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籽晶的粘接后的碳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04819发布日期:2022-10-14 19: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碳化硅籽晶粘接后的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把高纯石墨板放在井式炉炉底,然后再把石英筒放置在石墨板上;所述井式炉只设置底部电阻丝加热程序,所述石英筒包括侧面有开孔的筒身和筒盖,无底部 ;(2)把粘接好籽晶的石墨台放置到石英筒内,在石墨台上的籽晶上放置一张圆形石墨纸作为缓冲层,再往上面放置压铁,放置压铁总重在100-150kg;全部放好并固定后,盖上石英筒的盖子,把井式炉盖上,关闭进气孔阀门;(3)先启动井式炉真空泵,进行10-30min的抽气,直到测试炉内的压力表数值在-0.1处维持并不发生偏转;(4)打开进气孔阀门,以0.1-0.3mpa的流量通入氩气,边通气边以30%的漏率抽真空持续5-20min,炉内气压维持在负压状态,然后开始加热;(5)一直维持以0.1-0.3mpa的流量通氩气,以30%的漏率抽真空,只开启井式炉底部的加热电阻丝进行加热,加热程序设定为3-6h加热到碳化温度400-600℃,在碳化温度保温0.5-2h后结束加热,并让其自动降温到室温;(6)温度降到室温后,关闭真空泵停止抽气,继续通入氩气使炉内压力达到室内大气压后再关闭氩气进气阀门,打开井式炉取出碳化好的籽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籽晶粘接后的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铁为数块,单块压铁为10kg,相邻两块压铁的中部分别设置相互嵌接的凸凹台,并外设不锈钢固定架进行固定,具体放置压铁的操作步骤为:一块底面平整,上面有个凹台的压铁后利用不锈钢固定架固定好,放置于石墨纸上,再继续往上面放下面有凸台,上面有凹台的压铁,反复操作后,达到需要的压铁重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籽晶粘接后的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固定架整体为圆柱形,包括两个抱箍,两个抱箍外设置四根固定柱搭建而成,所述抱箍上设置多个螺纹孔,并配置多根螺栓辅助固定压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籽晶粘接后的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放置压铁总重为120k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籽晶粘接后的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5)中氩气的通入流量为0.15mpa。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籽晶粘接后的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加热程序设定为4 h,加热到碳化温度500℃,在碳化温度保温1h后结束加热,并让其自动降温到室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籽晶粘接后的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石墨板为高纯石墨板,厚10mm,且平整度在
±
10um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碳化硅单晶生长前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碳化硅籽晶粘接后减少空腔的碳化方法,(1)把高纯石墨板放在井式炉炉底,然后再把石英筒放置在石墨板上;(2)把粘接好籽晶的石墨台放置到石英筒内,在石墨台上的籽晶上放置一张圆形石墨纸作为缓冲层,再往上面放置压铁;(3)启动井式炉真空泵,进行10-30min的抽气,(4)打开进气孔阀门,以0.1-0.3MPa的流量通入氩气然后开始加热;(5),以30%的漏率抽真空,开启井式炉底部的加热电阻丝进行加热,加热程序设定为3-6h加热到碳化温度400-600℃,在碳化温度保温0.5-2h后结束加热,并让其自动降温到室温;本发明通过利用底部的电阻丝加热,中间气泡和有机胶中挥发物排出完全,长出的晶体表面光滑平整。表面光滑平整。表面光滑平整。


技术研发人员:黄四江 王美春 沙智勇 刘得伟 尹归 杨海平 殷云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云锗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7
技术公布日:2022/10/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