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微米纤维增强氧化纤维素/聚乙烯醇共混地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83012发布日期:2018-11-09 18: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玉米芯微米纤维增强氧化纤维素/聚乙烯醇共混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玉米秸秆经风干后进行去皮处理、研磨和过筛备料,粉末状芯部采用冰醋酸/过氧乙酸法进行纤维素提取,继而通过机械磨浆方式对纤维素进行细化处理,制得微米纤维素;

②取部分微米 纤维素在哌啶氮氧化物自由基/共氧体系中进行选择性氧化改性,产物经滤膜固液分离,液体部分用无水乙醇进行沉析、离心分离和洗涤,冷冻干燥,制得水溶性氧化纤维素;

③先将聚乙烯醇在热水中搅拌溶解,其溶解液与步骤②的水溶性氧化纤维素和步骤①中的微米纤维素混合均匀,继而加入柠檬酸和丁二醛,交联反应结束后,将凝胶倒入模具中,除泡、干燥,形成固态膜,对膜用去离子水进行反复洗涤,冷冻干燥,得到片状玉米秆芯微米纤维增强氧化纤维素/聚乙烯醇混合地膜;

上述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①将风干后的玉米全秆进行剥皮处理,并且粉碎后用100~500目的标准筛筛分,得粉末状秆芯原料;

②在筛分后的玉米秆芯中添加质量百分比浓度18%~35%的过氧乙酸与冰醋酸混合液,混合均匀,在50~90℃下处理12~48h,其中质量百分比浓度18%~35%过氧乙酸与冰醋酸的体积比为5:1~10:1,秆芯原料处理的质量浓度为8%~15%,处理完毕后的物料完全转移至300~600目浆袋中,用去离子水进行浸泡、洗涤,直至洗涤水为中性,离心分离脱除多余水分,使纤维素干度在10%~30%;

③根据QB/T-1463-1992标准方法,用PFI打浆机对纤维素进行磨浆处理,并用纤维质量分析仪进行纤维长度的实时测定,使产物纤维的数均长度控制在10~100μm,制得微米纤维素;

④在微米纤维素中加入含有4-甲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和亚氯酸钠的去离子水,4-甲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用量与绝干微米纤维素之比为0.15mmol:1g~1.00mmol:1g,亚氯酸钠与绝干微米纤维素之比为5.0mmol:1g~30.0mmol:1g,去离子用量与绝干微米纤维素之比为80mL:1g~150mL:1g,然后在35~70℃下搅拌10~30min后,添加质量百分比浓度8%~12%的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用量与绝干微米纤维素之比为0.5mmol:1g~6.0mmol:1g,进行选择性氧化反应12~240h;氧化反应后,用孔径为0.02~0.10μm的滤膜进行固液分离,液体部分倒入无水乙醇直至透明液体出现白色乳液状态,说明沉析完毕, 7000~15000rpm离心10~20min,沉淀无水乙醇洗涤,离心洗涤重复3~5次后,冷冻干燥处理,得水溶性氧化纤维素;

⑤先将聚乙烯醇在70~90℃水中搅拌溶解,加入步骤③的微米纤维素和步骤④的水溶性氧化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加入柠檬酸和丁二醛,在25~40℃条件下进行交联反应,在反应体系中,水溶性氧化纤维素的质量浓度为10%~35%,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为1%~8%,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5%~30%,丁二醛的质量浓度为0.05%~0.20%,微米纤维素的质量浓度为5%~30%;反应结束后,取混合液倒入模具中,除泡、干燥,形成固态膜,样品用去离子水进行反复洗涤,冷冻干燥,得到片状玉米秆芯微米纤维增强氧化纤维素/聚乙烯醇混合地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