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面的瓷砖防水粘结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01678发布日期:2023-05-31 16:5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墙面的瓷砖防水粘结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面的瓷砖防水粘结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建筑材料技术与产业的迅速发展,瓷砖作为建筑墙面的装饰材料,具有色泽稳定、坚固耐用、易洗耐磨等优点,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瓷砖施工工艺采用水泥砂浆粘贴瓷砖,现场搅拌水泥和砂子备用,但是水泥砂浆粘结性差、耐久性低、易剥落,对环境污染较大,也不利于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随着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出现了专门用于瓷砖粘结的瓷砖粘结材料,主要有瓷砖胶、压敏胶和瓷砖背胶。

2、瓷砖胶是一种将水泥、砂、矿物掺合料和功能性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在干燥状态下均匀拌制,混合城颗粒状或粉状的混合物,使用时再按规定比例加水拌合后即可,具有凝结硬化速度快、水化热大、耐热性强、粘结性好等特点,但是使用几年后易出现此状空鼓及脱落,主要是因为现有的瓷砖胶的耐热胶粘强度和韧性不佳,易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发生热胀冷缩,导致瓷砖胶与瓷砖间产生微小裂缝,然后逐渐形成空鼓而导致脱落。现有的瓷砖胶防水性能差,使用5年以上易出现发霉、渗水、墙体冒汗等现象,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解决防水问题,常将瓷砖胶与防水层进行结合,进而使瓷砖胶在保证自身粘结性能的同时,还需具有保水性好、干燥收缩均匀,且还应与防水层匹配,两者的收缩值、膨胀值相差不大、匹配性好等,不然两者组合使用后反而会出现更大规模的瓷砖空鼓脱落的情况。

3、压敏胶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乳液、消泡剂、分散剂等助剂制备而成,涂刷后需要等2~3个小时后表面形成一层乳白色的膜时才能铺贴瓷砖,造成施工周期过长,并且压敏胶耐水性较差,粘结强度不高,易造成瓷砖脱落。瓷砖背胶是由高分子聚合乳液与无极硅酸盐复合的产品,同压敏胶一样涂刷在瓷砖背面然后覆盖水泥砂浆上墙铺贴,其无需等干且耐水性较好,但施工麻烦,价格稍高,不适合大面积使用。

4、然而,除了瓷砖粘结材料自身的缺陷外,环境干湿、温度变化、瓷砖的吸水率及尺寸等问题,均会导致瓷砖及瓷砖粘结材料的变形,产生勾缝、裂隙等,使瓷砖脱落、墙体渗水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建筑墙面的瓷砖防水粘结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防水、防腐、耐老化和耐高低温性能,无毒无害,可作为防水涂料和瓷砖粘结剂使用;粘结材料的收缩率小,且早、后期收缩率差值小,保证了长期的高粘结强度,降低了成本,延长了建筑墙面的使用寿命。

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墙面的瓷砖防水粘结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o42.5水泥30~35份、石英粉25~30份、河砂25~3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6~12份、硅烷改性聚氨酯树脂3~6份、增强纤维0~8份、疏水改性聚烯酸铵盐分散剂0~0.3份、憎水剂0.2~0.3份、减水剂0.2~0.3份和纤维素醚0.2~3份。

3、进一步的,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是由质量比3:1的hp8029可再分散乳胶粉和dm2072p可再分散乳胶粉组成。

4、进一步的,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为丙烯酸酯/叔碳酸乙烯酯(veova)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s1、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dsb)、硬脂酸聚氧乙烯醚(sg-40)、2/3质量的过硫酸钾和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升温至85℃,然后往反应釜中缓慢加入叔碳酸乙烯酯,反应3~4h,再往反应釜中缓慢加入剩余的1/3质量的过硫酸钾、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反应3~4h,冷却至室温,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mma/veova乳液;

6、s2、往上述mma/veova乳液中添加碱性溶液,调节ph值至10,然后加入硅溶胶搅拌20~30min,再加入5wt%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和去离子水,使乳液的粘度控制在300mpa.s以下,得到所需料液;

7、s3、将上述料液通入离心式喷雾干燥塔中,在120~13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的丙烯酸酯/叔碳酸乙烯酯(veova)共聚物。

8、进一步的,所述叔碳酸乙烯酯与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3:1;

9、将叔碳酸乙烯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总和计为单体总量,所述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加入量为所述单体总量的1%;所述硬脂酸聚氧乙烯醚的加入量为所述单体总量的1.5~2.5%;所述过硫酸钾的加入量为所述单体总量的0.7~0.9%;所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加入量为所述单体总量的4.5~6%;

10、所述硅溶胶的加入量为所述mma/veova乳液质量的15~20%;所述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的加入量为所述mma/veova乳液质量的8~10%。

11、进一步的,所述硅烷改性聚氨酯树脂选自迈图高新材料集团的spur 1015lm。

12、进一步的,所述增强纤维是由质量比为2:3的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组成。

13、进一步的,所述疏水改性聚烯酸铵盐分散剂选自rohmhaas提供的型号orotan ca2500。

14、进一步的,所述憎水剂为有机硅憎水剂(本发明使用甲基硅醇钠憎水剂);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15、进一步的,所述纤维素为甲基纤维素醚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墙面的瓷砖防水粘结材料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7、(1)按重量份数称取上述原料组分;

18、(2)先将增强纤维和疏水改性聚烯酸铵盐分散剂加入到搅拌器中搅拌5min,然后将可再分散乳胶粉、硅烷改性聚氨酯树脂、憎水剂、减水剂和纤维素醚倒入到搅拌器中,搅拌10~2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a料;

19、(3)将称取好p.o 42.5水泥、石英粉、河砂倒入锥形搅拌器中,搅拌10~20min,得到b料;

20、(4)取出a料,分成三份,分批次倒入b料中,倒入第一份,搅拌5min后,再倒入第二份搅拌5min,然后倒入第三份,搅拌10~20min,直至混合均匀,最后计量装包即可。

21、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的瓷砖防水粘结材料结合了防水材料和瓷砖胶的特点,在防水的基础上,粘结效果好,粘结强度高,与瓷砖和基体之间粘结牢固,节省材料,节约成本;还具有较小的收缩率,早、后期的收缩率差值小,保证了长期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进而保证墙体不易产生裂缝等,使瓷砖不易脱落;具有良好的防腐、耐老化和耐温性,保证防水粘结材料性质稳定、不变形,使墙体与瓷砖之间不会产生空鼓、裂缝等,延长了粘结瓷砖的使用寿命。

23、2、本发明利用矿物胶凝材料与可再分散乳胶粉有机结合,选用特定比例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可再分散乳胶粉,可填充到无机胶凝材料的孔隙并渗透到毛细管内,并包裹在无机胶凝材料表面,在孔隙或表面成膜,使无机胶凝材料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成为一体,增加了防水粘结材料与基体、瓷砖之间的结合力,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本发明两种乳胶粉与胶凝材料结合,可使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并提高了本发明防水性,改善了粘结材料的抗渗性,使本发明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老化性和抗弯强度等。本发明使用自制的可再分散乳胶粉替代hp8029可再分散乳胶粉和dm2072p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复配物,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并且具有更佳的耐水性、耐温性、耐碱性和柔韧性等。

24、3、本发明硅烷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加入,提高了粘结材料的成膜性,提高了本发明各组分之间的内聚力,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力学强度和粘结强度,还提高了本发明的耐热性、耐候性、抗流挂性和施工性;由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组成的增强纤维,除了使本发明的力学强度提高外,还改善了粘结材料的干缩性能以及韧性,并提高了粘结材料的耐水性,以及与基体和瓷砖的粘结强度;疏水改性聚烯酸铵盐分散剂的加入,使增强纤维可均匀地分散在体系中,提高了增强纤维与其他组分的结合能力,并使各组分分散均匀并能充分混合均匀,改善了本发明组分中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之间的适应性,并且可以满足低水灰比要求,提高了瓷砖防水粘结材料的抗渗性能,施工性能好,还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

25、4、本发明采用无机胶凝材料、有机高分子、增强纤维等组合相互结合,使各组分之间结合紧密,粘结材料受环境影响(包括温度、气候、雨水、日照等)产生收缩变形小,避免了瓷砖粘结防水材料收缩引起的微小变形,使其具有抵抗材料的变形开裂的功能,提高了粘结材料的抗拉强度,避免了瓷砖脱落的隐患。

26、5、本发明的瓷砖防水粘结材料是以无机胶凝材料配合可再分散乳胶粉、硅烷改性聚氨酯树脂等有机组分,通过无机和有机组分的协同作用,并与体系中其他优选组分及其用量比例配合,通过合适的灰砂比、适当粒径的粗细骨料配比和特定的制备工艺获得的,具有优异的防水性和粘结强度,收缩变形小,柔韧性佳,抗流挂性好,施工性能优异,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耐候性、耐碱性和耐老化性能,操作简单,适合常规化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