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55990发布日期:2021-01-29 16:5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耕地面积少、粮食产量低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是施用化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使用的国家,年化肥施用量占世界总量的35%,但化肥的利用率不到30%,远低于发达国家。由于化肥的利用率低,为了追求粮食高产,农民大量施用化肥,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对土壤造成污染,使土壤出现盐碱、贫瘠、板结等现象,破坏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化肥的流失会对水体造成有机污染,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善土壤环境,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0003]
小麦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小麦和玉米施肥主要以氮磷钾无机复合肥为主,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小麦和玉米的生长需要,但是由于小麦和玉米在一定生长期的吸肥量有限,导致过剩的养分通过挥发、淋失、反硝化等方式进入水体和大气,从而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农业增产效益缓慢。同时,单纯的无机肥肥效低,无法均匀满足小麦和玉米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从而影响小麦和玉米的生长。
[0004]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小麦、玉米专用的增效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尿素60-80份、磷酸一钙50-60份、氯化钾38-45份、腐植酸25-32份、草炭土25-32份、秸秆22-28份、鸡粪20-25份、无机填料10-20份和功能助剂5-10份。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尿素掺混磷酸一钙和氯化钾,可延缓脲酶对尿素的分解,同时,尿素在土壤中转换成的氢氧化铵会与磷酸一钙反应生成磷酸二钙和水,磷酸二钙再与氯化钾反应可生成磷酸二氢钙及氯化钙,都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腐植酸与氮、磷、钾等元素结合,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功能;草炭土质地松软易散碎,具有可燃性和吸气性,呈微酸性,搭配无机填料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秸秆和鸡粪腐熟后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培肥地力。
[0009]
进一步,上述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尿素65-75份、磷酸一钙52-58份、氯化钾40-43份、腐植酸26-30份、草炭土26-30份、秸秆23-26份、鸡粪22-24份、无机填料12-18份和功能助剂6-9份;
[0010]
更进一步,上述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尿素70份、磷酸一钙55份、氯化钾42份、腐植酸28份、草炭土28份、秸秆25份、鸡粪23份、无机填料15份和功能助剂8份。
[0011]
进一步,上述无机填料为粉煤灰、膨润土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种。
[0012]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上述无机填料具有大量的空隙结构,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气性,增大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0013]
进一步,上述功能助剂为聚谷氨酸、亚甲基双萘磺酸钠和木质素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14]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上述功能助剂具有一定的螯合能力和保水性,可以螯合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供小麦和玉米吸收利用,同时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小麦和玉米的产量。
[0015]
一种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
(1)按上述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0017]
(2)将磷酸一钙、氯化钾、无机填料和功能助剂加水混匀,烘干制粒,得到颗粒a;
[0018]
(3)将腐植酸、草炭土、秸秆和鸡粪混匀,密封,无氧发酵10-20天,期间每隔2-3天翻堆一次,烘干制粒,得到颗粒b;
[0019]
(4)将颗粒a和颗粒b混匀,喷涂加热熔融的尿素,热风干燥,即得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
[0020]
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加水至含水量为20-30%;烘干的温度为80-90℃,时间为30-40min。
[0021]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加水是为了便于原料的混合制粒;烘干制粒是为了便于原料的混合和喷涂尿素。
[0022]
进一步,上述步骤(3)中,无氧发酵的温度为20-30℃;烘干的温度为60-70℃,时间为20-30min。
[0023]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无氧发酵,一方面能够将鸡粪的蛋白质等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作物可直接吸收;另一方面还能够消除鸡粪中携带的大量病菌和臭味。
[0024]
进一步,上述步骤(4)中,热风干燥的温度为50-60℃,时间为20-30min。
[0025]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热风干燥,能将尿素均匀地固定在颗粒表面。
[0026]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7]
本发明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营养元素均衡,不仅含有氮磷钾,而且通过有机物质发酵,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等物质,改善了土壤板结等问题;添加无机填料和功能助剂,可以螯合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供小麦和玉米吸收利用;采用尿素熔融包膜工序,使得缓释效果显著,肥力持久,降低种植成本,实现了小麦和玉米的增产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
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实施例1
[0030]
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尿素60kg、磷酸一钙50kg、氯化钾38kg、腐植酸25kg、草炭土25kg、秸秆22kg、鸡粪20kg、粉煤灰1kg和聚谷氨酸5kg;
[0031]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2]
(1)按上述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的重量称取各原料;
[0033]
(2)将磷酸一钙、氯化钾、粉煤灰和聚谷氨酸加水至含水量为20%后混匀,80℃烘干30min后制粒,得到颗粒a;
[0034]
(3)将腐植酸、草炭土、秸秆和鸡粪混匀,密封,20℃无氧发酵10天,期间每隔2天翻堆一次,60℃烘干20min后制粒,得到颗粒b;
[0035]
(4)将颗粒a和颗粒b混匀,喷涂加热熔融的尿素,50℃热风干燥20min,即得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
[0036]
实施例2
[0037]
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尿素65kg、磷酸一钙52kg、氯化钾40kg、腐植酸26kg、草炭土26kg、秸秆23kg、鸡粪22kg、粉煤灰12kg和聚谷氨酸6kg;
[0038]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9]
(1)按上述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的重量称取各原料;
[0040]
(2)将磷酸一钙、氯化钾、粉煤灰和聚谷氨酸加水至含水量为20%后混匀,80℃烘干30min后制粒,得到颗粒a;
[0041]
(3)将腐植酸、草炭土、秸秆和鸡粪混匀,密封,20℃无氧发酵10天,期间每隔2天翻堆一次,60℃烘干20min后制粒,得到颗粒b;
[0042]
(4)将颗粒a和颗粒b混匀,喷涂加热熔融的尿素,50℃热风干燥20min,即得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
[0043]
实施例3
[0044]
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尿素70kg、磷酸一钙55kg、氯化钾42kg、腐植酸28kg、草炭土28kg、秸秆25kg、鸡粪23kg、膨润土15kg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8kg;
[0045]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6]
(1)按上述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的重量称取各原料;
[0047]
(2)将磷酸一钙、氯化钾、膨润土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加水至含水量为25%后混匀,85℃烘干35min后制粒,得到颗粒a;
[0048]
(3)将腐植酸、草炭土、秸秆和鸡粪混匀,密封,25℃无氧发酵15天,期间每隔3天翻堆一次,65℃烘干25min后制粒,得到颗粒b;
[0049]
(4)将颗粒a和颗粒b混匀,喷涂加热熔融的尿素,55℃热风干燥25min,即得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
[0050]
实施例4
[0051]
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尿素75kg、磷酸一钙58kg、氯化钾43kg、腐植酸30kg、草炭土30kg、秸秆26kg、鸡粪24kg、膨润土18kg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9kg;
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的相应要求。其中,实施例5为最佳实施例。
[0070]
2、小麦田间试验
[0071]
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块小麦试验田,平均分为两块,记为常规施肥区和试验施肥区,小麦品种选择百农207,待小麦成熟后分别统计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并计算增产率。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0072]
其中,常规施肥区的具体施肥方法为:当地常规施肥,采用阶段施肥方法,分别为底肥、缓秧肥、蘖肥、穗肥,计4次施肥,施肥量及方式与当地农业生产一致;试验施肥区的具体施肥方法为:每亩施实施例5制得的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60kg,以底肥形式一次性施入,其后不再追施其他肥料。
[0073]
表2常规施肥区和试验施肥区小麦统计结果
[0074]
测定指标穗粒数(粒)千粒重(g)产量(kg/亩)常规施肥区2838.23466.25试验施肥区3847.29550.84增产率(%)35.7123.7018.14
[0075]
由表2可知,试验施肥区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优于常规施肥区,其中,穗粒数增产35.71%,千粒重增产23.70%,产量增产18.14%。
[0076]
以上试验说明,本发明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营养元素均衡,不仅含有氮磷钾,而且通过有机物质发酵,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等物质,改善了土壤板结等问题;添加无机填料和功能助剂,可以螯合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供小麦和玉米吸收利用;采用尿素熔融包膜工序,使得缓释效果显著,肥力持久,降低种植成本,实现了小麦和玉米的增产增收。
[0077]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