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泥发酵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7885发布日期:2021-07-23 14:2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污泥发酵塔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生物发酵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污泥发酵塔。



背景技术:

目前在菌肥、垃圾堆肥、污泥生物干化等生产工艺中,主要采用条垛加翻堆机翻堆、用发酵槽(仓)静态强制通风供氧和塔式连续翻搅补气发酵等方法做有机物料的好氧发酵。其中塔式设备又分为连续发酵塔、自动搅拌式补气发酵塔、立式多层固体发酵塔、抽屉式发酵塔和翻板式发酵塔等。

授权公告号为cn104177144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用于污泥处理的塔式重力翻板污泥好氧堆肥设备,具有两排发酵箱,且每排发酵箱内设有若干层发酵仓,发酵仓底面由若干翻板拼接而成,布料机将物料分送到每排发酵箱顶层发酵仓的翻板上,再通过耙料装置将物料均匀分布到翻板上,并通过旋转翻板使物料落到下一层发酵仓内发酵。

发酵需要氧气,上述相关技术实现供氧的方式为:架体外侧设有鼓风机,鼓风机通过风管与发酵箱内的每层发酵仓连通。由于发酵仓内堆料密实,为了充分供氧,通常将多条开气孔的风管铺设于每层发酵仓底部,存在的问题是:上层发酵仓落料至下层发酵仓时,会砸坏风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落料容易砸坏风管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污泥发酵塔。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有机污泥发酵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污泥发酵塔,包括发酵箱,发酵箱内从上至下设有若干层发酵仓,发酵仓底面由若干翻板拼接而成,每层发酵仓内的底部均设有若干根拉筋,拉筋位于翻板上方,所述拉筋内部中空,拉筋用于供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筋作为结构筋,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将拉筋用作供氧,可以避免被落料砸坏。

可选的,所述拉筋内设有供氧管,供氧管连接供氧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供氧管伸入拉筋内,用拉筋保护供氧管,便于拆下供氧管维护。

可选的,所述供氧管上连接有若干气嘴,拉筋上设有供气嘴伸出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气嘴被堵,更换气嘴即可。

可选的,所述拉筋直接连接供氧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节省了供氧管的用料,降低了设备成本。

可选的,所述拉筋上连接有若干气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嘴可以防止拉筋上的开孔被堵。

可选的,所述拉筋沿发酵仓宽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每条拉筋尽可能短,提高了拉筋的承重能力。

可选的,每层发酵仓宽度方向的侧壁上设有一排气孔,一排气孔沿发酵仓长度方向排列,且一排气孔均位于发酵仓内堆料的上方,一排气孔连接负压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排气孔抽发酵废气时,发酵废气沿发酵仓宽度方向流动,提高了发酵废气排出效率,使发酵废气中的水汽不易重新凝结后落入堆料。

可选的,所述翻板的翻转轴与翻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翻板能够偏心翻转,只需液压机构拉动翻板小角度倾斜,翻板上方的堆料即可将翻板压翻,从而完成落料,减小了液压机构需要提供的拉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直接将中空的拉筋通气作为供氧管用,具有降低成本和提高供氧管结构强度的优点;

2.将翻板设计成偏心翻转,减小了液压机构需要提供的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有机污泥发酵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有机污泥发酵塔隐藏侧壁后的正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翻板与翻转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的c部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供氧管和拉筋的径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发酵箱;2、发酵仓;3、翻板;4、拉筋;5、通孔;6、气嘴;7、供氧管;8、翻转轴;9、液压缸;10、长直杆;11、第一短杆;12、第二短杆;13、气孔;14、架体;15、过道;16、楼板;17、楼梯;18、传送皮带;19、螺杆送料机;20、耙平机;21、导轨;22、第一电机;23、第二电机;24、第一转轴;25、第二转轴;26、转盘;27、翻抛爪;28、第三电机;29、第三转轴;30、连接杆;31、翻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有机污泥发酵塔。参照图1,有机污泥发酵塔包括架体14,架体14上设有两排发酵箱1,且每排发酵箱1内从上至下设有若干层发酵仓2。两排发酵箱1之间具有过道15,过道15内搭设若干层楼板16,相邻楼板16之间通过楼梯17连接。

参照图1,过道15中还架设倾斜的传送皮带18,楼板16上开孔供传送皮带18穿过,最顶层的发酵仓2中央上方固定有螺杆送料机19,传送皮带18的顶端位于螺杆送料机19的进料口正上方。螺杆送料机19横跨两排发酵箱1,螺杆送料机19两端的出料口分别向过道15两侧的发酵仓2落料。螺杆送料机19内具有同轴连接的两段螺旋杆,两段螺旋杆的螺旋方向相反。

参照图1,顶层的发酵仓2内还设有耙平机20,耙平机20用于耙平堆料的顶部。发酵仓2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固定导轨21,导轨21沿发酵仓2的长度方向设置。耙平机20的顶板上固定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23。

参照图2,第一电机22驱动连接第一转轴24,第一转轴24的两端设有滚轮,滚轮设于导轨21上。第二电机23(见图1)驱动连接第二转轴25,第二转轴25上连接有转盘26和翻抛爪27。第一电机22驱动耙平机20沿导轨21移动时,第二电机23驱动翻抛爪27旋转翻抛堆料顶面的凸出部分,从而耙平堆料顶面。

参照图3,每层发酵仓2内均设有翻料装置,翻料装置包括第三电机28和第三转轴29,第三转轴29沿发酵仓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转轴29的侧壁固定若干连接杆30,连接杆30与第三转轴29垂直,连接杆30的末端固定翻料板31。发酵时,第三转轴29和翻料板31埋入堆料内,第三电机28驱动第三转轴29旋转时,第三转轴29即可带动翻料板31旋转翻料,从而使堆料充分与氧气接触,使发酵效率提高。

参照图1和图4,发酵仓2底面由若干翻板3拼接而成,每块翻板3下表面均固定一根翻转轴8(见图4),翻转轴8偏离翻板3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且翻转轴8与该中轴线平行,架体14上设有控制一排翻转轴8同时旋转的液压机构。

参照图5,液压机构包括液压缸9、一根长直杆10、若干第一短杆11和一根第二短杆12。一排翻板3中,所有翻板3的翻转轴8一端均固定连接一根第一短杆11,第一短杆11铰接于长直杆10上,连接于同一根长直杆10上的所有第一短杆11互相平行,且一排翻转轴8到长直杆10的距离始终相等。第二短杆12的一端与一根第一短杆11固定连接,第二短杆12的另一端与液压缸9的活塞杆铰接,液压缸9壳体远离第二短杆12的一端与架体14铰接。

参照图5,液压缸9的活塞杆伸缩时,即可带动第二短杆12旋转,第二短杆12带动其中一根第一短杆11旋转,在长直杆10的作用下,所有第一短杆11同步旋转,从而实现一排翻板3的同步翻转。

参照图1和图6,每层发酵仓2的仓底、翻板3上方,均等距分布若干根拉筋4,拉筋4的长度方向即为发酵仓2的宽度方向。

参照图6,每根拉筋4的长度方向均等距开设若干孔洞,每个孔洞上螺接一个气嘴6。拉筋4内部中空,在拉筋4端部接供氧风机,直接将拉筋4作为供氧管道用。

参照图7,也可在拉筋4内另设供氧管7,将供氧管7连接供氧风机。在供氧管7上螺接气嘴6,并在拉筋4上开通孔5让气嘴6伸出。

另外,发酵产生臭气和水汽,不及时排出水汽,会导致发酵仓2内顶部的水汽重新凝结后落入堆料,使堆料湿度变大而影响发酵。为了及时排出臭气和水汽,每层发酵仓2宽度方向的侧壁上设有一排气孔13(见图1)用于抽气,一排气孔13沿发酵仓2长度方向排列,且位于发酵仓2内堆料的上方。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有机污泥发酵塔的实施原理为:传送皮带18将发酵料送入螺杆送料机19,螺杆送料机19将发酵料送入两排发酵箱1顶部,而后耙平机20将堆料耙平,然后打开翻板3使堆料落入第二层发酵仓2中发酵,发酵时供氧风机通过供氧管7将空气吹入发酵仓2,负压风机从一排气孔13连接的总管中将发酵废气抽出至喷淋塔处理后排放;发酵过程中利用翻料装置翻松堆料,发酵至一定程度时,打开翻板3使堆料落入第三层发酵仓2中,然后继续通过螺杆送料机19向顶层发酵仓2输送发酵料;最底层的发酵仓2下方连接料斗和送料机排出发酵成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