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03291发布日期:2020-11-20 11:5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有机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药渣,大部分为植物草药经提取或者经熬制之后的的中药渣,内含有大部分的非水溶性物质和植物纤维,造成污染。

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7827565a中公开了一种中药渣好氧堆肥发酵制备有机肥料的生产方法,其将中药渣和稻草秸秆混合后加入混合进行好氧堆肥发酵,并制成包膜缓释剂,从而制得有机肥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解决了毛竹叶渣制成高效有机肥料的技术问题;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应用。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药渣经过发酵配料混合处理成含水质量百分数为60~65%后,依次经过堆肥发酵和堆肥陈化后得到有机肥料;药渣为毛竹叶依次经80℃水浸提过滤之后得到的产物。

可选地,发酵配料为自来水、沼液、酒精、酒精发酵液或酒精浓缩干粉;发酵配料与药渣按重量份比为8~15∶85~92。

可选地,经过发酵配料混合处理后的药渣,平铺成10~20cm的药渣层,在药渣层上均匀喷洒一层菌种,菌种添加比例为药渣重量份的1%以上。

可选地,堆肥发酵包括以下步骤:将药渣堆成高度1.2米以上,堆宽1.5米以上的药渣堆体;堆后第3天翻堆一次,后当堆体的温度超过60℃则进行翻堆操作;整个堆肥过程的堆体温度保持在50℃以上,堆肥发酵5~10天;堆肥发酵结束后的含水率控制在36%~45%。

可选地,将堆肥发酵完成的药渣堆体调整为堆宽5~6m、堆高1.8~2.5m,控制堆体温度应稳定在40℃,发酵完成时堆体温度应接近环境温度;堆体物料含水率在第二次发酵完成后降到28%-35%;堆肥发酵的时间控制在15天以上。

可选地,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堆肥陈化后得到的发酵熟料650~750份、尿素80~120份、钙镁磷肥5~15份、磷酸一铵15~25份、氯化钾25~65份、硼砂3~8份、腐殖酸90~120份和高含量生物有机肥8~12份。

可选地,药渣的制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取未粉碎的干的毛竹叶,加入其15~20倍重量的水,加热至60~80℃进行回流提取0.5~1.5小时,过滤后得到粗药渣;

s2将第一药渣经过按料液比为1∶10~20继续加入水加热至60~80℃进行第二次回流提取0.5~1.5小时过滤后得到药渣。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生物有机肥。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生物有机肥在栽培甘蔗中的应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堆肥发酵和堆肥陈化的两次发酵的方法,将毛竹叶渣制成高效有机肥料,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可以有效的以低成本将毛竹叶渣药渣发酵制成有机肥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将药渣经过发酵配料混合处理成含水质量百分数为60~65%后,依次经过堆肥发酵和堆肥陈化后得到有机肥料;药渣为毛竹叶依次经80℃水浸提过滤之后得到的产物。由于采用堆肥发酵和堆肥陈化的两次发酵的方法,将毛竹叶渣制成高效有机肥料,其可以以低成本充分的将毛竹叶渣药渣发酵制成有机肥料。

由于采用80℃水浸提得到的毛竹叶渣中含有较多的非水溶性物质,包括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其通过堆肥发酵和堆肥陈化后得到的有机肥料,其具有较高的含n成分,可以有更高的含氮率。

其中,药渣经过粉碎筛分成直径大小为3-15mm的颗粒,并且经过生石灰、石膏和醋酸进行调节使药渣的ph值为5.5-8.5。

其中,发酵配料为自来水、沼液、酒精、酒精发酵液或酒精浓缩干粉;发酵配料与药渣按重量份比为8~15∶85~92。

其中,除了沼液/酒精发酵液之外,采用其它的发酵配料在添加时,在每吨干药渣添加45~60kg碳酸氢铵和20~30kg钙镁磷肥。

每吨药渣添加100kg酒精浓缩干粉,混合均匀。

其中,将经过发酵配料混合处理后的药渣,平铺成10~20cm的药渣层,在药渣层上均匀喷洒一层菌种,菌种添加比例为药渣重量份的1%以上。

其中,菌种为常规的堆肥发酵菌种即可实现。

其中,堆肥发酵包括以下步骤:将药渣堆成高度1.2米以上,堆宽1.5米以上的药渣堆体;堆后第3天翻堆一次,后当堆体的温度超过60℃则进行翻堆操作;整个堆肥过程的堆体温度保持在50℃以上,堆肥发酵5~10天;堆肥发酵结束后的含水率控制在36%~45%。

其中,将堆肥发酵完成的药渣堆体调整为堆宽5~6m、堆高1.8~2.5m,控制堆体温度应稳定在40℃,发酵完成时堆体温度应接近环境温度;堆体物料含水率在第二次发酵完成后降到28%-35%;堆肥发酵的时间控制在15天以上。

其中,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堆肥陈化后得到的发酵熟料650~750份、尿素80~120份、钙镁磷肥5~15份、磷酸一铵15~25份、氯化钾25~65份、硼砂3~8份、腐殖酸90~120份和高含量生物有机肥8~12份。

其中,药渣的制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取未粉碎的干的毛竹叶,加入其15~20倍重量的水,加热至60~80℃进行回流提取0.5~1.5小时,过滤后得到粗药渣;

s2将第一药渣经过按料液比为1∶10~20继续加入水加热至60~80℃进行第二次回流提取0.5~1.5小时过滤后得到药渣。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以下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1

药渣作为生物有机肥料的方法,

s1药渣制备:

s11将取未粉碎的干的毛竹叶,加入其20倍重量的水,加热至70℃进行回流提取0.5小时,过滤后得到粗药渣;

s12将第一药渣经过按料液比为1∶20继续加入水加热至70℃进行第二次回流提取0.5小时过滤后得到药渣。

s2药渣预处理:将药渣加入酒精浓缩干粉和水混合后,含水质量百分数为65%后,平铺成15cm的药渣层,在药渣层上均匀喷洒一层菌种,菌种添加比例为药渣重量份的1%以上;

s3堆肥发酵:将药渣堆成高度1.2米以上,堆宽1.5米以上的药渣堆体;堆后第3天翻堆一次,后当堆体的温度超过60℃则进行翻堆操作;整个堆肥过程的堆体温度保持在50℃以上,堆肥发酵5天;堆肥发酵结束后的含水率控制在45%;

s4堆肥陈化:将堆肥发酵完成的药渣堆体调整为堆宽5.5m、堆高1.8m,控制堆体温度应稳定在40℃,发酵完成时堆体温度应接近环境温度;堆体物料含水率在第二次发酵完成后降到28%-35%;堆肥发酵的时间控制在15天以上;

s5堆肥陈化后得到的发酵熟料750份、尿素100份、钙镁磷肥5份、磷酸一铵25份、氯化钾35份、硼砂3份、腐殖酸120份和高含量生物有机肥10份。

本实施例所得到的生物有机肥料中,总n含量为2.25%,总p2o5的含量为0.24%,总k2o的含量为3.32%,总有机质的含量为82.53%,总水分含量为54.60,碳氮比为18.81%。

实施例2

药渣作为生物有机肥料的方法,

s1药渣制备:

s11将取未粉碎的干的毛竹叶,加入其15倍重量的水,加热至80℃进行回流提取1.5小时,过滤后得到粗药渣;

s12将第一药渣经过按料液比为1∶10继续加入水加热至80℃进行第二次回流提取1.5小时过滤后得到药渣。

s2药渣预处理:将药渣加入酒精发酵液混合处理为含水质量为60%后,平铺成20cm的药渣层,在药渣层上均匀喷洒一层菌种,菌种添加比例为药渣重量份的1%以上;

s3堆肥发酵:将药渣堆成高度1.2米以上,堆宽1.5米以上的药渣堆体;堆后第3天翻堆一次,后当堆体的温度超过60℃则进行翻堆操作;整个堆肥过程的堆体温度保持在50℃以上,堆肥发酵10天;堆肥发酵结束后的含水率控制在36%;

s4堆肥陈化:将堆肥发酵完成的药渣堆体调整为堆宽6m、堆高2.5m,控制堆体温度应稳定在40℃,发酵完成时堆体温度应接近环境温度;堆体物料含水率在第二次发酵完成后降到28%;堆肥发酵的时间控制在15天以上;

s5将堆肥陈化后得到的发酵熟料650~750份、尿素80~120份、钙镁磷肥5~15份、磷酸一铵15~25份、氯化钾25~65份、硼砂3~8份、腐殖酸90~120份和高含量生物有机肥8~12份。

本实施例所得到的生物有机肥料中,总n含量为2.12%,总p2o5的含量为0.24%,总k2o的含量为2.03%,总有机质的含量为78.84%,总水分含量为59.00%,碳氮比为21.60%。

实施例3

药渣作为生物有机肥料的方法,

s1药渣制备:

s11将取未粉碎的干的毛竹叶,加入其15~20倍重量的水,加热至60~80℃进行回流提取0.5~1.5小时,过滤后得到粗药渣;

s12将第一药渣经过按料液比为1∶10~20继续加入水加热至60~80℃进行第二次回流提取0.5~1.5小时过滤后得到药渣。

s2药渣预处理:将药渣加入畜禽沼液混合处理为含水质量为60~65%后,平铺成10~20cm的药渣层,在药渣层上均匀喷洒一层菌种,菌种添加比例为药渣重量份的1%以上;

s3堆肥发酵:将药渣堆成高度1.2米以上,堆宽1.5米以上的药渣堆体;堆后第3天翻堆一次,后当堆体的温度超过60℃则进行翻堆操作;整个堆肥过程的堆体温度保持在50℃以上,堆肥发酵5~10天;堆肥发酵结束后的含水率控制在36%~45%;

s4堆肥陈化:将堆肥发酵完成的药渣堆体调整为堆宽5~6m、堆高1.8~2.5m,控制堆体温度应稳定在40℃,发酵完成时堆体温度应接近环境温度;堆体物料含水率在第二次发酵完成后降到28%-35%;堆肥发酵的时间控制在15天以上;

s5堆肥陈化后得到的发酵熟料650~750份、尿素80~120份、钙镁磷肥5~15份、磷酸一铵15~25份、氯化钾25~65份、硼砂3~8份、腐殖酸90~120份和高含量生物有机肥8~12份。

本实施例所得到的生物有机肥料中,总n含量为2.21%,总p2o5的含量为0.25%,总k2o的含量为1.42%,总有机质的含量为86.82%,总水分含量为63.78%,碳氮比为22.80%。

固体有机废物经过堆肥化处理后,可直接用作土壤改良剂;

检测:

将所得到的生物有机肥施肥后,进行发芽率的测定计算,测定结果为,发芽率指数(gi)>80%。测定方法参考如下:

取5g所得到的有机肥料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振荡、过滤,吸取滤液5ml加到铺有2张滤纸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中点播10粒饱满的黄瓜种子(千秋三号)。30℃下培养。第24h测发芽率,第48h测发芽率和根长。每个处理重复3次,对照为蒸馏水。

公式如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