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80505发布日期:2021-06-15 21: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织物的厚度为4mm-20mm,面密度为0.96kg/m2-1.72kg/m2,径向剪切强度为0.3mpa-2.9mpa,纬向剪切强度为0.9mpa-6.0m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织物具有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以及将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连接的纤维芯柱纱线;

所述第一织物层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

所述第二织物层包括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基憎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重量份数计,混合1份-3份所述硅烷偶联剂、5份-15份小分子长链甲氧基硅烷和0.5份-1.5份司盘60,1500r/min±50r/min下搅拌60s±5s,以0.1ml/s-1ml/s的速率加入60份-78份水,继续搅拌至形成稳定的乳液;

所述小分子长链甲氧基硅烷选自十六烷基三甲基硅烷、十八烷基三甲基硅烷和十二烷基三甲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丙烯基醚共聚物的制备原料包括:

所述带有功能基团的不饱和小单体为2-氨基-2-甲基-3-丁烯酸。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所述水泥、石英砂、硅烷基憎水剂和丙烯基醚共聚物,再加入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短切纱,制备水泥砂浆;

浇筑一部分所述水泥砂浆后,安放所述三维织物,对所述三维织物施加预应力,然后继续浇筑剩余部分的所述水泥砂浆,养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三维织物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三维织物的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分别夹入夹具,整平所述三维织物并拉紧夹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的张拉力为2kn-4kn,持荷为2-4min,预拱度为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为蒸汽养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养护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水泥砂浆全部浇筑完成后,通入蒸汽,调节所述蒸汽的放汽量,使其于不低于5℃的环境下静停4h-6h,然后升温至50-55℃,然后恒温养护,然后降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的速率不超过10℃/h,所述降温的速率不超过10℃/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40份‑70份;耐碱玻璃纤维短切纱10份‑20份;石英砂10份‑25份;硅烷基憎水剂5‑15份;丙烯基醚共聚物3‑8份;三维织物1‑2份。加入三维织物,三维织物增加了在厚度方面的增强作用,能够全方位发挥抗弯性能,避免出现应力集中而出现的裂纹的产生,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天瑛;唐振中;王洪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1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