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8631发布日期:2020-05-22 21:2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硅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限制电池容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普遍使用的碳负极材料的容量太低,无法使电池容量达到相关规定,只有采用容量更高的新型负极材料才能使电池容量达到要求,而在所有的负极材料中,硅碳复合材料是最有希望取代碳负极材料的。因此,研发低成本、高容量的硅碳复合材料成了当前热门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硅负极材料存在硅材料体积膨胀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该制备装置包括多晶硅制备装置、石墨供应装置、混料装置和焙烧单元,多晶硅制备装置设置有无定型硅粉供应口,用于供应无定型硅粉;石墨供应装置设置有石墨供应口,用于供应石墨;混料装置设置有加料口和混料出口,加料口分别与无定型硅粉供应口和石墨供应口相连通,同时加料口也用于添加碳源和有机溶剂;焙烧单元设置有混料入口,混料出口与混料入口通过混料输送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焙烧单元包括:焙烧装置和研磨筛分装置,焙烧装置设置有混料入口和焙烧产物出口;及研磨筛分装置设置有焙烧产物入口,焙烧产物入口与焙烧产物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研磨筛分装置设置有筛分物料出口,上述制备装置还包括洗涤单元,洗涤单元包括:氢氟酸供应装置、洗涤装置和过滤装置,氢氟酸供应装置设置有氢氟酸供应口;洗涤装置设置有洗涤液入口、筛分物料入口和洗涤物料出口,筛分物料入口与筛分物料出口相连通,洗涤液入口与氢氟酸供应口相连通;及过滤装置设置有洗涤物料入口,洗涤物料入口与洗涤物料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设置有固相出口,上述洗涤单元还包括烘干装置,烘干装置设置有待烘干物料入口,待烘干物料入口与将固相出口相连通,用于烘干经固相出口排出的物料。

进一步地,上述焙烧单元还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焙烧装置中的温度。

进一步地,上述制备装置还包括加料计量装置,加料计量装置用于控制无定型硅粉、石墨、碳源及有机溶剂的加入量。

进一步地,上述制备装置还包括碳源供应装置和第一控制阀,碳源供应装置设置有碳源供应口,碳源供应口与加料口通过碳源供应管路相连通,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碳源供应管路上,且第一控制阀与加料计量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制备装置还包括有机溶剂供应装置和第二控制阀,有机溶剂供应装置设置有有机溶剂供应口,有机溶剂供应口与加料口通过有机溶剂供应管路相连通,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有机溶剂供应管路上,且第二控制阀与加料计量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硅粉供应口与加料口通过硅粉供应管路相连通,上述制备装置包括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设置在硅粉供应管路上,且第三控制阀与加料计量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石墨供应口与加料口通过石墨供应管路相连通,上述制备装置包括第四控制阀,第四控制阀设置在石墨供应管路上,且第四控制阀与加料计量装置电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述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中,多晶硅制备装置中供应的硅粉是在气相环境下生成的,粒径比球磨得到的粒径均匀,非常适合包覆,这使得碳硅复合材料在应用过程中硅的体积变化相对较小;同时石墨装置提供的石墨加入到混料装置中时,由于石墨为连续导电相,加入石墨能够起到抑制硅体积膨胀的作用。在上述两方面原因下,采用上述制备装置制得的碳硅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硅源体积膨胀率和较大的电池容量。此外上述制备装置还具有流程短,能耗低,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制得的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多晶硅制备装置;12、石墨供应装置;13、碳源供应装置;14、有机溶剂供应装置;

20、混料装置;

30、焙烧单元;31、焙烧装置;32、研磨筛分装置;

40、洗涤单元;41、氢氟酸供应装置;42、洗涤装置;43、过滤装置;44、烘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正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现有的硅负极材料存在硅材料体积膨胀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如图1所示,该制备装置包括:多晶硅制备装置11、石墨供应装置12、混料装置20和焙烧单元30。多晶硅制备装置11设置有无定型硅粉供应口,用于供应无定型硅粉;石墨供应装置12设置有石墨供应口,用于供应石墨;混料装置20设置有加料口和混料出口,加料口分别与无定型硅粉供应口和石墨供应口相连通,同时加料口也用于添加碳源和有机溶剂,加料口也用于添加碳源和有机溶剂,焙烧单元30设置有混料入口,混料出口与混料入口通过混料输送管路相连通。

上述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中,多晶硅制备装置11中供应的硅粉是在气相环境下生成的,粒径比球磨得到的粒径均匀通常为1~300nm,非常适合包覆,这使得碳硅复合材料在应用过程中硅的体积变化相对较小,并且有利于降低制备成本;同时石墨装置提供的石墨加入到混料装置20中时,由于石墨为连续导电相,加入石墨能够起到抑制硅源体积膨胀的作用。在上述两方面原因下,采用上述制备装置制得的碳硅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硅体积膨胀率和较大的电池容量。此外上述制备装置还具有流程短,能耗低,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采用上述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有利于降低硅体积膨胀率。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焙烧单元30包括焙烧装置31和研磨筛分装置32,焙烧装置31设置有混料入口和焙烧产物出口;及研磨筛分装置32设置有焙烧产物入口,焙烧产物入口与焙烧产物出口相连通。

经混料装置20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料输送至焙烧装置31中进行焙烧,以使碳硅复合材料形成较为稳定的多孔结构,同时使石墨嵌入上述稳定的多孔结构中。由于上述孔隙的存在,使得硅体积的膨胀过程对后续含碳硅复合材料的电极的性能影响较小。同时通过研磨筛分装置32将碳硅复合材料研磨成更细小的颗粒,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硅体积膨胀对后续含碳硅复合材料的电极的性能影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研磨筛分装置32设置有筛分物料出口,上述制备装置还包括洗涤单元40,该洗涤单元40还包括氢氟酸供应装置41、洗涤装置42和过滤装置43,氢氟酸供应装置41设置有氢氟酸供应口;洗涤装置42设置有洗涤液入口、筛分物料入口和洗涤物料出口,筛分物料入口与筛分物料出口相连通,洗涤液入口与氢氟酸供应口相连通;及过滤装置43设置有洗涤物料入口,洗涤物料入口与洗涤物料出口相连通。

采用腐蚀性强的氢氟酸对筛选出的焙烧粉末进行洗涤,能够去除焙烧产物中的金属和其它杂质,进而能够提高碳硅复合材料的纯度。

经酸洗后的物料表面通常会残留一些洗涤液氢氟酸,为了去除上述洗涤液,如图1所示,优选地,上述过滤装置43设置有固相出口,洗涤单元40还包括烘干装置44,烘干装置44设置有待烘干物料入口,待烘干物料入口与将固相出口相连通,用于烘干对经固相出口排出的物料。

更优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烘干装置44为负压焙烧装置31。将焙烧过程的负压下进行有利于提高烘干的效率,进而缩短制备周期。

为了更精确地控制焙烧单元30中的焙烧温度,如图1所示,优选地,焙烧单元30还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焙烧装置31中的温度。

为了更好地控制硅粉、石墨、碳源及有机溶剂的计入量,优选地,上述制备装置还包括加料计量装置,加料计量装置用于控制无定型硅粉、石墨、碳源及有机溶剂的加入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碳硅复合材料制备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可以设置自动供料装置。自动供料装置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其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制备装置还包括碳源供应装置13和第一控制阀,碳源供应装置13设置有碳源供应口,碳源供应口与加料口通过碳源供应管路相连通,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碳源供应管路上,且第三控制阀与加料计量装置电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制备装置还包括有机溶剂供应装置14和第二控制阀,有机溶剂供应装置14设置有有机溶剂供应口,有机溶剂供应口与加料口通过有机溶剂供应管路相连通,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有机溶剂供应管路上,且第二控制阀与加料计量装置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制备装置包括第三控制阀,硅粉供应口与加料口通过硅粉供应管路相连通,第三控制阀设置在硅粉供应管路上,且第三控制阀与加料计量装置电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制备装置包括第四控制阀,石墨供应口与加料口通过石墨供应管路相连通,第四控制阀设置在石墨供应管路上,且第四控制阀与加料计量装置电连接。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图2所示,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硅源、碳源、石墨及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其中上述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硅源为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纳米级无定型硅粉;及在保护气氛下,使混合物进行焙烧,得到碳硅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使用硅源无定型硅粉是在气相环境下生成的,粒径比球磨得到的粒径均匀,非常适合包覆,这使得碳硅复合材料在应用过程中的体积变化相对较小;同时石墨为连续导电相,在制备过程中加入石墨能够起到抑制硅源体积膨胀的作用。在上述两方面原因下,上述碳硅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硅体积膨胀率和较大的电池容量。此外上述工艺还具有流程简单,能耗低,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碳硅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硅体积膨胀率和较高的电池容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硅源、碳源及石墨的重量比为(1~30):(20~69):(30~50)。硅源、碳源及石墨的重量比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围,而将其限定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进一步抑制硅的体积膨胀率,并提高电池容量。

上述硅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采用的碳源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碳源。优选地,碳源包括但不限于沥青、焦炭、热分解后的炭、聚氯乙烯和葡萄糖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包含上述碳源的溶液。上述碳源具有价格低廉易得等优点,选用上述碳源有利于降低硅碳复合材料的成本。

上述硅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采用的石墨可以是天然石墨,也可以是人造石墨。

上述硅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采用的有机溶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有机溶剂。优选地,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四氢呋喃、葡萄糖、甲苯和正己烷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焙烧过程使碳源、硅源及石墨之间结合地更加紧密,且能够去除硅碳材料表面的活泼官能团,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池容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焙烧过程在-0.2~0.2bar的压力下进行。上述焙烧过程中有气体产生,将上述焙烧过程在负压下进行有利于提高气体产物的排出效率,提高焙烧过程的进行,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容量和首次充放电效率。

上述保护气氛为非氧化气体,优选地,保护气氛为氩气和/或氢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焙烧过程的温度为600~1300℃。由于本申请制备碳硅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加入了特定的纳米级无定型硅粉作为硅源,同时还加入了石墨,由于原料的特殊性,将焙烧温度限定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焙烧过程的反应程度,进而有利于降低碳硅复合材料中硅源体积膨胀率和电池容量。更优选地,焙烧过程的温度为850~1200℃。

为了进一步提高碳硅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焙烧反应的产物体系依次进行研磨、筛分和酸洗及烘干的步骤。

优选地,经筛分过程后得到的固体颗粒的粒度为100~500μm。将固体颗粒的粒度限定在上述范围内,相对于硅源的总体积,使用过程中硅源体积的膨胀变化较低,进而其对电池容量的影响较小。更优选地,经筛分过程后得到的固体颗粒的粒度为100~300μ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酸洗过程中使用的酸为氢氟酸。采用腐蚀性强的氢氟酸对筛选出的焙烧粉末进行洗涤,能够去除焙烧产物中的金属和其它杂质,进而能够提高碳硅复合材料的纯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烘干步骤在-0.1~0bar和100~250℃的条件下进行。将上述烘干过程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有利于缩短烘干过程的时间,进而有利于缩短制备周期。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碳硅复合电极,该碳硅复合电极包含上述硅碳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使用硅源无定型硅粉是在气相环境下生成的,粒径比球磨得到的粒径均匀,非常适合包覆,这使得碳硅复合材料在应用过程中的体积变化相对较小;同时石墨为连续导电相,在制备过程中加入石墨能够起到抑制硅源体积膨胀的作用。因而上述碳硅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硅体积膨胀率和较大的电池容量。在此基础上,含有碳硅复合材料的电极具有较为稳定的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含本申请提供的碳硅复合电极。

由于本申请提供的含有碳硅复合材料的电极具有较为稳定的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含有上述碳硅复合电极的电池具有较为稳定的电池容量和首次充放电效率。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图1所示的制备装置制备碳硅复合材料。

实施例1

多晶硅制备装置11用于供应无定型硅粉;石墨供应装置12用于供应石墨。

将收集的无定型硅粉在研磨筛分装置32中进行筛分后,并将其与有机溶剂、研磨好的石墨、炭在混料装置20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放入焙烧装置31(高温炉)中,并在保护气氛条件下焙烧,得到焙烧产物。将焙烧产物逐渐冷却至常温后取出,并进行清洗,滤干后将得到的固体放入干燥箱中烘干。将烘干后将固体研磨至符合要求,最后经筛分得到合格的硅碳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的具体条件如下:

(1)使用300目的筛子将无定型硅粉进行筛分,将筛分合格的粉末留用。

(2)使用300目的筛子将研磨后的天然石墨进行筛分,将筛分合格的粉末留用。

(3)在混料装置20中,按硅粉、石墨及沥青按重量比25:45:30进行配料,然后将沥青、筛分后的无定形硅粉和石墨完全溶解在有机溶剂(四氢呋喃)中,搅拌均匀后,滤掉不溶物,得到滤液。

(4)焙烧装置31中,将上述滤液在850℃、-0.05bar~-0.1bar、用氩气作为保护气的环境下培烧,直到将全部的溶剂挥发,得到焙烧产物固体,然后将上述焙烧产物固体继续在氩气氛下降温至常温。

(5)将焙烧产物输送至研磨筛分装置32中,并在氩气氛下,将上述焙烧产物固体研磨至200μm,留下筛分产物;在洗涤装置42中用氢氟酸对上述筛分产物进行洗涤,以去除将筛分合格的粉末中金属和其它杂质去除,最后经过滤装置43过滤得到固体粉末。

(6)将步骤(5)中滤得的固体在-0.1bar、150℃、氩气氛围的条件下在烘干装置44中进行烘干操作,烘干冷却后的固体粉末即为硅碳复合材料成品。

(7)科晶公司的扣式电池测试仪对硅碳负极粉末材料制成纽扣电池进行性能测试,经过1000次循环后电池容量仍大于1000mah/g。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采用上述制备装置制得的碳硅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硅源体积膨胀率和较大的电池容量。此外上述制备装置还具有流程短,能耗低,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