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酰环氧十一酸甘油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7016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乙酰环氧十一酸甘油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在pvc医用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增塑剂是塑料加工与改性中重要的组分之一,具有改善加工性能和提高材料的柔性性等效果。增塑剂通过深入大分子链之间,减小大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降低聚合物的粘度,从而改善加工性能;增塑剂的加入可与大分子之间发生溶剂化效应,降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提高材料的柔韧性。我国是世界上的塑料加工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的增塑剂消耗大国。近年来,增塑剂的消耗量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从增塑剂的应用领域看,聚氯乙烯(pvc)是消耗增塑剂用量最大的品种之一。此外,随着生物可降解材料如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广泛应用,用于该类塑料的增塑剂的年增长量逐年增大,市场潜力巨大。最早使用的邻苯类增塑剂(主要是dehp)具有增塑效率高、耐热性能好和价格低廉等优点。然而,今年的研究发现dehp可能导致肝脏致癌、女性受孕率下降、婴幼儿发育迟缓和外周神经系统受损等问题,欧美国家逐步禁止用于pvc医用材料。我国pvc输液袋于1999年停止使用,欧美等国家在食品包装等领域逐步限制其使用。因此,研究和开发安全、环保的新型增塑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已经开展了环氧酯类、柠檬酸酯类、二元醇苯甲酸酯类、己二酸酯类、偏苯三酸三辛酯、高分子增塑剂的合成与应用。环氧大豆油(eso)与pvc的相容性不佳,添加量不能太高,当其用量超过45phr时材料的透明度较差,制品的力学性能随eso的析出迅速变差。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分子量较小,与pvc相容性有限,用其增塑的pvc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增塑剂的析出和迁移比较严重。二苯甲酸酯类如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dedb)的凝固点为25℃,在冬季为凝胶体,直接影响存放和使用;其酸值高,色度深,产品外观不佳。环己烷二酸酯类如dinch的价格较高,用于pvc增塑时性价比不高,产品竞争力不足。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原材料可能带入或者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微量的dehp,生物安全性难以保证。现有增塑剂主要针对pvc进行研究和设计,对于pla和pbat等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增塑效果并不理想。如环氧酯类增塑剂如二乙酰环氧植物油酸甘油酯、二乙酸环氧植物油酸甘油酯等,优于环氧基在分子链的中部,反应活性不佳,用于增塑pla和pbat等具有活性端羟基或端羧基的聚合物并不理想。聚乙二醇(peg)与pla相容性不佳,容易析出,导致材料性能变差、透明度不佳等问题。因此,研究和合成环氧基在端部的环氧化脂肪酸酯增塑剂,可克服现有增塑剂的不足,达到理想的增塑效果。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增塑剂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一种具有环氧端基的脂肪酸酯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理是采用10-十一烯酸与甘油(丙三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十一烯酸甘油酯,然后再乙酰化合成二乙酰十一烯酸甘油酯,最后在甲酸和双氧水的环境中进行环氧化反应,合成得到乙酰环氧十一酸甘油酯。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二乙酰环氧十一酸甘油酯,其结构式如式(ⅰ)或(ⅱ):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乙酰环氧十一酸甘油酯的制备方法,式(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酯交换反应(2)乙酰化反应(3)环氧化反应式(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酯交换反应(2)乙酰化反应(3)环氧化反应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酯交换反应中甘油与十一烯酸的摩尔比为1.0~1.1:1,反应温度优选60-100℃,反应时间优选1-3h。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酯交换反应中所述催化剂选自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丁酯、钛酸四甲酯、钛酸四异丙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催化剂与十一烯酸摩尔比的1:2000-10000。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乙酰化反应中醋酸为冰醋酸,其与十一烯酸单甘油脂的摩尔比为2~2.5:1,所述冰醋酸能够替换为乙酸酐,反应温度优选50-60℃,反应时间优选1-5h。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乙酰化反应中催化剂选自硫酸、对甲苯磺酸、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催化剂与十一烯酸单甘油酯的摩尔比为1:1000-2000。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环氧化反应中加入双氧水、无机酸和催化剂,十一烯酸单甘油酯∶双氧水∶无机酸∶催化剂=1:0.4-0.7:0.04-0.08:0.001-0.003,摩尔比;反应温度优选60-70℃,反应时间优选3-4h。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无机酸为甲酸或乙酸,催化剂为硫酸或磷酸。本发明还提供二乙酰环氧十一酸甘油酯在增塑聚氯乙烯(pvc)、聚乳酸(pla)和聚己内酯(pcl)方面的应用。将二乙酰环氧十一酸甘油酯用于pvc、pla和pcl的增塑,其添加量为5~40%,可以采用熔融混合的方法进行。熔融混合可以采用密炼机、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温度150~200℃。熔融混合也可以采用反应釜进行,釜温控制在160~200℃,混合时间5~30min。所得材料采用注塑成型机在190℃注塑标准样板或力学样条,测试相应的理化性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1)酯交换过程采用钛酸酯为催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的特点;(2)采用分子蒸馏技术,有效降低产品中的低分子含量,提高产品的纯度;(3)所制备的二乙酰环氧十一酸甘油酯具有环氧端基,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用其增塑的聚乳酸和聚己内酯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高、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迁移率大幅度降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十一烯酸180g,甘油90g(二者的摩尔比约为1:1),0.034g钛酸四丁酯,在90~100℃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以20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酯交换反应2-3h。然后添加120g的冰醋酸,在50~60℃的条件下反应4~5h。最后添加10g的过氧化氢(h2o2)、2.3g的甲酸、0.1g的硫酸,在60~70℃的条件下反应3~4h。分出下层酸水,上层油酯先后用碱水、水洗至中性,酸值在0.6以下。反应产物经两级分子蒸馏纯化:第一级分子蒸馏纯化的条件为压强为100pa,蒸发温度为120℃,第二级分子蒸馏纯化的条件为压强为10pa,蒸发温度为150℃。收集第二级分子蒸馏轻相,即得到以二乙酸环氧十一酸甘油酯。经检测其酸值为0.2,环氧值2.2,碘值2.5。实施例2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十一烯酸180g,甘油90g(二者的摩尔比约为1:1),0.013g钛酸四异丙酯,在90~100℃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以50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酯交换反应2-3h。然后添加200g的乙酸酐,在50~60℃的条件下反应1~2h。最后添加10g的过氧化氢(h2o2)、2.3g的甲酸、0.1g的磷酸,在60~70℃的条件下反应3~4h。分出下层酸水,上层油酯先后用碱水、水洗至中性,酸值在0.6以下。反应产物经两级分子蒸馏纯化:第一级分子蒸馏纯化的条件为压强为100pa,蒸发温度为120℃,第二级分子蒸馏纯化的条件为压强为10pa,蒸发温度为150℃。收集第二级分子蒸馏轻相,即得到以二乙酸环氧十一酸甘油酯。经检测其酸值为0.18,环氧值2.3,碘值2.2。实施例3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十一烯酸180g,甘油90g(二者的摩尔比约为1:1),0.0065g钛酸四异丙酯,0.0015钛酸四甲酯,在90~100℃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以30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酯交换反应2-3h。然后添加200g的乙酸酐,在50~60℃的条件下反应1~2h。最后添加10g的过氧化氢(h2o2)、2.3g的乙酸、0.1g的硫酸,在60~70℃的条件下反应3~4h。分出下层酸水,上层油酯先后用碱水、水洗至中性,酸值在0.6以下。反应产物经两级分子蒸馏纯化:第一级分子蒸馏纯化的条件为压强为100pa,蒸发温度为120℃,第二级分子蒸馏纯化的条件为压强为10pa,蒸发温度为150℃。收集第二级分子蒸馏轻相,即得到以二乙酸环氧十一酸甘油酯。经检测其酸值为0.26,环氧值2.4,碘值2.3。实施例4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十一烯酸180g,甘油90g(二者的摩尔比约为1:1),0.17g钛酸异丁酯,在60~70℃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以20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酯交换反应1-2h。然后添加120g的冰醋酸,在50~60℃的条件下反应4~5h。最后添加10g的过氧化氢(h2o2)、2.3g的甲酸、0.1g的硫酸,在60~70℃的条件下反应3~4h。分出下层酸水,上层油酯先后用碱水、水洗至中性,酸值在0.6以下。反应产物经两级分子蒸馏纯化:第一级分子蒸馏纯化的条件为压强为100pa,蒸发温度为120℃,第二级分子蒸馏纯化的条件为压强为10pa,蒸发温度为150℃。收集第二级分子蒸馏轻相,即得到以二乙酸环氧十一酸甘油酯。经检测其酸值为0.25,环氧值2.1,碘值2.4。实施例5准确称取95重量份pvc、5重量份二乙酰环氧化脂肪酸甘油酯。然后将上述组分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融混炼、挤出造粒;挤出机加热区从下料口至机头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30℃、150℃、150℃、150℃、150℃、150℃,转速250rpm。实施例6准确称取80重量份pla、20重量份二乙酰环氧化脂肪酸甘油酯。然后将上述组分采用反应釜进行熔融混合,反应釜的温度设定190℃,搅拌速度50rpm,混合时间20分钟。实施例7准确称取60重量份pcl、40重量份二乙酰环氧化脂肪酸甘油酯。然后将上述组分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融混炼、挤出造粒;挤出机加热区从下料口至机头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30℃、150℃、160℃、170℃、180℃、180℃,转速400rpm。。对比例1准确称取80重量份pla、20重量份甘油。然后将上述组分采用反应釜进行熔融混合,反应釜的温度设定190℃,搅拌速度50rpm,混合时间20分钟。实施例2准确称取80重量份pla、20重量份聚乙二醇(peg2000)。然后将上述组分采用反应釜进行熔融混合,反应釜的温度设定190℃,搅拌速度50rpm,混合时间20分钟。实施例3准确称取80重量份pcl、20重量份聚乙二醇(peg2000)。然后将上述组分采用反应釜进行熔融混合,反应釜的温度设定190℃,搅拌速度50rpm,混合时间20分钟。增塑材料采用注塑成型机在190℃注塑标准样板或力学样条,按照如下方法测试相应的理化性能,所得结果见表1所示。熔融指数按照gb3682-2000进行测试,温度170℃、载荷5kg。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gb1040进行,拉伸速率为100mm/min。冲击强度按照gb1843的方法进行迁移量测试:①采用热压成型机将pvc增塑材料压制薄片,工艺条件为:温度180℃、预热5min、热压1min、冷却3min,制备厚度0.4~0.6mm厚度的片材;;②将上述片材在常温下分别放置168h,称重后分别在60℃去离子水中浸泡48h;③将浸泡后的片材用滤纸吸干,然后在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后称量,计算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百分数计算迁移量,评价增塑剂的耐迁移性能。表1性能测试结果项目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mfi(g/10min)4.58.29.36.88.410.2拉伸强度(mpa)34.232.58.216.518.25.2断裂伸长率(%)1242855203295438缺口冲击强度(kj/m2)3.512.8不断2.13.2不断迁移量(%)0.110.320.536.253.268.36从表1的测试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增塑的pla和pcl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由于甘油和聚乙二醇增塑的材料,在共混材料中的迁移量远远小于甘油或聚乙二醇。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