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春玉米同步营养配方肥

文档序号:29442483发布日期:2022-03-30 10:2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作物肥料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春玉米同步营养配方肥。


背景技术:

2.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依据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玉米已经成为我国集粮食、饲料、和加工原料为一体的第一大农产品。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导致对玉米的需求将不断攀升。西南地区是中国玉米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玉米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玉米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5%左右。同时,该地区也是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地区,也是最大的玉米调入地区。目前,西南地区70%以上的玉米分布在山区和丘陵种植,地块较分散,无法实现全机械化,人工追肥成本较高。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条件高温高湿高淋融,与北方相比土壤肥力较低而且空间变异大,玉米普遍存在施肥量过高、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
3.根据前人的研究得知,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养分资源,大量田间试验表明,施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氮素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但是玉米对养分的利用效率不高,张福锁等研究表明中国玉米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平均为9.8、7.5、5.7kg
·
kg-1,利用率为26.1%、11.0%、31.9%,其中氮肥利用率低于30%的占总样本数的60%,其主要是由于施肥过量和忽视土壤养分利用。
4.研究表明,在玉米的发育过程中,花后过程大约累积了50%的干物质,对于籽粒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7.0mg ha-1到13.0mg ha-1),花后干物质的比例由47%到60%,同时氮素吸收由12%提高到32%。但在西南地区往往存在花前施肥较多,肥料利用率低;花后追肥不足,成本较高的问题。
5.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春玉米同步营养配方肥,其氮磷钾配比得当,且氮素释放规律和春玉米氮素吸收规律较吻合,满足春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素的需求。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春玉米同步营养配方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硼肥和锌肥,其中,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硼含量:锌含量为25-27:11-13:11-15:0.3-0.7:0.3-0.7。
9.作为优选,所述氮肥包括控释氮肥、普通氮肥和速效氮肥,其中,所述控释氮肥为包膜尿素;所述普通氮肥为磷酸二铵和尿素颗粒的混合物;所述的速效氮肥为硝酸铵钙。
10.作为优选,所述控释氮肥中,50%的为控释期为60d的控释氮肥、50%的为控释期为90d控释氮肥。
11.作为优选,所述磷肥为磷酸二胺。
12.作为优选,所述钾肥为氯化钾。
13.作为优选,所述硼肥为硼砂。
14.作为优选,所述锌肥为七水硫酸锌。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氮肥中控释氮肥、普通氮肥和速效氮肥的配比合理,使氮素的释放良好的吻合了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素的需求,提高了氮素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养分的流失以及施肥所带来的环境压力,有效降低了向环境中氮素的排放。
17.(2)本发明的营养配方肥中氮磷钾的配比恰当,添加硼,锌微量元素在提高作物品质的同时增加了产量,减少了追肥所用的成本,提高了农户的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一种春玉米同步营养配方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硼肥和锌肥,其中,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硼含量:锌含量为26:12:13:0.5:0.5。
21.在本实施例中,氮肥包括控释氮肥、普通氮肥和速效氮肥,其中,控释氮肥为包膜尿素,其中,50%的为控释期为60d的控释氮肥、50%的为控释期为90d控释氮肥;普通氮肥为磷酸二铵和尿素颗粒的混合物;磷肥为磷酸二胺;钾肥为氯化钾;硼肥为硼砂;锌肥为七水硫酸锌;
22.具体配置为:控释期为60d的控释氮肥7.19kg/亩,控释期为90d控释氮肥7.19kg/亩,磷酸二铵13.04kg/亩,尿素颗粒6.09kg/亩,硝酸铵钙5.23kg/亩,氯化钾10.83kg/亩,硼砂1.67kg/亩,七水硫酸锌1.14kg/亩。
23.实施例2
24.种春玉米同步营养配方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硼肥和锌肥,其中,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硼含量:锌含量为25:11:15:0.6:0.4;
25.在本实施例中,氮肥包括控释氮肥、普通氮肥和速效氮肥,其中,控释氮肥为包膜尿素,其中,50%的为控释期为60d的控释氮肥、50%的为控释期为90d控释氮肥;普通氮肥为磷酸二铵和尿素颗粒的混合物;磷肥为磷酸二胺;钾肥为氯化钾;硼肥为硼砂;锌肥为七水硫酸锌;
26.具体配置为:控释期为60d的控释氮肥6.91kg/亩,控释期为90d控释氮肥6.91kg/亩,磷酸二铵11.96kg/亩,尿素颗粒6.09kg/亩,硝酸铵钙5.00kg/亩,氯化钾12.50kg/亩,硼砂2.00kg/亩,七水硫酸锌0.91kg/亩。
27.实施例3
28.种春玉米同步营养配方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硼肥和锌肥,其中,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硼含量:锌含量为27:13:11:0.4:0.6;
29.在本实施例中,氮肥包括控释氮肥、普通氮肥和速效氮肥,其中,控释氮肥为包膜尿素,其中,50%的为控释期为60d的控释氮肥、50%的为控释期为90d控释氮肥;普通氮肥为磷酸二铵和尿素颗粒的混合物;磷肥为磷酸二胺;钾肥为氯化钾;硼肥为硼砂;锌肥为七
水硫酸锌;
30.具体配置为:控释期为60d的控释氮肥7.47kg/亩,控释期为90d控释氮肥7.47kg/亩,磷酸二铵14.13kg/亩,尿素颗粒6.74kg/亩,硝酸铵钙4.27kg/亩,氯化钾9.17kg/亩,硼砂1.33kg/亩,七水硫酸锌1.36kg/亩。
31.传统高产肥料
32.传统高产肥料中各营养元素的含量为:氮元素:14.4kg/亩,磷元素:7.20kg/亩,钾元素:7.5kg/亩。
33.常规肥料
34.常规肥料中各营养元素的含量为:氮元素:25.2kg/亩,磷元素:10.3kg/亩,钾元素:8.3kg/亩。
35.对比实施例
36.在春玉米种植地随机划分多个小区,随机划分为研究组1、研究组2、研究组3、对比组1和对比组2,分别对应施用实施例1-3的配方肥、传统高产肥料和常规肥料,测定各组玉米产量(kg/亩)、氮肥偏生产力(kg/kg)、总氮投入量(kg/ha)、n2o的排放量(kg n/ha)、nh4的挥发量(kg n/ha)、氮的淋洗量(kg n/ha)和总氮的损失量(kg n/ha);并调查实施例1-3配方肥的经济效益,调查结果见下表1-3。
37.表1各组玉米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测定结果
38.组别研究组1研究组2研究组3对比组1对比组2产量666.7553.3686.7565.6402.0氮肥偏生产力57.142.549.139.116.9
39.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1-3的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明显高于对比组1和对比组2。说明本发明一次性施肥下氮素的释放量就可以满足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的需求,避免了二次施肥带来的成本;同时氮磷钾的配比合理,添加硼,锌微量元素提高了玉米的产量。
40.表2各组总氮投入量、n2o的排放量、nh4的排放量、氮的淋洗量和总氮的损失量测定结果
41.组别研究组1研究组2研究组3对比组1对比组2总氮投入量175.8195.0210.0215.8378.0n2o的排放量1.31.41.51.83.0nh4的排放量11.312.613.517.631.0氮的淋洗量26.629.631.838.968.0总氮的损失量39.243.546.958.3102.0
42.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组1-3氮的投入量明显小于对比组1和对比组2,且n2o的排放量、nh4的挥发量和氮的淋洗量均有明显下降,另外,总氮的损失量也有明显下降。说明本发明一次性施肥下减少了氮的投入量,同时肥料的释放与作物的需肥规律吻合,可有效利用所投入的肥料,降低氮的损失,减少氮素向环境的排放,缓解施肥带来的环境压力。
43.表3经济效益调查结果
44.组别研究组1研究组2研究组3对比组2基肥施用费用(元/亩)50.0050.0050.0050.00
基肥肥料费用(元/亩)150.00155.00143.00127.50追肥施用费用(元/亩)00050.00追肥肥料费用(元/亩)00055.00施肥所需费用(元/亩)200.00205.00193.00282.50
45.从表3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的同步营养配方肥无需进行追肥,与施用常规肥料相比,其施肥环节可至少节约83.17元/亩。加上本发明的同步营养配方肥的产量又明显高于施用常规肥料的产量,说明施用本发明的同步营养肥可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46.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同步营养配方肥,提高了氮素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养分的流失以及施肥所带来的环境压力,有效降低了向环境中氮素的排放。同时营养配方肥中氮磷钾的配比恰当,添加硼,锌微量元素在提高作物品质的同时增加了产量,减少了追肥所用的成本,提高了农户的收入。
47.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