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液投料球阀漏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6898发布日期:2022-09-14 10:2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液投料球阀漏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液投料球阀漏板机构。


背景技术:

2.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和机械强度高,玻璃纤维广泛应用于各行中。
3.目前国内外生产工艺有两种:
4.1、传统的玻璃纤维拉丝生产工艺,是把粉料通过高温熔炉熔制成玻璃球,简称球窑,然后使用代铂坩埚把玻璃球二次熔制成玻璃液,再用铂铑合金漏板拉丝成玻璃纤维。
5.2、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池窑拉丝工艺生产法,是现阶段玻纤生产的主流方案,该方法是把粉料熔制成的玻璃液通过保温并加热的通路,直接流至各个漏板直接拉丝。
6.但是上述工艺存在以下缺陷:
7.1、传统的玻璃纤维拉丝生产工艺是把玻璃液凝固成玻璃球,然后再把玻璃球加热二次融化成玻璃液,该过程浪费了二次熔制能源。
8.2、池窑拉丝工艺生产法,该方案前期资本投入较大,生产技术含量高,整条通路的拉丝作业情况易受外界干扰,不利于正常生产。
9.另外,根据玻璃纤维点供池窑拉丝工艺的需求,需要将池窑融化的玻璃液安全定量转移到拉丝炉内,为提高玻璃液的转移效率和安全性,设计有专用的放料漏板,但是现有放料漏板在转移超高温玻璃液的同时会被腐蚀,这就导致其安全性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液投料球阀漏板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会造成二次熔制能源、前期投入大以及安全性低的问题。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液投料球阀漏板机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12.一出料口,用于玻璃液的出料;
13.一出料块,其中部开设有一通道,该通道的上部为圆台状,且通道的上底面直径大于其下底面直径,将所述出料块安装在出料口处,使得玻璃液自出料口下流至通道中;
14.一球阀,其直径大于通道的下底面直径,所述球阀放置在所述通道内,此时该球阀刚好完全堵住整个通道,此时球阀用于截流;
15.一放料漏斗,设置在所述出料块的竖直下方;
16.一撞针,设置在放料漏斗与出料块之间;
17.所述出料口、出料块、撞针以及放料漏斗同轴设置,将撞针竖直上移至顶动球阀上移至球阀表面完全脱离通道内壁,此时球阀用于放流,玻璃液自通道下流至放料漏斗中。
18.进一步的,所述撞针通过一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放料漏斗上,通过移动放料漏斗带动撞针移动,简化其连接结构与驱动结构,便于维护与操作,同时提高移动精准度。
19.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倾斜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均匀固定在撞针的底端,且支撑杆的倾斜度大于所述放料漏斗内壁倾斜度,且支撑杆远离撞针的一侧为贴合所述放料漏斗内壁的倾斜面。
20.进一步的,所述撞针的顶端安装有一托子,所述托子为一刚好托住所述球阀的弧形结构体,提高撞针与球阀之间的接触稳定性。
21.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块与放料漏斗之间还设有一连接驱动件,便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控制运行速度,可随时停止随时启动,灵活性高、精准度高,包括下部支撑板、动力轴、转向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
22.所述放料漏斗的顶端向外延伸有一水平限位部;
23.所述下部支撑板水平设置,且下部支撑板的中部设有一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内壁倾斜设置,用于将所述放料漏斗安装在所述限位通道内,并通过所述水平限位部进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下部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
24.所述动力轴与转向轮分别安装在出料块的两侧,并分别置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上方,所述第一链条的一侧安装在第一连接孔处,另一侧安装在动力轴上,所述第二链条的一侧安装在第二连接孔处,另一侧依次经过转向轮和动力轴安装在一摇杆上。
25.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块安装在一上部支撑板上,所述上部支撑板的底面两侧均通过一固定板固定有一竖直向下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下部支撑板连接,为下部支撑板的上下移动提供导向与限位作用,提高精准度。
26.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安装在一池窑的出料端处,用于限制并导向玻璃液的流出。
27.进一步的,所述通道的下部为圆柱状,且其直径等于通道的下底面直径,提高出料块通道对球阀的承托结构强度。
28.进一步的,所述球阀、撞针、放料漏斗均为铂金制作,且出料块的通道内壁也铺设有铂金防护层,防止被超高温玻璃液腐蚀,同时能在超高温玻璃液中保持良好的形态,保证结构稳定性。
2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30.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球阀放置在通道内,此时该球阀刚好完全堵住整个通道,此时球阀用于截流,利用撞针竖直上移至顶动球阀上移至球阀表面完全脱离通道内壁,此时球阀用于放流,玻璃液自通道下流至放料漏斗中,用于实现高温下的玻璃液的转移,同时球阀、撞针、放料漏斗均为铂金制作,且出料块的通道内壁也铺设有铂金防护层,防止被超高温玻璃液腐蚀,同时能在超高温玻璃液中保持良好的形态,不会对玻璃液的成分有影响,保证结构稳定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31.2)本实用新型节约了坩埚法中玻璃球二次熔制的能耗,玻璃球需要再次熔化成1300℃左右的玻璃液,这能耗是巨大的,同时节约了池窑法中通路的保温材料和保温能耗以及复杂的控制系统,降低成本;
32.3)本实用新型中撞针通过一支撑架固定在放料漏斗上,通过移动放料漏斗带动撞针移动,简化其连接结构与驱动结构,便于维护与操作,同时提高移动精准度;
33.4)本实用新型中出料块与放料漏斗之间还设有一连接驱动件,便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控制运行速度,可随时停止随时启动,灵活性高、精准度高;
34.5)本实用新型中,出料块安装在一上部支撑板上,上部支撑板的底面两侧均通过
一固定板固定有一竖直向下的导向柱,导向柱上安装有导向块,导向块与下部支撑板连接,为下部支撑板的上下移动提供导向与限位作用,提高精准度。
附图说明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液投料球阀漏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液投料球阀漏板机构的局部结构图。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液投料球阀漏板机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玻璃液投料球阀漏板机构,包括出料口1,出料块2,球阀3、撞针4和放料漏斗6。
40.出料口1安装在一池窑5的出料端处,用于限制并导向玻璃液的流出。
41.用于玻璃液的出料。
42.一出料块2,其中部开设有一通道,该通道的上部为圆台状,且通道的上底面直径大于其下底面直径,通道的下部为圆柱状,且其直径等于通道的下底面直径,提高出料块2通道对球阀3的承托结构强度。
43.将出料块2安装在出料口1处,使得玻璃液自出料口1下流至通道中。
44.一球阀3,其直径大于通道的下底面直径,球阀3放置在通道内,此时该球阀3刚好完全堵住整个通道,此时球阀3用于截流。
45.一放料漏斗6,设置在出料块2的竖直下方。
46.一撞针4,设置在放料漏斗6与出料块2之间。
47.出料口1、出料块2、撞针4以及放料漏斗6同轴设置,将撞针4竖直上移至顶动球阀3上移至球阀3表面完全脱离通道内壁,此时球阀3用于放流,玻璃液自通道下流至放料漏斗6中。
48.撞针4通过一支撑架固定在放料漏斗6上,通过移动放料漏斗6带动撞针4移动,简化其连接结构与驱动结构,便于维护与操作,同时提高移动精准度。
49.支撑架包括若干倾斜设置支撑杆7,支撑杆7均匀固定在撞针4的底端,且支撑杆7的倾斜度大于放料漏斗6内壁倾斜度,且支撑杆7远离撞针4的一侧为贴合放料漏斗6内壁的倾斜面。
50.撞针4的顶端安装有一托子8,托子8为一刚好托住球阀3的弧形结构体,提高撞针4与球阀3之间的接触稳定性。
51.出料块2与放料漏斗6之间还设有一连接驱动件9,便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控制运行速度,可随时停止随时启动,灵活性高、精准度高,包括下部支撑板91、动力轴92、转向轮93、第一链条94和第二链条95。
52.放料漏斗6的顶端向外延伸有一水平限位部61。
53.下部支撑板91水平设置,且下部支撑板91的中部设有一限位通道,限位通道内壁倾斜设置,用于将放料漏斗6安装在限位通道内,并通过水平限位部61进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下部支撑板9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
54.动力轴92与转向轮93分别安装在出料块2的两侧,并分别置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上方,第一链条94的一侧安装在第一连接孔处,另一侧安装在动力轴92上,第二链条95的一侧安装在第二连接孔处,另一侧依次经过转向轮93和动力轴92安装在一摇杆10上。
55.出料块2安装在一上部支撑板11上,上部支撑板11的底面两侧均通过一固定板固定有一竖直向下的导向柱12,导向柱12上安装有导向块,导向块与下部支撑板91连接,为下部支撑板91的上下移动提供导向与限位作用,提高精准度。
56.球阀3、撞针4、放料漏斗6均为铂金制作,且出料块2的通道内壁也铺设有铂金防护层,防止被超高温玻璃液腐蚀,同时能在超高温玻璃液中保持良好的形态,保证结构稳定性。
57.本专利的工作原理:
58.当需要放流时,利用动力轴和摇杆将下部支撑板水平上移,撞针跟随下部支撑板移动,至托子托住球阀上移至球阀表面完全脱离通道内壁之后停止,玻璃液自池窑经过出料口进入通道,并下流至放料漏斗中,用于实现高温下的玻璃液的转移;
59.当需要截流时,利用动力轴和摇杆将下部支撑板水平下移,撞针跟随下部支撑板移动,至托子脱离球阀且球阀完全堵住通道内壁。
60.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