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卷重直接纱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5216发布日期:2020-12-01 10:4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大卷重直接纱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接纱拉丝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大卷重直接纱拉丝机。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拉丝机,是一种将玻璃熔液经高速拉制呈纤维丝状并按一定规律绕制成纤维卷的机械设备,由于后道工序生产对卷径、卷重、定长等指标的需求不同,以及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所以对直接纱拉丝机要求有各种卷径、卷重型号的设备,随着玻璃纤维制品后道工序的升级改进以及企业对更高生产效率的追求,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大卷重直接纱拉丝机来满足更大卷径和卷重的指标,但现有技术的拉丝机通过将涂油辊对直接纱进行涂油,然后直接进行缠绕,但无法对直接纱进行支撑,导致直接纱松散,导致与涂油辊接触力度小,使其涂油效果差,进而影响其拉丝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大卷重直接纱拉丝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拉丝机通过将涂油辊对直接纱进行涂油,然后直接进行缠绕,但无法对直接纱进行支撑,导致直接纱松散,导致与涂油辊接触力度小,使其涂油效果差,进而影响其拉丝效果的问题,达到了通过一个电机带动卷纱辊进行旋转和控制刷油辊进行往复推进,且增加直接纱与限位套管的接触力度,进而增加了直接纱的涂油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大卷重直接纱拉丝机,包括机架、支撑脚、面板、刷油辊、卷纱辊、传动装置和电机,所述机架底端安装有四个支撑脚,所述机架右侧固定有面板,所述机架顶端左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安装有传动装置,且传动装置右端分别与刷油辊和卷纱辊进行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由第一外壳、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减速机、刷油辊控制机构和转动轴组成,所述电机右端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外壳与第一皮带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后端的第二皮带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右端通过转动轴与减速机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减速机右端通过转动轴与卷纱辊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右端通过输出轴与刷油辊控制机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刷油辊控制机构与刷油辊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刷油辊由第一直杆、第二直管、限位套管、连接杆和支撑轴组成,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管外侧中部均套接有限位套管,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管左端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左侧中部固定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左端贯穿面板与刷油辊控制机构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刷油辊控制机构由第二外壳、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调节机构组成,所述第二皮带轮右端圆心处通过转轴贯穿第二外壳与第一锥齿轮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后端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圆心处穿插有一转动轴,且该转动轴后端与第一连杆左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右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连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前端通过第三连杆与支撑轴进行固定,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外壳底端与机架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由固定壳、小齿轮和大齿轮组成,所述电机右端的输出轴贯穿固定壳与小齿轮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小齿轮底端与大齿轮啮合,所述转动轴左端贯穿固定壳与大齿轮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壳底端与机架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由旋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承和支撑杆组成,所述旋钮底端通过转轴与第三锥齿轮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底端右侧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右端通过转轴与第一齿轮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底端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轴承,且轴承圆心处与支撑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轴承顶端通过支撑杆与第二外壳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轴与面板连接处设置有限位管,且限位管内壁与支撑轴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后端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小齿轮的外径为大齿轮外径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采用型号为y2-160l-4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拉丝机通过将涂油辊对直接纱进行涂油,然后直接进行缠绕,但无法对直接纱进行支撑,导致直接纱松散,导致与涂油辊接触力度小,使其涂油效果差,进而影响其拉丝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传动装置,采用一体式传动装置,通过一个电机带动卷纱辊进行旋转,且控制刷油辊进行往复推进,使直接纱均匀缠绕在卷纱辊上,且刷油辊设置有两根,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且在传动装置内设置了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对两根刷油辊的转动角度进行调整,使两根刷油辊对直接纱进行拉紧,达到了增加直接纱与限位套管的接触力度,进而增加了直接纱的涂油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机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刷油辊控制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刷油辊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支撑脚-2、面板-3、刷油辊-4、卷纱辊-5、传动装置-6、电机-7、第一直杆-41、第二直管-42、限位套管-43、连接杆-44、支撑轴-45、第一外壳-61、第一皮带轮-62、第二皮带轮-63、减速机-64、刷油辊控制机构-65、转动轴-66、固定壳-641、小齿轮-642、大齿轮-643、第二外壳-651、第一锥齿轮-652、第二锥齿轮-653、第一连杆-654、第二连杆-655、第三连杆-656、调节机构-657、旋钮-6571、第三锥齿轮-6572、第四锥齿轮-6573、第一齿轮-6574、第二齿轮-6575、轴承-6576、支撑杆-657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大卷重直接纱拉丝机:包括机架1、支撑脚2、面板3、刷油辊4、卷纱辊5、传动装置6和电机7,机架1底端安装有四个支撑脚2,机架1右侧固定有面板3,机架1顶端左侧安装有电机7,电机7右端安装有传动装置6,且传动装置6右端分别与刷油辊4和卷纱辊5进行连接,传动装置6由第一外壳61、第一皮带轮62、第二皮带轮63、减速机64、刷油辊控制机构65和转动轴66组成,电机7右端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外壳61与第一皮带轮6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皮带轮62通过皮带与后端的第二皮带轮6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皮带轮62右端通过转动轴与减速机64进行转动连接,减速机64右端通过转动轴66与卷纱辊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皮带轮63右端通过输出轴与刷油辊控制机构65进行转动连接,刷油辊控制机构65与刷油辊4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刷油辊4由第一直杆41、第二直管42、限位套管43、连接杆44和支撑轴45组成,所述第一直杆41和第二直管42外侧中部均套接有限位套管43,所述第一直杆41和第二直管42左端通过连接杆4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44左侧中部固定有支撑轴45,所述支撑轴45左端贯穿面板3与刷油辊控制机构65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刷油辊控制机构65由第二外壳651、第一锥齿轮652、第二锥齿轮653、第一连杆654、第二连杆655、第三连杆656和调节机构657组成,所述第二皮带轮63右端圆心处通过转轴贯穿第二外壳651与第一锥齿轮652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652后端与第二锥齿轮653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653圆心处穿插有一转动轴,且该转动轴后端与第一连杆654左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54右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连杆655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54前端通过第三连杆656与支撑轴45进行固定,所述支撑轴45上设置有调节机构657,所述第二外壳651底端与机架1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减速机64由固定壳641、小齿轮642和大齿轮643组成,所述电机7右端的输出轴贯穿固定壳641与小齿轮642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小齿轮642底端与大齿轮643啮合,所述转动轴66左端贯穿固定壳641与大齿轮643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壳641底端与机架1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调节机构657由旋钮6571、第三锥齿轮6572、第四锥齿轮6573、第一齿轮6574、第二齿轮6575、轴承6576和支撑杆6577组成,所述旋钮6571底端通过转轴与第三锥齿轮6572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6572底端右侧与第四锥齿轮6573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6573右端通过转轴与第一齿轮6574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6574底端与第二齿轮6575啮合,所述第二齿轮6575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轴承6576,且轴承6576圆心处与支撑轴45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轴承6576顶端通过支撑杆6577与第二外壳651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支撑轴45与面板3连接处设置有限位管,且限位管内壁与支撑轴45贴合,有利于对支撑轴45的移动进行限制,使支撑轴45进行直线运作。

其中,所述第二齿轮6575位于第一齿轮6574后端上方,有利于避免第二齿轮6575与第四锥齿轮6573之间的连接轴与支撑杆6577位置产生冲突。

其中,所述小齿轮642的外径为大齿轮643外径的一半,有利于通过小齿轮642和大齿轮643的外径差,对电机7的转动速度进行减缓。

其中,所述电机7采用型号为y2-160l-4极,转动力度大,且工作噪音小。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654、第二连杆655和第三连杆656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硬度高,不易损坏,且不易生锈。

根据上表得知本实用新型第一传动装置105和第二传动装置106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具有硬度高,不易损坏的优点。

本专利所述的第一锥齿轮652、第二锥齿轮653、第三锥齿轮6572和第四锥齿轮6573用来传递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在一般机械中,锥齿轮两轴之间的交角等于90°(但也可以不等于90°),与圆柱齿轮类似,锥齿轮有分度圆锥、齿顶圆锥、齿根圆锥和基圆锥,圆锥体有大端和小端,其对应大端的圆分别称为分度圆(其半径为r)、齿顶圆、齿根圆和基圆,一对锥齿轮的运动相当于一对节圆锥作纯滚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平面地板上,且将电机7与外部控制设备进行连接,在使用时,在第一直杆41和第二直管42上的限位套管43进行涂油,然后将直接纱分别绕过第一直杆41和第二直管42上的限位套管43,且缠绕在卷纱辊5上,然后通过外部控制设备供电且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电机7产生动力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62圆心处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62通过圆心处的转动轴带动小齿轮642圆心处进行转动,且小齿轮642带动底端的大齿轮643进行转动,由于小齿轮642的外径为大齿轮643外径的一半,通过小齿轮642和大齿轮643的外径差,对电机7的转动速度进行减缓,通过大齿轮643圆心处的转动轴66带动卷纱辊5圆心处进行转动,通过卷纱辊5旋转对直接纱进行拉丝卷取,且第一皮带轮62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63进行转动,且第二皮带轮63通过圆心处的转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652圆心处进行转动,且第一锥齿轮652带动后端的第二锥齿轮653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653通过圆心处的转动轴带动第一连杆654左端进行转动,第一连杆654右端通过转动轴带动第二连杆655左端进行画圆式转动,由于第二连杆655前端通过第三连杆656与支撑轴45进行连接,且由于支撑轴45通过面板3上的限位管进行限位,使第二连杆655通过第三连杆656带动支撑轴45进行往复直线运作,进而带动第一直杆41和第二直管42上的限位套管43进行往复直线运作,通过限位套管43拉动直接纱进行往复移动,使直接纱均匀缠绕在卷纱辊5上,且设置了调节机构657,通过转动旋钮6571,旋钮6571通过底端圆心处的转动轴带动第三锥齿轮6572圆心处进行转动,且第三锥齿轮6572带动底端的第四锥齿轮6573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6573通过圆心处的转动轴带动第一齿轮6574圆心处进行转动,且第一齿轮6574带动底端的第二齿轮6575进行转动,第二齿轮6575带动圆心处的支撑轴45进行旋转,使支撑轴45通过连接杆44带动第一直杆41和第二直管42进行旋转,使第一直杆41和第二直管42对直接纱进行拉紧,增加直接纱与限位套管43的接触力度,进而增加了直接纱的涂油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