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5504发布日期:2022-10-19 02:4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农业生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会柑有机肥料,尤其是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新会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皮肉兼用、药食同源,是广陈柑农在漫长种植历史中,从芸香科柑橘属大红柑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会柑因为其独特的药食同源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4.但申请人在实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5.在新会柑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新会柑的亩产量,在种植新会柑时,采用施肥的方式是常见的增加产量的方法。然而,肥料的质量参差不齐,施肥过程污染了新会柑以及柑地本身。此外,过度施肥同样对的土地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一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会柑种植过程肥料质量不理想,影响柑橘生长并污染柑橘本身及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至少达到了改善肥料质量、利于柑橘生长、降低肥料对柑橘及环境的技术效果之一。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由有机物混合组分以及微生物菌剂组成;所述有机物混合组分包括:畜禽排泄物、草木灰、饼粕和黄腐酸;所述机物混合组分经过无害化处理。优选秸秆。
9.优选的,所述有机物混合组分还包括骨粉、氨基酸残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的一种或多种。
10.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剂含有耐热真菌种。
11.更优选的,所述耐热真菌种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sp.)tf121;
12.特别优选的,所述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sp.)tf121为现有保藏菌种,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624。
13.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剂为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一种或多种。
14.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剂占的整体有机肥料的重量百分比为6-10%。
15.本发明另一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的应用,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用于新会柑种植。
16.优选的,所述新会柑种植包括以下步骤:
17.(s1)株系选择:按照预定品种系选择新会柑株系;
18.(s2)根系植穴挖设:在土地表面开挖预设植穴深度和预设植穴直径的根系植穴;
19.(s3)株系植入:将所述新会柑株系放入所述根系植穴中,株系的根系埋藏在预设根系深度范围;
20.(s4)土壤回填:将土壤回填至所述根系植穴中,并在至少一个预设覆盖深度中混合至少一种预设覆盖物以形成至少一层覆盖层;
21.(s5)喷药和施肥:在预设喷药周期和施肥周期对新会柑进行农药喷洒和施加肥料;所述农药为纯中药农药;所述肥料为权利要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
22.优选的,(s1)中所述株系选择为选择茶枝柑系大种油身或细种油身品种系中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株系;(s2)中所述预设植穴深度为58cm.(s3)中所述预设根系深度范围为 18-53cm;(s5)中所述的施肥周期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确定。
23.本技术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4.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有机物混合组分以及微生物菌剂且机物混合组分经过无害化处理结合微生物菌剂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肥料本身的有害物质得以消除,并通过微生物菌剂提高柑产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肥料质量不理想,影响柑橘生长并污染柑橘本身及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降低柑果污染,促进柑果产量且利于土地保育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实施方式所用的原料、试剂或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已知方法得到。
26.新会柑因其药食同源的独特性广受欢迎,需求的增加导致过度施加肥料促进其产量的情形发生。肥料质量欠佳导致产量受到影响,也污染了种植土地。土地被污染后反过来影响其产量。过度施肥也影响到土地保育。
27.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肥料质量不理想,影响柑橘生长并污染柑橘本身及污染环境的问题,在有机物混合组分以及微生物菌剂且机物混合组分经过无害化处理结合微生物菌剂下实现了降低柑果污染,促进柑果产量且利于土地保育的有益效果。
28.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29.采用有机物混合组分以及微生物菌剂且机物混合组分经过无害化处理结合微生物菌剂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肥料本身的有害物质得以消除,并通过微生物菌剂提高柑产量。
30.无论施用何种肥料,均不能造成对环境和果品的污染,不使柑果有害物质残留影响人体健康。
31.无公害处理为通过谐振仪对有机肥进行谐振处理,以将其有害物质分解。避免柑果受到肥料中的有害物质的污染。谐振时,可以采用谐振仪用2000hz,对有机肥料谐振5-10分钟。
32.微生物菌剂的结合使得里面的微生物能够吸收固定更多的无机态养分并以有机态养分的形式保留在土壤中,减少因淋溶和挥发造成的肥料损失。
33.有机肥料做成颗粒状,施加在土壤8-15cm以下。
34.多年来大量连续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导致病虫害物种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也使农药用量和频率增加,造成恶性循环的出现。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入水源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不仅严重污染环境,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破坏生态平衡。因此需要使用无公害农药来降低农药的有害特质,采用纯中药农药作为无公害农药。
35.具体的,纯中药农药包括:
36.生百部、苦参、天冬、乌梅、细辛、当归和柴胡;原料均为干品;
37.原料重量份数配比为:生百部100-300份、苦参25-60份、天冬30-60份、乌梅20-60 份、细辛10-50份、当归10-20份、柴胡10-30份。
38.通纯中药农药,避免了新会柑出现有害的残余农药。此外,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39.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40.实施例1
41.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由有机物混合组分以及微生物菌剂组成;有机物混合组分包括:秸秆、畜禽排泄物、草木灰、饼粕和黄腐酸;机物混合组分经过无害化处理。
42.其中,畜禽排泄物优选鸡粪。
43.畜禽排泄物还可以选择牛粪、猪粪、鸭粪、鹅粪。
44.畜禽排泄物经过发酵处理。
45.具体的,有机物混合组分还包括骨粉和家禽家畜。
46.具体的,微生物菌剂含有耐热真菌种和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以及植物乳杆菌。
47.更具体的,耐热真菌种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sp.)tf121;
48.特别具体的,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sp.)tf121为现有保藏菌种,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624。
49.具体的,微生物菌剂占的整体有机肥料的重量百分比为6%。
50.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的应用,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用于新会柑种植。
51.具体的,新会柑种植包括以下步骤:
52.(s1)株系选择:按照预定品种系选择新会柑株系;
53.(s2)根系植穴挖设:在土地表面开挖预设植穴深度和预设植穴直径的根系植穴;
54.(s3)株系植入:将新会柑株系放入根系植穴中,株系的根系埋藏在预设根系深度范围;
55.(s4)土壤回填:将土壤回填至根系植穴中,并在至少一个预设覆盖深度中混合至少一种预设覆盖物以形成至少一层覆盖层;
56.(s5)喷药和施肥:在预设喷药周期和施肥周期对新会柑进行农药喷洒和施加肥料;农药为纯中药农药;肥料为权利要求上述任一项的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
57.具体的,(s1)中株系选择为选择茶枝柑系大种油身或细种油身品种系中的抗病性
和抗逆性强的株系;(s2)中预设植穴深度为58cm;(s3)中预设根系深度范围为18cm;(s5)中的施肥周期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确定。
58.实施例2
59.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由有机物混合组分以及微生物菌剂组成;有机物混合组分包括:秸秆、畜禽排泄物、草木灰、饼粕和黄腐酸;机物混合组分经过无害化处理。
60.具体的,有机物混合组分还包括骨粉和家禽家畜。
61.具体的,微生物菌剂含有耐热真菌种和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以及植物乳杆菌。
62.更具体的,耐热真菌种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sp.)tf121;
63.特别具体的,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sp.)tf121为现有保藏菌种,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624。
64.具体的,微生物菌剂占的整体有机肥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
65.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的应用,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用于新会柑种植。
66.优选的,新会柑种植包括以下步骤:
67.(s1)株系选择:按照预定品种系选择新会柑株系;
68.(s2)根系植穴挖设:在土地表面开挖预设植穴深度和预设植穴直径的根系植穴;
69.(s3)株系植入:将新会柑株系放入根系植穴中,株系的根系埋藏在预设根系深度范围;
70.(s4)土壤回填:将土壤回填至根系植穴中,并在至少一个预设覆盖深度中混合至少一种预设覆盖物以形成至少一层覆盖层;
71.(s5)喷药和施肥:在预设喷药周期和施肥周期对新会柑进行农药喷洒和施加肥料;农药为纯中药农药;肥料为权利要求上述任一项的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
72.具体的,(s1)中株系选择为选择茶枝柑系大种油身或细种油身品种系中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株系;(s2)中预设植穴深度为58cm;(s3)中预设根系深度范围为40cm;(s5)中的施肥周期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确定。
73.实施例3
74.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由有机物混合组分以及微生物菌剂组成;有机物混合组分包括:秸秆、畜禽排泄物、草木灰、饼粕和黄腐酸;机物混合组分经过无害化处理。
75.具体的,有机物混合组分还包括骨粉、氨基酸残渣和家禽家畜加工废料。
76.具体的,微生物菌剂含有耐热真菌种和植物乳杆菌。
77.更具体的,耐热真菌种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sp.)tf121;
78.特别具体的,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sp.)tf121为现有保藏菌种,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624。
79.具体的,微生物菌剂占的整体有机肥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0%。
80.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的应用,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用于新会柑种植。
81.优选的,新会柑种植包括以下步骤:
82.(s1)株系选择:按照预定品种系选择新会柑株系;
83.(s2)根系植穴挖设:在土地表面开挖预设植穴深度和预设植穴直径的根系植穴;
84.(s3)株系植入:将新会柑株系放入根系植穴中,株系的根系埋藏在预设根系深度范围;
85.(s4)土壤回填:将土壤回填至根系植穴中,并在至少一个预设覆盖深度中混合至少一种预设覆盖物以形成至少一层覆盖层;
86.(s5)喷药和施肥:在预设喷药周期和施肥周期对新会柑进行农药喷洒和施加肥料;农药为纯中药农药;肥料为权利要求上述任一项的新会柑无公害有机肥料。
87.具体的,(s1)中株系选择为选择茶枝柑系大种油身或细种油身品种系中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株系;(s2)中预设植穴深度为58cm;(s3)中预设根系深度范围为53cm;(s5)中的施肥周期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确定。
88.以上有机肥的施用量控制在每斤新会柑果2~3斤。除此之外,施肥的最佳时机在采果的前后,生长态势比较弱的要在采果之前施肥,生长茁壮的果树要在采果之后施肥。另外,在春季花穗刚抽发的时候施肥对果树也有更大的助力作用。
89.以上预设喷药周期为每天喷淋一次至无虫。
90.以上施肥周期即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施肥,防止盲目加大施肥量,按土壤、果树需求施肥。
91.对照例1
92.有机肥料不经过谐振加工,采用中药农药。
93.对照例2
94.有机肥料经过谐振加工,采用非中药农药。
95.对照例3
96.有机肥料经过谐振加工,采用中药农药,不采用微生物菌剂。
97.对新会柑柑果和种植土壤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0098][0099]
农残检测标准为:gb/t5009.199-2003。
[0100]
从对照例1可见,有机肥肥料如果不经过谐振加工,其有害物质增加导致亩产降低。
[0101]
从对照例2可见,采用非中药的农药则导致柑果出现农残以及更高的土壤金属含量。
[0102]
从对照例3可见,缺乏微生物剂的添加,可能导致土壤肥料损失,导致亩产量下降。
[0103]
从实施例1-3可见,随着微生物菌剂占的整体有机肥料的重量百分比上升,亩产量上升。
[0104]
以上结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