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2821阅读:8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及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树脂,具体涉及一种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及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树脂是目前在工业实际应用中耐热等级最高的高分子材料之一,由于其具有高热稳定性、耐溶剂性、高机械强度、优异的绝缘性、抗辐射等综合性能,已经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机械化工、电子电气等领域。聚酰亚胺由于刚性的分子链和分子间极强的相互作用力,导致其很难溶解和熔融,因而绝大多数聚酰亚胺树脂只能采用溶液成型和热压法加工,无法使用工程塑料通常所采用的挤出、注塑成型(以下简称熔融加工)。熔融加工具有复杂形状产品可一次成型、成型周期短、产品缺陷少和成本有效降低等优点,在大批量生产中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开发具有良好的熔融加工性,可采用挤出、注射成型方法进行加工成型的聚酰亚胺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目前大多数的聚酰亚胺树脂是非结晶态的,使用温度受限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当温度高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其力学强度会大大降低,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具有结晶性的聚酰亚胺可以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保持较高的力学强度,进一步提高其耐热性、耐溶剂性和高温机械性能,在高温应用领域更具前景。

目前,兼具结晶性和熔融加工性的聚酰亚胺树脂非常少,主要因为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聚酰亚胺的分子链刚性结构和分子间强相互作用导致其熔点和熔体粘度太高,加工温度往往超过400℃,加工困难。(2)多数具有结晶性的聚酰亚胺经熔融之后结晶能力丧失或大大降低,制件无法表现出高耐温性能。(3)即使少数聚酰亚胺经熔融后仍表现出结晶能力,但其结晶速率很慢,制件需经过较长时间的高温后处理才能表现出结晶性。

如日本三井化学开发的结晶性聚酰亚胺树脂Aurum(US4847349,US4847311,CN98126912),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0℃,熔点为388℃,虽然可以注塑和挤出成型,但是其高熔点导致加工温度要超过400℃。且Aurum结晶速率较慢,通常得到的制品为非晶态。若要得到结晶态制件,须经过超过10个小时220℃以上的高温处理过程。三井公司开发的结晶性聚酰亚胺树脂Super Aurum(US6458912),其可在成型过程中快速结晶,但是其熔点为395℃,加工温度达到420℃。

从加工设备的承受能力和聚合物实际热分解温度考虑,能够实际熔体加工的结晶性聚酰亚胺,其熔点最好低于385℃。

为了降低结晶性聚酰亚胺的熔点,通常可以采取在分子主链中引入柔性链结构,含醚酮结构长链单体或含脂肪链单体等方法,但是降低熔点的同时,柔性结构也导致玻璃化转变温度大幅度下降,影响了材料的热性能。为了在降低熔点的同时,保持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专利US4820791、US5145937和文献(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A:Polymer Chemistry,1989,27,1161-1174)报道了具有长链含醚酮结构二胺的结晶性聚酰亚胺,其熔点为350℃,玻璃化转变温度222℃,然而其经熔融后结晶速率很慢,需经过高温后处理才能表现出结晶性,在395℃时的熔体粘度大于10000Pa·s,且采用的长链二胺合成路线复杂,成本较高。文献(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2,83,2873–2882)通过采用4,4'-间苯二氧双邻苯二甲酸酐合成了熔点为32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4℃的全芳香结晶性聚酰亚胺。然而该聚合物熔体结晶能力较差,需要加入低分子成核剂或碳纳米填料作为成核剂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重复结晶性,无法直接作为结晶性树脂使用。同时,上述文献中为得到较低熔点,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结晶性聚酰亚胺,不得不采用通用性低、难以合成、特殊性高的单体,导致原料成本较高,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90℃,熔点低于385℃全芳香结构的结晶性聚酰亚胺大都存在熔体结晶能力较差,熔体粘度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该树脂的热分解温度大于500℃,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90℃,熔点介于300~380℃之间,并具备熔体重复结晶能力,低熔体粘度可熔融加工的特征。

本发明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由芳香族二酐单体、芳香族二胺单体、封端剂反应制得,其通式如下:

其中,Ar'为芳香族二胺单体残基,x为正整数,且10≤x≤180。

所述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的理论数均分子量介于104~105g/mol之间,比浓对数粘度范围为0.2~5.0dL/g。

所述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90℃,熔点介于300~380℃之间,空气氛围中5%热失重温度高于500℃。

所述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的最低熔体复数粘度小于1500Pa·s。

所述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具有优异的熔体结晶能力,经四次以上反复熔融、降温后仍可快速结晶。

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为结构式(A-1)所示的3,3',4,4'-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或结构式(A-2)所示2,2',3,3'-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

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由结构式(B-1)所示的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下列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共混组成:结构式(B-2)所示的1,4-双(4-氨基苯氧基)苯、结构式(B-3)所示的3,4'-二氨基二苯醚、结构式(B-4)所示的4,4'-二氨基二苯醚、结构式(B-5)所示的4,4'-二氨基二苯硫醚、结构式(B-6)所示的对苯二胺、结构式(B-7)所示的4,4'-联苯二胺、结构式(B-8)所示的4,4’-二(4-氨基苯氧基)联苯、结构式(B-9)所示的4,4'-二(3-氨基苯氧基)联苯、结构式(B-10)所示的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结构式(B-11)所示的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结构式(B-12)所示的1,3-双[4-(4-氨基苯氧基)苯甲酰基]苯和结构式(B-13)所示的1,4-双[4-(4-氨基苯氧基)苯甲酰基]苯。所述1,3-双(4-氨基苯氧基)苯在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的混合物中所占的摩尔比为1~99%。

所述封端剂为邻苯二甲酸酐。

从分子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含醚键或酮键单体的二酐制备的聚酰亚胺结晶性较好。作为优选,选择具有含醚键的三苯环二酐单体三苯二醚四酸二酐,与同样含醚键的三苯环二胺单体1,3-双(4-氨基苯氧基)苯,由于二酐单体与二胺单体的分子结构对称性好,使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结晶性;同时由于二酐单体与二胺单体都含有柔性的醚键,两者组合有利于提高分子链柔顺性,从而降低熔点和熔体粘度,提高熔融加工性,并且较为柔性的分子链结构有利于聚合物分子链在熔体冷却过程中规整排列,从而提高熔体结晶性。

另外,加入较为刚性的二胺单体(如1,4-双(4-氨基苯氧基)苯)共聚,会提高分子链规整度,更有利于结晶,通过控制加入比例对聚合物熔点在较宽的范围内(300~380℃)进行调控,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共聚芳香族胺单体的摩尔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最优效果,由于二胺单体选择与共聚比例的协同效应,使聚合物同时具有快速熔体结晶能力和低熔体粘度,易于熔融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为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1,4-双(4-氨基苯氧基)苯的混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为3,3',4,4'-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进一步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中,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1,4-双(4-氨基苯氧基)苯的摩尔比介于5/95~40/6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为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4,4'-联苯二胺的混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为3,3',4,4'-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进一步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中,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4,4'-联苯二胺的摩尔比介于60/40~95/5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为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3,4'-二氨基二苯醚的混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为3,3',4,4'-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进一步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中,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3,4'-二氨基二苯醚的摩尔比介于60/40~95/5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为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4,4'-二氨基二苯醚的混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为3,3',4,4'-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进一步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中,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4,4'-二氨基二苯醚的摩尔比介于60/40~95/5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为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4,4'-二(4-氨基苯氧基)联苯两种二胺的混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优选为3,3',4,4'-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进一步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中,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4,4'-二(4-氨基苯氧基)联苯的摩尔比介于60/40~95/5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为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对苯二胺的混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优选为3,3',4,4'-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进一步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中,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对苯二胺的摩尔比介于60/40~95/5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为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1,4-双(4-氨基苯氧基)苯的混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为2,2',3,3'-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进一步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中,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1,4-双(4-氨基苯氧基)苯的摩尔比介于5/95~40/6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为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3,4'-二氨基二苯醚的混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优选为2,2',3,3'-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进一步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中,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3,4'-二氨基二苯醚的摩尔比介于5/95~40/6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为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4,4'-二氨基二苯醚的混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优选为2,2',3,3'-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进一步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中,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4,4'-二氨基二苯醚的摩尔比介于5/95~40/6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为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4,4'-二(4-氨基苯氧基)联苯两种二胺的混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优选为2,2',3,3'-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进一步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中,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4,4'-二(4-氨基苯氧基)联苯的摩尔比介于60/40~95/5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为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对苯二胺的混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二酐单体优选为2,2',3,3'-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进一步优选,所述芳香族二胺单体中,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对苯二胺的摩尔比介于60/40~95/5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由芳香族二酐单体、芳香族二胺单体、封端剂反应制得,采用3,3',4,4'-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或2,2',3,3'-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作为芳香族二酐单体,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与常用芳香族二胺共混作为芳香族二胺单体,邻苯二甲酸酐作为封端剂。所制得的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的理论数均分子量介于104~105g/mol之间,比浓对数粘度范围为0.2~5.0dL/g,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90℃,熔点介于300~380℃之间,热分解温度高于500℃,同时具有优异的熔体结晶性,具有低熔体粘度易熔体加工性,可采用常规的挤出、注塑成型加工。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一种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的应用,该树脂可广泛用于高耐热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基体树脂、高温胶黏剂、粉末涂料、高性能薄膜、3D打印用聚合物粉末或增材制造树脂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引入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单体,从而能够控制结晶性聚酰亚胺熔点在合适的范围(300~380℃),同时保持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90℃)和热分解温度(大于500℃),相比目前已报道的其他结晶性聚酰亚胺,显著降低加工温度和熔体粘度,更易于熔融加工。

(2)制备的聚酰亚胺具有很快的结晶速率,可以在冷却过程中结晶,有利于制品在注塑和挤出等加工过程中在模具中结晶,制品不需要采用较长时间的高温后处理才能达到较高结晶度,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3)制备的聚酰亚胺具有很好的熔体流动性,在熔点以上熔体复数粘度低于1500Pa·s,可以满足熔体注射成型的要求,更适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聚酰亚胺树脂的XRD曲线图;

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聚酰亚胺树脂的DSC曲线图;

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聚酰亚胺树脂的DSC多次熔融后再次升温曲线图;

图4是实施例1制备的聚酰亚胺树脂的空气中TGA曲线图;

图5是实施例1制备的聚酰亚胺树脂的熔体粘度与温度关系流变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向配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1.6930g(40.0mmol)1,3-双(4-氨基苯氧基)苯(简称为TPER),46.7730g(160.0mmol)1,4-双(4-氨基苯氧基)苯(简称为TPEQ),77.2440g(192.0mmol)3,3',4,4'-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简称为HQDPA),2.3700g(16.0mmol)邻苯二甲酸酐(简称为PA),526g间甲酚,30滴异喹啉,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搅拌均匀,升温至200℃反应8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作为沉淀剂,聚合物以粉末状析出,利用大量乙醇和水进行清洗,然后在真空烘箱中150℃干燥10小时,得到聚酰亚胺树脂PI-1。

在30℃浓度为0.5g/dL的间甲酚溶液中利用乌氏粘度计测得PI-1的比浓对数粘度为0.59dL/g。

聚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如图1所示,具有结晶性聚合物尖锐的特征衍射峰(具有高结晶度)。

用DSC测定得到的PI-1,将聚合物以10℃/min升温速率升高至熔点以上30℃恒温3min,以-200℃/min降温速率迅速降至25℃,再以10℃/min升温速率升高至420℃,DSC曲线图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第一次升温曲线中观测到双重熔融峰Tm为344℃和372℃,无明确观测到Tg和Tc(具有高度结晶度)。在第二次升温中观测到Tg为208℃,Tm为343℃和369℃,具有熔体结晶能力和较快的结晶速率。对PI-1反复熔融、降温再升温(升温程序设定为从25℃以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00℃,再以-200℃/min降温速率迅速降至25℃,再以10℃/min升温速率升高至400℃,重复5次),连续5次测定其DSC曲线,如图3所示,经过多次熔融仍能保持快速结晶能力,熔体重复结晶性优异。测定其空气中TGA曲线如图4所示,5%热失重温度为524℃。

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定其熔体复数粘度与温度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测得其最低熔体复数粘度为1420Pa·s(在370℃)。

实施例2

向配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3386g(8.0mmol)TPER,3.5080g(12.0mmol)TPEQ,7.7244g(19.2mmol)HQDPA,0.2370g(1.6mmol)PA,53g间甲酚,5滴异喹啉,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搅拌均匀,升温至200℃反应8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作为沉淀剂,聚合物以粉末状析出,利用大量乙醇和水进行清洗,然后在真空烘箱中150℃干燥10小时,得到聚酰亚胺树脂PI-2。

用DSC测定得到的聚酰亚胺PI-2,结果第一次升温曲线中观测到双重熔融峰Tm为340℃和368℃,无明确观测到Tg和Tc(具有高度结晶度)。在第二次升温中观测到Tg为205℃,Tm为340℃和368℃。测定其空气中5%热分解温度为517℃,比浓对数粘度为0.58dL/g。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得其最低熔体复数粘度为1240Pa·s(在371℃)。

实施例3

向配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3.5080g(12.0mmol)TPER,2.3386g(8.0mmol)TPEQ,7.7244g(19.2mmol)HQDPA,0.2370g(1.6mmol)PA,53g间甲酚,5滴异喹啉,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搅拌均匀,升温至200℃反应8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作为沉淀剂,聚合物以粉末状析出,利用大量乙醇和水进行清洗,然后在真空烘箱中150℃干燥10小时,得到聚酰亚胺树脂PI-3。

用DSC测定得到的聚酰亚胺PI-3,结果第一次升温曲线中双重熔融峰Tm为338℃和364℃,无明确观测到Tg和Tc(具有高度结晶度)。在第二次升温中观测到Tg为201℃,Tm为339℃和362℃。测定其空气中5%热分解温度为520℃,比浓对数粘度为0.56dL/g。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得其最低熔体复数粘度为403Pa·s(在365℃)。

实施例4

向配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4.67730g(16.0mmol)TPER,1.1693g(4.0mmol)TPEQ,7.72440g(19.2mmol)HQDPA,0.2370g(1.6mmol)PA,53g间甲酚,5滴异喹啉,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搅拌均匀,升温至200℃反应8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作为沉淀剂,聚合物以粉末状析出,利用大量乙醇和水进行清洗,然后在真空烘箱中150℃干燥10小时,得到聚酰亚胺树脂PI-4。

用DSC测定得到的聚酰亚胺PI-4,结果第一次升温曲线中观测到熔点Tm为332℃和355℃,无明确观测到Tg和Tc(具有高度结晶度)。在第二次升温中观测到Tg为194℃,Tm为332℃和355℃。测定其空气中5%热分解温度为544℃,比浓对数粘度为0.51dL/g。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得其最低熔体复数粘度为300Pa·s(在357℃)。

实施例5

向配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4.3850g(15.0mmol)TPER,1.0012g(5.0mmol)4,4'-二氨基二苯醚(简称为4,4'-ODA),7.8048g(19.4mmol)HQDPA,0.1777g(1.2mmol)PA,53g间甲酚,5滴异喹啉,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搅拌均匀,升温至200℃反应8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作为沉淀剂,聚合物以粉末状析出,利用大量乙醇和水进行清洗,然后在真空烘箱中150℃干燥10小时,得到聚酰亚胺树脂PI-5。

用DSC测定得到的聚酰亚胺PI-5,结果第一次升温曲线中仅观测到熔点Tm为315℃,无明确观测到Tg和Tc(具有高度结晶度)。在第二次升温中观测到Tg为199℃,Tm为318℃。测定其空气中5%热分解温度为526℃,比浓对数粘度为0.54dL/g。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得其最低熔体复数粘度为426Pa·s(在346℃)。

实施例6

向配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4.9696g(17.0mmol)TPER,0.5527g(3.0mmol)4,4'-联苯二胺(简称为BZD),7.8048g(19.4mmol)HQDPA,0.1777g(1.2mmol)PA,53g间甲酚,5滴异喹啉,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搅拌均匀,升温至200℃反应8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作为沉淀剂,聚合物以粉末状析出,利用大量乙醇和水进行清洗,然后在真空烘箱中150℃干燥10小时,得到聚酰亚胺树脂PI-6。

用DSC测定得到的聚酰亚胺PI-6,结果第一次升温曲线中仅观测到熔点Tm为339℃,无明确观测到Tg和Tc(具有高度结晶度)。在第二次升温中观测到Tg为196℃,Tm为340℃。测定其空气中5%热分解温度为542℃,比浓对数粘度为0.57dL/g。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得其最低熔体复数粘度为1080Pa·s(在374℃)。

实施例7

向配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9233g(10.0mmol)TPER,2.0024g(10.0mmol)3,4'-二氨基二苯醚(简称为3,4'-ODA),7.8048g(19.4mmol)HQDPA,0.1777g(1.2mmol)PA,53g间甲酚,5滴异喹啉,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搅拌均匀,升温至200℃反应8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作为沉淀剂,聚合物以粉末状析出,利用大量乙醇和水进行清洗,然后在真空烘箱中150℃干燥10小时,得到聚酰亚胺树脂PI-7。

用DSC测定得到的聚酰亚胺PI-7,结果第一次升温曲线中仅观测到熔点Tm为305℃,无明确观测到Tg和Tc(具有高度结晶度)。在第二次升温中观测到Tg为205℃,Tm为303℃。测定其空气中5%热分解温度为519℃,比浓对数粘度为0.54dL/g。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得其最低熔体复数粘度为324Pa·s(在331℃)。

实施例8

向配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9233g(10.0mmol)TPER,3.6844g(10.0mmol)4,4’-二(4-氨基苯氧基)联苯(简称为BAPB),7.8048g(19.4mmol)2,2',3,3'-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简称为3,3'-HQDPA),0.1777g(1.2mmol)PA,53g间甲酚,5滴异喹啉,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搅拌均匀,升温至200℃反应8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作为沉淀剂,聚合物以粉末状析出,利用大量乙醇和水进行清洗,然后在真空烘箱中150℃干燥10小时,得到聚酰亚胺树脂PI-8。

用DSC测定得到的聚酰亚胺PI-8,结果第一次升温曲线中仅观测到熔点Tm为345℃,无明确观测到Tg和Tc(具有高度结晶度)。在第二次升温中观测到Tg为215℃,Tm为343℃。测定其空气中5%热分解温度为525℃,比浓对数粘度为0.74dL/g。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得其最低熔体复数粘度为864Pa·s(在380℃)。

实施例9

向配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9233g(10.0mmol)TPER,5.0055g(10.0mmol)1,3-双[4-(4-氨基苯氧基)苯甲酰基](简称为BABB),7.8048g(19.4mmol)3,3'-HQDPA,0.1777g(1.2mmol)PA,53g间甲酚,5滴异喹啉,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搅拌均匀,升温至200℃反应8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作为沉淀剂,聚合物以粉末状析出,利用大量乙醇和水进行清洗,然后在真空烘箱中150℃干燥10小时,得到聚酰亚胺树脂PI-9。

用DSC测定得到的聚酰亚胺PI-9,结果第一次升温曲线中仅观测到熔点Tm为338℃,无明确观测到Tg和Tc(具有高度结晶度)。在第二次升温中观测到Tg为206℃,Tm为336℃。测定其空气中5%热分解温度为531℃,比浓对数粘度为0.84dL/g。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得其最低熔体复数粘度为769Pa·s(在376℃)。

实施例10

向配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9233g(10.0mmol)TPER,2.0024g(10.0mmol)4,4'-二氨基二苯硫醚(简称为SDA),7.8048g(19.4mmol)3,3'-HQDPA,0.1777g(1.2mmol)PA,53g间甲酚,5滴异喹啉,在氮气气氛下反应,搅拌均匀,升温至200℃反应8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作为沉淀剂,聚合物以粉末状析出,利用大量乙醇和水进行清洗,然后在真空烘箱中150℃干燥10小时,得到聚酰亚胺树脂PI-10。

用DSC测定得到的聚酰亚胺PI-10,结果第一次升温曲线中仅观测到熔点Tm为342℃,无明确观测到Tg和Tc(具有高度结晶度)。在第二次升温中观测到Tg为206℃,Tm为340℃。测定其空气中5%热分解温度为522℃,比浓对数粘度为0.97dL/g。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得其最低熔体复数粘度为1158Pa·s(在386℃)。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投料参数及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树脂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表1(续)

如上表所示,加入刚性二胺单体2的比例越高,其熔点提高,熔体粘度增大。通过控制刚性二胺比例在合适范围,可以得到熔点适宜的结晶性热塑性共聚聚酰亚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