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谷氨酸发酵废液的肥料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4255发布日期:2021-01-05 17:5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谷氨酸发酵废液的肥料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谷氨酸发酵废液的肥料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酵液经提取谷氨酸后,提取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及有机质,通常将菌体蛋白提取制成蛋白饲料,提取后的废液经浓缩后通过喷浆造粒制造土壤调理剂或有机无机复混肥。但是现有技术中若直接喷浆造粒,在高温(机头650-680℃、机尾130-150℃)造粒过程中一方面造成成品肥料溶解度低,影响肥料效能;另一方面有机质在高温下产生较大异味烟气,造成环境污染,增加环保处理成本。

虽然国家没有对肥料溶解度相关标准,但溶解度对肥料有效性和利用率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企业内部溶解度测定方法如下:

称取一定质量肥料样品,放入400ml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在20℃下,保持一定转速搅拌1h后过100目筛子,冲洗筛上物后烘干称重。

w(%)=(m1-m0)/m*100

式中:

w—溶解度

m1—烘干物加筛子的质量

m0—筛子的质量

m—样品质量

目前,为解决肥料溶解度低的不足,行业中采取的主要工艺包括:

提高物料有机质含量工艺:该工艺是在浓缩废液中添加大量有机质如腐殖酸,通过增加物料中有机质含量,缩短喷浆造粒过程中造粒时间,以此来提高肥料溶解度。但该工艺的缺点是因腐殖酸添加量大,通常添加量占料液的30%,增加了产品成本;同时有机质在高温作用下燃烧产生大量的异味烟气,造成大气污染,不利于环保。

降糖降酸工艺:该工艺通过在废液中添加乳酸菌,利用乳酸菌发酵降低废液中的残糖及有机酸类物质含量,避免在高温造粒过程中由于糖分糊化以及有机酸燃烧引起的溶解度低和烟气污染问题。但该技术要通过添加乳酸菌发酵来消耗其中的残糖和有机酸,周期长、成本高,而且由于未有效改善物料组分中有机质含量,溶解度提升效果一般。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通过大量添加腐殖酸改善物料组份中有机物含量,因腐殖酸添加量大,通常添加量占料液的30%,造成产品成本增加,也使得造粒过程的异味烟气难以控制。

(2)通过降糖降酸工艺,虽然对终产品溶解度有一定提高作用,但该工艺周期长、设备投入大,不利于推广。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发酵废液经浓缩调节后通过喷浆造粒工艺,物料在600℃左右的高温下雾化后与小颗粒物质形成颗粒状肥料,想要控制终产品溶解度,必须通过调整物料组分,但通过谷氨酸发酵废液生产有机肥本身属于废物再利用技术,如果通过使用外源性原料或高投入工艺技术,势必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丧失废液再利用意义。

此外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尝试过通过降低机头温度和喷浆量、大风量、造粒机内部改造等试验,除通过配料改变物料组分效果较好外,其它的方法对溶解度的提升效果都不明显,仅起到辅助作用。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通过多方面试验证明:要提升肥料溶解度,降低异味排放,关键在于改变物料组分。从提高料液的干物含量入手,所添加的物料必须能使料液容易成粒且易于干燥,物料在造粒机内成粒速度快,停留时间短,只有这样机尾温度才能自然降下来,溶解度才能提升,异味才能相对降低。

通过本发明工艺技术,在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废料经过研磨设备粉碎至一定颗粒度后再与发酵废液浓缩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喷浆造粒,有效的解决了终产品溶解度低的问题,而且该工艺操作简单,使用废料原料,不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有谷氨酸发酵废液的肥料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有谷氨酸发酵废液的肥料生产装置系统,设置有用于对肥料组成进行检测的检测终端;

与检测终端相连接,用于实现对土壤进行调节的土壤调理剂装置;

与检测终端相连接,用于实现肥料调节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制备装置。

进一步,所述土壤调理剂/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系统装置包含发酵废液浓缩蒸发器。

进一步,所述土壤调理剂/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系统装置包含配料方箱,所述蒸发浓缩液出料口与配料方箱入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配料方箱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多个单元,每个所述分隔单元内部均安装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连接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土壤调理剂/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系统装置包含物料粉碎设备,所述物料粉碎,装有自动筛分系统,可按照生产要求自动筛选合格的粉料至配料方箱。

进一步,所述物料粉碎设备装有旋风除尘装置,粉尘回收后回用于配料方箱配料使用。

进一步,所述土壤调理剂/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系统装置包含喷浆造粒装置,所述造粒装置的机头和机尾均安装有加热装置,配料方箱出料口与喷浆造粒机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造粒机机头温度600-650℃,机尾温度110-130℃。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第一、通过从通过初始配料中加入200-300目一次造粒肥粉末,调整造粒料液在干物质占比,特别是细小颗粒有机质占比,改善物料条件,从而有效降低了喷浆造粒温度、缩短料液在造粒机中的停留时间,进而有效提高了最终产品的溶解度。

第二、造粒过程中的有机异味得到了有效控制。

工艺改进前后产品指标及设备运行参数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含有谷氨酸发酵废液的肥料生产装置的原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含有谷氨酸发酵废液的肥料生产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利用发酵废液喷浆制造有机肥溶解度低及异味烟气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有谷氨酸发酵废液的肥料生产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经浓缩的发酵废液(27-29°bé、干物质含量48-52%、ph3.0-3.5)与经雷蒙磨粉碎后的土壤调理剂颗粒(200-300目)打入配料方箱进行混合,混合后料液含干物质58-62%,31-32°bé。混合料液经过喷浆造粒制成土壤调理剂(ph3.0-4.0),成品入库,残次品经过雷蒙磨粉碎后继续与浓缩后发酵废液混合、造粒,如此循环。

有机无机复混肥制备方法:经浓缩的发酵废液(27-29°bé、干物质含量48-52%、ph3.0-3.5)与经雷蒙磨粉碎后的土壤调理剂颗粒(200-300目)打入配料方箱进行混合,混合后料液含干物质58-62%,31-32°bé,料液进入复混肥配料箱中添加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调节至合适的氮、钾含量后进入喷浆造粒机,过程中添加氧化镁调节ph至5.5-8.0制成有机无机复混肥。

所述配料方箱:10*10*5米,等分为5*5*5的4各单元,每个单元安装1台搅拌机,为便于配料以及土调肥料和有机-无机肥料的生产,4个单元底部相互联通,安装2台泵用于调料和打循环用。

造粒机:造粒机机头温度600-650℃,机尾温度110-130℃。

利用方法包括土壤调理剂生产方法和/或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方法,其中:

所述土壤调理剂生产方法包括:

经浓缩的发酵废液与经粉碎的一次喷浆造粒后的土壤调理剂颗粒打入配料箱进行混合。混合料液经过喷浆造粒制成土壤调理剂,成品入库,残次品经过粉碎后继续与浓缩后发酵废液混合、造粒,如此循环。

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制备方法:

经浓缩的发酵废液与经粉碎后的土壤调理剂颗粒打入配料方箱进行混合,混合后料液含干物质,料液进入复混肥配料箱中添加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调节至合适的氮、钾含量后进入喷浆造粒机,过程中添加氧化镁调节ph至5.5-8.0制成有机无机复混肥。

经浓缩的发酵液控制在27-29°bé、干物质含量48-52%、ph3.0-3.5;

粉碎后物料目数为200-300目;

粉碎后物料与发酵废液混合后料液含干物质58-62%,31-32°bé;

混合料液经过喷浆造粒制成土壤调理剂ph为3.0-4.0;

有机-无机复混肥ph为5.5-8.0;

有机-无机复混肥根据要求可调配至氮/钾比为12/3、12/4。

所述配料方箱为10*10*5米,等分为5*5*5的4各单元,每个单元安装1台搅拌机,为便于配料以及土调肥料和有机-无机肥料的生产,4个单元底部相互联通,安装2台泵用于调料和打循环用。

造粒机机头温度600-650℃,机尾温度110-130℃。

工作原理部分:

经浓缩的发酵废液与经粉碎的一次喷浆造粒后的肥料颗粒打入配料箱,按1m3浓缩成品料液配20—25%的200目肥料粉末进行混合。混合料液经过喷浆造粒制成肥料颗粒,成品入库,残次品经过粉碎后继续与浓缩后发酵废液混合、造粒,如此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