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发酵用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7491发布日期:2022-10-19 00:13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肥发酵用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肥发酵曝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肥发酵用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2.有机肥发酵爆气装置主要是因为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是耗氧发酵,在好氧发酵过程中氧的供应是限制发酵速率的主要因素。如果氧气供应不充分或传递不均匀,一则会造成局部厌氧发酵,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臭味的主要原因,二则会延长发酵时间。相反,如果供氧量过多(如鼓风量过大或搅拌太多)就会使发酵的温度偏低,而使有机物转化为类腐殖质的过程不够充分。一般而言,氧气浓度不低于10%。爆气装置就是为了更好的提供氧量缩短发酵时间。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9646396u,公开了一种有机肥搅拌装置的搅拌桶,包括桶体、搅拌轴、搅拌杆,所述的桶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桶体顶部设置进料口,所述的桶体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上设置翻板阀,所述的桶体中部设置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上固定设置搅拌杆,所述的搅拌杆顶端设置搅拌叶,所述的搅拌叶设置为半圆柱形薄壁筒体结构;所述的搅拌桶内侧面底部设置喷气孔,所述的喷气孔通过气管连接于气泵;所述的搅拌杆垂直于搅拌轴外侧面设置,所述的搅拌杆沿搅拌轴的圆周面方向设置四个,同一圆周上的四个搅拌杆和搅拌叶构成一个搅拌组。
4.上述装置在搅拌的过程中使有机肥更加充分,但该装置未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无法根据温度的差异进行搅拌,过度搅拌会导致发酵温度过低,使有机物转化为类腐殖质的过程不够充分,同时该装置未设有温度控制组件,有机肥的最佳腐熟温度为55℃,该装置无法根据有机肥内部温度的变化,对发酵筒内部进行增温或降温,进而影响了有机肥的发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肥发酵用曝气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肥发酵用曝气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外表面固接有温控罐,所述温控罐的右侧面设置有温控组件,所述发酵罐的上表面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温控罐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支架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接,所述支架的下表面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发酵罐的下表面与出料管的一端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温控组件包括安装在温控罐右侧面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温控罐的内壁安装有电热管。
8.优选的,所述温控罐的左侧面与进液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温控罐的下表面与出液管的一端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发酵罐上表面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
出轴穿过发酵罐上表面中心处卡接的轴承与搅拌杆的顶端固接,所述搅拌杆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十二个连接板相对的一面固接,且十二个所述连接板两两相互对应,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与刮板的右侧面固接,所述刮板的左侧面与发酵罐内壁的左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底端与发酵罐内壁的下表面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曝气组件包括安装在支架下表面的空压设备,所述空压设备的排气端与进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发酵罐下表面卡接的轴承与进气槽相连通,所述进气槽开设在搅拌杆的内部,所述进气槽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六个连接管相对的一面相连通,且六个所述连接管两两相对对应,所述连接管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相对的一面固接,所述连接管的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个膜片微孔曝气器,所述进气管的正面安装有翻板阀。
11.优选的,所述温控罐的正面自上而下分别安装有三个温度检测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检测器对发酵罐内部有机肥的温度进行检测,三个温度检测器对有机肥内部上中下温度进行分段检测,当发酵罐内有机肥的内部温度过低时,电热管对导热油进行加热,进而通过导热油对发酵罐内部有机肥进行加热,当有机肥温度过高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导热油进行降温,使有机肥的温控控制在合适的阀值内,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根据温度的差异进行搅拌、无法根据有机肥内部温度的变化,对发酵筒内部进行增温或降温的问题。
14.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搅拌杆进行旋转,搅拌杆旋转带动连接板和刮板进行旋转,刮板对粘附在发酵罐内壁表面的有机肥进行刮除,空压设备通过进气管将含氧空气排入进气槽内,通过进气槽分别排入六个连接管内,通过连接管下方安装的膜片微孔曝气器对发酵罐内有机肥的上中下进行分段曝气,使有机肥在搅拌曝气的过程中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杆和刮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发酵罐;2、温控罐;3、进液管;4、出液管;
21.温控组件:51、电热管;52、半导体制冷片;
22.搅拌组件:61、伺服电机;62、搅拌杆;63、连接板;64、刮板;
23.7、支架;8、出料管;
24.曝气组件:91、空压设备;92、进气管;93、连接管;94、膜片微孔曝气器;95、进气槽;
25.10、翻板阀;11、温度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
2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肥发酵用曝气装置,包括发酵罐1,所述发酵罐1的外表面固接有温控罐2,所述温控罐2的右侧面设置有温控组件,所述发酵罐1的上表面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温控罐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支架7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接,所述支架7的下表面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发酵罐1的下表面与出料管8的一端相连通。
29.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温控组件包括安装在温控罐2右侧面的半导体制冷片52,所述温控罐2的内壁安装有电热管51;
30.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温控罐2的左侧面与进液管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温控罐2的下表面与出液管4的一端相连通;
31.通过进液管3向温控罐2和发酵罐1之间的间隙投放导热油,当发酵罐1内有机肥的内部温度过低时,电热管51对导热油进行加热,进而通过导热油对发酵罐1内部有机肥进行加热,当有机肥温度过高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52对导热油进行降温,使有机肥的温控控制在合适的阀值内。
32.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发酵罐1上表面的伺服电机61,所述伺服电机61的输出轴穿过发酵罐1上表面中心处卡接的轴承与搅拌杆62的顶端固接,所述搅拌杆6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十二个连接板63相对的一面固接,且十二个所述连接板63两两相互对应,所述连接板63的左侧面与刮板64的右侧面固接,所述刮板64的左侧面与发酵罐1内壁的左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搅拌杆62的底端与发酵罐1内壁的下表面转动连接;
33.通过伺服电机61带动搅拌杆62进行旋转,搅拌杆6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六组连接板63,连接板63两个为一组,且六组两两对应,形成三排对刮板64进行固定,进而搅拌杆62旋转带动连接板63和刮板64进行旋转,刮板64对粘附在发酵罐1内壁表面的有机肥进行刮除,进而使有机肥在搅拌曝气的过程中更加充分。
34.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曝气组件包括安装在支架7下表面的空压设备91,所述空压设备91的排气端与进气管9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92的另一端穿过发酵罐1下表面卡接的轴承与进气槽95相连通,所述进气槽95开设在搅拌杆62的内部,所述进气槽95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六个连接管93相对的一面相连通,且六个所述连接管93两两相对对应,所述连接管93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板63相对的一面固接,所述连接管93的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个膜片微孔曝气器94,所述进气管92的正面安装有翻板阀10;
35.空压设备91通过进气管92将含氧空气排入进气槽95内,通过进气槽95分别排入六个连接管93内,通过连接管93下方安装的膜片微孔曝气器94对有机肥内部进行曝气,六个连接管93形成三排,对发酵罐1内有机肥的上中下进行分段曝气,使有机肥曝气更加充分,同时通过连接板63对连接管93和膜片微孔曝气器94进行防护。
36.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温控罐2的正面自上而下分别安装有三个温度检测器11;
37.通过温度检测器11对发酵罐1内部有机肥的温度进行检测,三个温度检测器11对有机肥内部上中下温度进行分段检测,以避免有机肥内部温差过大。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3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40.通过温度检测器11对发酵罐1内部有机肥的温度进行检测,三个温度检测器11对有机肥内部上中下温度进行分段检测,当发酵罐1内有机肥的内部温度过低时,电热管51对导热油进行加热,进而通过导热油对发酵罐1内部有机肥进行加热,当有机肥温度过高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52对导热油进行降温,使有机肥的温控控制在合适的阀值内;
41.伺服电机61带动搅拌杆62进行旋转,搅拌杆62旋转带动连接板63和刮板64进行旋转,刮板64对粘附在发酵罐1内壁表面的有机肥进行刮除,进而使有机肥在搅拌曝气的过程中更加充分,空压设备91通过进气管92将含氧空气排入进气槽95内,通过进气槽95分别排入六个连接管93内,通过连接管93下方安装的膜片微孔曝气器94对有机肥内部进行曝气,同时通过连接板63对连接管93和膜片微孔曝气器94进行防护。
42.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