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石灰消化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92057阅读:来源:国知局
螺旋杆,301、螺旋叶,302、第一供水道,303、出水孔,4、第一电机,501、第二电机,502、齿纹盘,601、水箱,602、增压泵,603、水泵,604、引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生石灰消化器,包括壳体1、固连于壳体I内壁一端且横向设置的第一固定筒201、固连于壳体I内壁另一端且横向设置的第二固定筒203、两端均开口且横向设置的旋转筒202、用于驱动旋转筒202转动的动力装置及供水装置;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501和连接于第二电机501输出轴上的齿纹盘502,壳体I的外壁上方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进口 101,壳体I的外壁下方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出口 102 ;
[0034]旋转筒202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套设于第一固定筒201的自由端,第二固定筒203的自由端通过第二轴承套设于旋转筒202的另一端,旋转筒202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轴向设置的挡条209,旋转筒202外壁上设有与齿纹盘502啮合的齿纹环204,旋转筒202筒壁于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区域设有加热器212,第一固定筒201上端筒壁设有可与进口 101连通的进料口 205,第二固定筒203下端筒壁设有可与出口 102连通的出料口 206,第二固定筒203筒壁于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区域设有第二供水道210,壳体I于与第二固定筒203固连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供水道210连通的进水口 208和出水口 211 ;
[0035]还包括位于旋转筒202轴心线上且横向设置的螺旋杆3和用于驱动螺旋杆3转动的第一电机4,螺旋杆3内设有贯穿螺旋杆3 —端面的第一供水道302,螺旋杆3上沿其轴向均匀分布有与第一供水道302连通的出水孔303,螺旋杆3上沿其轴向还环绕有螺旋叶301,螺旋杆3的封闭端连接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
[0036]供水装置包括水箱601、增压泵602、水泵603及引水管604,增压泵602的进口端与水箱601连通,其的出口端通过第三轴承套设于螺旋杆3的开口端上,水泵603的进口端与水箱601连通,其的出口端与进水口 208连通,引水管604的进口端与出水口 211连通,其的出口端与水箱601连通。
[003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设置,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既能支撑旋转筒承载其的运动负荷,又能与之相对独立而不受其旋转的影响而与壳体的内壁相固连。通过第三轴承的设置,既能使螺旋杆与增压泵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各自的运动;又可实现两者间的连接,使得水箱内的水能流向第一供水道。通过壳体的设置,可使石灰的消化反应处于一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避免其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及粉尘污染外界。
[0038]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生石灰依次经进口 101、进料口 205进入第一固定筒201内。开启第一电机4,使其驱动螺旋杆3进行转动,此时螺旋叶301在螺旋杆3的转动下会给第一固定筒201内的石灰一向前的推动力,使之进入旋转筒202内。再通过供水装置从螺旋杆3的开口端处向第一供水道302内供水。在增压泵602的增压作用下,水箱内的水流向第一供水道302内并从出水孔303处流进旋转筒202内。此时,由于螺旋杆3 —直处于转动中,因而从出水孔303流出的水亦能均匀分布于旋转筒202内与石灰接触、混合。同时,出水孔303流出的水也可冲洗螺旋叶301以避免石灰聚集于螺旋叶301的死角处。开启第二电机501,使其驱动齿纹盘502进行转动,由其带动与之啮合的齿纹环204亦随之转动,如此旋转筒202则在齿纹盘502的作用下而发生旋转,进而使石灰与水在其内得到翻动和混合。通过加热器212的作用,使旋转筒202达到石灰与水充分反应的温度,从而进入快速消化的阶段。由于挡条209的设置,既可辅助旋转筒202翻滚石灰使之与水能充分接触,又可阻挡石灰向前推动而延长石灰在旋转筒202内的翻滚时间使其能得到充分的消化。
[0039]由于消化过程中,石灰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而消化后的石灰乳温度较高。若石灰乳进入第二固定筒203后直接排出,还会有水份蒸发出来,并且带有石灰,如此会污染环境。所以在第二固定筒203内设置有与水箱601连通的第二供水道210,在水泵603的作用下,水箱601内的水则会注入到第二供水道210内,对位于第二固定筒203内的石灰乳进行冷热置换。被冷却后的石灰乳则在螺旋杆3的推动下从出料口 206处流出;而被换热的水则在水泵603的推动作用下从出水口 211经引流管604回流至水箱601内,并在增压泵602的作用下流向第一供水道302内。如此设置,不仅能对石灰乳进行冷却作用,降低污染;还可对热量进行循环使用,减少浪费,提高消化效率。
[0040]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303的内壁设有螺旋纹,且其的内径沿所述螺旋杆3的径向递减。本实用新型在出水孔303的内壁上设有螺旋纹,在供水时由第一供水道302通过出水孔303向外喷出时,螺旋纹可使得水流在喷出时旋转移动,进而产生动能更大的喷射流,扩大其于旋转筒202内的喷洒范围。同时出水孔303的内径沿螺旋杆3的径向递减,即形成出水端小进水端大的梯形形状的出水通道,如此,在保证喷射流足够动力的同时,可有效防止石灰进入到出水孔303中,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运行的可靠性。
[0041]为便于调整第二电机501的驱动方向及频率,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电机501为调速电机。通过第二电机501驱动方向及频率的改变可对旋转筒202的转向及旋转速度进行调整,使其能便于翻动石灰,使其能得到充分的消化。
[0042]为便于在水泵603的作用下第二供水道210能形成单向的水流通道,优选地,所述进水口 208位于所述出水口 211的上方。如此设置便于与石灰乳换热的水能在水泵603的作用下从出水口 211处流出经引流管604回到水箱601内。
[0043]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 206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筒203与所述壳体I固连的那一端。如此,可延长石灰乳于第二固定筒203内的停留时间,便于其的冷却。
[004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生石灰消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固连于壳体(I)内壁一端且横向设置的第一固定筒(201)、固连于壳体(I)内壁另一端且横向设置的第二固定筒(203)、两端均开口且横向设置的旋转筒(202)、用于驱动旋转筒(202)转动的动力装置及供水装置;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501)和连接于第二电机(501)输出轴上的齿纹盘(502),壳体(I)的外壁上方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进口(101),壳体(I)的外壁下方设有贯穿其内外壁的出口(102); 旋转筒(202)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套设于第一固定筒(201)的自由端,第二固定筒(203)的自由端通过第二轴承套设于旋转筒(202)的另一端,旋转筒(202)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轴向设置的挡条(209),旋转筒(202)外壁上设有与齿纹盘(502)啮合的齿纹环(204),旋转筒(202)筒壁于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区域设有加热器(212),第一固定筒(201)上端筒壁设有可与进口(101)连通的进料口(205),第二固定筒(203)下端筒壁设有可与出口(102)连通的出料口(206),第二固定筒(203)筒壁于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区域设有第二供水道(210),壳体(I)于与第二固定筒(203)固连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供水道(210)连通的进水P (208)和出水口(211); 还包括位于旋转筒(202)轴心线上且横向设置的螺旋杆(3)和用于驱动螺旋杆(3)转动的第一电机(4),螺旋杆(3)内设有贯穿螺旋杆(3)—端面的第一供水道(302),螺旋杆(3)上沿其轴向均匀分布有与第一供水道(302)连通的出水孔(303),螺旋杆(3)上沿其轴向还环绕有螺旋叶(301),螺旋杆(3)的封闭端连接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 供水装置包括水箱(601)、增压泵(602)、水泵(603)及引水管(604),增压泵(602)的进口端与水箱(601)连通,其的出口端通过第三轴承套设于螺旋杆(3)的开口端上,水泵(603)的进口端与水箱(601)连通,其的出口端与进水口(208)连通,引水管(604)的进口端与出水口(211)连通,其的出口端与水箱(60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石灰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303)的内壁设有螺旋纹,且其的内径沿所述螺旋杆(3 )的径向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石灰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机(501)为调速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石灰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08)位于所述出水口(211)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生石灰消化器,去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06)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筒(203)与所述壳体(I)固连的那一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石灰消化器,包括壳体、第一固定筒、第二固定筒、旋转筒、动力装置及供水装置;旋转筒一端套设于第一固定筒的自由端,第二固定筒的自由端套设于旋转筒的另一端,动力装置包括齿纹盘和第二电机;还包括螺旋杆和第一电机,螺旋杆内设有第一供水道,螺旋杆上设有与第一供水道连通的出水孔,螺旋杆上沿其轴向还环绕有螺旋叶,螺旋杆的开口端套设于增压泵的出口端内,其的封闭端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供水装置包括水箱、增压泵、水泵及引水管。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对石灰乳进行冷热置换,降低污染;还可对热量进行循环使用,减少浪费,提高消化效率。
【IPC分类】C04B2/08
【公开号】CN204644180
【申请号】CN201520168344
【发明人】李奇峰
【申请人】重庆乾富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