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褐条病的甘蔗药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82070发布日期:2022-08-09 22:3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褐条病的甘蔗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甘蔗生长过程中对氮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的需求量较高,在缺少磷元素及钾元素时,甘蔗的抗病能力不足,容易被真菌性病害的分生孢子感染,遭受褐条病危害,甘蔗叶片上会产生水渍状的黄褐色条纹病斑,通过喷洒药肥的方式可以对有害病原菌进行抑制。
3.药肥是以肥料作农药的载体制成的复合肥料,现有的甘蔗药肥对甘蔗褐条病病原菌的抑制能力有所不足,药肥难以使甘蔗抗病原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甘蔗叶片容易产生条状病斑,叶片光合作用大打折扣,选用药肥不当会对甘蔗的品相和产量构成影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褐条病的甘蔗药肥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药肥防治甘蔗褐条病能力不足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治褐条病的甘蔗药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抗病菌菌液600~650份,聚磷菌菌液675~725份,解钾菌菌液675~725份,硫酸铵4~6份,硫酸钾2~4份,糖蜜3~5份,葡萄糖6~8份,黄芪提取物1~3份,轻质碳酸钙9~1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5~0.06份,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6~8份,防沉剂5~8份,四氯间苯二甲腈2~3份,有机硅4~6份。
6.优选的,一种防治褐条病的甘蔗药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抗病菌培养先将甘蔗褐条病病原菌接种至多个装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的中部位置,再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多个接种了甘蔗褐条病病原菌的培养皿内,避光培养36~48h,挑选甘蔗褐条病病原菌长势不良且枯草芽孢杆菌长势良好的培养皿,得到强抗病性枯草芽孢杆菌,将该培养皿内的强抗病性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装有lb培养液的培养罐a中,避光振荡培养60~72h,得到抗病菌菌液;s2.聚磷菌培养将含磷有机废水和乙酸钠加入培养罐b中,向培养罐b中接种积磷小月菌,间歇性通过气泵向培养罐b底部曝气,初步培养72~84h,接着通过制氧机向培养罐b中通入大量氧气,通过氧气置换培养罐b内的气体,振荡培养6~8h,得到聚磷菌菌液;s3.药肥合成将轻质碳酸钙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纯净水加入搅拌罐内,搅拌25~35min,得到碳酸钙悬浮液,将碳酸钙悬浮液、抗病菌菌液、解钾菌菌液、硫酸铵、硫酸钾、糖蜜、葡萄糖、
黄芪提取物和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加入均质机内,混合20~30min,得到活性肥料,向均质机内加入防沉剂、四氯间苯二甲腈和有机硅,混合15~25min,得到药肥混合液,通过真空罐装机对药肥混合液进行真空灌装,得到药肥成品,将药肥成品放入冷藏室内避光保存。
7.优选的,所述s1中培养皿内的枯草芽孢杆菌位于甘蔗褐条病病原菌的外侧。
8.优选的,所述s1中培养皿的培养温度为25~27℃,所述s1中培养罐a的培养温度为25~27℃。
9.优选的,所述s2中培养罐b的初步培养温度和振荡培养温度均为28~30℃。
10.优选的,所述s2中振荡培养过程中,培养罐b的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绝。
11.优选的,所述s3中冷藏室的避光保存温度为4~6℃。
12.优选的,所述防沉剂为有机膨润土。
13.(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褐条病的甘蔗药肥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多个装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对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培养,枯草芽孢杆菌释放抑菌抗生素,对位于其内侧的甘蔗褐条病病原菌进行抑制,根据长势情况挑选出强抗病性枯草芽孢杆菌,振荡培养扩繁后得到抗病菌菌液,抗病菌菌液配合四氯间苯二甲腈对包括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在内的菌类进行抑制,有机硅提高药肥中抑菌成分在甘蔗叶片上的停留时间,药肥流入土壤后,解钾菌分解土壤中难以被甘蔗利用的矿物钾,硫酸铵为药肥内的菌类及甘蔗补充氮源,聚磷菌配合解钾菌使药肥具备缓释磷肥及钾肥的作用,避免甘蔗缺磷少钾,提高甘蔗的抗病性,保护甘蔗叶片不受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影响,保证甘蔗的品质和产量。
14.2、本发明通过积磷小月菌对培养罐b内的含磷有机废水进行降解,先间歇性向培养罐b曝气,进行初步培养,积磷小月菌在好氧状态下吸磷并合成储能物质,在缺氧和厌氧状态下少量释磷并利用储能物质繁殖,积磷小月菌在振荡培养时大量吸磷,获得具有缓释磷肥能力的聚磷菌菌液,并实现废水降解,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6.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褐条病的甘蔗药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抗病菌菌液620份,聚磷菌菌液685份,解钾菌菌液710份,硫酸铵5份,硫酸钾4份,糖蜜3份,葡萄糖6份,黄芪提取物1份,轻质碳酸钙1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5份,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6份,防沉剂6份,四氯间苯二甲腈3份,有机硅6份,糖蜜和葡萄糖为药肥中的菌类提供碳源,硫酸钾为甘蔗提供钾肥,保证甘蔗的光合作用能够顺利进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避免轻质碳酸钙团聚,轻质碳酸钙为药肥内的菌类提供载体,硫酸铵为药肥内的菌类及甘蔗补充氮源,防沉剂保证药肥均匀性,药肥流入土壤后,解钾菌分解土壤中难以被甘蔗利用的矿物钾,聚磷菌菌液配合解钾菌菌液使药肥具备缓释磷肥及钾肥的作用,避免甘蔗缺磷少钾,提
高甘蔗的抗病性,保护甘蔗叶片不受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影响,保证甘蔗的品质和产量。
17.一种防治褐条病的甘蔗药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抗病菌培养先将甘蔗褐条病病原菌接种至多个装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的中部位置,再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多个接种了甘蔗褐条病病原菌的培养皿内,避光培养36h,挑选甘蔗褐条病病原菌长势不良且枯草芽孢杆菌长势良好的培养皿,得到强抗病性枯草芽孢杆菌,将该培养皿内的强抗病性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装有lb培养液的培养罐a中,避光振荡培养70h,得到抗病菌菌液,多个装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对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培养,枯草芽孢杆菌释放抑菌抗生素,对位于其内侧的甘蔗褐条病病原菌进行抑制,根据长势情况挑选出强抗病性枯草芽孢杆菌,振荡培养扩繁后得到抗病菌菌液,抗病菌菌液配合四氯间苯二甲腈对包括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在内的菌类进行抑制,有机硅提高药肥中抑菌成分在甘蔗叶片上的停留时间;s2.聚磷菌培养将含磷有机废水和乙酸钠加入培养罐b中,向培养罐b中接种积磷小月菌,间歇性通过气泵向培养罐b底部曝气,初步培养72h,接着通过制氧机向培养罐b中通入大量氧气,通过氧气置换培养罐b内的气体,振荡培养6h,得到聚磷菌菌液,通过积磷小月菌对培养罐b内的含磷有机废水进行降解,先间歇性向培养罐b曝气,进行初步培养,积磷小月菌在好氧状态下吸磷并合成储能物质,在缺氧和厌氧状态下少量释磷并利用储能物质繁殖,积磷小月菌在振荡培养时大量吸磷,获得具有缓释磷肥能力的聚磷菌菌液,并实现废水降解,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环保;s3.药肥合成将轻质碳酸钙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纯净水加入搅拌罐内,搅拌32min,得到碳酸钙悬浮液,将碳酸钙悬浮液、抗病菌菌液、解钾菌菌液、硫酸铵、硫酸钾、糖蜜、葡萄糖、黄芪提取物和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加入均质机内,混合23min,得到活性肥料,黄芪提取物能够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存活率,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提高均质乳化效果,向均质机内加入防沉剂、四氯间苯二甲腈和有机硅,混合24min,得到药肥混合液,通过真空罐装机对药肥混合液进行真空灌装,得到药肥成品,将药肥成品放入冷藏室内避光保存。
18.s1中培养皿内的枯草芽孢杆菌位于甘蔗褐条病病原菌的外侧,通过观察甘蔗褐条病病原菌菌落大小可以判断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能力。
19.s1中培养皿的培养温度为27℃,s1中培养罐a的培养温度为27℃,此温度下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能快速生长。
20.s2中培养罐b的初步培养温度和振荡培养温度均为28℃,为积磷小月菌提供适宜温度,保证了积磷小月菌扩繁速率及吸磷效率。
21.s2中振荡培养过程中,培养罐b的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绝。
22.s3中冷藏室的避光保存温度为5℃,对药肥内的菌类进行休眠保存。
23.防沉剂为有机膨润土,有机膨润土具有增稠防沉的能力。
24.实施例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褐条病的甘蔗药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抗病菌菌液645份,聚磷菌菌液720份,解钾菌菌液680份,硫酸铵5份,硫酸钾2份,糖蜜
4份,葡萄糖8份,黄芪提取物3份,轻质碳酸钙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6份,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8份,防沉剂8份,四氯间苯二甲腈2份,有机硅5份,糖蜜和葡萄糖为药肥中的菌类提供碳源,硫酸钾为甘蔗提供钾肥,保证甘蔗的光合作用能够顺利进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避免轻质碳酸钙团聚,轻质碳酸钙为药肥内的菌类提供载体,硫酸铵为药肥内的菌类及甘蔗补充氮源,防沉剂保证药肥均匀性,药肥流入土壤后,解钾菌分解土壤中难以被甘蔗利用的矿物钾,聚磷菌菌液配合解钾菌菌液使药肥具备缓释磷肥及钾肥的作用,避免甘蔗缺磷少钾,提高甘蔗的抗病性,保护甘蔗叶片不受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影响,保证甘蔗的品质和产量。
25.一种防治褐条病的甘蔗药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抗病菌培养先将甘蔗褐条病病原菌接种至多个装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的中部位置,再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多个接种了甘蔗褐条病病原菌的培养皿内,避光培养45h,挑选甘蔗褐条病病原菌长势不良且枯草芽孢杆菌长势良好的培养皿,得到强抗病性枯草芽孢杆菌,将该培养皿内的强抗病性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装有lb培养液的培养罐a中,避光振荡培养65h,得到抗病菌菌液,多个装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对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培养,枯草芽孢杆菌释放抑菌抗生素,对位于其内侧的甘蔗褐条病病原菌进行抑制,根据长势情况挑选出强抗病性枯草芽孢杆菌,振荡培养扩繁后得到抗病菌菌液,傍晚或夜间喷洒药肥,降低紫外线对抗病菌菌液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的不良影响,抗病菌菌液配合四氯间苯二甲腈对包括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在内的菌类进行抑制,有机硅提高药肥中抑菌成分在甘蔗叶片上的停留时间;s2.聚磷菌培养将含磷有机废水和乙酸钠加入培养罐b中,向培养罐b中接种积磷小月菌,间歇性通过气泵向培养罐b底部曝气,初步培养84h,接着通过制氧机向培养罐b中通入大量氧气,通过氧气置换培养罐b内的气体,振荡培养8h,得到聚磷菌菌液,通过积磷小月菌对培养罐b内的含磷有机废水进行降解,先间歇性向培养罐b曝气,进行初步培养,积磷小月菌在好氧状态下吸磷并合成储能物质,在缺氧和厌氧状态下少量释磷并利用储能物质繁殖,积磷小月菌在振荡培养时大量吸磷,获得具有缓释磷肥能力的聚磷菌菌液,并实现废水降解,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环保;s3.药肥合成将轻质碳酸钙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纯净水加入搅拌罐内,搅拌26min,得到碳酸钙悬浮液,将碳酸钙悬浮液、抗病菌菌液、解钾菌菌液、硫酸铵、硫酸钾、糖蜜、葡萄糖、黄芪提取物和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加入均质机内,混合28min,得到活性肥料,黄芪提取物能够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存活率,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提高均质乳化效果,向均质机内加入防沉剂、四氯间苯二甲腈和有机硅,混合18min,得到药肥混合液,通过真空罐装机对药肥混合液进行真空灌装,得到药肥成品,将药肥成品放入冷藏室内避光保存。
26.s1中培养皿内的枯草芽孢杆菌位于甘蔗褐条病病原菌的外侧,通过观察甘蔗褐条病病原菌菌落大小可以判断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能力。
27.s1中培养皿的培养温度为25℃,s1中培养罐a的培养温度为25℃,此温度下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能快速生长,加快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
效率,能够尽可能减少能源损耗。
28.s2中培养罐b的初步培养温度和振荡培养温度均为28℃,为积磷小月菌提供适宜温度,保证了积磷小月菌扩繁速率及吸磷效率。
29.s2中振荡培养过程中,培养罐b的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绝,避免积磷小月菌因氧气不足将吸收的磷元素向外释放。
30.s3中冷藏室的避光保存温度为5℃,对药肥内的菌类进行休眠保存。
31.防沉剂为有机膨润土,有机膨润土具有增稠防沉的能力。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