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用窑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生产高效窑炉。
背景技术:2.玻璃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料置于一个高温的环境内,对原料进行熔融操作,使得玻璃原料转换成流体状,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加工操作,在进行熔融时,需要使用窑炉,利用窑炉来为原料提供必要的温度,为了提高对热量的利用,往往会将多余散发的热量进行回收转移再利用。
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循环节能玻璃生产高效窑炉,公开号:cn216890623u,本实用新型窑炉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平台,进料平台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热气道,窑炉主体的另一端面上安装有第二连通壳体,第二连通壳体分别与第一导热气道的进气口以及第二导热气道的出气口相通,此举可以利用进气风扇的转动将外部的空气引入第二导热气道的内部,此时第二导热气道内部流动的空气可以吸收窑炉主体上部的热量,并随着流动的空气进入第二连通壳体的内部,然后再进入第一导热气道的内部,从而提升进料平台的热量,对进料平台上的原料进行预热操作,有效的实现了热循环,避免了窑炉主体内部多余的热量消散,有效的提高了该窑炉的节能环保系数,但是原料在预热的过程中是堆积在一块的,不能对原料进行均匀的预热,得到充分预热的原料推送到窑炉内后可以很快加热到熔点,而未能得到充分预热的原料推送到窑炉中后加热到熔点的时间比充分预热的原料加热到熔点的时间长,而充分预热的原料和未能得到充分预热的原料是混合在一起的,需要等到未能得到充分预热的原料完全熔融后才能将原料全部排出,对原料的预热效果有待增强。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生产高效窑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玻璃生产高效窑炉,包括窑炉主体、进气组件、输气壳体、u形进料平台和推动组件,窑炉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耐火砖层,耐火砖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导热气道,窑炉主体的对称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出焰口,窑炉主体的对称两侧外表面上安装有多个燃烧器,且燃烧器与出焰口位置对应,进气组件包括连接壳体,连接壳体固定在窑炉主体的右侧上端且与多个第一导热气道相连通,连接壳体的右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内侧固定有进气风扇,输气壳体和u形进料平台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窑炉主体的左侧,u形进料平台的内部开设有u形腔,u形进料平台的顶部左端开设有排气口,第一导热气道和u形腔均与输气壳体相连通,所述u形进料平台的内底侧安装有多个预热组件,预热组件包括u形预热管,u形预热管的底部两端均与u形进料平台的内底侧固定,u形预热管的两端均与u形进料平台内部的u形腔相连通,u形预热管的内侧固定有多个连通管,多个连通管均与u形预热
管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进气组件的右侧固定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包括竖直通道和倾斜通道。
8.优选的,所述倾斜通道与竖直通道的底端固定,且倾斜通道朝向窑炉主体的右端。
9.优选的,所述推板上开设有多个与预热组件相适配的圆孔,多个预热组件均贯穿圆孔。
10.优选的,所述u形进料平台的内底侧左端为倾斜面,u形预热管的一端固定在倾斜面上。
11.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2.其一,在使用时,通过进气风扇向连接壳体内部输送气体,使得气体进入到第一导热气道的内部进行加热,加热后形成的热气通过输气壳体输送到u形进料平台内部的u形腔内,使得u形进料平台的温度升高,从而对u形进料平台上的原料进行加热,同时u形腔内部的热气进入到预热组件上的u形预热管和多个连通管内,使得u形预热管和多个连通管上的温度升高,而多个预热组件埋在原料的内部,从而可对原料进行均匀的加热,以增强对原料的预热效果。
13.其二,在使用时,通过进风通道上的倾斜通道,使得进气组件可将窑炉主体右方的散出热空气输送到耐火砖层上的第一导热气道内,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u形进料平台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通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窑炉主体;11、耐火砖层;12、第一导热气道;13、燃烧器;2、进气组件;21、连接壳体;22、进气风扇;3、输气壳体;4、u形进料平台;41、u形腔;42、排气口;5、推动组件;51、u形架;52、支撑板;53、推板;54、正反电机;55、丝杆;56、移动板;57、推杆;6、预热组件;61、u形预热管;62、连通管;7、进风通道;71、竖直通道;72、倾斜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2.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玻璃生产高效窑炉;包括窑炉主体1、进气组件2、输气壳体3、u形进料平台4和推动组件5,窑炉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耐火砖层11,耐火砖层1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导热气道12,窑炉主体1的对称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出
焰口,窑炉主体1的对称两侧外表面上安装有多个燃烧器13,且燃烧器13与出焰口位置对应,进气组件2包括连接壳体21,连接壳体21固定在窑炉主体1的右侧上端且与多个第一导热气道12相连通,连接壳体21的右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内侧固定有进气风扇22,输气壳体3和u形进料平台4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窑炉主体1的左侧,u形进料平台4的内部开设有u形腔41,u形进料平台4的顶部左端开设有排气口42,第一导热气道12和u形腔41均与输气壳体3相连通,推动组件5包括u形架51、支撑板52和推板53,支撑板52固定在u形进料平台4的内底侧左端,推板53与u形进料平台4的内侧滑动连接,u形架51的内左侧上端固定有正反电机54,正反电机5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丝杆55,丝杆55的右端与u形架51的内右侧上端转动连接,丝杆5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板56,移动板56的右侧固定有两个推杆57,两个推杆57均贯穿支撑板52并与其插接,两个推杆57的右端均与推板53的左侧固定,u形进料平台4的内底侧安装有多个预热组件6,预热组件6包括u形预热管61,u形预热管61的底部两端均与u形进料平台4的内底侧固定,u形预热管61的两端均与u形进料平台4内部的u形腔41相连通,u形预热管61的内侧固定有多个连通管62,多个连通管62均与u形预热管61相连通,推板53上开设有多个与预热组件6相适配的圆孔,多个预热组件6均贯穿圆孔,u形进料平台4的内底侧左端为倾斜面,u形预热管61的一端固定在倾斜面上,推板53上开设有多个与预热组件6相适配的圆孔,多个预热组件6均贯穿圆孔;
23.在使用时,通过正反电机54带动丝杆55进行转动,通过丝杆55带动移动板56和推杆57向右移动,通过推杆57带动推板53在u形进料平台4的内侧向右移动,从而将原料推送到窑炉主体1的内部,启动燃烧器13,燃烧器13中喷出火焰对原料进行熔融,此时通过进气风扇22向连接壳体21内部输送气体,使得气体进入到第一导热气道12的内部进行加热,加热后形成的热气通过输气壳体3输送到u形进料平台4内部的u形腔41内,使得u形进料平台4的温度升高,从而对u形进料平台4上的原料进行加热,同时u形腔41内部的热气进入到预热组件6上的u形预热管61和多个连通管62内,使得u形预热管61和多个连通管62上的温度升高,而多个预热组件6埋在原料的内部,从而可对原料进行均匀的加热,以增强对原料的预热效果。
24.实施例2:请参阅图2和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气组件2的右侧固定有进风通道7,进风通道7包括竖直通道71和倾斜通道72,倾斜通道72与竖直通道71的底端固定,且倾斜通道72朝向窑炉主体1的右端。
25.在使用时,通过进风通道7上的倾斜通道72,使得进气组件2可将窑炉主体1右方的散出热空气输送到耐火砖层11上的第一导热气道12内,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