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1894发布日期:2020-08-14 19:50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秆处理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几十年的秸秆还田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秸秆不做处理的还田地块土壤碳氮比失调、病虫害增多,秸秆降解周期长,粉碎秸秆过长还会影响播种,农作物不抗倒,秸秆腐烂时产生有害气体威胁作物生长。秸秆生物工程技术处理是将强速生物腐熟菌剂通过机械粉碎—机械喷洒—机械旋耕的标准化、流程化工程作业,将有益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与秸秆充分混合,加速秸秆腐殖化,杀灭病菌虫卵,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植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工作内容。使有机物料能有效就地转化增值、循环、达到省工简便、节本增效的目的。现有的秸秆还田机只具备粉碎秸秆的功能,还需要专门的喷雾设备来喷洒生物腐熟菌剂,而且在秸秆还田的过程中,尘土和颗粒飞扬,污染环境,同时也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技术实现要素: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粉碎秸秆、实现秸秆还田,同时又能喷洒生物腐熟菌剂,减低粉尘颗粒污染的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包括秸秆还田机本体,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防尘盒,所述防尘盒的底部和前部敞开,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设于所述防尘盒内,所述防尘盒内设有竖直的喷嘴安装板,所述喷嘴安装板位于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的前端,所述喷嘴安装板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连接有输送管和料泵,所述料泵置于溶液罐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喷嘴安装板的前端设有防护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喷嘴包括生物腐熟菌剂喷嘴和水喷嘴,所述生物腐熟菌剂喷嘴的直径大于所述水喷嘴的直径,所述水喷嘴环绕所述生物腐熟菌剂喷嘴设置;所述溶液罐包括独立的生物腐熟菌剂混合罐和清水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溶液罐位于所述防尘盒的顶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生物腐熟菌剂混合罐包括上部的旋转桶和下部的储液桶,所述旋转桶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旋转桶上设有进料口、进水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阀门,所述储液桶上设有与所述出料口配合的进液槽,所述进液槽的底部设有进液网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所述水喷嘴为可拆卸式,且配有独立的可移动的输送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同时具有秸秆粉碎还田和向粉碎的秸秆喷洒生物腐熟菌剂的功能。所述防尘盒配合喷洒的液体的生物腐熟菌剂,还能有效的抑制颗粒飞舞、降扬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护网可以防止粉碎的秸秆或异物破坏喷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喷嘴环绕所述生物腐熟菌剂喷嘴设置可以用清水来沉降生物腐熟菌剂液体,把生物腐熟菌剂液体降落在粉碎的秸秆上,防止起风时生物腐熟菌剂液体飘散到空气中而污染环境。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充分混合生物腐熟菌剂液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拆卸式且配有独立的可移动的输送管的水喷嘴可以用来向旋转桶提供混合生物腐熟菌剂所需要的的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的喷嘴安装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图;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的生物腐熟菌剂混合罐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防尘盒10、喷嘴安装板20、喷嘴30、溶液罐40、防护网50、生物腐熟菌剂喷嘴31、水喷嘴32、生物腐熟菌剂混合罐41、旋转桶411、储液桶412、进液槽413、进液网孔4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包括秸秆还田机本体,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防尘盒10,所述防尘盒10的底部和前部敞开,可选的,所述防尘盒10的后部设有连接孔,用于与其他部件或设备连接,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设于所述防尘盒10内,所述防尘盒10内设有竖直的喷嘴安装板20,所述喷嘴安装板20位于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的前端,所述喷嘴安装板20上设有喷嘴30,所述喷嘴30连接有输送管和料泵,所述料泵置于溶液罐内40。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同时具有具有秸秆粉碎还田和向粉碎的秸秆喷洒生物腐熟菌剂的功能。所述喷嘴设于秸秆还田机本体的前方,可以先润湿秸秆,喷洒的生物腐熟菌剂液体可以防止秸秆粉碎和还田过程中产生飞扬的颗粒,防尘盒可以进一步限制颗粒向外扩散。防尘盒的前部和底部敞开,不影响秸秆还田机本体的正常的秸秆粉碎和还田。秸秆还田机本体可以通过防尘盒的后部的连接孔与其他部分或其他机器设备连接。优选的,所述喷嘴朝向斜下方。本申请的研究人员在实践中发现所述喷嘴朝向斜下方,可以显著提高生物腐熟菌剂液体的率用率。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嘴安装板20的前端设有防护网50。位于所述喷嘴安装板的前端的防护网,可以防止较大的秸秆或异物破坏喷嘴。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嘴30包括生物腐熟菌剂喷嘴31和水喷嘴32,所述生物腐熟菌剂喷嘴31的直径大于所述水喷嘴32的直径,所述水喷嘴32环绕所述生物腐熟菌剂喷嘴31设置;所述溶液罐40包括独立的生物腐熟菌剂混合罐41和清水罐。所述水喷嘴环绕所述生物腐熟菌剂喷嘴设置可以用清水来沉降生物腐熟菌剂液体,把生物腐熟菌剂液体降落在粉碎的秸秆上,防止起风时生物腐熟菌剂液体飘散到空气中而污染环境。另外,生物腐熟菌剂喷嘴31的直径大于所述水喷嘴32的直径,一方面是控制清水的使用量,另一方面是防止生物腐熟菌剂混合液体中的可能的颗粒来堵塞生物腐熟菌剂喷嘴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腐熟菌剂混合罐41和清水罐分别位于所述防尘盒10的顶部。所述生物腐熟菌剂混合罐41和清水罐设于所述防尘盒10的顶部可以方便进行加水和补充生物腐熟菌剂的操作。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腐熟菌剂混合罐41包括上部的旋转桶411和下部的储液桶412,所述旋转桶411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旋转桶411上设有进料口、进水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阀门,所述储液桶412上设有与所述出料口配合的进液槽413,所述进液槽413的底部设有进液网孔414。为了防止生物腐熟菌剂的混合液体在使用中发生沉降,可以通过旋转桶的旋转来保持生物腐熟菌剂的混合液体的尽可能的均一。旋转桶的旋转可以通过电机来驱动。所述进液槽413的底部设有进液网孔414,方便旋转桶411中的生物腐熟菌剂的混合液体进入进液槽413,又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水喷嘴32为可拆卸式,且配有独立的可移动的输送管。优选的,所述水喷嘴32可以调节出水直径和压力。可拆卸式且配有独立的可移动的输送管的水喷嘴可以用来向旋转桶提供混合生物腐熟菌剂所需要的的水。通过调节出水直径和压力,可以增压来对需要清洁或被堵塞的喷嘴、防护网、进液网孔进行压力冲洗。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运用情况: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几个自然村进行实地操作。生物腐熟剂采用北京市农林院重点研发产品1号强速腐熟剂,登记证号:微生物肥(2017)临字(4816)号,有效活菌数在≥5亿/克以上。生产标准《农用微生物菌剂》gb20287-2006。操作过程:1先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玉米等作物;秸秆粉碎长度<10cm,茬根部残留长度应<18cm;2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装置进行秸秆还田和同时喷塑生物腐熟剂,要求秸秆长度<5cm,强速腐熟剂2-3kg/亩,兑水稀释100-200倍均匀喷洒、湿润;3机械旋耕一遍,深度应>15cm;4.旋耕秣平后土壤湿度应>50%,以60%-70%为宜;干旱土壤应浇水、喷灌、喷淋5.旋耕秣平5-7天后,可以播种下茬作物。使用本实用新型设备的生物工程处理法和常规处理(深翻法)相比,不仅成本降低,还有很多优点,见下表。表1秸秆生物工程处理与常规处理成本比较(元/亩)作业项目粉碎药剂播撒旋耕深翻腐熟剂合计秸秆生物工程处理50155060175常规处理(深翻法)505060160注:将旋耕机做适当改动,实现播撒、旋耕一体化操作,两种处理方法的成本基本一致。表2秸秆生物工程处理优点(45天后)注:残留秸秆指长度大于2cm;病虫害发生率为调查50株出现病虫危害状的比例;株高茎粗为连续取代表性植株20株的测定的平均值。表3土壤秸秆生物量及微生物变化(90天)表4秸秆生物工程原位还田处理土壤性质比较表(90天)表3和表4中,于小麦收货后抽取土壤测定背景值,实施秸秆还田作业后45天、90天抽取常规处理和生物工程处理土壤样品进行检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