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己烯雌酚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一种己烯雌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己烯雌酚是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物质,能产生与天然雌二醇相同的所有药理与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雌激素低下症及激素平衡失调引起的功能性出血、闭经,还可用于死胎引产前,以提高子宫肌层对催产素的敏感性。迄今为止,尚未见己烯雌酚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己烯雌酚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己烯雌酚和一种天然产物,己烯雌酚和该天然产物可以协同治疗变应性鼻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一种己烯雌酚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己烯雌酚、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需要的剂型。进一步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或润滑剂。进一步地,所述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喷雾剂、滴剂或贴剂。上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银杏叶粉碎,用75~85%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再用70%乙醇洗脱10个柱体积,收集7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60:1、30:1、15: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1、4:1和2: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10~15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大孔树脂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上述化合物(Ⅰ)在制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中的应用。上述己烯雌酚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己烯雌酚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己烯雌酚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己烯雌酚、化合物(Ⅰ)单独作用时,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治疗作用;己烯雌酚和化合物(Ⅰ)联合作用时,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开发成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实施例1:化合物(Ⅰ)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试剂来源: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二氯甲烷为分析纯,购自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分析纯,购自江苏汉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离方法:(a)将银杏叶(2kg)粉碎,用80%乙醇热回流提取(15L×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3L),依次用石油醚(3L×3次)、乙酸乙酯(3L×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3L×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萃取物用D101型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再用70%乙醇洗脱10个柱体积,收集7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60:1(10个柱体积)、30:1(8个柱体积)、15:1(10个柱体积)和5:1(8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1(10个柱体积)、4:1(8个柱体积)和2:1(6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10~15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HPLC归一化纯度大于98%)。结构确证:HR-ESI-MS显示[M+H]+为m/z393.1835,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为C21H28O7,不饱和度为8。核磁共振氢谱数据δH(ppm,pyridine-d5,500MHz):H-2α(2.68,m),H-2β(2.53,m),H-3α(1.32,m),H-3β(1.33,m),H-5β(2.11,s),H-9β(1.56,d,J=3.5Hz),H-11α(4.55,br,s),H-12α(2.32,dd,J=12.8,5.0Hz),H-12β(1.83,m),H-13α(1.78,br,s),H-14α(2.42,m),H-14β(1.81,m),H-16(2.17,m),H-17α(3.79,d,J=10.0,4.0Hz),H-17β(3.66,d,J=10.0,4.0Hz),H-18(1.24,s),H-19(1.08,s),H-20α(5.37,d,J=9.50Hz),H-20β(4.34,d,J=9.50Hz),17-OMe(3.28,s);核磁共振碳谱数据δC(ppm,pyridine-d5,125MHz):207.3(C,1-C),32.9(CH2,2-C)40.7(CH2,3-C),34.5(C,4-C),64.6(CH,5-C),215.1(C,6-C),101.2(C,7-C),61.3(C,8-C),55.1(CH,9-C),44.6(C,10-C),66.8(CH,11-C),29.8(CH2,12-C),29.4(CH,13-C),29.6(CH2,14-C),225.4(C,15-C),58.6(CH,16-C),69.8(CH2,17-C),34.6(CH3,18-C),22.4(CH3,19-C),66.2(CH2,20-C),58.1(CH3,17-OCH3)。在氢谱中可以观察到两个单峰甲基信号[δH1.24(3H,s)与1.08(3H,s)],一个甲氧基信号[δH3.28(3H,s,17-OMe)],两个连氧亚甲基质子信号[δH3.79(1H,d,J=10.0,4.0Hz,H-17α)与3.66(1H,d,J=10.0,4.0Hz,H-17β),5.37(1H,d,J=9.50Hz,H-20α)与4.34(1H,d,J=9.50Hz,H-20β)],一个连氧次甲基质子信号[δH4.55(1H,br,s,H-11α)];在碳谱中显示该化合物有21个碳信号,其中有三个羰基碳信号,一个半缩醛碳信号以及三个连氧碳信号。结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该化合物可能是一个二萜类化合物,通过文献查阅可以发现该化合物和已知化合物ent-1β,6α,7α,11β-tetrahydroxy-17-methoxy-7β,20-epoxy-kauran-15-one具有及其相似的结构。将新化合物的核磁数据和ent-1β,6α,7α,11β-tetrahydroxy-17-methoxy-7β,20-epoxy-kauran-15-one进行比较,发现该化合物仍然是ent-kauranoid型的化合物。与已知化合物进行比较,C-6和C-1位羟基的缺失,以及两个羰基信号的出现,我们猜测该化合物是已知化合物的C-1和C-6位羟基氧化的产物。进一步的对新化合物的HMBC谱的解析中,H-5/C-6,H-5/C-7以及H-5/C-10的相关性证实了C-6位羰基的存在。同时,H-5/C-1,H-2/C-1之间的相关性证实了C-1位羰基的存在。ROESY谱中,H-11β/H-9β之间的相关性说明C-11位的羟基为α构型。综合氢谱、碳谱、HMBC谱和ROESY谱,以及文献关于相关类型核磁数据,可基本确定该化合物如下所示,立体构型进一步通过ECD试验确定,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该化合物化学式及碳原子编号如下:实施例2:药理作用本实施例使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致敏兔制备变应性鼻炎兔模型,观察药物改善动物鼻充血、流涕及喷嚏等方面的抗变应性鼻炎作用。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兔(浙江中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1.2试剂与样品己烯雌酚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化合物(Ⅰ)自制,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原液1ml(上海化学试剂站中心化工厂产)。0.9%生理盐水(浙江平湖莎普爱思制药有限公司),己烯雌酚、化合物(Ⅰ)及其组合物用1.4%酒精制成气雾剂。1.3兔分组及模型制备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己烯雌酚组(6%,质量百分含量,下同)、化合物(Ⅰ)组(6%)、己烯雌酚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3%己烯雌酚+3%化合物(Ⅰ)】。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用配制的10%TDI溶液滴入鼻腔致敏鼻黏膜;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滴鼻。每侧鼻腔0.1ml,1次/d,连续7d,然后每2d滴1次,共4次,致敏时间共15d。治疗组于致敏结束后第2天用药物气雾剂,每侧鼻腔喷1次,一次0.1ml,2次/d,共15d;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予以1.4%酒精,方法同治疗组。治疗期间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均每2天予以10%TDI溶液(每侧鼻腔0.1ml)激发1次。1.4鼻分泌量测定实验末次治疗后2d,观察动物30min鼻分泌量。计分方法:无涕0分,涕流至前鼻孔1分,超过前鼻孔2分,流至鼻唇沟之间3分,至下唇处4分,涕流满面5~6分。1.5喷嚏次数、抓痒次数测定实验末次治疗后2d,观察动物30min喷嚏次数、抓痒次数。1.6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8.0版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结果2.1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兔喷嚏次数、抓痒次数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物出现打喷嚏及抓痒(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己烯雌酚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喷嚏次数、抓痒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己烯雌酚组、化合物(Ⅰ)组喷嚏次数、抓痒次数减少(P<0.05)。结果见表1。2.2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兔鼻分泌量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兔的鼻分泌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己烯雌酚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鼻分泌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己烯雌酚组、化合物(Ⅰ)组鼻分泌量减少(P<0.05)。结果见表1。表1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兔喷嚏次数、抓痒次数和鼻分泌量的影响组别平均喷嚏次数平均抓痒次数鼻分泌量评分正常对照组210模型对照组21185.6己烯雌酚组1082.4化合物(Ⅰ)组1172.5己烯雌酚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321.3变应性鼻炎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和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特别是EOS、肥大细胞及T淋巴细胞参与的,以鼻黏膜变应性炎症为特征的超敏反应性疾病。鼻黏膜中含有大量黏液及浆液腺体,这些腺体的分泌物和大分子气体在保持气道内表面液体平衡和抵御细菌入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腺体分泌异常会导致鼻腔生理功能紊乱,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应性疾病,腺体过度分泌为其主要的特征之一。肥大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数目增多及肥大细胞脱颗粒是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典型的病理特征。上述结果表明,己烯雌酚、化合物(Ⅰ)单独作用时,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治疗作用;己烯雌酚和化合物(Ⅰ)联合作用时,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开发成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