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床用氮化硅复合陶瓷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04469发布日期:2023-03-31 21: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流化床用氮化硅复合陶瓷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非氧化物陶瓷粉体、氧化物陶瓷粉体、稀土氧化物粉体、镁-钛化合物混合粉体、粘结剂,所述的非氧化物陶瓷粉体、氧化物陶瓷粉体、稀土氧化物粉体、镁-钛化合物混合粉体按重量比为:5-80:5-80:2-5:2-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用氮化硅复合陶瓷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氧化物陶瓷粉体包括氮化硅粉体和氮化铝粉体,氮化硅粉体与氮化铝粉体相对摩尔百分数比例为5-95:5-9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用氮化硅复合陶瓷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陶瓷粉体包括氧化铝粉体和氧化锆粉体,氧化铝粉体和氧化锆粉体的摩尔百分数比例为5-95:5-9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用氮化硅复合陶瓷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粉体为包括氧化钇、氧化镱和氧化镥粉体的混合物,所述氧化钇、氧化镱和氧化镥粉体摩尔百分数比例为5-90:5-10:5-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用氮化硅复合陶瓷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钛化合物混合粉体为包括氧化镁、氟化镁粉体与氮化钛粉体的混合物,三者的摩尔百分数比例为5-90:5-10:5-1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用氮化硅复合陶瓷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粉为sio2玻璃微纳粉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用氮化硅复合陶瓷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0.1%-40%的粘结剂溶液,溶质为pva、pvb和pmma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为乙酸丁醇、乙酸乙酯、乙醇、甲苯、二甲苯、丙酮和丁酮中的一种或多种。8.一种流化床用氮化硅复合陶瓷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砂磨:将所述的非氧化物陶瓷粉体、氧化物陶瓷粉体、稀土氧化物粉体、镁-钛化合物混合粉体按重量5-80:5-80:2-5:2-5的比例混合并砂磨至0.2-5并砂形成无机微纳粉体;s2:制浆:按100份无机微纳粉体添加1-85份的前述pvb无水乙醇溶液,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1-15小时;s3:喷雾造粒与干压成型:在35-250℃的热氮气气氛中喷雾造粒,配合使用干压成型机,生成直径为0.5-5000mm的催化剂球;s4:冷等静压:用塑料或橡胶等将球密封真空包裹后,在不小于100mpa的冷等静压机中静压0.5-48小时;s5:敷玻璃粉:将静压后的氮化硅复合材料球去除包裹物后,在sio2玻璃微纳粉体中翻滚至球面表层沾满玻璃粉后,在150-950℃条件下排胶1-96小时;s6:预烧结:排胶后的球在850-1200℃常压烧结炉中预烧结1-48小时至球体表面玻璃粉软化形成封闭壳体;s7:热压烧结:在1200-1958℃、氮气气氛、压力不小于120mpa的热压烧结炉中烧结1-48小时,并减压冷却至常温常压;s8:磨抛:将球体进行磨抛至表面粗糙度为≤50μm球体。9.一种流化床用氮化硅复合陶瓷催化剂在塑料类催化裂解中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化床用氮化硅复合陶瓷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非氧化物陶瓷粉体、氧化物陶瓷粉体、稀土氧化物粉体、镁-钛化合物混合粉体、粘结剂,经砂磨、制浆、喷雾造粒、冷等静压、敷玻璃粉、预烧结、热压烧结和磨抛等工艺制成。应用于塑料类催化裂解领域,对催化裂解废塑料的效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催化剂具备15-130W/(m.K)的热导率,耐高温极限高达800℃,热导率不随裂解温度升高而下降,并可有效避免热能在催化剂球内部的局部积累,减少结焦的发生,提高产能,同时用复合材料替代纯氮化物,可有效的降低催化剂制备成本。可有效的降低催化剂制备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 陈玉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地净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3/3/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