膜器进出腔”)。图示的镀膜器30固定在了镀膜器前、后吊梁10、20的左端之间。

如前述,当遇到意外停电时,那么按申请人在上面所述的操作过程使镀膜器前、后吊梁10、20向上位移,直至使镀膜器前、后吊梁10、20连同镀膜器30向上位移,并且还可通过拽引吊架5而使本实用新型循着前述的前、后导轨1、2向右移动,使镀膜器前、后吊梁10、20的左端连同镀膜器30从前述的镀膜器进出口401移出锡槽40,以利保护镀膜器3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