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废弃胶囊壳生产肥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58681发布日期:2020-07-04 04:31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加工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废弃胶囊壳生产肥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胶囊壳是用食用级药用的明胶经过精处理与辅助材料制造而成的用于盛装固体粉末、颗粒的卵状空心外壳。胶囊壳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能迅速、可靠和安全地溶解。我国是制药大国,每年生产的胶囊药物数以亿计,在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胶囊以及生产胶囊的边角料,此类废弃物一般当中垃圾进行处理了,但考虑到胶囊壳采用明胶制成,其内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为此,如何将其再利用,是现有研究的重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上述的废弃胶囊壳再利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方法简单且能够有效实现废弃胶囊壳再利用的一种利用废弃胶囊壳生产肥料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胶囊壳生产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有效步骤:a、首先向反应釜内加入原料,其中,所述原料包括制药厂过期胶囊壳,制胶囊壳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网胶;b、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水,加水量以漫过原料为准;c、接着向反应釜内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d、然后,将温度升到30度到150度之间,进行充分的螯合;e、待加热完成后,充入0.3mpa臭氧,待充入臭氧完成后,即可得到氨基酸臭氧肥料。作为优选,a步骤中,所述原料还包括动物皮毛。作为优选,c步骤中,所述微量元素为钙,镁,硼,锌,磷,钾,铁等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作为优选,所述d步骤中,还添加有蛋白分解酶。作为优选,所述臭氧的充入量以每升氨基酸臭氧肥料含量在30g/l~100g/l为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胶囊壳生产肥料的方法,通过将废弃胶囊壳加热鳌合将其水解成为小分子的氨基酸,配以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实现对植物的营养供给,同时,配合臭氧的使用,利用臭氧的杀菌作用,有效实现对农作物的灭菌作用,从而实现废弃胶囊壳的再利用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黄瓜用氨基酸臭氧叶面肥首先向反应釜内加入制药厂过期胶囊壳、制胶囊壳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网胶以及动物皮毛,胶囊壳的主要原料是明胶,而明胶就是胶原蛋白,动物皮毛也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水,加水量以漫过原料为准,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在本实施例中,微量元素为钙、钾、铁、铜、锌、锰、硼、钼,其中,氧化钙的含量的占到30g/l,氧化钾的含量为1g/l,铁鳌合态2g/l,铜鳌合态5g/l,锌鳌合态8g/l,锰鳌合态2g/l,硼鳌合态2g/l,钼鳌合态2g/l,然后,将温度升到30度到150度之间,进行充分的螯合,加热的主要目的就是胶原蛋白水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在加热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蛋白分解酶,促进快速水解。待加热完成后,充入0.3mpa臭氧,臭氧的充入量以每升氨基酸臭氧肥料含量在30g/l~100g/l为准,加入臭氧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臭氧的杀菌能力,达到除菌提高产量的目的,待充入臭氧完成后,即可得到氨基酸臭氧叶面肥,然后将其灌装即可。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黄瓜叶面肥。试验作物:黄瓜/中农8号。1.2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试验地黄瓜于2019年3月12日育苗,待壮苗后的苗龄为30-35天、三至四叶时的黄瓜苗定植,定植后定期浇灌;2试验设计和安排2.1药剂2.1.1试验药剂实施例1。2.1.2对照药剂名称:增瓜嫩直灵;剂型:水溶肥料;生产厂家:山东潍坊国光益农肥料有限公司(实施例1所提供的氨基酸臭氧叶面肥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对对照药例一致)。2.1.3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表1供试药剂试验设计处理编号药剂制剂用量(稀释倍数)1实施例110002对照药例10002.2小区安排2.2.1小区面积和重复本试验设2个处理区,重复4次,共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2m×8m=16m2,试验田面积32m2。2.3施药方法2.3.1使用方法整株喷雾。总共进行喷洒3次,滴灌3次,每隔10天喷洒一次,每隔15天滴灌一次。2.3.2施药器械使用3wb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2~0.4mpa,扇形雾喷头(单个),喷液量0.36~0.48l/min。2.3.3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试验期间根据病情实施其他杀虫药剂。3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3.1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3.1.1调查方法采果后,记录单株采果重量以及抽测单果的vc含量。经检测,实施例1所提供的黄瓜的产量经过称重是对照药例的1.25倍,vc含量实施例1所施肥的为110毫克,对照药例vc含量是50毫克,使用实施实施例的农药使用量比对对照药例减少70%。由上可以得出,实施例1所提供的氨基酸臭氧叶面肥预防病毒害、提高产量以及vc含量的作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韭菜用氨基酸臭氧叶面肥首先向反应釜内加入制药厂过期胶囊壳、制胶囊壳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网胶以及动物皮毛,胶囊壳的主要原料是明胶,而明胶就是胶原蛋白,动物皮毛也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水,加水量以漫过原料为准,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在本实施例中,微量元素为锌、锰,其中,锌鳌合态50g/l,锰鳌合态70g/l。然后,将温度升到30度到150度之间,进行充分的螯合,加热的主要目的就是胶原蛋白水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在加热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蛋白分解酶,促进快速水解。待加热完成后,充入0.3mpa臭氧,臭氧的充入量以每升氨基酸臭氧肥料含量在30g/l~100g/l为准,加入臭氧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臭氧的杀菌能力,达到除菌提高产量的目的,待充入臭氧完成后,即可得到氨基酸臭氧叶面肥,然后将其灌装即可。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韭菜叶面肥。试验作物:寒青韭霸f1。1.2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试验地韭菜于2019年3月15日撒种种植。2试验设计和安排2.1药剂2.1.1试验药剂实施例2。2.1.2对照药剂名称:天宝强烈高效增产剂;剂型:水溶肥料;生产厂家:北京北农绿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例2所提供的氨基酸臭氧叶面肥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对对照药例一致)。2.1.3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表1供试药剂试验设计处理编号药剂制剂用量(稀释倍数)1实施例28002对照药例8002.2小区安排2.2.1小区面积和重复本试验设2个处理区,重复4次,共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2m×8m=16m2,试验田面积32m2。2.3施药方法2.3.1使用方法待韭菜苗高高于5cm后,整株喷雾。总共进行喷洒3次,滴灌3次,每隔10天喷洒一次,每隔15天滴灌一次。2.3.2施药器械使用3wb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2~0.4mpa,扇形雾喷头(单个),喷液量0.36~0.48l/min。2.3.3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试验期间未实施其他杀虫药剂。3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3.1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3.1.1调查方法待喷洒完成后,观察韭菜的生长高度以及韭虫情况。经调查,喷洒实施例1的韭菜的平均高度在15cm左右,而喷洒对比药例的韭菜的平均高度仅为12cm左右,且喷洒实施例1的韭菜无韭虫发现,而喷洒对比药例的韭菜的发现一定量的韭虫。由上可以得出,实施例2所提供的氨基酸臭氧叶面肥增产、杀虫的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