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列式制瓶机侧冷模式和垂冷模式的互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罐玻璃生产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行列式制瓶机侧冷模式和垂冷模式的互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行列式制瓶机广泛应用于玻璃瓶罐的生产,而在生产玻璃瓶罐时,玻璃料坯到成型模时的温度约720摄氏度左右,经吹制后与成型模的内壁充分接触,玻璃瓶壁的热量绝大部分被模具吸收,然后通过模具对外散热,而模具散热的快慢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行列式制瓶机设备厂家在设备出厂时根据客户需要,提供了两种生产方式的总成机构:如图2a所示的侧冷07总成机构和如图2b所示的垂冷07总成机构。
[0003]侧冷07总成机构包括: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侧冷07支架6、如图1c和图1d所示的模底座7、如图1e和图1f所示的大模底8、如图1g和图1h所示模底环扣9,与之相配合的是如图1i和图1j所示小模底I。
[0004]侧冷07总成机构适合于生产不规则的异型瓶,即瓶身上、下尺寸差异较大的产品,如侧冷结构图1所示:模具15的冷却完全由两侧的模冷风来实现,而模冷风是从如图2c和图2d所示的箱体16的第一侧部风孔16b与第二侧部风孔16c经侧冷风咀14出来后吹到模具15上,这时箱体16的中部风孔16a被侧冷07支架6堵住。而小模底I的冷却则由经大模底8的模底冷却气进行冷却,冷却气的流向如图1所示,即能实现两个冷却功能:冷却模具15和冷却模底I。
[0005]垂冷07总成机构包括:如图3a和图3b所示的垂冷07支架12以及如图3c所示的组合式垂冷风板10,与之相配合的是如图3d、图3e和图3f所示的垂冷模底11。
[0006]垂冷07总成机构适合于瓶身上、下尺寸基本一致的瓶型(如葡萄洒瓶、啤酒瓶等)、如垂冷结构图3所示:模具的冷却完全是通过如图3g和图3h所示的垂冷模具13—周的冷却风孔中的模冷风带走热量来冷却模具。模冷风从如图2c和图2d所示的箱体16的中部风孔16a经垂冷07支架12的支架侧部风孔12a,再到支架侧部风孔12b,再经垂冷风板10、垂冷模底11,最后经垂冷模具13 —周的模冷风孔进行冷却,冷却风的流向如图3所示,这种工作模式下,箱体16的第一侧部风孔16b与第二侧部风孔16c用滑板封住,侧冷风阻14不出风。
[0007]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各个家玻璃厂都不可能只生产某一种单一瓶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这两种总成机构要经常互换,而大多互换的方式就是换07总成。这样互换的结果是:1、要准备两套总成机构,设备的配件投入会较大。2、每次互换时设备要全停机,而且更换时耗时较长,浪费较大。如何缩短互换时间,提高更换效率成为现有技术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行列式制瓶机侧冷模式和垂冷模式的互换结构,以期能利用一种总成机构实现垂冷和侧冷两种功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负荷,并减少生产成本。
[0009]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本实用新型一种行列式制瓶机侧冷模式和垂冷模式的互换结构,是应用在由垂冷07支架和组合式垂冷风板构成的垂冷07总成机构上,所述垂冷07总成机构设置在箱体中,所述箱体的中部风孔与所述垂冷07支架的支架侧部风孔相对应;在所述箱体的两侧端面上设置有侧冷风咀;所述箱体顶部两侧的第一侧部风孔和第二侧部风孔通过滑板能与所述侧冷风咀相连通;其结构特点是设置:
[0011]—改进模底,所述改进模底的底部为平齐面且内部设置有螺纹空腔;在所述螺纹空腔的上方设置有连通外界的风道;
[0012]—模底接头,所述模底接头分为中空的螺纹部和环形定位部;所述环形定位部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槽;以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空腔的配合形成所述改进模底和模底接头的固定装配结构;
[0013]—接头盖板,所述接头盖板为中空的小圆盘,所述小圆盘的一面设置有环形凹槽,且在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定位销;以所述接头盖板套装在所述模底接头上,并使得所述环形定位部嵌入所述环形凹槽中,且所述定位销卡入所述定位槽内,形成所述接头盖板与所述模底接头的固定与定位结构;
[0014]一通风盘,所述通风盘为中空的大圆盘,所述大圆盘的一面设置有小圆盘形凹槽,所述大圆盘的另一面的底部设置有圆形空腔;所述接头盖板嵌入所述小圆盘形凹槽中形成所述通风盘与接头盖板的装配结构;在所述圆形空腔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组合式垂冷风板O两侧的通风孔相通的气流通道;以所述组合式垂冷风板的中间定位柱嵌入所述圆形空腔中形成所述通风盘与所述组合式垂冷风板的装配结构;
[0015]以所述模底接头、接头盖板和通风盘构成快速更换装置;并利用所述快速更换装置实现所述侧冷模式和垂冷模式的互换结构。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列式制瓶机侧冷模式和垂冷模式的互换结构的特点也在于:
[0017]以所述垂冷07总成机构、所述快速更换装置、所述改进模底和侧冷模具构成所述互换结构的侧冷模式;
[0018]以所述垂冷07总成机构、垂冷模底和垂冷模具构成所述互换结构的垂冷模式;
[0019]所述侧冷模式和垂冷模式的互换结构为:
[0020]将所述快速更换装置设置在所述组合式垂冷风板上,并将所述垂冷模底设置为所述改进模底,将所述垂冷模具设置为侧冷模具,从而实现所述互换结构的侧冷模式;反之实现所述互换结构的垂冷模式;
[0021]所述侧冷模式是以模冷风通过所述箱体的中部风孔进入所述垂冷07支架的支架侧部风孔后,流向所述组合式垂冷风板O的通风孔并进入所述通风盘的气流通道中,再经过所述接头盖板的中空部流入所述改进模底的风道中并流出,从而形成所述改进模底的冷却结构;以模冷风通过所述箱体两侧的第一侧部风孔和第二侧部风孔流入所述侧冷风咀中并流出,形成所述侧冷模具的冷却结构;
[0022]所述垂冷模式是以模冷风通过所述箱体的中部风孔进入所述垂冷07支架的支架侧部风孔后,流向所述组合式垂冷风板的通风孔并经过所述垂冷模底周围的冷却风孔进入所述垂冷模具周围的冷却风孔并流出,形成所述垂冷模具的冷却结构。
[0023]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快速更换装置,可以在垂冷07总成机构的基础上也可实现侧冷模式,由于淘汰了侧冷07总成机构,所以节省了设备开销和备件投入成本,改进后的模底下部端面与模具基本一致,更有利于运输和储存,而且还省工省时省力,极大地提高了的转产效率,也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产能,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价值。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侧冷07总成机构整体应用及原理示意图;
[0026]图1a为现有技术中侧冷07支架的正视图;
[0027]图1b为现有技术中侧冷07支架的立体图;
[0028]图1c为现有技术中模底座的俯视图;
[0029]图1d为现有技术中模底座的侧视图;
[0030]图1e为现有技术中大模底的正视图;
[0031]图1f为现有技术中大模底的剖视图;
[0032]图1g为现有技术中模底环扣的俯视图;
[0033]图1h为现有技术中模底环扣的侧视图;
[0034]图1i为现有技术中小模底的正视图;
[0035]图1j为现有技术中小模底的剖视图;
[0036]图2a为现有技术中侧冷07总成机构示意图;
[0037]图2b为现有技术中垂冷07总成机构示意图;
[0038]图2c为现有技术中箱体的正视图;
[0039]图2d为现有技术中箱体的立体图;
[0040]图3为现有技术中垂冷07总成机构整体应用及原理示意图;
[0041]图3a为现有技术中垂冷07支架的正视图;
[0042]图3b为现有技术中垂冷07支架的剖视图;
[0043]图3c为现有技术中组合式垂冷风板的正视图;
[0044]图3d为现有技术中垂冷模底的正视图;
[0045]图3e为现有技术中垂冷模底的俯视图;
[0046]图3f为现有技术中垂冷模底的剖视图;
[0047]图3g为现有技术中垂冷模具的正视图;
[0048]图3h为现有技术中垂冷模具的俯视图;
[0049]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进t旲底的结构不意图;
[0050]图4a为本实用新型改进模底的立体图;
[0051]图5a为本实用新型模底接头的正视图;
[0052]图5b为本实用新型模底接头的俯视图;
[0053]图5c为本实用新型模底接头的立体图;
[0054]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盖板的俯视图;
[0055]图6a为图6中A-A的剖视图;
[0056]图6b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盖板的立体图;
[0057]图7a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盘的俯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