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棒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0972发布日期:2021-11-17 23:31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芯棒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光纤预制棒领域,具体涉及芯棒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芯棒加工时先沉积出芯棒松散体,然后对芯棒松散体进行干燥、烧结得到较粗的芯棒,再对较粗的芯棒进行延伸得到尺寸符合要求的芯棒。
3.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延伸效果,通常通过纵向延伸的方式对芯棒进行延伸操作,伸后的芯棒长度可达4m,当延伸完成后,需要人工从底座上卸下芯棒,因为芯棒较长,操作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芯棒的加工工艺。
5.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芯棒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1)对两端具有辅助棒的芯棒松散体进行干燥,干燥后烧结得到粗芯棒;
8.2)在下旋转座上安装提拉组件,将粗芯棒穿过加热炉,使粗芯棒上端的辅助棒限位在上旋转座上,粗芯棒下端的辅助棒穿过提拉组件后限位在下旋转座上,通过加热炉加热粗芯棒,通过上旋转座或下旋转座的上下移动对粗芯棒进行纵向延伸,得到芯棒;
9.4)延伸完成后,上旋转座不再限定辅助棒,下旋转座带动芯棒下移,使芯棒完全位于加热炉下方;
10.5)通过提起提拉组件,使提拉组件和芯棒一起从下旋转座移出。
11.通过设置额外的提拉组件,方便受力,从而使工人或机械化设备将芯棒从下旋转座取出。
12.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步骤5)通过延伸设备实施,所述延伸设备包括:
13.加热炉,用于加热粗芯棒;
14.上旋转座,位于加热炉的上方,所述上旋转座用于限定芯棒上端的辅助棒,带动芯棒转动以及上下移动;
15.下旋转座,位于加热炉的下方,所述下旋转座用于限定芯棒下端的辅助棒,带动芯棒转动以及上下移动;以及
16.提拉组件,用于安装在下旋转座上,所述提拉组件包括两个转动配合的分体,两个分体之间形成有通过孔以及位于通过孔上侧的锥形限位槽,所述芯棒的下端的辅助棒用于穿过所述通过孔,所述芯棒下部的锥形部用于与所述锥形限位槽接触,两个分体还具有向上延伸的呈l型的提拉手柄。
17.提拉组件能够嵌装在下旋转座上,通过设置通过孔来使芯棒下端的辅助棒通过,从而不影响辅助棒与下旋转座的连接;通过设置锥形限位槽能够与芯棒下部的锥形部配
合,限定芯棒的位置;当纵向延伸结束后,通过对提拉手柄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能够带动整个提拉组件和芯棒向上移动,脱离下旋转座,因为提拉组件的设计,芯棒脱离更方便,且后面可以将两个分体旋转打开来快速实现提拉组件与芯棒的分离。
18.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体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开合端,两个分体的连接端通过合页实现转动配合,两个分体的开合端设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19.锁紧板,转动安装在其中一个分体上,锁紧板上具有第一通孔;
20.第一磁铁,嵌装在所述锁紧板上;
21.凸柱,位于另一个分体上,所述凸柱用于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
22.第二磁铁,外套在所述凸柱的根部,与分体固定,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互吸合配合。
23.锁紧板通过第一通孔外套在凸柱上,能够防止两个分体脱离,通过设置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能够有效防止锁紧板转动。
24.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体的材料为尼龙。
25.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延伸设备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导轨以及活动设置在导轨上的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
26.转移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转移座具有供辅助棒插入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提拉组件的下端外径,所述限位孔的深度小于等于辅助棒穿出通过孔的距离;
27.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转移座沿导轨方向往复移动;
28.第一升降元件,转动安装在所述转移座上,
29.u型的抬升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元件的活动杆上,抬升架的两个臂用于分别与所述提拉手柄配合;
30.转动电机,安装在转移座上,通过齿轮组与所述第一升降元件配合,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升降元件转动。
31.本技术驱动结构可以是电机通过传动结构来精确驱动转移座移动,传动结构可以为齿轮齿条或者滚珠丝杆副等现有的结构。
32.转移机构的工作原理:芯棒纵向延伸结束后,驱动结构工作带动转移机构移动至下旋转座一侧,抬升架的两个臂分别位于两个提拉手柄的下方,第一升降元件工作,带动抬升架上移,抬升架带动提拉组件和芯棒一起上移,然后转动电机工作,使第一升降元件转动,带动提拉组件和芯棒转动至限位孔的正上方,然后第一升降元件下降,芯棒下端的辅助棒伸入限位孔,与限位孔底的部接触,因为限位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提拉组件的下端外径,所述限位孔的深度小于等于辅助棒穿出通过孔的距离,所以此时提拉组件不对芯棒有作用力,通过打开锁紧板能够使两个分体打开,从而工人可以方便快捷的将提拉组件取下,芯棒可以随转移座一起沿导轨移走。
33.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延伸设备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导轨以及活动设置在导轨上的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
34.转移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35.放平座,转动安装在所述转移座上,所述放平座具有供辅助棒插入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提拉组件的下端外径,所述限位孔的深度小于等于辅助棒穿出通过
孔的距离;
36.竖板,固定在所述放平座上;
37.限位套,滑动设置在所述竖板的上端,所述限位套用于外套在芯棒上端的辅助棒上,所述限位套的轴线与限位块的轴线重合;
38.第二升降元件,安装在所述竖板的上端,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套往复移动;
39.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转移座沿导轨方向往复移动;
40.第一升降元件,转动安装在所述转移座上,
41.u型的抬升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元件的活动杆上,抬升架的两个臂用于分别与所述提拉手柄配合;
42.转动电机,安装在转移座上,通过齿轮组与所述第一升降元件配合,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升降元件转动。
43.放平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放平座转动,带动芯棒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
44.转移机构的工作原理:芯棒纵向延伸结束后,驱动结构工作带动转移机构移动至下旋转座一侧,抬升架的两个臂分别位于两个提拉手柄的下方,第一升降元件工作,带动抬升架上移,抬升架带动提拉组件和芯棒一起上移,然后转动电机工作,使第一升降元件转动,带动提拉组件和芯棒转动至限位孔的正上方,然后第一升降元件下降,芯棒下端的辅助棒伸入限位孔,与限位孔底的部接触,第二升降元件带动限位套下移,外套在芯棒上端的辅助棒上,芯棒的两端均被可靠的限定在放平座上,因为限位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提拉组件的下端外径,所述限位孔的深度小于等于辅助棒穿出通过孔的距离,所以此时提拉组件不对芯棒有作用力,通过打开锁紧板能够使两个分体打开,从而工人可以方便快捷的将提拉组件取下,芯棒可以随转移座一起沿导轨移走,后面通过放平电机的转动能够将芯棒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实现自动放平。
45.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延伸设备还包括:
46.缓存架,设置在导轨的一侧,缓存架上具有与芯棒配合的限位凹口;
47.第三伸缩元件,用于控制缓存架沿垂直于导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48.实际工作时,第三伸缩元件伸出,带动缓存架靠近导轨,放平座转动90
°
,将芯棒水放平置在缓存架上,然后第三伸缩元件缩回,带动缓存架和缓存架上的芯棒一起原理导轨,即芯棒的辅助棒从限位孔中脱离。
49.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放平座的中下部具有圆弧形侧壁,所述圆弧形侧壁与所述导轨接触。
50.圆弧形侧壁与所述导轨接触,从而导轨能够对放平座进行支撑,保证整个结构的可靠受力。
51.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放平座面向转移座的一侧具有锁定孔,所述转移座上具有与所述锁定孔配合的电控伸缩元件,所述电控伸缩元件的伸缩杆与对应的锁定孔配合。
52.通过锁定孔和电控伸缩元件的配合,能够锁定放平座,防止放平座晃动,当放平座需要转动时,电控伸缩元件的伸缩杆回缩,此时放平座能够与转动座相对转动。实际运用时,电控伸缩元件可以为电磁铁、电动推杆等元件。
53.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抬升架的两个臂的上表面具有竖直部,所述竖直
部上具有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用于与提拉手柄配合。
54.通过接触传感器能够进行定位反馈,确保抬升架的位置。
55.实际运用时,本技术的各升降元件可以为电动推杆、气缸或液压缸。
5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额外的提拉组件,方便受力,从而使工人或机械化设备将芯棒从下旋转座取出。
附图说明:
57.图1是本技术芯棒的加工工艺的示意图;
58.图2是芯棒和提拉组件的示意图;
59.图3是提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60.图4是提拉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61.图5是延伸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62.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63.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64.1、上旋转座;2、加热炉;3、下旋转座;4、芯棒;5、辅助棒;6、提拉组件;7、分体;8、通过孔;9、锥形限位槽;10、锥形部;11、提拉手柄;12、连接端;13、开合端;14、锁紧板;15、第一通孔;16、凸柱;17、导轨;18、转移机构;19、转移座;20、放平座;21、限位孔;22、竖板;23、限位套;24、第二升降元件;25、第一升降元件;26、抬升架;27、臂;28、转动电机;29、缓存架;30、限位凹口;31、第三伸缩元件;32、圆弧形侧壁;33、电控伸缩元件;34、竖直部;35、接触传感器;36、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65.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66.实施例1
67.如图1所示,一种芯棒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8.1)对两端具有辅助棒5的芯棒4松散体进行干燥,干燥后烧结得到粗芯棒4;
69.2)在下旋转座3上安装提拉组件6,将粗芯棒4穿过加热炉2,使粗芯棒4上端的辅助棒5限位在上旋转座1上,粗芯棒4下端的辅助棒5穿过提拉组件6后限位在下旋转座3上,通过加热炉2加热粗芯棒4,通过上旋转座1或下旋转座3的上下移动对粗芯棒4进行纵向延伸,得到芯棒4;
70.4)延伸完成后,上旋转座1不再限定辅助棒5,下旋转座3带动芯棒4下移,使芯棒4完全位于加热炉2下方;
71.5)通过提起提拉组件6,使提拉组件6和芯棒4一起从下旋转座3移出。
72.通过设置额外的提拉组件6,方便受力,从而使工人或机械化设备将芯棒4从下旋转座3取出。
73.如图1、2、3和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步骤2)~步骤5)通过延伸设备实施,延伸设备包括:
74.加热炉2,用于加热粗芯棒4;
75.上旋转座1,位于加热炉2的上方,上旋转座1用于限定芯棒4上端的辅助棒5,带动
芯棒4转动以及上下移动;
76.下旋转座3,位于加热炉2的下方,下旋转座3用于限定芯棒4下端的辅助棒5,带动芯棒4转动以及上下移动;以及
77.提拉组件6,用于安装在下旋转座3上,提拉组件6包括两个转动配合的分体7,两个分体7之间形成有通过孔8以及位于通过孔8上侧的锥形限位槽9,芯棒4的下端的辅助棒5用于穿过通过孔8,芯棒4下部的锥形部10用于与锥形限位槽9接触,两个分体7还具有向上延伸的呈l型的提拉手柄11。
78.提拉组件6能够嵌装在下旋转座3上,通过设置通过孔8来使芯棒4下端的辅助棒5通过,从而不影响辅助棒5与下旋转座3的连接;通过设置锥形限位槽9能够与芯棒4下部的锥形部10配合,限定芯棒4的位置;当纵向延伸结束后,通过对提拉手柄1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能够带动整个提拉组件6和芯棒4向上移动,脱离下旋转座3,因为提拉组件6的设计,芯棒4脱离更方便,且后面可以将两个分体7旋转打开来快速实现提拉组件6与芯棒4的分离。
79.如图3和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分体7的一端为连接端12,另一端为开合端13,两个分体7的连接端12通过合页36实现转动配合,两个分体7的开合端13设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包括:
80.锁紧板14,转动安装在其中一个分体7上,锁紧板14上具有第一通孔15;
81.第一磁铁(图中未画出),嵌装在锁紧板14上;
82.凸柱16,位于另一个分体7上,凸柱16用于与第一通孔15配合;
83.第二磁铁(图中未画出),外套在凸柱16的根部,与分体7固定,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互吸合配合。
84.锁紧板14通过第一通孔15外套在凸柱16上,能够防止两个分体7脱离,通过设置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能够有效防止锁紧板14转动。
85.于本实施例中,分体7的材料为尼龙。
86.如图5和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延伸设备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导轨17以及活动设置在导轨17上的转移机构18,转移机构18包括:
87.转移座19,滑动设置在导轨17上;
88.放平座20,转动安装在转移座19上,放平座20具有供辅助棒5插入的限位孔21,限位孔21的内径小于提拉组件6的下端外径,限位孔21的深度小于等于辅助棒5穿出通过孔8的距离;
89.竖板22,固定在放平座20上;
90.限位套23,滑动设置在竖板22的上端,限位套23用于外套在芯棒4上端的辅助棒5上,限位套23的轴线与限位块的轴线重合;
91.第二升降元件24,安装在竖板22的上端,用于驱动限位套23往复移动;
92.驱动结构(图中未画出),用于驱动转移座19沿导轨17方向往复移动;
93.第一升降元件25,转动安装在转移座19上,
94.u型的抬升架26,固定在第一升降元件25的活动杆上,抬升架26的两个臂27用于分别与提拉手柄11配合;
95.转动电机28,安装在转移座19上,通过齿轮组与第一升降元件25配合,用于带动第一升降元件25转动。
96.放平电机(图中未画出),用于驱动放平座20转动,带动芯棒4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
97.转移机构18的工作原理:芯棒4纵向延伸结束后,驱动结构工作带动转移机构18移动至下旋转座3一侧,抬升架26的两个臂27分别位于两个提拉手柄11的下方,第一升降元件25工作,带动抬升架26上移,抬升架26带动提拉组件6和芯棒4一起上移,然后转动电机28工作,使第一升降元件25转动,带动提拉组件6和芯棒4转动至限位孔21的正上方,然后第一升降元件25下降,芯棒4下端的辅助棒5伸入限位孔21,与限位孔21底的部接触,第二升降元件24带动限位套23下移,外套在芯棒4上端的辅助棒5上,芯棒4的两端均被可靠的限定在放平座20上,因为限位孔21的内径小于提拉组件6的下端外径,限位孔21的深度小于等于辅助棒5穿出通过孔8的距离,所以此时提拉组件6不对芯棒4有作用力,通过打开锁紧板14能够使两个分体7打开,从而工人可以方便快捷的将提拉组件6取下,芯棒4可以随转移座19一起沿导轨17移走,后面通过放平电机的转动能够将芯棒4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实现自动放平。
98.如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延伸设备还包括:
99.缓存架29,设置在导轨17的一侧,缓存架29上具有与芯棒4配合的限位凹口30;
100.第三伸缩元件31,用于控制缓存架29沿垂直于导轨17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101.实际工作时,第三伸缩元件31伸出,带动缓存架29靠近导轨17,放平座20转动90
°
,将芯棒4水放平置在缓存架29上,然后第三伸缩元件31缩回,带动缓存架29和缓存架29上的芯棒4一起原理导轨17,即芯棒4的辅助棒5从限位孔21中脱离。
102.如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放平座20的中下部具有圆弧形侧壁32,圆弧形侧壁32与导轨17接触。圆弧形侧壁32与导轨17接触,从而导轨17能够对放平座20进行支撑,保证整个结构的可靠受力。
103.如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放平座20面向转移座19的一侧具有锁定孔,转移座19上具有与锁定孔配合的电控伸缩元件33,电控伸缩元件33的伸缩杆与对应的锁定孔配合。通过锁定孔和电控伸缩元件33的配合,能够锁定放平座20,防止放平座20晃动,当放平座20需要转动时,电控伸缩元件33的伸缩杆回缩,此时放平座20能够与转动座相对转动。实际运用时,电控伸缩元件33可以为电磁铁、电动推杆等元件。
104.如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抬升架26的两个臂27的上表面具有竖直部34,竖直部34上具有接触传感器35,接触传感器35用于与提拉手柄11配合。通过接触传感器35能够进行定位反馈,确保抬升架26的位置。
105.实际运用时,本技术的各升降元件可以为电动推杆、气缸或液压缸。
106.实施例2
10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转移机构18不同,本实施例中,转移机构18包括:
108.转移座19,滑动设置在导轨17上,转移座19具有供辅助棒5插入的限位孔21,限位孔21的内径小于提拉组件6的下端外径,限位孔21的深度小于等于辅助棒5穿出通过孔8的距离;
109.驱动结构,用于驱动转移座19沿导轨17方向往复移动;
110.第一升降元件25,转动安装在转移座19上,
111.u型的抬升架26,固定在第一升降元件25的活动杆上,抬升架26的两个臂27用于分
别与提拉手柄11配合;
112.转动电机28,安装在转移座19上,通过齿轮组与第一升降元件25配合,用于带动第一升降元件25转动。
113.转移机构18的工作原理:芯棒4纵向延伸结束后,驱动结构工作带动转移机构18移动至下旋转座3一侧,抬升架26的两个臂27分别位于两个提拉手柄11的下方,第一升降元件25工作,带动抬升架26上移,抬升架26带动提拉组件6和芯棒4一起上移,然后转动电机28工作,使第一升降元件25转动,带动提拉组件6和芯棒4转动至限位孔21的正上方,然后第一升降元件25下降,芯棒4下端的辅助棒5伸入限位孔21,与限位孔21底的部接触,因为限位孔21的内径小于提拉组件6的下端外径,限位孔21的深度小于等于辅助棒5穿出通过孔8的距离,所以此时提拉组件6不对芯棒4有作用力,通过打开锁紧板14能够使两个分体7打开,从而工人可以方便快捷的将提拉组件6取下,芯棒4可以随转移座19一起沿导轨17移走。
11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