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栅组件及应用其的平面度调节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6513发布日期:2022-06-25 00:3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栅组件及应用其的平面度调节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栅组件及应用其的平面度调节工装。


背景技术:

2.玻璃物理钢化的一般原理是:将原片玻璃在钢化炉的加热装置中加热到软化点附近,使玻璃的内应力被消除,然后将其迅速送入冷却装置中急速均匀冷却,使玻璃表面急剧收缩,产生压应力,而玻璃中层冷却较慢,还来不及收缩,故形成张应力,从而使得玻璃获得较高的强度。
3.在玻璃冷却阶段,需要使用风栅组件向玻璃的表面吹冷气来达到降温冷却的效果。在现有的风栅组件中,风栅风嘴与风栅板件是通过放置于地面上,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但是由于地面会存在凹凸不同的低洼,所以风栅板件与风栅风嘴在地面焊接组成整体,其平面度会出现偏差,从而在用于玻璃冷却后,导致玻璃钢化后的品质不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栅组件及应用其的平面度调节工装,解决了风栅风嘴与风栅板件连接时平面度出现误差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风栅组件,包括风嘴套件和风栅板件;所述风嘴套件设有向内挖空成型的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卡装槽;所述第一空槽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通孔,且所述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通孔沿着所述风嘴套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所述风栅板件设有向内挖空成型的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的上下端均设有第二卡装部;通过所述第二卡装部水平套设于所述卡装槽内,所述风栅板件限位安装于所述风嘴套件。
7.更优地,所述第一空槽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卡装部;所述第一卡装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为靠近所述第一空槽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部为远离所述第一空槽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长度;所述卡装槽为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挖空成型的槽;所述第二凸起部设有第一连接孔;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卡装部,使得所述风栅板件与所述风嘴套件固定连接。
8.一种风栅组件平面度调节工装,用于上述中所述的风栅组件1的平面度调节,包括工装支架和调节条;所述工装支架的顶部设有安装板块,所述安装板块的顶部设有凹陷安装部;所述安装板块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条形孔;若干个所述条形孔沿着所述安装板块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且所述条形孔贯通所述安装板块的顶部,延伸至与所述凹陷安装部连通;所述调节条内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通孔,且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沿着所
述调节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使用时,所述调节条套设于所述风嘴套件的第一空槽内,且通过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条形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使得所述风栅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凹陷安装部,所述调节条用于调节所述风栅组件的平面度。
9.更优地,所述工装支架的顶部设有两个支撑条,两个所述支撑条前后错开设置;所述支撑条的顶面与所述凹陷安装部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10.更优地,所述工装支架的前后侧均设有减重通槽。
11.更优地,所述工装支架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减重窗口部。
12.更优地,所述工装支架至少设有三个所述减重窗口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所述风嘴套件的后侧面和所述风栅组件的底面都是分别贴合于所述凹陷安装部的后侧面和工装支架的顶面,所以在所述凹陷安装部和所述工装支架的顶面的限位作用,使得所述风栅组件处于平直,从而确保了所述风嘴套件与所述风栅板件之间平面度,保证玻璃钢化的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度调节工装与风栅合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栅板件和风嘴套件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嘴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工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2.本技术中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风栅组件1,包括风嘴套件11和风栅板件12;所述风嘴套件11设有向内挖空成型的第一空槽110,所述第一空槽11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卡装槽111;所述第一空槽110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通孔112,且所述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2沿着所述风嘴套件1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所述风栅板件12设有向内挖空成型的第二空槽120,所述第二空槽120的上下端均设有第二卡装部121;通过所述第二卡装部121水平套设于所述卡装槽111内,所述风栅板件12限位安装于所述风嘴套件11。
23.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嘴套件11的后侧面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2,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2用于与所述条形孔311和所述第二连接通孔21
连通,从而使得所述风栅组件1安装于所述凹陷安装部310 上。在所述风栅组件1安装于所述凹陷安装部310时,需要先将所述风嘴套件 11的与所述风栅板件12连接组成所述风栅组件1;具体地,通过将所述第二卡装部121卡装于所述卡装槽111内,使得所述风栅板件12与所述风嘴套件11 限位连接,从而组成一体化的所述风栅组件1。通过所述第二卡装部121与所述卡装槽111之间的配合,让所述风栅板件12与所述风栅组件1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安装拆卸,减少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槽11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卡装部113;所述第一卡装部113包括第一凸起部1131和第二凸起部1132;所述第一凸起部1131为靠近所述第一空槽110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部1132为远离所述第一空槽 110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部113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132的长度;所述卡装槽111为所述第一凸起部1131和所述第二凸起部1132之间挖空成型的槽;所述第二凸起部1132设有第一连接孔1133;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1133与所述第二卡装部121,使得所述风栅板件12与所述风嘴套件 11固定连接。所述风栅组件1在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完成所述平面度校正后,在所述第二凸起部1132上钻上若干个铆钉孔,然后在通过铆钉将所述第二凸起部1132和所述第二卡装部121连接起来,以此使得固定所述风嘴套件11与所述风栅板件12之间的连接,从而避免所述风嘴套件11与所述风栅板件12的平面度发生偏差。
25.一种风栅组件平面度调节工装,用于上述中所述的风栅组件1的平面度调节,包括工装支架3和调节条2;所述工装支架3的顶部设有安装板块31,所述安装板块31的顶部设有凹陷安装部310;所述安装板块31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条形孔311;若干个所述条形孔311沿着所述安装板块3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且所述条形孔311贯通所述安装板块31的顶部,延伸至与所述凹陷安装部310连通;所述调节条2内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通孔21,且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21沿着所述调节条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使用时,所述调节条2套设于所述风嘴套件11的第一空槽110内,且通过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条形孔311、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12和所述第二连接通孔21,使得所述风栅组件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凹陷安装部310,所述调节条2用于调节所述风栅组件1的平面度。
26.通过所述第二卡装部121水平套设于所述卡装槽111内,所述风嘴套件11 和所述风栅板件12组成所述风栅组件1后,将所述风栅组件1放置于所述工装支架3上,且让所述风嘴套件11的后侧面放置于所述凹陷安装部310。将所述风栅组件1放置于所述工装支架3后,再将所述调节条2套设于所述第一空槽 110内,使得调节条2的侧面贴合于所述第一空槽110的后侧面。在将所述调节条2套设于所述第一空槽110后,通过螺丝、螺钉等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条形孔311、第一连接通孔112和所述第二连接通孔21,使得所述风嘴套件11 的后侧面贴合于所述凹陷安装部310上。因此,所述风嘴套件11的后侧面和所述风栅组件1的底面都是分别贴合于所述凹陷安装部310的后侧面和工装支架3 的顶面,所以在所述凹陷安装部310和所述工装支架3的顶面的限位作用,使得所述风栅组件1处于平直,从而确保了所述风嘴套件11与所述风栅板件12 之间平面度,保证玻璃钢化的质量。
27.进一步地,所述工装支架3的顶部设有两个支撑条32,两个所述支撑条32 前后错开设置;所述支撑条32的顶面与所述凹陷安装部310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内。为当所述风嘴套件11套设于所述调节条2后,所述风嘴套件11的顶面支撑与所述凹陷安装部310的底面,因此为了确保所述风嘴套件11与所述风栅板件12的平面度,所以设置所述支撑条32。在所
述风栅板件12套设于所述卡装槽111后,通过所述支撑条32支撑所述风栅板件12,从而避免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所述风栅半夏向下倾斜,保证所述风栅板件12与所述风嘴套件11的平面度。
28.优选地,所述工装支架3的前后侧均设有减重通槽34。
29.更优地,所述工装支架3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减重窗口部33。
30.为了方便搬动所述工装支架3,以及减少所述工装支架3的生产成本,所以在所述工装支架3内设置多个所述减重窗口部33和所述减重通槽34。
31.进一步地,所述工装支架3至少设有三个所述减重窗口部33。本实施例中,因为少于三个时,所述工装支架3的重量大,且需要的材料大,不利于搬动,以及节约成本。多于三个时,可以减轻所述工装支架3的重量,但是由于所述工装支架3整体重量少,当在安装重量较大的风栅组件1时,所述风栅组件1 可能会把所述工装支架3压至损坏,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重窗口部33的数目优先为三个。
32.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