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机颗粒肥、有机肥的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4512发布日期:2021-01-23 10:3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农家有机颗粒肥、有机肥的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家有机颗粒肥、有机肥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肥料亦称“农家肥料”,包括人粪尿、厩肥、堆肥、绿肥、饼肥、沼气肥等。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不仅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养分,改良土壤,还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高产稳产,保持土壤肥力,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能增加作物产量、培肥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而有机肥料直接施放时效性较短,为提高有机肥的肥料时效性,本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将有机肥与煤渣结合并将煤渣作为有机肥的载体能够提升有机肥的肥料时效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农家有机颗粒肥、有机肥的制备装置。
[0004]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农家有机颗粒肥,包括农家肥和承载该农家肥的载体,载体为多孔或蜂窝状的煤渣,农家肥为粉状或为细小的颗粒物并填充于煤渣内的多孔缝隙内。
[0005]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有机肥的制备装置,用于制备如上所述的农家有机颗粒肥,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有机肥脱水的脱水机构、用于对脱水后的有机肥粉碎第一粉碎机构,所述脱水机构出料端口连接用于对煤渣粉碎的第二粉碎机构,所述第一粉碎机构出料端连接所述筛分机构。
[0006]
所述筛分机构以及所述第二粉碎机构末端出口处均与所述混料机构内部连通,脱水并粉碎后的有机肥和粉碎后的煤渣在混料机构内部混合。
[0007]
所述第一粉碎机构出料口与所述筛分机构通过传送带连接,传送带上设有若干个筛分孔,所述传送带下方还设有料渣回收筐,所述料渣回收筐呈长方体状且其上端开口。
[0008]
所述第一粉碎机构包括第一粉碎筒,所述第一粉碎筒内设有第一转动轴,且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若干第一粉碎叶轮,所述第一粉碎筒下部侧壁设有第一粉碎出口,所述第一粉碎出口位于所述传送带进料端上方,所述传送带出料端连接所述筛分机构。
[0009]
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筛分筐,所述筛分筐内部为空腔,且所述筛分筐内部的中部位置上设有筛分板,筛分板上设有若干筛分孔,筛分板上侧面的筛分筐侧壁开设有大颗粒物出口,大颗粒物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料渣回收筐,所述筛分筐两侧还设有震动电机,所述筛分筐下侧设有筛分出口,所述筛分出口连接第一负压管道或直接连接混料机构,所述第一负压管道出口端连接所述混料机构。
[0010]
所述脱水机构包括脱水外筒,所述脱水外筒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
脱水外筒进料口端部高度高于出料口端部高度并倾斜设置,所述进料口开口向上,所述出料口开口向下,所述脱水外筒内还设有同轴的脱水内筒,进料口与出料口分别与脱水内筒连通,所述脱水内筒呈圆柱状,脱水内筒外壁与脱水外筒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脱水内筒的圆周侧壁设有若干脱水孔,所述脱水内筒内还设有安装于转轴上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螺距由进料口至出料口逐渐减小,所述脱水外筒的低端处还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集水槽。
[0011]
所述出料口连接加热槽,所述加热槽顶部开口,且加热槽出料端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二粉碎机构的进料口上方,出料口通过加热槽进料方向端部的顶部与加热槽内部连通,所述加热槽倾斜设置,所述加热槽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下侧壁设有震动电机,隔板与加热槽底部之间构成封闭的区域,此封闭的区域内的底部向集水槽方向倾斜、且低端通过排管与集水槽连通,同时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个开孔,同时在此开孔的隔板上铺设有滤布;所述加热槽的左右两内侧壁还设有加热板。
[0012]
所述集水槽侧壁下方还连接雾化管道,所述雾化管道出口连通所述混料机构内部,在所述混料机构内的雾化管道出口端上连接有雾化器,雾化器位于混料机构内的顶部。
[0013]
所述第二粉碎机构与所述第一粉碎机构的结构一致。
[0014]
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内设有混料转轴,所述混料转轴通过混料机构马达驱动,所述混料转轴上还设有若干由上至下排布的搅拌板,其中位于所述混料转轴上部的搅拌板为中部向拱起前端向下弯曲的弧状,位于下部的搅拌板中部向下拱起前端向上弯曲的弧状,混料转轴中部为空位区无混料转轴的设置。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本发明的农家有机颗粒肥在施肥后与传统农家肥直接施肥不同,由于本设计的农家有机颗粒肥中其农家肥依托于煤渣的空隙中,在施肥中颗粒物状更易分散,更易于施肥,而农家肥依托于煤渣的空隙中,在农家肥的肥效释放中其煤渣的载体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适当延长肥效释放时间,使作物形成缓慢吸收的过程,提高肥效效力。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位本发明的主要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的筛分机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的脱水机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的脱水机构剖视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的加热槽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发明的混料机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5]
实施例1:一种农家有机颗粒肥,包括农家肥和承载该农家肥的载体,载体为多孔或蜂窝状的煤渣,农家肥为粉状或为细小的颗粒物并填充于煤渣内的多孔缝隙内。
[0026]
实施例1:一种有机肥的制备装置,本装置由于制备实施例1所述的农家有机颗粒
肥,参见图1至图7。
[0027]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脱水机构8、第一粉碎机构2、第二粉碎机构11、筛分机构5以及混料机构9。
[0028]
具体来说,所述机架1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脱水机构8与所述第一粉碎机构2,所述脱水机构8出料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粉碎机构11,所述第一粉碎机构2出料端连接所述筛分机构5。
[0029]
其所述第一粉碎机构2出料口与所述筛分机构5通过传送带3连接,传送带3上设有若干个筛分孔,筛分孔可用于筛分细小颗粒物及粉尘,所述传送带3下方还设有料渣回收筐4,所述料渣回收筐4呈长方体状且其上端开口,所述料渣回收筐4用于对通过传送带3筛分后的细小颗粒及粉尘进行回收。
[0030]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粉碎机构2包括第一粉碎筒201,所述第一粉碎筒201内设有第一转动轴203,且所述第一转动轴203上设有若干第一粉碎叶轮205,所述转动轴203底端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且所述转动轴203底端通过皮带连接第一驱动马达202,通过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202带动所述转轴203使所述第一粉碎叶轮205转动从而对所述第一粉碎筒201内的煤渣进行粉碎,所述第一粉碎筒201下部侧壁还设有第一粉碎出口204,所述第一粉碎出口204位于所述传送带3进料端上方,所述传送带3出料端连接所述筛分机构5。
[0031]
所述筛分机构5以及所述第二粉碎机构11末端出口处与所述混料机构9内部连通,所述机架1下方还设有储料仓6,所述储料仓6与所述混料机构9的混料出口903连通,且所述储料仓6一侧设有开口601,所述储料仓6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吊装钩7,便于对本设计的运输。
[0032]
具体来说,所述筛分机构5包括筛分筐501,所述筛分筐501内部为空腔,所述筛分筐501两侧还设有震动电机502,所述筛分筐501下侧设有筛分出口503,所述筛分出口503连接所述第一负压管道504一端,所述第一负压管道504另一侧连接所述混料机构9,或者是将筛分机构5的高度提高,使其通过筛分机构5后的物料直接进入混料机构9中,同时,所述筛分筐内部的中部位置上设有筛分板,筛分板上设有若干筛分孔505,筛分板可筛分出大颗粒物料,筛分板上侧面的筛分筐侧壁开设有大颗粒物出口,大颗粒物出口通过管道510连接料渣回收筐。
[0033]
为防止煤渣的粉碎不均匀,上述筛分机构5通过筛分筐501两侧或一侧的震动电机502震动对进入所述筛分筐501内的煤渣进行二次筛分,筛分时大颗粒被筛分板隔离并通过管道510进入至料渣回收筐内,下颗粒物进入混料机构9中,从而确保与有机肥结合的煤渣均为符合要求的块状后的煤渣,并且粉碎后的煤渣通过负压被吸入所述混料机构9内与有机肥混合,或将混料机构9高度降低使其粉碎后的煤渣直接通过筛分筐501底部排入,或筛分筐501位于混料机构9上部,筛分筐501晒出的物料通过出料口直接进入混料机构9内。
[0034]
具体来说,所述脱水机构8包括脱水外筒804,所述脱水外筒807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801与出料口805,所述进料口801开口向上,所述出料口805开口向下,脱水外筒进料口端部高度高于出料口端部高度并倾斜设置,所述脱水外筒807内还设有同轴的脱水内筒808,所述脱水内筒808呈圆柱状,脱水内筒808外壁与脱水外筒807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脱水内筒808的圆周侧壁设有若干脱水孔810,进料口与出料口分别与脱水内筒连通,所述脱水内筒808内还设有安装于转轴上的螺旋叶片809,螺旋叶片809的螺距由进料口至出料口逐渐减小,所述转轴806端部延伸至脱水外筒804外部并与第二驱动马达802连接,所述脱
水外筒809的低端处还设有排水口803,所述排水口803下侧设有集水槽804。
[0035]
上述脱水机构8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马达802驱动螺旋叶片809高速转动,在所述螺旋叶片809高速转动的过程中,所述脱水内筒808内的有机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除水份并甩至脱水内筒808内壁上,其水份通过脱水内筒808上的脱水孔流出,同时,由于螺旋叶片809的螺距逐渐变小,此时,螺旋叶片809旋转的过程中对有机肥向前输送,同时对有机肥进行挤压形成二次脱水目的,最终有机肥通过出料口排出,水份通过排水口803排出。
[0036]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804侧壁下方还连接雾化管道807,所述雾化管道807出口连通所述混料机构9内部,在所述混料机构9内的雾化管道807出口端上连接有雾化器908,雾化器908位于混料机构9内的顶部;此设计中,有机肥在脱水过程中排出的水分经由所述排水口803排出,并由所述集水槽804收集,所述集水槽804收集水份通过雾化器908在煤渣与有机肥的混料后期形成雾化状喷射在形成的混合物表面,提高有机肥与煤渣结合度,也即充当粘合剂使得有机肥与煤渣的混合更加紧密充分。
[0037]
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出料口805上还连接有加热槽10,所述加热槽10进料方向的端部封闭,且加热槽出料端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二粉碎机构11的进料口上方,出料口805通过加热槽10进料方向端部的顶部与加热槽10内部连通,所述加热槽10呈长方体状并倾斜设置,所述加热槽10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1001下侧壁设有震动电机1003,隔板与加热槽10底部之间构成封闭的区域1011,且位于震动电机1003此封闭的区域内,同时,此封闭的区域内的底部向集水槽804方向倾斜、且低端通过排管与集水槽连通,隔板向第二粉碎机构11方向倾斜,即隔板进料端高度高于出料端高度,同时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个开孔,同时在此开孔的隔板上铺设有滤布1010;所述加热槽10的左右两内侧壁还设有加热板1002。
[0038]
本设计在使用中通过两侧的加热板1002对有机肥进行加热使之持续脱水,通过震动电机1003带来的震动促使物料向前输送,同时,震动又可进一步除去有机肥中的水分,此过程中水分通过滤网由开孔进入至下方并由排管进入至集水槽内收集,如此可使有机肥充分脱水便于后续对有机肥的粉碎。
[0039]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粉碎机构11与所述第一粉碎机构2的结构一致,其包括第二粉碎筒1106,所述第二粉碎筒1106内设有第二转动轴1101,第二转动轴1101上设有若干第二粉碎叶轮1102,所述第二转动轴1101底端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且所述第二转动轴1101底端通过皮带连接第三驱动马达1103,通过驱动所述第三驱动马达1103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1101使所述第二粉碎叶1102轮转动从而对所述第二粉碎筒1106内脱水后的有机肥进行粉碎,同时,所述第二粉碎筒1106下部还设有第二粉碎出口,所述第二粉碎出口1105连接第二负压管道1104一端,所述第二负压管道1104另一端与所述混料机构9连通或将混料机构9高度降低使第二粉碎机构直接进入至混料机构9中。
[0040]
具体来说,所述混料装置9包括混料筒901,所述混料筒901内设有混料转轴906,所述混料转轴906通过皮带连接有混料机构马达902,通过驱动所述混料机构马达902对进入所述混料机构9内的有机肥与煤渣进行混合。所述混料转轴906上还设有若干由上至下排布搅拌板907,其中位于所述混料转轴906上部的搅拌板907为中部向拱起前端向下弯曲的弧状,位于下部的搅拌板907中部向下拱起前端向上弯曲的弧状,混料转轴906中部为空位区无混料转轴906的设置。
[0041]
如此设计,上部的搅拌板907在转动过程中方向向下可以对在混料筒901上部的有
机肥以及煤渣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对混料筒901上部的原料进行下压,使得煤渣与有机肥能够尽快混合,而下部的搅拌板907在转动的过程中方向向上可以对已经沉积到混料筒901底部的有机肥以及煤渣向上运动,使得煤渣与有机肥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混合效率。
[0042]
而当采用负压吸附物料进入至此混料筒901内时,所述混料筒901上部还设有滤网905,此时的所述混料筒901上端还设有负压装置连接口904,所述负压装置连接口904连接外部负压装置并为混料机构9提供负压,通过外部的负压装置提供的负压将有机肥与煤渣从所述第一负压管道504与所述第二负压管道1104吸入所述混料筒901内部混合,同时,所述负压装置连接口904下部设有滤网905可防止有机肥与煤渣随负压吸至外部,而所述混料筒901下侧还设有两个混料出口903,混合过后的有机肥与煤渣均通过两个所述混料出口903排入所述机架1下侧的储料仓6内或直接排出即可。
[0043]
本设计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0044]
首先将需要处理的煤渣以及有机肥分别导入至进所述第一粉碎机构2以及脱水机构8内,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202与所述第二驱动马达802,从而分别对煤渣进行粉碎以及对有机肥进行脱水。
[0045]
对煤渣处理时,所述转动轴203通过第一驱动马达202转动并促使第一粉碎叶轮205转动对所述第一粉碎筒201内的煤渣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煤渣从所述第一粉碎筒201下部的第一粉碎出口204输送至传送带3上,此第一粉碎机构2作为煤渣的前置处理机构,通过对煤渣的粉碎,避免煤渣大小不一的问题,使其颗粒均匀便于后续的施肥。
[0046]
此后,煤渣进入至传送带上,由于传送带3上设有若干个筛分孔,此筛分孔可用于筛分细小颗粒物及粉尘,使其达到颗粒粒径要求的煤渣向前输送,通过此传送带3过滤掉的细小颗粒物及粉尘向下进入至料渣回收筐4内收集,而传送带3上合格的煤渣继续向前进入至筛分机构5中。
[0047]
在煤渣进入至筛分机构5中的筛分筐501后,其筛分筐501内的筛分孔505对更大颗粒物进行二次筛分,促使颗粒物通过此筛分孔505后向下并通过负压或直接排入至混料机构9内的混料筒901中。
[0048]
而在对有机肥的处理中,其有机肥通过脱水外筒804上的进料口801进入至脱水内筒808中,脱水机构8通过第二驱动马达802驱动螺旋叶片809高速转动,在所述螺旋叶片809高速转动的过程中,所述脱水内筒808内的有机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除水份并甩至脱水内筒808内壁上,其水份通过脱水内筒808上的脱水孔流出,同时,由于螺旋叶片809的螺距逐渐变小,此时,螺旋叶片809旋转的过程中对有机肥向前输送,同时对有机肥进行挤压形成二次脱水目的,最终有机肥通过出料口排出至加热槽10内,水份通过排水口803排出至集水槽中。
[0049]
当有机肥肥进入至加热槽10内后,其加热槽10通过两侧的加热板1002对有机肥进行加热使之持续脱水,通过震动电机1003带来的震动促使物料向前输送,同时,震动又可进一步除去有机肥中的水分,此过程中水分通过滤网由开孔进入至下方并由排管进入至集水槽内收集,如此可使有机肥充分脱水便于后续对有机肥的粉碎,使之有机肥的含水率降低。
[0050]
此后,通过多次脱水后的有机肥进入至第二粉碎机构11中进行粉碎至粉状或极小的颗粒状,通过此第二粉碎机构11粉碎完成后的有机肥经由所述第二负压管道1104或直接
进入所述混料筒901内。
[0051]
当有机肥和煤渣进入至混料筒901内后,两者在混料筒901内进行混合促使粉状或细小颗粒状的有机肥进入至煤渣内的空隙中,而为防止有机肥与煤渣由于负压吸附在所述混料筒901上部的所述滤网905上(当使用负压的情况下),此时,位于所述混料转轴906上部搅拌板907由于向下弯曲可使得上部的搅拌板907不仅可以作搅拌用,可以对在混料筒901上部的有机肥以及煤渣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对混料筒901上部的原料进行下压,使得煤渣与有机肥能够尽快混合;而下部的搅拌板907在转动的过程中方向向上可以对已经沉积到混料筒901底部的有机肥以及煤渣向上运动,使得煤渣与有机肥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混合效率。
[0052]
而在搅拌后期,可通过混料筒901上部的雾化器908喷射出雾化水汽,提高混合后煤渣及有机肥的含水率,使之雾化水汽充当粘合剂,能使混料过程中有机肥更好的吸附在煤渣上,混合好的有机肥与煤渣由混料筒901下部的两个混料出口903进入所述储料仓6内储存即可。
[0053]
如此通过上述过程即可制得本发明的农家有机颗粒肥。
[0054]
本设计的有机肥的制备装置在使用中可以置于固定场所进行使用,亦可以将本装置固定于移动的车架上使之移动至农田地上现场制肥使用,现场制肥时可以直接施肥。
[0055]
本发明的农家有机颗粒肥在施肥后与传统农家肥直接施肥不同,由于本设计的农家有机颗粒肥中其农家肥依托于煤渣的空隙中,在施肥中颗粒物状更易分散,更易于施肥,而农家肥依托于煤渣的空隙中,在农家肥的肥效释放中其煤渣的载体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适当延长肥效释放时间,使作物形成缓慢吸收的过程,提高肥效效力。
[0056]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