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9739发布日期:2022-05-11 14: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气反应器(140);蒸气发生器(130);辅助换热装置(120),与外部待加热介质连通;换热装置,与所述辅助换热装置(120)连通;其中,所述辅助换热装置(120)的一端分别连通所述氢气反应器(140)和/或所述蒸气发生器(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管道(270),设置在所述辅助换热装置(120)的出液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的进液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装置(120)包括:第一介质通道,一端连通所述待加热介质,另一端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第二介质通道,一端连通所述氢气反应器(140)和所述蒸气发生器(130),用于流通加热介质;另一端连通外部;其中,所述第二介质通道内的所述加热介质用于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内的所述待加热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反应器(140)设有第一废气排放口(141),所述蒸气发生器(130)设有第二废气排放口(131),所述辅助换热装置(120)包括:换热腔(129),设于所述辅助换热装置(120)内部;至少一根换热管道(126),设于所述换热腔(129)内,且与所述第一废气排放口(141)、所述第二废气排放口(131)连通;液体循环管路(124),连通所述换热腔(129)、所述待加热介质以及所述换热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装置(120)设有多个;其中,每一个所述辅助换热装置(120)的所述液体循环管路(124)相互连通,且每一个所述液体循环管路(124)上设有电磁阀(12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126)设有多根,且每一根所述换热管道(126)沿所述换热腔(129)的轴线方向延伸,间隔设于所述换热腔(129)内。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装置(120)还包括:进气腔(127),位于所述换热腔(129)的一端,且与所述换热管道(126)连通;出气腔(128),位于所述换热腔(129)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换热管道(126)连通;引风机(123),设于所述出气腔(128)远离所述换热腔(129)的一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液管(125),与所述出气腔(128)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150),一端与所述辅助换热装置(12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蒸气发生器(130)的进液口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板式换热器(160),一端与第一板式换热器(150)连通;
进气管(250),连通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150)与所述氢气反应器(140)的氢气出口(142)之间;出气管(260),与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160)的另一端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制氢系统包括:氢气反应器;蒸气发生器;辅助换热装置,与外部待加热介质连通;换热装置,与所述辅助换热装置连通;其中,所述辅助换热装置的一端分别连通所述氢气反应器和/或所述蒸气发生器。通过设置辅助换热装置的一端分别连通氢气反应器和/或所述蒸气发生器,用于收集蒸气发生器和/或氢气反应器产生的废气,使得蒸气发生器与氢气反应器产生的废气,通过辅助换热装置将余热传递至流经辅助换热装置的待加热介质中,结合换热装置加快提高流入蒸气发生器的待加热介质的表面温度,继而加快蒸气发生器中蒸气的生成,从而提高整体制氢效率。高整体制氢效率。高整体制氢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强 李华波 康金腾翔 王硕 曹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醇氢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